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邙山之战中北周死了多少人?齐周邙山之战

   2020-10-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按照《北齐书 斛律光传》上写“斩捕首虏三千余级,迥、宪仅而获免”而《北齐书 段韶传》里写:亦一时瓦解,投坠溪谷而死者甚众。既然是李百药的《北齐书》里写的,那么这三千人的数字应该是可信的,因为是北齐的史书记录,对于杀了交战对方多少人,只会往多

按照《北齐书 斛律光传》上写“斩捕首虏三千余级,迥、宪仅而获免”而《北齐书 段韶传》里写:亦一时瓦解,投坠溪谷而死者甚众。

既然是李百药的《北齐书》里写的,那么这三千人的数字应该是可信的,因为是北齐的史书记录,对于杀了交战对方多少人,只会往多了写,不会往少了写。

那么,按照《北齐书》的说法,北周围洛阳时尉迟迥手里是十万大军,然后被斛律光杀了三千多人。十万大军失去了三千人,比例是0.03%

再来看看北周其他人的史书记载是怎么说的:

1、《周书 宇文护传》:

齐骑直前,围洛之军,一时溃散。唯尉迟迥率数十骑捍敌,齐公宪又督邙山诸将拒之,乃得【全军而返】。权景宣攻克豫州,寻以洛阳围解,亦引军退。

(上面说了十万大军损失了三千多人,这个三千多人占的比例很小,笼统的说,可以说是“全军而返”)

2、《北史 尉迟迥传》:

保定二年,拜大司马。及晋公护东伐,迥帅师攻洛阳。齐王宪等军于芒山,齐众度河,诸军惊散。迥率麾下反行却敌,于是【诸将遂得全师而还。】

(《北史》尉迟迥传和《周书》宇文护传里保持一致。《周书 尉迟迥传》里没有尉迟迥参加邙山的记录,这段是李延寿写的。)

3、《周书 达奚武传》:

宪欲待明更战,武欲还,固争未决。武曰:"洛阳军散,人情骇动。若不因夜速还,明日欲归不得。武在军旅久矣,备见形势。大王少年未经事,岂可将数营士众,一旦弃之乎。"宪从之,遂【全军而返】。

(这说明,宇文宪和达奚武手上的军队是保全的。)

4、《周书 达奚震传》

保定四年,大军东讨,诸将皆奔退,震与敌交战,【军遂独全】。

(达奚震是达奚武的儿子,他是不是和达奚武在一个队伍呢,他的传里也说了“军遂独全”)

5、《隋书 李子雄传》

后从达奚武与齐人战于芒山,诸军大破,子雄【所领独全】。

(从达奚武、达奚震和李子雄的传里来看,最起码,宇文宪手上的军队是保全的)

总结:从上述史料来看,派给尉迟迥的精兵十万,去掉三千多人,北周的精兵主力没有被消耗多少,大部分精锐还是保全的。

宇文护出兵打洛阳,本意是好的,虽然无功而返,但没有怎么损失精锐也没让北齐占什么便宜。

其实正像于翼说的“由敌人之有备故也”,后来宇文邕也在洛阳吃了亏,要消灭高家打晋阳才是正确的进军路线。

 
标签: 邙山之战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第二次邙山之战简介 第二次邙山之战的双方介绍
    第二次邙山之战简介:时间:公元564年(10月—12月) 北周保定四年,北齐河清三年。在位皇帝:宇文邕,高湛。主要参战人员:北周:宇文护、宇文宪、尉迟迥、王雄、达奚武、权景宣等。北齐:段韶、斛律光、高长恭、娄睿、独孤永业等。一、背景:北周和
    11-26 邙山之战
  • 邙山之战简介 南北朝时期的第一次邙山之战
    邙山之战简介:邙山之战是南北朝时期西魏柱国大将军宇文泰对东魏发动的战役。543年2月,东魏的北豫州刺史高仲密据虎牢叛变,宇文泰率军接应。543年3月,两军在邙山决战,西魏军大败。宇文泰在退兵之後,上表自贬,但魏帝元宝炬没有接受。此战之後,东
  • 美男子兰陵王高长恭在邙山之战中的表现如何
    北周北齐邙山之战发生在564年,战争一共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北周派出的主要将领是宇文护,北齐派去的主要将领是高长恭。北周与北齐之所以会发生这场邙山之战是因为起初北周和少数民族一起攻打了突厥,但此时北周宇文护的家人还在北齐,他害怕家人受到伤害
  • 兰陵王高长恭在邙山之战中的表现怎么样的
    北周北齐邙山之战发生在564年,战争一共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北周派出的主要将领是宇文护,北齐派去的主要将领是高长恭。北周与北齐之所以会发生这场邙山之战是因为起初北周和少数民族一起攻打了突厥,但此时北周宇文护的家人还在北齐,他害怕家人受到伤害
  • 兰陵王入阵曲的由来 兰陵王的传奇一战邙山之战
    传奇舞曲背后的邙山之战据史书记载,兰陵王高肃,名孝瓘,字长恭(约541-573年),北齐大将,乾明元年(560年),高肃被封为徐州兰陵郡王,世称兰陵王。他的一生,谈不上波澜壮阔,也算不得精彩传奇。史书上仅留下了四百多字的记述,有趣的是,在民
  • 兰陵王高长恭在邙山之战中的表现如何
    北周北齐邙山之战北周北齐邙山之战发生在564年,战争一共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北周派出的主要将领是宇文护,北齐派去的主要将领是高长恭。邙山之战图片北周与北齐之所以会发生这场邙山之战是因为起初北周和少数民族一起攻打了突厥,但此时北周宇文护的家人
  • 北齐徐州兰陵郡王高长恭 兰陵王传奇邙山之战
    近日,《兰陵王》电视剧正在卫视热播中,剧中兰陵王高长恭一直是历史上一个神秘的人物。我们都知道,北朝史总是让人感到一种黄沙扑面的苍凉,传说中兰陵王却给人留下柔美帅气的身影。一曲《兰陵王破阵曲》使得兰陵王青史留名,其神秘出身和美貌让人们追寻不止
  • 北齐兰陵王高长恭在邙山之战中的表现如何
    北周北齐邙山之战发生在564年,战争一共持续了两个月的时间。北周派出的主要将领是宇文护,北齐派去的主要将领是高长恭。北周与北齐之所以会发生这场邙山之战是因为起初北周和少数民族一起攻打了突厥,但此时北周宇文护的家人还在北齐,他害怕家人受到伤害
  • 邙山之战与兰陵王 高长恭在邙山之战中的表现
    兰陵王与邙山之战:兰陵武王高肃,南北朝北齐王室,一名孝瓘,字长恭,文襄帝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
  • 第二次邙山之战简介 第二次邙山之战双方介绍
    第二次邙山之战简介:时间:公元564年(10月—12月) 北周保定四年,北齐河清三年。在位皇帝:宇文邕,高湛。主要参战人员:北周:宇文护、宇文宪、尉迟迥、王雄、达奚武、权景宣等。北齐:段韶、斛律光、高长恭、娄睿、独孤永业等。一、背景:北周和
    03-22 邙山之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