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出自谁手 张择端公开记录几乎为零

   2020-06-0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日前,社科文献出版社推出新书《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作者是日本朝日新闻社记者野岛刚。他长期在中国走访,对“中国第一画”、“中国版蒙娜丽莎”《清明上河图》十分着迷。写这本书,他想一探《清明上河图》背后的谜团,但又因谜团太多,很多时候只能“呈现

日前,社科文献出版社推出新书《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作者是日本朝日新闻社记者野岛刚。他长期在中国走访,对“中国第一画”、“中国版蒙娜丽莎”《清明上河图》十分着迷。写这本书,他想一探《清明上河图》背后的谜团,但又因谜团太多,很多时候只能“呈现”谜面,而无法解谜。

围绕这幅旷世画作,谜题有:《清明上河图》画的是何方景致?创作于什么年代?“清明”是什么意思?画家张择端是个什么样的人?画作幸存至今有着怎样的传奇?其仿作形形色色,哪些成了经典?……

在采访过程中,野岛刚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问题。比如他发现,基本上每个时代的文人、画家都迷恋《清明上河图》。有一个清朝皇帝,当时想欣赏此画而不得,便命5个画家画了一幅清院本《清明上河图》。

野岛刚还发现了一件颇为有意思的事情,末代皇帝溥仪曾命人将原作带到故宫外藏起来,满洲国灭亡后,溥仪却发现它不见了。1950年,此画在沈阳很幸运地被发现,这一段历史有人写过,但从没有人详细介绍发现者杨仁恺的故事。

野岛刚特意去过开封,发现那里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年遗迹。开封每隔一些年份就会遭遇大洪水,“图上开封”如今已在地底下几十米深处。

在《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里,野岛刚从政治和文化交错的地带剖析名画背后的故事,同时进入画作的深层细节,在错综复杂的线团中抽绎清晰的理解,带领读者领略《清明上河图》的玄妙之处。

日本有个城市叫京都,人们走在街上,多有穿行在“清明上河图”里的错觉。这也许是野岛刚对这幅画深度好奇并为之探幽解谜的动力来源。

“清明”作何解

《清明上河图》的“清明”,应该是因为描绘某年清明时节的街景而得名。

然而如果是春季,画中却出现许多非春天的场景。有人指出了一些矛盾的地方,例如餐厅门口张贴着宣传秋季才有的“新酒广告”。

除了“清明节由来说”外,也有人倾向于主张这幅作品呈现了宋徽宗时代天下太平之治的和乐景象,因此命名为“清明”。这是“天下太平由来说”。如果作者真的是宫廷画家张择端的话,用作品命名向皇帝呈递敬意也不是不可能。

还有一个说法是,当时开封有个地方叫“清明坊”,因为是描绘这个地点,所以命名为“清明”,这是“地名由来说”。

“上河”是何意

开封位于河南,距离黄河不远。宋朝称开封为“汴梁”,该图描绘的是汴河的上游,因此称为“上河”。这个说法也广为人们相信。事实上,开封的确位于汴河的上游。

还有一种说法解读“上河”的意义。流经首都开封的汴河,当然是代表宋朝的重要河川,“上河”的“上”字,有着日文“御”字的意味。

也有人认为,“上河”的意思是“去河那边玩”,因为中文的“上”有“去”的意思,即使到现在,在中国到街上去也会说“上街”。

谁是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描绘出来的世界丰富多彩,精心刻画众多的人物及建筑物,实在不是一人之力所能负担。

然而,《清明上河图》的真迹,不仅笔触逼真,而且超过五公尺画轴的笔法一致,如果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几乎不可能维持相同的风格,这也经过专家们传统手法的鉴定。

之所以对于这幅画究竟是否出自张择端一人之手抱持怀疑的态度,其中一个原因是几乎找不到有关张择端的公开记录。与这个时代的著名画家郭熙、李唐、黄庭坚等人相较,他一点名气也没有。

有关张择端相关资讯的唯一线索,只有金朝的官员张著在《清明上河图》记下的题跋。这是在北宋灭亡60年后,也就是1186年清明节的隔天,他是这么写的: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省一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这段题跋至少证明了张择端的存在,但对于这个人的生平,谁也不清楚。

其他的题跋尚有宋徽宗用“瘦金体”,在画轴的开端写的“清明上河图”五个字。

倘若为真,足可证明张择端是北宋末期的人。然而迄今仍留存的这幅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上,并没有宋徽宗的亲笔落款。究竟是在转手的过程中不见了,或者本来就没有,不得而知。

一般说法认为,徽宗期间,翰林院人数扩增达数千人之多,张择端是其中一人,《清明上河图》在他的笔下诞生,呈献给徽宗。然而,这样的“通说”尚有疑点:

北宋时期编纂的《宣和画谱》20卷,收录了晋代到宋代231位画家的6396幅作品,但是没有提到《清明上河图》,也没有张择端的名字。这可让研究人员伤透了脑筋。

也有一说认为,在北宋灭亡后,南宋因为怀念北宋而描绘出《清明上河图》。明代著名的文人董其昌就是采这个立场。

还有人由此类推张择端是金人。只是,如果张择端是南宋人或金人,应该不可能对北宋的京城开封如此熟悉。到金朝时,开封的繁华早已被摧残殆尽,人只能完全靠传闻或者记录创作。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清明上河图是什么朝代的 清明上河图所属的朝代
    清明上河图是什么朝代的 清明上河图所属的朝代
    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有名的画家张择端所作。2、清明上河图是将整个街市的繁荣景象描绘于画中,清明上河图最明显的是画卷非常长,描绘宋朝除市坊制度外的繁华之景,同时也展现了北宋不同阶级的人的生活情况,也是展现了北宋社会和经济的状况。清明上河图
  • 揭秘《清明上河图》中暗藏哪些玄机?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末年一幅百科全书式的画作,公认的千古名画第一巨作,无价之宝。800多年来,后人对它做了N多研究,甚至画中人物的衣冠服饰、小吃糕点、店铺杂货都不放过,反复推敲琢磨。却从中看出了一些惊人的秘密,我们一起去看一下《清明上河图》
  • 镇国之宝 《清明上河图》中华第一神品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地大物博,全国各地博物馆中的珍贵藏品数不胜数,而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那么中国史上都有哪些最震撼的镇国之宝呢?1.北京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后母戊鼎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
  • 《清明上河图》中千古奇局 824个人物都有姓名
    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三年多的“休眠”期后,年内将在北京故宫再次展出。而日前一条“《清明上河图》里每个人都有名有姓!”的长微博也在网络引发喧哗。网友大呼:“长这么大才知道画里每个人都有名有姓!我读书少,你别骗我!”昨日记者从读客图书
  • 世人耳熟能详的《清明上河图》居然这么命运多舛
    《清明上河图》的收藏可谓是历尽磨难。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的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作为中国历史上书画大家的宋徽宗酷爱此画,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在图上亲笔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
  • 《清明上河图》哪个版本价值最高?
    9月8日,故宫博物馆举办的“石渠宝笈特展”人气爆棚,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尤其引人关注。殊不知,历史上还有多个版本的《清明上河图》流传于世,比如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图》、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等。与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相比,后世版本大都借
  • 古代官员雅好癖 清明上河图曾被贪官纳为藏品
    为了满足严嵩、严世蕃父子的雅好,其爪牙走狗不遗余力,四出蒐取古玩字画。在严府的催逼下,无奈找来苏州的画家高手黄彪,摹仿真本,以赝本送严府交差。不知何时开始,官员染上雅好成癖,赏玩金石字画、钟鼎彝器。为了攫获心头所好,甚至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
  • 清明上河图至今仍留下多个谜团尚未解决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古画。迄今为止,研究《清明上河图》的论文有400多篇,为研究这幅画开了三次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出了三本论文集。可以说,在学界,再没有第二件中国古画受到如此密切的关注。但其实,对于《清明
  • 清明上河图的秘密 不仅仅是展现生活那么简单
    古画《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绘画家张择瑞,以北宋时期的汴京的生活场景,描绘了景象各异的市井生活。生动而丰富,充实而富有深刻的内涵,是这个个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古画,约有上亿人知道它的存在,而中国人更是因清明上河图的存在而自豪,毕竟
  • 《清明上河图》里每个人居然都有名有姓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末年一幅百科全书式的画作,公认的千古名画第一巨作,无价之宝。800多年来,后人对它做了N多研究,甚至画中人物的衣冠服饰、小吃糕点、店铺杂货都不放过,反复推敲琢磨。仿佛凭此一画,就可以瞬间穿越到大宋京城——汴京的热闹街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