秋光的涨幅(秋光的涨幅张晓风赏析)

   2023-01-18 互联网0
核心提示:秋光的涨幅(秋光的涨幅张晓风赏析)本次十三校的联考,语文学科有效达标人数相对较少,语文有效分双达线人数总计只有80人,拖了本次考试的后腿。从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的7个选择题,1-5题得分情况较好。这与复习进度保持了一致。我

秋光的涨幅(秋光的涨幅张晓风赏析)

秋光的涨幅(秋光的涨幅张晓风赏析)

本次十三校的联考,语文学科有效达标人数相对较少,语文有效分双达线人数总计只有80人,拖了本次考试的后腿。

从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的7个选择题,1-5题得分情况较好。这与复习进度保持了一致。我们的复习进度是复习到了1一4专题,实际上第5专题,我们还没有展开复习,学生能将第5专题做好,是因为我们在做专题复习时,也穿插进行了一些系统训练。做了一些综合题。

这次的第6题、第7题得分情况不好。一是我们还没有进行这些专题复习,二是这两个题确实考得太难。第6题是要求学生比较古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的不同点,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能对这些古诗句正确解读,然后再识别它的修辞手法,同中比异,批判性思维要求较高。有的学生古诗修养水平较低,有的学生连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都不明白,进一步要求他鉴赏其修辞手法这个难度就大了。

第7题,对于文学常识的考查,文学常识的知识点浩如烟海,要求学生仔细地辨识出准确无误的一项,这个要求的刚性太强。我们的学生缺乏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的感性知识,要他们识记一些理性知识,难以形成牢固的记忆,所以是随学随忘,记忆得不够准确。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的第8题,第11题,得分情况不好。

第8题考查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的语言现象,学生犯了以今释古的错误,说明学生的古今文章阅读迁移强力不够。根本原因还是不能对原作进行准确解读。也难怪,苏洵的《名二子说》,读懂原作本身就有一定难度,做起题来,确实困难。

所以,文言文翻译的第11题做得也不好。几个得分点,分别考查的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语言现象。还要注意文句的语意的准确表达,要合乎逻辑性,学生很难全面做到。所以此题4分很难完整得分了。

12题、13题答题情况良好。第14的古诗鉴赏题,6分,是唐朝权得舆的《岭上逢久别者又别》,第1小题是对古诗思想感情的解读,情况较好。第2小题,是分析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的妙处,得分情况很差,学生的古诗鉴赏素养、解题能力均未到。

现代文阅读12分,是鉴赏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秋光的涨幅》,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学生得分情况不好。学生现代散文解读能力和文学作品表现手法鉴赏的能力,有待提高,任务很重。

15题,要求在读懂原作基础上,概括叙写对象的主要特点。综合和概括能力较高;语言表述对准确、凝炼的要求较高,也要求学生具有批判思维的能力。

16题要求辨识重点语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以及这一语句在文中表情达意、抒发情感的作用。从感慨的角度来答题,答题的切入点要求准确,技巧性要求较高。

17题,散文内容和表达的鉴赏单项选择题,四个选项分别从四个不同的维度对散文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赏析,要求学生选出不恰当的一项,这就要求学生能够高屋建瓴地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住现象和本质的矛盾的对立统一,哲理思辨的要求较高。

18题大作文:一般情况及格左右。大部分学生都能写出扣题之作,结构基本完整,但在中心突出这个方面还需要花大力气。

总而言之,本次的语文考得不好,与我们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学生怕做难题,我们的复习进度还没有到,学生的能力还没有上来等等情况有关。过去以来,我们的语文课时量的投入也没有别人多。而语文又是一个需要日积月累的科目,要读记的东西非常多,课时量投入不足,就很难赶上别人。实际上,我们老师都非常敬业。总想通过自身的努力把这些客观不足弥补过来。我们打的是整体战,形成了合力,发挥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


 
标签: 涨幅 语文 能力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