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期望别人改变,还不如改变别人

   2022-10-23 养生之道网0
核心提示: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人总是想把别人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因为这样自己不用费什么力气。不过这往往会让你落空,因为很难。如果你准备别人改变的时候,你就先把自己变成最喜欢的样子吧。然后,回顾你的生命,想想你花掉了生命中多少个小时、日子、星期、月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人总是想把别人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因为这样自己不用费什么力气。不过这往往会让你落空,因为很难。如果你准备别人改变的时候,你就先把自己变成最喜欢的样子吧。

然后,回顾你的生命,想想你花掉了生命中多少个小时、日子、星期、月份,去期待别人改变,换回来的却只有失望和难过。因为没有人改变过,没有一个人如你期待的被改变。如果你把这些日子加起来,可能会是好几年的时间,你耗去你生命中的宝贵光阴,有改变过一个人吗?

唯一改变的那个可能是你!

想想近来令你手足无措的某人,闭上眼睛再次回忆当时的情形,感觉你自己回到那个时候,回忆你所处的地点和所有的细节,并且回忆你在那个片刻的感受——让自己重温那曾经生起过的感受,即使当时的你并没有察觉到这变化。

当你在要求别人改变时,你是如何伤害着你自己。你也伤害了别人,你令他们感到难堪。然后对方开始抵抗——纵使他们知道你是对的,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面子,他们必定对抗到底。要他们屈服等于是要他们当上孩子的角色,被告知你知道的比他们的多、你很清楚他们需要什么或应该怎样,自我决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经验告诉你,你越尝试去改变别人,别人越加反抗你,这形成了恶性循环,然后你们两个都感到更糟。

试图改变他人犹如以头撞墙

不管怎样,当你问自己,改变他人真的是我的责任吗?这样尊重他们吗?你会得到什么样的答案呢。

你的头脑会做出很合理化的解释:这是为了他们好:他们看不到自己的毛病对他们自己和别人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这样他们才会进步……等等。

但是你的直觉,你的“感觉”,知道这样有点不太对头。你凭什么去评判别人?你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吗?你自己很完美吗?

冲突背后是一个受伤的自我

让我们看着这些事实:

这个人有他自己无意识的理由,成为他们现在的样子,也许他们无意识的行为激怒了你,但那个反应是属于你的,是来自于你没有被满足的被爱、被尊重,被接受的需求,或是不切实际的期待。

看一看那张你希望从别人身上得到令自己快乐的清单,是否都跟自己希望被爱,被接受和被尊重的需求有关呢?

那是你自己的需求,只是你不切实际地希望别人去理解和满足。而真相是,其他的人是不可能满足你的需求的,而且,去满足你的需求真的是他们的工作吗?

你可以继续指责他们,投射你不切实际的期待在他们身上,希望他们成为另一个他们不是的人。或者,你可以把更多的智慧运用在这种情况中。

与别人冲突的背后,是一个受了伤的自我。只要你明白到这一点,你就有机会看到你自己并问:“为什么我这么坚持要去改变这个人?”

假如你对自己坦诚,你会看到在你所有合理化的背后,你有一个受了伤的自我正对着别人说“你无视于我,不尊重我,也不喜欢我,你不爱我,也不接受我。”诸如此类的话语。

这就是隐藏在我们和别人冲突背后的——一个感受不到爱、被欣赏和接受的自我。

这是什么意思?当我们感到不被尊重和接受时,我们会采取报复——激烈地或消极地,不管是直接地恶言相向,还是间接地故意破坏,报复心制造了恶性循环的冲突,而这往往是一发不可收拾的。

假如你能了解你对别人反应的原因,以及你期待他们有哪些方面的改变,那么,你便知道要为自己负上怎样的责任,你将得到更多的有利选择。

给自己更多的尊重和欣赏作为开始,因为,如果你真正欣赏和接受你自己,别人对你的反应还可能影响你吗?你还需要这么仰赖别人对你的顺应来肯定你自己吗?深入思考一下。

假如你察觉到,是你内在的无意识造成你对别人的反应——你渴望被认同、接受和爱,那么你内在将会产生一种力量停止这种自我斗争。你意识到受了伤的自我作出的报复其实是幼稚和可笑的,了解到这点能让你如释重负,你放下了!这种了解也让你谦恭并且把你带回到自己,身心合一。

回到自己同时让你有机会看到人们是怎样地被自己的无意识所带动。是怎样的人生,怎样的经历,构成了他们——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他们是怎样被对待;他们携带着怎样的关于自己不够好的信念、和对爱的强烈渴望。

如果你要改变别人,那就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吧。这样你就不会在改变别人的道路上越来越失望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社交心理:不要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了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有这么个说法,说人生有“三大错觉”:手机震动、有人叫我以及对方喜欢我。但要问人最大的错觉是什么,莫过于这个:我很重要。心理学上说孩子成长到十二三岁的时候,会出现一个舞台的我,会把自己假想成那个非常受关注的人,从而非常
    12-15
  • 购物狂存在的心理疾病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那些经常“买买买”的购物狂到底存在什么心理疾病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如果要对一个“剁手党”说,“买买买”可能是一种精神疾病,那么TA一定会很不快。不过这里,我们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就是,并不是所有的“买
    12-11
  • 社交心理:改天在一起吃饭吧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改天一起吃饭吧”,刚向陌生人问完手机号码我们会这么做,对于还存在暧昧期的男生会这么做。但他们的言外之意是不一样的,第一个的言外之意是,以后再说,第一个的意思是明天如何。“改天一起吃个饭吧”这句话没什么错,充分表现了
    12-07
  • 微表情背后的心理学
    微表情背后的心理学
    养生网导读:你有看过TVB的电视剧《读心神探》吗?这部剧讲的是警探姚学琛凭借一个表情、一个眼神,窥探疑凶的心理活动,从而识破谎言破案的故事。微表情总会不知不觉地暴露一个人的内在想法,那么,你知道这些微表情背后反映了什么心理吗?微表情背后的心
    12-06
  • 其实,你的情商没有你想象中的低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说话能力不代表情商,请走出情商理解的误区。情商,现代企业管理和励志文章里不能绕过的名词。无数写手对它做过解读,最近一段时间较火的说法是情商高就是说话让人舒服,情商高就是好好说话,情商是一种修养等等。我之前也写过情商的
    12-05
  • 社交心理:请不要轻易说忙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你离不开一个词,它似乎并无恶意,几乎微不足道。然而它正在潜移默化中从上至下恶化你的人际关系,这就是忙。“我很忙”,这是拒绝的最好借口,最好理由,堂而皇之。我不是因为其他的原因拒绝了你,我是有正事要做的,所以不能陪你。
    12-01
  • 用眼神也可以完成不可能的事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眼睛是心理的窗户,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眼神去说服别人,让别人去相信你,以至于帮你做不可能的事。“任何人都不能登机。”飞机引擎嗡嗡的轰鸣声越来越急促,一个家伙拿着一根亮亮的指挥棒不慌不忙地出现在机场跑道上。我想了一会儿
    11-29
  • 手机让我们的社交生活变成了什么样子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满街皆是低头族,遍地可见手机控,人人都是拇指党。这就是智能手机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手机里的社交,手机里的男朋友,手机里的生活,手机里的骄傲。我们那丰富多彩的生活似乎只有在手机上才能享有,似乎只有在朋友圈里才能看到。手
    11-21
  • 所有那些疏远的友谊都有道理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两人想要成为好朋友,必须门当户对,这种门当户对不单单是家世身份,还有人生观价值观,否则就是南辕北辙,不论你如何辛苦地维系最终依然逃不过无疾而终的宿命。谁都无法想见冰心在林徽因的巨大光环之下到底是有多压抑。要说林徽因,
    11-19
  • 要不我们聊聊吧?
    武汉生活网健康频道导读:情商,绝不局限于“会说话”。它还包括“在不该说话的时候绝不说话”等多种“消极不作为”的情形。前面几次,聊到情商,主要是指这个人会不会说话,但是,情商,绝不局限于“会说话”。它还包括“在不该说话的时候绝不说话”等多种“
    11-1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