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彦范为何被贬出了朝廷?桓彦范与神龙政变

   2020-03-2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桓彦范是唐朝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宰相,字士则,古代润州曲阿人。那么桓彦范简介是怎样的呢?桓彦范为人性格豪爽,早年因为恩萌被调任右翊卫,后来因为其才华出众,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赏识,桓彦范因此青云直上,官位一度升任至司马寺主簿,后又被狄仁杰看中,又

桓彦范是唐朝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宰相,字士则,古代润州曲阿人。那么桓彦范简介是怎样的呢?桓彦范为人性格豪爽,早年因为恩萌被调任右翊卫,后来因为其才华出众,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赏识,桓彦范因此青云直上,官位一度升任至司马寺主簿,后又被狄仁杰看中,又得以右迁为监察御史。长安三年,桓彦范任职法司期间,发现当时担任司仆卿的张昌宗勾结奸人李弘,意欲谋反,然而御史中丞宋璟的数次弹劾都没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桓彦范因此上书武则天劝谏,然而并未得到武则天的答复。

长安四年时,武则天病重。桓彦范联合当时的大臣,如袁恕己,张柬之等人发动了唐朝历史上颇为著名的神龙政变,成功逼迫武则天退位,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废除国号周,迎立中宗李显复辟。在中宗李显复位之后,桓彦范因为作为发动神龙政变的五大功臣之一而被封侯拜相。不久,中宗恢复唐朝旧时制度,桓彦范也被改任为伺中。自中宗继位后,桓彦范一直尽心尽力辅助在帝王左右,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呕心沥血,披肝沥胆。不过,在桓彦范身居要职以后,因为能力突出,遭奸人嫉妒。在劝中宗不能让皇后干涉政权未果之后,桓彦范就遭到了奸人韦皇后,武三思等的陷害,桓彦范因此被剥夺了实权,不久,又被贬出了朝廷,后被人陷害而死。在景云元年至建中三年时,桓彦范才得以平反昭雪。

桓彦范是唐朝历史上有名的大臣,作为神龙政变的主要发动者之一,桓彦范一生的仕途跌宕起伏,升官,贬官,被陷害致死,而后又得以平反。关于桓彦范,他的故事是怎样的呢?桓彦范是古代润州曲阿人,字士则,桓彦范早年曾担任过司马寺主簿,御史中丞等多个主要的官职。因为他出众的才华,优秀的个人品性,深受当时统治者的赏识。桓彦范一生忠心于唐朝,对于武则天过分宠信奸臣张易之,张昌宗的行为,他自然是看不惯,因此在武则天病重之时,桓彦范及当时的一帮忠臣如袁恕己、张柬之等联合发动了神龙政变,逼退了武则天的帝位,国号周也被废除,唐中宗李显得以继位,大唐王朝又恢复了往昔李家的统治。

作为功臣,桓彦范被中宗委以重任,当时许多重要的官职皆是桓彦范担任。桓彦范深深明白身居高位,身上责任重大的道理,因此他对任何一件有关于国家的事,无论大小,都亲自操持。在看到韦皇后屡屡干涉皇帝政权之后,桓彦范担心中宗的政权被皇后左右,恐对社稷不利,就多次劝谏中宗不能让皇后干涉政权,不过,这个做法并未得到中宗的认可。很快,因为桓彦范桓彦范的忠心影响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桓彦范就常常遭到陷害,终于,在韦皇后和武三思等人处心积虑的陷害下,桓彦范被中宗一贬再贬,最后赶出了朝廷,惨遭迫害后郁郁而死。不过,历史终究不会辜负功臣,在景云元年,桓彦范被赐谥忠烈,后建中三年时,又被德宗追赠为司徒。

桓彦范是唐朝历史上的著名宰相,发动神龙政变的五大功臣之一。那么关于桓彦范的评价是怎样的呢?桓彦范早年在武则天时期就备受皇帝重用,身居要职,在得到狄仁杰赏识之后,更是官运亨通,官位最高时曾任司马寺主簿之职。长安四年时,武帝病重,隐居迎仙宫,宠臣张易之,张昌宗把守大门,不准其他人进入,因看不惯奸人弄权,不忍心眼看着大唐王朝一步步走向衰败的局面,桓彦范联合张柬之,袁恕己等权臣发动了神龙政变,逼武则天交出了帝位,拥立中宗李显复位。从此可以看出,桓彦范等人身上对于家国的一腔热血,宁愿冒着死的风险,也要挽救于水火之中的唐王朝,用忠臣形容他,再合适不过。

中宗继位之后,每次临朝,韦皇后必在帐后听闻国家大事,并在要事之上常常干涉中宗,以致中宗不能客观的做决定。桓彦范知道此事之后,因为担心皇后左右政权,数次劝谏中宗不能让皇后干预国家大事,但中宗并未听从于桓彦范之言。为了国家的安危,桓彦范即使是面对当朝皇后也并未有丝毫怯懦,因为在他心中,家国天下早已是远超过个人安危的头等大事,为人臣子的忠义,良心在桓彦范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桓彦范不光为官忠义正直,平常对待朋友和亲人也都是慷慨豪爽,可以说桓彦范是一个君子,身居要职又豁然自达。正是由于这样优秀人物的存在,唐朝历史才可以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标签: 政变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盘点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七大宫廷政变
    政变在历史上几乎是每朝每代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因为一朝皇帝只能有一个,他们往往拥有无尚的荣耀和至上的权力,所以一职位时时刻刻被无数人所觊觎,然而导致了无数血雨腥风的政变。一、西汉“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又称作七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汉初期景帝前
    12-31 政变
  • 他的人生竟与唐太宗神似 弑兄杀弟逼父政变
    “唐太宗”李世民的人生经历颇有被人诟病之处,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因为“玄武门之变”中弑兄杀弟、让手下提着刀威胁老爹,以“非法”手段夺取皇位,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作为一位有为之君的历史地位。在朝鲜历史上,也有一位“太宗”,这位“太宗”是李氏朝鲜的第
  • 曹操本是忠诚曾拒绝参与对汉灵帝的政变
    公元188年,朝廷人事进行了重大调整。朝廷选拔一些清流名臣,比如刘焉、刘虞出任州牧、刺史,前往益州和幽州平定变乱。但是,些许的改良无法改变全局的颓势,经历了黄巾之乱的重创之后,东汉王朝已经日暮西山,气息奄奄。本年的六月,有位叫做王芬的官员,
  • 永乐帝的夺权之路 只是因一块西瓜引发的政变?
    建文帝即位之时,难以胜任对叔父辈藩王的驾驭,尤其是活跃于北部边境的燕王,为巩固南京政权的稳固,即位仅两个月后,便断然削藩。他采纳黄子澄的建议,由于顾忌燕王的军事实力,决定先断其羽翼,而且首当其冲的就是燕王一母同胞的兄弟周王。以此为开端,建文
  • 朝鲜甲申政变是为了脱离中国附属地位独立自主吗
    一场政变毫无疑问必然是流血的,1884年12月4日,朝鲜发生甲申政变。一场政变的发生必然与他的背景息息相关,今天探讨一下甲申政变背景。甲申政变背景主要分为两个流派:开化党和守旧派。何谓开化党:19世纪末,朝鲜王朝的封建统治风雨摇摆的,名族危
    12-26 政变
  • 二二六兵变 日本皇道派法西斯军官的一场政变
    日本军内皇道派法西斯青年军官发动的一次政变。1932年5月15日,日本法西斯少壮派军人曾袭击首相官邻和警视厅等地方,击毙首相犬养毅,要求成立军人内阁未成。此时法西斯势力进一步扩展。参加“二·二六”事变的日本军人1936年2月26日,日本法西
    12-26 政变
  • 一场未遂的政变 胡汉民在918后曾密谋联合反蒋
    阎锡山生前不仅注意保存自己的档案,而且还专门设立机构,截收民国时期的各方电报,因此,台北“国史馆”所存阎锡山档案内容极为丰富,可以说是研究民国史的一座尚待开发的矿藏。在台湾期间,曾浏览过阎锡山档案的部分内容,兹就30年代一项南北联合打倒蒋介
    12-25 政变
  • 让武则天走下政坛的神龙政变是怎么回事
    神龙政变是怎么一回事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的武则天女皇专政时期,但是最后因为一场证明,女皇的儿子李氏重新夺得了皇位。这场政变也被称为神龙政变。神龙政变是怎么一回事,它的具体发生和结局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条件。武则天剧照武则天作为李唐时期的皇后已
  • 什么是神龙政变?历史上哪个朝代发生的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又称神龙革命、五王政变,是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逼迫女帝武则天退位,使唐朝中宗复辟的事件。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
    12-21 唐朝政变
  • 哪位唐代公主曾欲政变并预谋毒杀皇帝
    唐朝有名的女性众多,除了武则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外,安乐公主也颇为有名,其故事也屡屡出现在电视剧之中。在电视剧《大明宫词》中李冰冰就饰演安乐公主一角。安乐公主寓意安乐,可她最终却不得安乐,惨遭杀害,还落了个“勃逆宫人”的称号。近日,长安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