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陈世美 揭秘《铡美案》的背后真相

   2020-02-2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历史上的陈世美:陈世美,历史上著名的负心汉,贪图富贵,抛弃妻子,最终死于包公的铡刀之下。《铡美案》说的是陈世美的故事,家喻户晓。戏剧中的陈世美是个不折不扣的坏男人,但现实生活中的陈世美不仅是一个好丈夫,还是一个为政清廉的好官。只因为官期间得

历史上的陈世美:陈世美,历史上著名的负心汉,贪图富贵,抛弃妻子,最终死于包公的铡刀之下。《铡美案》说的是陈世美的故事,家喻户晓。戏剧中的陈世美是个不折不扣的坏男人,但现实生活中的陈世美不仅是一个好丈夫,还是一个为政清廉的好官。只因为官期间得罪了人,才被恶意丑化。所以,《铡美案》的故事情节纯属虚构。

人物原型:明末清初的一位清官

《铡美案》又名《秦香莲》,是部群戏,在介绍剧情时一定要交代它的考据,因为这是一出绝对的编出来的戏。今天,“陈世美”几乎成了忘恩负义的代名词,但历史上的陈世美非但不是坏人,还是一名廉政的清官,而且是明末清初的人,根本不是宋朝人,所以这部分内容一定要交代清楚。

陈世美原名陈年谷,号熟美,均州人,生于明代天启五年,清顺治八年考取举人,顺治十二年考取进士,后被任命为直隶饶阳知县。任期满三年后,吏部考核其政绩最优,升任刑部主政、郎中。由于政绩突出,陈年谷屡受顺治皇帝重用,被封为贵州省思石道按察司副使兼布政司参政。康熙十年后,陈年谷升任户部郎中、侍郎,康熙二十三年携妻告老还乡。陈年谷不仅在官场上一帆风顺,其道德品质也没有什么污点,更没有做出贪图富贵,杀妻灭子之事。

故事由来:好男人遭到恶意丑化

陈年谷之所以被丑化,是因为清顺治十五年,他的同窗好友仇梦麟、胡梦蝶从均州到京城找陈年谷求官,陈年谷对他们讲明道理后婉言拒绝。仇、胡大为不满,认为陈年谷在求学期间,他们曾接济过他,现在他仕途已就,反而忘恩负义,不念旧情。二人怀恨而归,途中,在河南南阳遇上当地上演曲剧《琵琶记》。二人看到戏中所演的正是忘恩负义之事,于是计上心来。他们不惜花费银两,请戏班子按自己的意愿,把《琵琶记》的情节加以改造,把戏中忘恩负义的男主人公蔡伯喈换成了他们怨恨的陈年谷,编造了一出他们认为赛过《琵琶记》的新戏,所以《铡美案》也叫《赛琵琶》。

秦香莲的生活原型名叫秦馨莲,是均州六里坪秦家楼人。她是陈年谷的第二任妻子。夫妻相敬如宾,白头偕老。根本没有戏剧中所编的那些情节,编戏人为了掩人耳目,把秦馨莲改成秦香莲,把陈年谷化名陈世美,并把事件发生的时间改为宋朝,由此也为铁面无私的包公添加了一项本不属于他的“政绩”。

看完之后,一天早上,两个人突然技痒,决定模仿演一出麒派的《屯土山》。两个人演得非常认真,不仅吸引了一起学戏的同学们,也把师兄给吸引来了。这位姓郝的师兄一眼就看出二人模仿的是麒派特有的高音锣,于是把裘盛戎叫过来,要打他板子。

被称“傻子”其实是称赞

裘盛戎趴在凳子上,只说是自己一个人跑出去看戏,打到第三板的时候,已经见血了,裘盛戎依然说只是自己一个人去看的。就在这个时候,郝师兄想了想说:“你不说我也知道还有谁去了。”说完一板子又落了下去。听到这句话,裘盛戎说:“还有袁世海。”于是,袁世海也跟着挨了十板子。

打完后,两个受伤的人躺在一起养伤,袁世海说裘盛戎不应该把他供出来,应该坚持到底一直都不说。结果裘盛戎对袁世海说:“郝师兄说了,我不说他也知道。”袁世海苦笑着说:“他那是诈你,你真是个傻子!”从此,裘盛戎便有了一个外号——“傻子”。这个外号跟随了他一生。

刘新阳说这个外号之所以被大家认同,其实不是因为挨板子事件,而是但凡跟裘盛戎接触过的人都有的一个共同感觉——他待人憨厚,醉心艺术。为了艺术,他不惜付出任何代价,这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自然显得“傻”。旧时,许多京剧演员都有外号,比如著名武生俞菊苼,因为性子暴躁,外号就叫“俞毛包”,形容他一肚子毛草,不能近火;著名青衣陈德霖的外号是“老夫子”。他们的这些外号不仅内行知道,外行也知道,大家都这么叫。

关于裘盛戎的外号,有人说,裘盛戎在台上的“精”、“巧”、“绝”、“妙”,也许正是以他在台下的“傻”为前提条件。裘盛戎在台下练功时是那么肯吃苦,琢磨戏情戏理时好像神仙附体,活现出一副愣头愣脑的样子,待人接物时又是那么拙于言词,憨厚有礼,为了追求艺术真理表现出毫无顾忌的作风。这些不都在说明他确实是一个“戏痴”、“傻子”吗?正因如此,只有梨园行的人才以“裘傻子”称之。而广大观众则很少有人知道。事实上,裘盛戎与袁世海这两位未来的京剧艺术家在挨打以后,并没有改弦更张,还是不断地偷偷溜出去看戏,为他们今后的腾飞一点一滴地准备着。

 
标签: 陈世美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中国古代十大冤死名人 竟然还有陈世美
    其一:也是最重要的,即文人墨客评书家的虚构刻画。这一点主要现于元明清戏曲小说的虚构描写。其二:老百姓的以讹传讹。这点主要是古代百姓知识的匮乏,盲目的听闻。其三:英雄个人原因。英雄本人可能因为做了或者参与了一件本身没错却在老百姓看来已经背离人
    12-20 陈世美
  • 为何男人们喜欢潘金莲而女人们不喜欢陈世美?
    这是江湖看到别人的题目,索性拿起来思索了下。这两个人有共性,其实也有区别。共同之处就在于首先都对婚姻不忠贞,都出轨了。这在以前是个问题,而且是个大问题。男人有的事情还有谅可原,要是女人可就麻烦大了。第二都对自己的配偶造成了伤害,潘金莲毒死了
  • 陈世美为何蒙冤三百年?他是如何成为负心汉的
    陈世美已经成为负心男人的代名词,那是因为戏剧《铡美案》的深远影响。《铡美案》又名《秦香莲》,极受民众喜爱。上世纪70年代末,刚结束“八亿人民八个戏”的局面,很多传统戏剧又重现舞台。历史上确有陈世美这个人,但他不是宋代人,而是清代一名官员。他
    12-09 陈世美
  • 陈世美不是负心汉 因得罪小人而背300多年黑锅!
    “陈世美”千百年来被广大的中国百姓当做“负心汉”的代表性人物,已经被唾骂了千百年。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陈世美是个比窦娥还冤的主。因为得罪小人,被世人污蔑了千百年的名声。据传,陈世美的原型是清朝的一位官员,原名陈年谷字丰之,号熟美。“陈世美”
    11-20 陈世美
  • 陈世美的故事内幕 流传百年的故事竟是假的
    陈世美的故事,至今一直流传。那么陈世美的故事中,陈世美是不是真的像记载的那样人渣呢?今天,小编搜集了相关陈世美的故事,不得不为陈世美喊冤,为什么呢?因为陈世美的故事,很大一部分时虚构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真实的陈世美的故事。清代官员陈世美
    11-08 陈世美
  • 弃妇秦香莲靠什么扳倒了负心人陈世美?
    弃妇秦香莲故事见清代戏剧《赛琵琶》,是现代舞台上流行的《秦香莲》、《铡美案》的祖本,故事说的是秦香莲被陈世美派人追杀,后,上天授秦香莲以兵法,秦香莲以军功而官居显位,亲自审问陈世美。后来,又有花部乱弹的《明公断》,把结尾改成包公断案,包公铡
    10-07 陈世美
  • 揭秘陈世美的故事内幕 流传百年的故事居然是假
    陈世美的故事,至今一直流传。那么陈世美的故事中,陈世美是不是真的像记载的那样人渣呢?今天,小编搜集了相关陈世美的故事,不得不为陈世美喊冤,为什么呢?因为陈世美的故事,很大一部分时虚构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真实的陈世美的故事。清代官员陈世美
    10-06 陈世美
  • 陈世美是谁?历史上陈世美原型是清朝陈年谷吗
    据传,清朝顺治年间进士陈年谷为戏剧《铡美案》中陈世美的原型,陈年谷秘史记载陈年谷号熟美,陈年谷和陈世美都是均州人氏。陈年谷遭两位同学报复诬陷,成为戏曲中的陈世美。传统戏剧中的陈世美,自报家门是“湖广均州人氏”。据《湘州志·进士篇》记载:“顺
  • 包公铡陈世美是怎么回事 包青天包拯死后如何
    清代官员陈世美据说是戏剧《铡美案》的原型,戏剧中的陈世美是均州人,在《均州志》中记载着的陈世美是顺治年间考中的进士,他出生于仕官之家,曾经当过河北某地的知县,后来被康熙赏识,升职为贵州的分守思仁府当按察使。陈世美在历史上是由明确记载的人,在
  • 历史上陈世美是真色狼还是被冤枉?
    在中国戏剧舞台上经久不息的那一出《铡美案》或曰《秦香莲》,让陈世美成为“见异思迁、忘恩负义”的代名词。人们大凡一说到某男人如何抛弃发妻,便会随口吐出三个字:“陈世美”!那么,历史上是否确有陈世美其人?他果真为图富贵抛弃过秦香莲吗?传统戏剧中
    09-30 陈世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