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徐悲鸿难忘的一件憾事 未能结识高尔基

   2020-03-1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上世纪30年代初,正是德国法西斯加强扩军备战,准备向欧洲发动战争的前夜,为向欧洲的德国等国家展示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1934年3月2日,苏联对外文化协会艺术部主任契尔略夫斯基等人在中国驻苏大使馆与中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吴南如商谈,约

上世纪30年代初,正是德国法西斯加强扩军备战,准备向欧洲发动战争的前夜,为向欧洲的德国等国家展示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1934年3月2日,苏联对外文化协会艺术部主任契尔略夫斯基等人在中国驻苏大使馆与中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吴南如商谈,约定了在苏联举办中国绘画展一事。其实徐悲鸿游历了欧洲之后,决定到苏联去,是希望能够见苏联的著名作家高尔基一面,但此时正值苏联大肃反前夕,也许是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注定了徐悲鸿先生的这次遗憾。

1933年1月,著名画家徐悲鸿应邀从上海乘船去欧洲各国举办中国画展览会,同行的还有后来成为他的妻子的蒋碧微等人。在这一年的5月10日,画展在法国巴黎的国立外国美术馆正式开幕。在此之后又去了比利时、德国、意大利等国展出。中国的这次画展震动了热爱艺术的欧洲人,于是这些国家的报刊纷纷发表评论,盛赞中国灿烂的文化。此后不久,在1934年春,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也发出邀请,准备请徐悲鸿等去莫斯科、列宁格勒(彼得堡)等著名城市举办画展,而此时英国也邀请他去伦敦展出。但这个时候,蒋碧微正迷恋于巴黎、罗马等西方城市的绮丽风光、各式各样的时装,以及令人目眩神摇的珠宝饰物。她不愿去苏联,坚持要去英国伦敦。而徐悲鸿则很想去看看列宁缔造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想乘此机会结识苏联的著名作家高尔基,徐悲鸿在心里认为,这位大文豪代表了“新思想的权威”。尽管他与蒋碧薇的意见不一致,但他还是决定去苏联。于是中国国画展览会便在莫斯科红场历史博物馆拉开帷幕,参观中国画展的人非常踊跃。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会长与苏联美术院院长都认为:苏联多次举办外国画展,以这次中国画展览的成绩为最佳。虽然画展取得了成功,但徐悲鸿的心情却快乐不起来。因为他想结识高尔基的愿望并没有实现。

他到苏联后,就曾写信给中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吴南如,请他务必帮忙与苏联对外文化协会联系,请求高尔基为他举办的画展的目录写一篇序文。吴南如答应相助。其实,他与徐悲鸿是苏南宜兴同乡,认真算起来还算得上亲戚。吴南如14岁入江苏省立第五中学。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法科预科,次年转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23岁毕业并获法学士学位。吴南如毕业后,在北京办过《新社会报》。1921年他作为中国代表团的工作人员参加了华盛顿会议,身份为中国代表团谘议。1922年入美国华盛顿大学深造。1929年回国进入外交部,历任外交部秘书、国际司司长、情报司司长、驻苏联大使馆代办等职,是一位有才干的资深外交官。同时,吴南如又是一位收藏家,藏有不少欧洲名家画作。他收藏的徐悲鸿作品亦是相当多的,原因不言而明。这次徐悲鸿有求于吴,吴南如当然愿意从中帮忙,但他的努力却碰了个钉子。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以“高尔基是文学权威而非美术权威,从专家眼光看来并非所宜”为由,没有同意。吴南如据实相告,徐悲鸿不甘罢休,又去大使馆找吴南如,要求他再去商说一次,他诚恳地说:“……弟所欲求于俄方者,乃必欲得到高尔基一文,务请足下坚请之。”可是,苏联对外文化协会这回又以高尔基病重为由推辞了。令吴南如无可奈何,扫兴而返……这是徐悲鸿一生中难忘的一件憾事。

 
标签: 徐悲鸿 画家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孙多慈 让徐悲鸿不惜与老婆离婚的一个民国美女
    很快,接吻、绘画、打戒指的事情就传到了蒋碧薇的耳中,她开始了一系列的报复行为,她当众羞辱孙多慈,并向她发出离开徐悲鸿的最后通牒——作为我国早期屈指可数的女油画家之一,孙多慈在艺术上的成就曾令世人瞩目,加上当年她与徐悲鸿的特殊关系,这位才女的
  • 国画大师徐悲鸿劈腿代价惨重:日夜作画还情债
    从国外参加画展归来后,徐悲鸿的名气又一次得到了提升,可以说,画展办得相当成功,蒋碧薇作为徐悲鸿的夫人,社交礼仪做得恰到好处,她和徐悲鸿在一起,人们都说是一对璧人。1934年8月,蒋碧薇和徐悲鸿回到了国内,蒋碧薇没想到的是,徐悲鸿仍旧对孙韵君
  • 国画大师徐悲鸿的励志学画故事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
    10-24 徐悲鸿
  • 徐悲鸿几个老婆 揭秘徐悲鸿一生中的两个女人
    徐悲鸿几个老婆?国画大师徐悲鸿,(1895-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的一生中有两位妻子,那么她们和徐悲鸿之间又有多少的故事呢?第一位妻子蒋碧薇徐悲鸿的第一位妻子名叫蒋碧薇,江苏宜兴人,十二岁由父母做主与人订亲,十七岁那年到
    10-11 徐悲鸿
  • 徐悲鸿妻子蒋碧微生平简介 蒋碧微怎么死的?
    蒋碧微(1899-1978)女,江苏宜兴人,一作碧薇,原名堂珍,字书楣,早年随父蒋梅笙到上海,1917年冲破封建礼教,与徐悲鸿结合后赴日,又去法国,在法国结识张道藩。后与徐悲鸿离异,1946年回南,得张道藩助选为“国大代表”,并获蒋介石颁发
    10-10 徐悲鸿
  • 大慈大悲的爱情 徐悲鸿与多慈为何没在一起
    孙多慈是我国早期屈指可数的女油画家之一,孙多慈在艺术上的成就曾令世人瞩目,加上当年她与徐悲鸿的恋爱关系,这位才女的人生际遇,总使人们缅想而生轻叹。孙多慈油画孙多慈,本名孙韵君,出生于书香门第,祖居寿县城关东大街钟楼巷。其父孙传瑗原是五省联军
    10-07 徐悲鸿
  • 徐悲鸿与孙多慈师生恋 刚刚燃放就戛然而止
    具有艺术天赋的人很敏感,也容易寂寞孤独。徐悲鸿结婚多年,妻子蒋碧微则在他的疏忽中沉醉于交际,两人情感正处于疲倦期。而孙多慈远离家人,独自在学校,于是在传授和习艺,倾诉与聆听中很自然地熟识与接近了。孙多慈喜欢这样的日子,去老师的画室学画,或者
    10-03 徐悲鸿
  • 揭秘徐悲鸿与蒋碧薇的婚变 曾经佳话终成恨
    摘自《往日庭院南京老公馆》,贾梦玮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在民国首都南京,除了国民党军政要员和外国驻华使节外,只有极少数人有自己的公馆,大画家徐悲鸿是其中之一。徐悲鸿在南京的时间不长,他在南京傅厚岗6号的公馆“无枫堂”称得上是他的伤心之地。因
    10-02 徐悲鸿
  • 徐悲鸿是怎么死的 现代画家徐悲鸿的隐死因揭秘
    徐悲鸿怎样死的:徐悲鸿,生卒于1895年—1953年,江苏宜兴人,是著名的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
  • 徐悲鸿简介 徐悲鸿对于中国画坛影响有多深
    徐悲鸿(1895-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汉族,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
    07-19 徐悲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