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肃省中秋国庆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简况

   2023-10-10 欣欣旅游0
核心提示: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甘肃省各地假日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丰富,文化和旅游市场整体平稳有序。经测算,全省中秋国庆假日期间共接待游客24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8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较2022年同期增长172.7%和221%,分别恢复到20

  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甘肃省各地假日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丰富,文化和旅游市场整体平稳有序。经测算,全省中秋国庆假日期间共接待游客24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8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较2022年同期增长172.7%和221%,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05.6%和90.3%。假日文化和旅游市场主要特点如下: 

  多业态文化和旅游活动蓬勃发展。中秋国庆假日期间,甘肃省各地精心谋划组织文化、旅游、演艺、体育、商贸等综合性活动,有力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提升文旅消费。庆阳市为期五天的第十八届香包民俗文化节集合展示展销、文艺汇演、美食品鉴等多项活动,现场观展群众达63.8万人次;10月1日,金昌市举办“火星”穿越·“山猫”狂欢千车万人大型文旅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1600多名车友齐聚镍都;10月2日,2023嘉峪关长城马拉松吸引全国各地5600余名马拉松爱好者;在酒泉市举办的第十八届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共有50所参赛院校、80支参赛队、3168名参赛选手参加;金塔县第十四届胡杨文化旅游节特别推出文艺展演、特色商品、沙漠音乐嘉年华、浪漫旅行等系列活动,吸引大批游客。 

  研学主题产品线路成为亮点。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以“研学丝绸古道 旅行如意甘肃”为主题启动2023甘肃研学旅行大会,组织300多名全国知名研学旅行机构、旅行商和媒体代表深入河西走廊开展了为期6天的研学旅行考察踩线活动,并按照“文化场景化、场景主题化、主题线路化、线路课程化”的设计思路,发布“丝绸之路、锦绣黄河、始祖文化、长城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民俗、自然科普、工业文明、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十大主题百条精品研学线路和千堂课程,丰富青少年和入甘游客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研学旅行需求。 

  旅游产品线路助热假日市场。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喜迎中秋国庆·探寻陇原民俗”“乡村振兴游甘肃·飞天舞动新丝路”网络宣传活动,吸引游客来甘肃旅游“打卡”,大力提升“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兰州“新地标”黄河楼每日都上演沉浸式大型光影秀《大有兰州》、武术展演、飞天霓裳舞等演出;嘉峪关·关城里景区《天下雄关》演艺现场持续火爆;酒泉市推出“庆双节游酒泉”地质公园探秘游、丝路古镇风情游等文旅产品;平凉市推出“诗意乡约·牧歌寻芳”等七类乡村旅游线路;甘南州推出“民族民俗旅游风情线”等7条畅游大美甘南旅游线路;兰州新区充分利用园区资源,推出现代农业、生物科技等10条研学旅行线路。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管委会提前谋划、提早部署,策划了“团圆不忘致英烈”“长征史、会师史红色文化有奖竞猜”等多项活动。 

  文博社教活动异彩纷呈。中秋国庆假日期间,甘肃省各地文博场馆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作用,突出各自优势,精心策划组织,丰富公众精神文化生活。省博物馆开展数字油画、舞狮模型DIY等活动;甘肃简牍博物馆举办“秋月映山河简牍话团圆”——“简”述中国·“牍”懂丝路系列主题活动;兰州市博物馆举办“博物馆之夜——大明风华·汉服迎中秋庆国庆”活动;酒泉市博物馆每天开展两场免费讲解,并举办“酒泉宝藏”专题活动;张掖市博物馆举办“百米长卷迎国庆·最美童心绘祖国”主题活动;武威市博物馆举办“万家共国庆 书香蕴武威”国庆节主题社教活动;定西市博物馆开展“花好月圆 盛世华诞——迎中秋·庆国庆”主题社教活动;庆阳市博物馆举办“吉金光华——庆阳古代青铜器联展”;临夏州彩陶馆(州博物馆)特邀临夏彩陶修复与艺术品制作技艺州级传承人开展“泥火成器 陶启文明·小小彩陶修复师”主题社教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假日体验。甘肃省启动“把甘肃唱给你听”2023甘肃文旅“十佳”歌曲大赛,以歌曲的形式,展示各地文旅形象,唱响如意甘肃之美;在全省城乡陆续开演100场文化惠民演出。甘肃演艺集团举行“2023年金秋演出季”,分别在线上线下推出舞剧《丝路花雨》、京剧《定军山》、儿童剧《黄河边的故事》等32场精彩演出,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献上节日祝福。据统计,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总流通21.3万人次、举办活动433场次;各级文化馆(站)总服务240.65万人次,举办活动1595场次;各地举办广场舞、“村晚”、歌咏活动等群众文化活动2669场次,共409.8万人次参与。 

  强化市场秩序治理和服务保障。节前及节日期间,全省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领导驻守景区等一线工作岗位,统筹调度游客接待和秩序维护;假日值班人员坚持24小时值守,全面监测全省文旅市场动态、行业执法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等数据信息。假日期间,各级文旅行业监管部门共组织出动9788名执法检查人员,深入4774个文旅企事业单位,发现并处置违法违规问题29件,整改安全生产隐患问题275件,坚决堵住隐患漏洞。及时处理游客投诉47条,答复旅客咨询问题208条,发布预警信息109条,确保假日期间文旅行业平稳有序。 

<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茶和天下·雅集”暨内蒙古文化周走进巴西圣保
    当地时间5月27日,在中巴建交50周年之际,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在巴西圣保罗举办“茶和天下·雅集”暨内蒙古文化周系列活动。  代表团在当地进行了文艺表演、中国茶艺、旅游推介、茶道展示、非遗展览,推出巴西-内蒙古7日旅游产品,开展系列“茶
    06-01
  •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离退休党员干部开展党纪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和省委老干部局关于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参加党纪学习教育的要求,扎实开展离退休老同志党纪学习教育,进一步引导他们坚守初心使命、永葆党员本色,近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分两批组织厅机关离退休党员干部赴含山县凌家滩遗址
    05-30
  • 贾湖文化研究会揭牌仪式在河南漯河举行
    5月25日,贾湖文化研究会揭牌仪式在漯河市博物馆举行。  贾湖遗址作为探索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代表,是河南省新石器时代期文化遗存中保存好、面积大、内涵丰富的典型代表,对考古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漯河市深入推进贾湖文化保护、利用和发展,坚持
    05-28
  • 西藏阿里札达县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顺利完成
    近日,西藏自治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可移动文物普查分队历时39天顺利完成阿里地区札达县香孜乡、底雅乡、萨让乡、托林镇、楚如松杰乡、曲松乡等地33处文化保护单位馆藏可移动文物的信息采集及登记建档工作,此次普查在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新登
    05-28
  • 2024年“中国旅游日”四川省主会场活动在四川乐
    2024年“5·19中国旅游日”四川省主会场活动、2024年四川省夏季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在四川省乐山市启幕。  围绕“畅游中国·幸福生活”主题,全省各地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联动开展“漫游5·19:送亿万祝福”“乐驰5·19:自在去旅
    05-25
  • “5·18国际博物馆日”辽宁主会场活动启动
    5月18日,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中共朝阳市委、朝阳市人民政府主办,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辽宁主会场活动在辽宁省朝阳市开幕。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辽宁主会场活动围绕这一主题,集中展
    05-25
  •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甘肃省中国画、
    5月20日,由甘肃省文旅厅、省文联联合主办,省美协、甘肃画院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甘肃省中国画、油画作品选拔展”在兰州开幕。  “全国美展”是孕育优秀美术作品的摇篮和推出优秀美术人才的重要平台,是我国影响最广、规模最大、最具权
    05-25
  • 在中国旅游日看上海旅游高质量发展
    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围绕“畅游中国,幸福生活”主题,沪上62家景区(点)门票惠民、五个系列文商旅体展融合线路发布、“Shanghai Pass”都市旅游卡上新……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折射出上海文旅产业发展最新成果和文旅
    05-25
  • 2024“茶和天下”·徽韵雅集暨安徽文旅推介会走
    当地时间5月21日,2024“茶和天下”·徽韵雅集暨安徽文旅推介会在尼泊尔加德满都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尼泊尔中国文化中心、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  活动现场,祁门红茶集团代表推介了徽茶文化。来自安
    05-25
  • 陕西3条线路入选“岁时节令 自在乡村”全国乡村
    岁时节令,是农耕文化的传世智慧,是乡村生活的诗意注脚。每一个寒来暑往、每一轮春耕秋收,草木鱼虫传递季节讯息,风雨雷电指引农耕节奏。如今,文旅融合的创新创意,让二十四节气融入美好生活,让传统节日焕发时代价值。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82条“
    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