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先生是如何谈读《孟子》的?

   2020-03-0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梁启超先生说,“读《论语》、《孟子》一类书,当分两种目的:其一为修养受用,其一为学术的研究。”在说到为修养受用起见时,梁启超将论语比作饭,最宜滋养,而将《孟子》比作药,“《孟子》如药,最宜祓除及兴奋”,为什么这么说?孟子和荀子,应该说是孔子

梁启超先生说,“读《论语》、《孟子》一类书,当分两种目的:其一为修养受用,其一为学术的研究。”在说到为修养受用起见时,梁启超将论语比作饭,最宜滋养,而将《孟子》比作药,“《孟子》如药,最宜祓除及兴奋”,为什么这么说?孟子和荀子,应该说是孔子门下的两位“大师”,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代表人物,而孟子更是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并成为“孔孟”。《孟子》,就是孟子的言论汇编。

那么如何读《孟子》呢?梁启超这样认为:第一,宜观其砥砺廉隅,崇尚名节,进退辞受取与之间竣立防闲,如此然后可以自守而不至堕落。廉隅,意思是指品行方正不苟,砥砺廉隅就是指磨炼节操,使品行方正不苟。孟子有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这一句话闪烁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古往今来鼓舞了多少志士仁人。当然了,纵观《孟子》,其中不乏此类话语,在进退、辞受、取与之间有张有弛,有自己的操守,读《孟子》,必然不能忽视这点。

第二,宜观其气象博大,独往独来,光明俊伟,绝无藏闪。《孟子》的气象博大体现在哪——“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说,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是正义与道德的集合。至大则无可限量,至刚则不可屈挠,文天祥的《正气歌》中写“天地有正气”,“于人曰浩然”,可以说是人的浩然之气就是人间正气。这样的文章,能常常诵习体会,人格自然扩大。

第三,宜观其意志坚强,百折不回。《孟子》中的这一段话,鼓舞了无数遭遇挫折磨难的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服膺书中这样的语言,在挫折磨难之中可以增加抵抗力、给自己前进的勇气。

第四,宜观其修养下手工夫简易直捷,无后儒所言支离、玄渺之二病。从上面也可以看出,孟子所说的修身养性、养气养德,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相对来说较为容易理解,也比较容易实施。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等。

另外,梁启超还提出,可以摘取《孟子》中的精要话语、精彩片段来熟读、抄写、阅览,从而把这些话记在脑中、刻在心上,“使之精神深入我之‘下意识’中”,影响自己为人处事,从而“天天向上”,有所收益。为了更好地理解《孟子》,有这几本注本可以翻阅:东汉赵岐的《孟子章句》,这是《孟子》的最早注本;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简而明,便于阅读;清代的焦循的《孟子正义》,考证精审,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且能发明大义。

 
标签: 孟子 梁启超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老子庄子孟子他们都是哪个朝代的 老子庄子孟子所属朝代介绍
    老子庄子孟子他们都是哪个朝代的 老子庄子孟子
    1、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 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晚年在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不知所踪。2、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
  • 孟子被尊称为 孟子是被尊称为亚圣对吗
    孟子被尊称为 孟子是被尊称为亚圣对吗
    1、孟子是被尊称为亚圣,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2、孟子,名轲,字子舆(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
  • 中国最早的虎妈是谁?孟母如何教育孟子的?
    古代中国最早的虎妈是谁?孟母如何教育孟子的?古今中外,“虎妈”实在很多——如果对虎妈的定义是高度重视孩子教育,严格管教孩子,并且在这些方面处于强势主导地位的话。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虎妈可能要数孟母,为让独生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她把家从墓地
    12-29 孟子
  • 美男子公孙子都 帅到惊动孟子
    人们的审美观随着年代的变化而不尽相同。有尚孔武有力之力量美的,有对玉树临风津津乐道的,所谓燕肥环瘦,各有所爱。在中国历史上,倒是有这么些美男,至今让人遐想连翩:如果,我见到他,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子都”就是帅哥,帅哥就是子都。这可是有凭有据
    12-25 孟子
  • 亚圣孟子是个怎样的人 《孟子》成书于哪个年代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山东邹城人。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
    12-14 孟子
  • 千古奇闻 孟子曾闹离婚被孟母制止
    孔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其著作一直被后人所推崇。在人们眼中孟子应该是谦谦有礼,谈吐自如。可谁知,孟子曾经也闹过离婚,但是最终被母亲制止了。这件事情太颠覆人们的价值观了,究竟历史上有没有此事呢?孔子“离婚”迄今为谜中国古代的离婚者中,名气最大的
    12-07 孟子
  • 孟子嫌弃妻子在家里裸身 孟母为何狠批儿子
    在第一卷中,我用了一章的内容阐述了与孔子有关的女人,特别为大家介绍了南子。到了战国,亚圣孟子的出现,无疑给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和孔子相比,孟子没有那么多的花边新闻,和他有关的女人只有两个,一个是他的母亲,而另外一个是他
    12-05 孟子
  • 古人也爱闹离婚?孟子因妻子坐姿不雅而要离婚
    古人怎么离婚:离婚对于现在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其实在中国古代的离婚者中,名气最大的当属孔子,但其离婚的是非、真假,一直到现代仍存在争论。据《孔子家语·本姓解》所记,孔子19岁时,娶了宋国的丌官氏为妻,一年后生了儿子,孔子是当时鲁国的文化名
    12-02 孟子
  • 野史奇闻 孟子理念不合巨额年薪都辞职?
    孔子的理想是做一个职业经理人,而他的间接传人孟轲,也怀着与祖师爷孔子同样的梦想,游走于列国之间,想找一个理想的老板,成为一名能实现自己理想的职业经理。然而,先秦不是一个适合孔孟学说施展的时代,孟子和孔子一样,一直没有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孟子
    11-27 孟子
  • 历史上孔子孟子都曾离婚 孟子为什么要离婚
    孟母觉得十分荒唐,遂引用古礼“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来提醒儿子:你去你老婆的房间,不提前招呼一下,进去时也没一点声响,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孟子听罢,很是自责,此后再也不敢提与妻子离婚的事了。在古代,名人离婚同样备受关注。
    11-26 孟子孔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