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2020-03-3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儒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孔伋的再传弟子,他早年丧父,与母亲仉氏相依为命。因为他和孔子都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所以后人把孟子和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儒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孔伋的再传弟子,他早年丧父,与母亲仉氏相依为命。因为他和孔子都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所以后人把孟子和孔子并称为“孔孟”,又因他出自孔伋学派,所以把他和孔伋并称为“思孟学派”。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推行仁政,他和孔子一样,周游列国,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学说上,他反对墨子和道家,推崇孔子。但最终他的政治思想并没有被当时列国的君王采纳,他们认为他的思想“迂远而阔于事情”。在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抱负后,孟子回到家乡,著书立说,为《诗》、《书》编序,并著《孟子》七篇。

据考证,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在周赧王二十六年去世,根据《列女传》等书记载,孟子授业于孔子之孙孔伋。但实际上,孟子出生时,孔伋已经去世三十多年,所以他不可能是直接受业于孔伋,极有可能是孔伋的门人所授。但无论怎样,孟子一生受孔伋学派的思想影响很深。孟子的著作《孟子》是四书五经之一,也是这些儒家学派的经典书籍中部头最大的一部,约有三万五千余字。《孟子》一书现存共七篇十四卷,对后世影响极深,甚至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

相信朋友们对孟子都不是很陌生,不管是从教学课本上,还是从文言故事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孟子的思想主张。严格的说,孟子是孔子的后世弟子,当然作为孔子的弟子他传播的也是儒家的思想精髓。作为儒家思想的主要人物,孟子无论是政治思想还是社会地位在战国时都是深有影响的,孟子对当时最主要的影响就是关于仁政的思想主张,战国时期孟子曾游历于各个国家,游说推行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这对于当时战乱频繁的时代具有深远的意义。孟子在人性,社会观点,仁政,礼仪,民本,价值观等多个方面都有不同的思想主张。在人性方面,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仁善,与人为善,主张每个人都有自己天生的品德,要求人们多注意检讨自身;在社会和政治观点上,同样是仁政治理天下,让王者一定要仁义治国,重视人民的自身意愿;在民本方面,它的思想是注重民心所向,主张得民心者得天下;价值观方面更是强调自己的一言一行,主张礼仪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孟子的家乡是现在的山东,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同时也是世界人学习的榜样,他的思想影响了后世的很多的人物和国家,他将儒家的思想传播久远,对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世人都称他为“亚圣”,并建“亚圣庙”供后世人敬仰。

南宋时期的大儒朱熹、程颐对于先圣孟子的评价,都认为:自从孟子之后,中国就再也没有可以继承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了。是故才有尧传舜,舜传禹,禹传汤,汤传周公,周公传孔,孔传孟的说法。而他们认为,孟子之后儒家就再也得不到真传了。而到了后世,东汉时期的赵岐对孟子的评价就更高,他认为,《孟子》一书保罗万象,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足可以和圣人孔子相比,所以,他就把孟子成为“亚圣”。这也是孟子被称亚圣的最早说法。其实,说点实在的,这些都是后人给予孟子的评价,先秦之前,根本就没有儒家这一说。当时人们信奉的,都是“黄老之术”。其中,黄指的是皇帝,老指的是老子,也就是说,先秦之前,人们信奉的都是道教。所以也就没有了三皇五帝各代相传的儒家道德之说了。

但是在后世,人们对于孟子的评价还是挺高的,甚至已经超越了诸子百家,仅次于孔子。孟子提出的政治观点“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说法,在他所处的战国时代,有着一定的先进性。他在竭力维护封建主义的统治和社会的安定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孟子对于人性方面的思想,也颇具有前驱性。他认为,人形本善,只是后天的影响才让人有了善恶之分。所以他一直坚持“舍生取义”的说法,他和孔子一样,认为老百姓应该遵守礼制,才能让天下太平。

 
标签: 孟子 儒家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老子庄子孟子他们都是哪个朝代的 老子庄子孟子所属朝代介绍
    老子庄子孟子他们都是哪个朝代的 老子庄子孟子
    1、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 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晚年在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不知所踪。2、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
  • 孟子被尊称为 孟子是被尊称为亚圣对吗
    孟子被尊称为 孟子是被尊称为亚圣对吗
    1、孟子是被尊称为亚圣,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2、孟子,名轲,字子舆(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
  • 中国最早的虎妈是谁?孟母如何教育孟子的?
    古代中国最早的虎妈是谁?孟母如何教育孟子的?古今中外,“虎妈”实在很多——如果对虎妈的定义是高度重视孩子教育,严格管教孩子,并且在这些方面处于强势主导地位的话。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虎妈可能要数孟母,为让独生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她把家从墓地
    12-29 孟子
  • 美男子公孙子都 帅到惊动孟子
    人们的审美观随着年代的变化而不尽相同。有尚孔武有力之力量美的,有对玉树临风津津乐道的,所谓燕肥环瘦,各有所爱。在中国历史上,倒是有这么些美男,至今让人遐想连翩:如果,我见到他,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子都”就是帅哥,帅哥就是子都。这可是有凭有据
    12-25 孟子
  • 亚圣孟子是个怎样的人 《孟子》成书于哪个年代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山东邹城人。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
    12-14 孟子
  • 千古奇闻 孟子曾闹离婚被孟母制止
    孔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其著作一直被后人所推崇。在人们眼中孟子应该是谦谦有礼,谈吐自如。可谁知,孟子曾经也闹过离婚,但是最终被母亲制止了。这件事情太颠覆人们的价值观了,究竟历史上有没有此事呢?孔子“离婚”迄今为谜中国古代的离婚者中,名气最大的
    12-07 孟子
  • 孟子嫌弃妻子在家里裸身 孟母为何狠批儿子
    在第一卷中,我用了一章的内容阐述了与孔子有关的女人,特别为大家介绍了南子。到了战国,亚圣孟子的出现,无疑给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和孔子相比,孟子没有那么多的花边新闻,和他有关的女人只有两个,一个是他的母亲,而另外一个是他
    12-05 孟子
  • 古人也爱闹离婚?孟子因妻子坐姿不雅而要离婚
    古人怎么离婚:离婚对于现在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其实在中国古代的离婚者中,名气最大的当属孔子,但其离婚的是非、真假,一直到现代仍存在争论。据《孔子家语·本姓解》所记,孔子19岁时,娶了宋国的丌官氏为妻,一年后生了儿子,孔子是当时鲁国的文化名
    12-02 孟子
  • 野史奇闻 孟子理念不合巨额年薪都辞职?
    孔子的理想是做一个职业经理人,而他的间接传人孟轲,也怀着与祖师爷孔子同样的梦想,游走于列国之间,想找一个理想的老板,成为一名能实现自己理想的职业经理。然而,先秦不是一个适合孔孟学说施展的时代,孟子和孔子一样,一直没有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孟子
    11-27 孟子
  • 历史上孔子孟子都曾离婚 孟子为什么要离婚
    孟母觉得十分荒唐,遂引用古礼“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来提醒儿子:你去你老婆的房间,不提前招呼一下,进去时也没一点声响,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孟子听罢,很是自责,此后再也不敢提与妻子离婚的事了。在古代,名人离婚同样备受关注。
    11-26 孟子孔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