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智勇有大略 刘伯温曾经预言他要当皇帝

   2020-08-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当让欧洲人为之惊叹的蒙古王朝带着昔日的辉煌走入历史后,1368年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拉开了又一个大幕。在序幕中,勤政爱民的朱元璋师法汉唐,对百姓施以仁政,让饱受战火摧残的山河得到修复,而其后的明成祖朱棣,这位承天命再创中华文明辉煌的圣明君主,为

当让欧洲人为之惊叹的蒙古王朝带着昔日的辉煌走入历史后,1368年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拉开了又一个大幕。在序幕中,勤政爱民的朱元璋师法汉唐,对百姓施以仁政,让饱受战火摧残的山河得到修复,而其后的明成祖朱棣,这位承天命再创中华文明辉煌的圣明君主,为后世留下不逊汉唐的大明,留下太多的惊叹,在政治文化等领域再次书写浓重的一页。

在位短短二十二年间,朱棣不仅发展了经济,使国力达到鼎盛,天下得以大治,声名亦远播海外,仰慕中华文明者无计其数,六十多国与明朝存在朝贡关系;而且他做出好几件了不起的大事,其中任何一件都会让其青史留名:营造北京城,为后世留下紫禁城(故宫)、天坛、长陵等充满帝王气息和文化内涵的精美建筑和帝都;大建武当山宫观,打造一个美轮美奂的云中宫殿、神国空间,推动明朝上下的崇道之风。派郑和下西洋,第一次向西方世界全面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程度,传递明成祖“天下共用太平之福”的理念,展现中国人的大同思想和刚劲之气。

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向世界展示灿烂的中华文明,图为印尼发行的郑和宝船邮票。重开丝路古道,与西域诸国通好,再现丝绸之路的辉煌,促进与西亚乃至欧洲的往来,彰显明朝为华夏正统和东亚地区核心的国际地位。五征漠北,派兵南下征服安南,消除边境隐患的同时,扩大了疆域,其鼎盛时期的疆域“北穷沙漠,南极溟海,东西抵日出日没之处”,包括中国东北及现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不丹、克什米尔等,总面积达到1,300万平方公里,与清朝鼎盛时期不相上下。

兴建南京大报恩寺,留下让世人惊叹的世界奇观,该寺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下令编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拉开总结、整理传统文化典籍的序幕,为后世留下诸多珍贵的史料。疏通大运河,加强南北漕运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这样的成祖不仅影响整个明朝,其所缔造的一切支撑着明朝走过余下的二百多年,而且也辉映在中华历史上,有的影响直至今日。

1360年,朱棣出生于元末战乱时期的应天,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四处征战以及后来成为皇帝的朱元璋对皇子们的教育非常用心,为了让皇子们学习正宗的儒家经典,朱元璋选择老师十分慎重。《明史?太祖本纪》载:“明初,特重师傅。既命宋濂教太子,而诸王傅亦慎其选。”宋濂是当时的名士,可以想见,朱棣少时和青年时都受到了非常好的教育。

朱元璋除了让诸皇子从书本和老师那里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外,还亲自让他们深入民间,了解民间疾苦。朱棣就曾住在今天安徽凤阳,因此多少了解一些民情。而为了让皇子们不养成骄惰之性,朱元璋还曾命内侍特制草鞋若干,分发给皇子们,并且规定只要出城走稍远一点的路,皇子们就只能乘马行其中三分之二的路程,另外三分之一必须穿草鞋步行走完。在这样严格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朱棣,不仅长得坚强有力,同时也精通儒家经典和武艺,《孙子兵法》记的头头是道,且了解民情,显然具备成为帝王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明史》上说他“智勇有大略”,“智虑绝人,酷类先帝”,而朱元璋也非常器重他。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朝刘伯温的最后下场 刘伯温的下场如何
    明朝刘伯温的最后下场 刘伯温的下场如何
    1、刘伯温是患病而故的。 2、刘伯温对于朱元璋来说,是功臣,甚至有点功高盖主。在明朝开国之后,刘伯温不贪名利,也不以功劳自称,一再的自谦,只是被授予了伯爵,封为诚意伯,年俸禄比同等级别的爵位低很多。 3、但就是如此,刘伯温为人刚正不阿的性格
  • 刘伯温不服诸葛亮 为何在他墓前磕头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茅庐中就能的出“三分天下”的结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令世人称赞,以至人人都说“得孔明者得天下”。当年多少人被诸葛亮的才华活活气死,周瑜,司徒王朗..
  • 刘伯温算得天下人为何无法给自己算命?
    刘伯温生于元末明初,是今天的浙江省文成县人。刘伯温在年纪很小的时候便已经显示出了很高的天分,对于学习也是十分的热爱。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一目十行了。在刘伯温十二岁的时候,成为了一名秀才,这在当时是十分少见的,刘伯温也因此被人们称为“神童
    12-25 刘伯温
  • 朱元璋随口一首打油诗 刘伯温下跪高呼“万岁”
    明太祖朱元璋是和尚乞丐出身,没有上过一天学,原本是个标准的文盲皇帝。只是后来参加起义军,当上皇帝之后,才开始慢慢学习写字、作诗。有一年,朱元璋到民间微服私访,随行有大将军徐达、军师刘伯温等人。在回京城的途中,到金陵郊野一个渡口等船渡江,正赶
  • 刘伯温不服诸葛亮 为什么还要在他墓前磕头?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茅庐中就能的出“三分天下”的结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令世人称赞,以至人人都说“得孔明者得天下”。当年多少人被诸葛亮的才华活活气死,周瑜,司徒王朗..
  • 朱元璋为何杀刘伯温 淮西派和浙东派之间的争斗
    刘基,号伯温,足智多谋,思维缜密,料事如神,是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的第一谋士。然而,明朝开国后,刘基只被封了个次一等的爵位--诚意伯。虽然他执法如山,并且在与淮西派首领李善长的争斗中占了上风,最终却被李善长的心腹、奸臣胡惟庸所害。而这
  • 揭秘明朝大臣姚广孝和刘伯温是什么关系
    说起姚广孝和刘伯温,那我们就不得不提两位帝王,朱元璋和朱棣,两人分别侍奉两位君王,都说伴君如伴虎,难道说两位都看破红尘,早就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了吗。其实在史书上两人并没有什么交集,唯一有联系的应该是两人都是宋濂和高启的老朋友,所以两人的关
  • 神算刘伯温算得天下人为何无法给自己算命?
    刘伯温生于元末明初,是今天的浙江省文成县人。刘伯温在年纪很小的时候便已经显示出了很高的天分,对于学习也是十分的热爱。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一目十行了。在刘伯温十二岁的时候,成为了一名秀才,这在当时是十分少见的,刘伯温也因此被人们称为“神童
    12-22 刘伯温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呼风唤雨”的真
    刘伯温又叫刘基是明太祖朱元璋身边的一个重要的谋士,自从三国曹操设立了“军师祭酒”这个官职,后来称呼谋士就简称“军师”了,不知道大家听过刘伯温“求雨”的传说故事没有,反正诸葛亮都能借东风,刘伯温求雨也理所当然呀,但是《三国演义》是小说,可是“
  • 朱元璋最大遗憾赐死刘伯温 致明朝短命300年
    朱元璋是开国皇帝确实不假,但是他同时心眼小而且多疑也是事实。鸟尽弓藏,兔死狗蒸就是对朱元璋的真实写照,在朱元璋身边,早年也有许多优秀人才,但是在他的猜忌心下,这些人最终被杀死,其中,最让他后悔的就是毒死了刘伯温。刘伯温是何人?可以说,没有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