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玄感的策略堪称“隆中对” 只是用者相信太迟了

   2020-06-1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杨玄感曾私下问李密:“隋早晚有一天会出问题,天下真的大乱的话,你我谁更有本事匡正?”李密回答说:“要是在两军阵前交战,大声喝喊,使敌人震惊慑服,我不如您;要是指挥天下贤士俊杰各自施展才能,您不如我。”可见,李密读这么多年书,就是想干一番大事

杨玄感曾私下问李密:“隋早晚有一天会出问题,天下真的大乱的话,你我谁更有本事匡正?”李密回答说:“要是在两军阵前交战,大声喝喊,使敌人震惊慑服,我不如您;要是指挥天下贤士俊杰各自施展才能,您不如我。”

可见,李密读这么多年书,就是想干一番大事业,只是缺个机会罢了。

俗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大业九年(613年)二月,杨广二次出征高句丽。不过,此次东征,大隋的老百姓早已没有首次东征的热情,相反却有了更多的怨言,许多人为了躲兵役,都往深山里逃。

可杨广还是杨广,再次亲率大军过辽水,围攻辽宽城。

话说杨素死后,作为长子的杨玄感,承袭了他的爵位。

尽管杨素功劳极高,但是还是遭杨广嫉恨,表面露出对他特殊的礼遇,暗地里对他的恩情十分淡薄。在杨素弥留之际,杨广常派御医前往诊治,还赐他许多上好的药品,私下却总是问御医,他为什么还不死。杨素也明白自己的名望和地位到了极限,不肯吃药,也不想小心翼翼地活着,常对弟弟杨约说:“我难道还要活下去吗?”

杨玄感承袭了其父爵位后,杨家无论是政治地位还是俸禄,都一落千丈,这可能也是杨玄感起兵原因之一吧。

同年六月三日,杨玄感趁杨广二征高句丽,在黎阳举事反隋。他还派人去大兴城请李密来跟他一起干,一见面就对老李说:“你常常以拯救百姓为己任,现在是时候了!”并任命他为参谋。

李密也知恩图报,为自己兄弟杨玄感提出了上中下三种战争策略。

上策:趁杨广远征之时,迅速控制幽燕要地,扼住杨广兵败后的退路,派使者前往高句丽,两面夹击败退的隋军。

中策:趁后方空虚,迅速攻下长安和潼关,建立以长安及关中为中心的根据地,再图取天下。(李渊后来就用这招)

下策:进攻东都洛阳。因为尽管大隋文武大臣的妻儿老小都在东都,但是四周却是大隋的精锐部队,一旦起义军进攻洛阳,大隋的精锐,一旦有事,你说他们能做事不管吗?加上城里有越王杨侗和数万兵马驻守,防御工事也相当的坚固,一旦攻不下,杨玄感随即会受到前后夹击,到时候想逃都逃不掉。

然而,正如李密所说,杨玄感打仗没得说,然而指挥天下兵马还是不行的。

果然,随着义军节节胜利,部队由一万余人猛增至十余万;指挥万把人杨玄感还感到吃力,现在一下子多了那么多军队,开始头脑发热了,将李密的对策放在一边了。

李密感觉势头不妙,立即劝说杨玄感按照上策行事,可小杨坚持要去洛阳,还说,一旦攻下洛阳,大隋将举国震惊,士气大振。

只是,义军抵达洛阳后,形势还是像李密说的那样,久攻不下。杨广获知东都被围,随即派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右侯卫将军屈突通,名将来护儿驰援。杨广也回师救援,杨玄感一下子就被包围起来。

坚持了一个多月后,杨玄感才明白李密的想法是对的,想重新按照大哥建议,撤离东都西进关中,只是太迟了。宇文述、卫文升、来护儿、屈突通等各路大隋名将,会放过立功的机会吗?

八月初一,葭芦戍。

三战三败后,杨玄感再次被包围,战到最后,只剩下十多人。杨玄感觉得大势,就下令让弟弟杨积善杀了自己。

本来就对杨素家有怨言的杨广,这次怎能错过机会?立即下令诛杀杨家九族,有三万多人被斩杀,六千多人被流放。即使是接受过义军在黎阳起兵时曾开仓放粮的百姓也都被杨广杀了。

此次兵败,只有一个人躲过一劫---李密(待续)。

 
标签: 杨玄感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杨素长子杨玄感造反真的只是因为杀父之仇吗?
    杨素和杨玄感杨素是隋朝的开国功臣,为隋朝南征北战而一生显赫,官拜司徒、楚国公,最后因为隋炀帝杨广的忌惮而病死。杨玄感是杨素的长子,在杨素死后妄图废黜杨广,后来造反失败被杀,连带着几个弟弟后来都被诛杀。影视剧的杨玄感据说杨素有一美须髯,而儿子
  • 历史的复刻 李密为何重蹈杨玄感的覆辙而失败?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 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率瓦岗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在瓦
  • 杨玄感和李密是什么关系 杨玄感为何兵变
    杨玄感 李密杨玄感,隋末时期司徒杨素的长子,为官正直清廉,因反对隋炀帝的统治,兵变失败后被杀。杨玄感兵变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混战之一。李密,陕西西安人,父李宽,隋末时期瓦岗寨寨主,人称魏公,被唐将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那么杨玄感与李密又是什么关系
  • 揭秘隋朝贵族杨玄感为什么要造反
    杨玄感,隋朝时期第一位反对杨广统治的贵族首领,生于今陕西华阴东,司徒杨素的长子,后兵变失败后迫于无奈,要求其弟将其杀害。杨玄感兵变是隋末中国最大的混战之一,时间是在公元613年六月至八月,历时两个月。杨玄感起兵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据可考主要有
  • 杨玄感造反事件 一群隋二代的武装闹剧
    隋炀帝杨广执政期间,对国民横征暴敛,百姓民不聊生;对干部猜忌暴虐,杀了很多高官。就连帮他设计执行阴谋、害死亲爹获得政权的大臣杨素,他也暗下杀心。好在杨素死得早,在官位上去世。他死后,杨广对身边人说:“他要是不死,早晚得是全族屠灭。”这话后来
  • 杨素长子杨玄感造反真的是因为杀父之仇吗?
    杨素是隋朝的开国功臣,为隋朝南征北战而一生显赫,官拜司徒、楚国公,最后因为隋炀帝杨广的忌惮而病死。杨玄感是杨素的长子,在杨素死后妄图废黜杨广,后来造反失败被杀,连带着几个弟弟后来都被诛杀。据说杨素有一美须髯,而儿子杨玄感也是如此,两人长得极
  • 杨素长子杨玄感为何成为隋朝贵族兵变第一人
    杨玄感,隋朝时期第一位反对杨广统治的贵族首领,生于今陕西华阴东,司徒杨素的长子,后兵变失败后迫于无奈,要求其弟将其杀害。杨玄感兵变是隋末中国最大的混战之一,时间是在公元613年六月至八月,历时两个月。杨玄感起兵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据可考主要有
  • 杨素长子杨玄感造反真的是因为杀父之仇吗
    杨素是隋朝的开国功臣,为隋朝南征北战而一生显赫,官拜司徒、楚国公,最后因为隋炀帝杨广的忌惮而病死。杨玄感是杨素的长子,在杨素死后妄图废黜杨广,后来造反失败被杀,连带着几个弟弟后来都被诛杀。据说杨素有一美须髯,而儿子杨玄感也是如此,两人长得极
  • 历史上李密曾有三策供杨玄感选择
    李密三策:古人处理事情都喜欢列举三种策略,分为上中下三等,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下策。然后李密曾有三策供杨玄感选择,杨玄感选的恰恰是下策。杨玄感是谁?此人是杨素的儿子,是隋朝历史上,第一个起兵造反的贵族首领。因为杨广对众大臣的猜忌,使得
  • 隋朝杨玄感为何会造反?是为了替父报仇吗
    杨素是隋朝的开国功臣,为隋朝南征北战而一生显赫,官拜司徒、楚国公,最后因为隋炀帝杨广的忌惮而病死。杨玄感是杨素的长子,在杨素死后妄图废黜杨广,后来造反失败被杀,连带着几个弟弟后来都被诛杀。据说杨素有一美须髯,而儿子杨玄感也是如此,两人长得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