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与小凤仙到底怎样?揭秘小凤仙人生结局

   2020-10-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许多资料记载了蔡锷在离开北京,逃出袁世凯所设“虎口”时,得到了名妓小凤仙的帮助。此外,还流传着他与小凤仙交往的一段佳话。为此,人们很自然地想了解小凤仙的身世和下落,对于这段历史传说颇多,不妨将其主要内容介绍出来,以飨读者。 小风仙是何许人?

许多资料记载了蔡锷在离开北京,逃出袁世凯所设“虎口”时,得到了名妓小凤仙的帮助。此外,还流传着他与小凤仙交往的一段佳话。为此,人们很自然地想了解小凤仙的身世和下落,对于这段历史传说颇多,不妨将其主要内容介绍出来,以飨读者。

小风仙是何许人?同盟会会员张相文《南园丛稿》中的《小凤仙传》写道:“小风仙、钱塘人。父某清季武官,落职后,贫不能自活,携家卖饼上海,久之益困,遂质凤仙于妓寮,以凤仙齿稚,英警靲不许。复携至北京,张艳帜于云吉班。风仙性慧,款接间,时从诸文士执经问字,久之遂能通大义,阅书报,翩然闺阁名媛也。”

《民国通俗演义》中也记述了小风仙是“浙江钱塘县人,流寓京师,堕入妓籍,隶属陕西云吉班,相貌不过中姿,性情却是孤傲,所过人一筹的本领是粗通翰墨,喜缀歌词。”香港《大成》杂志刊登了一九五一年小凤仙和梅兰芳、许姬传的一次谈话。讲到自己的身世,“父亲姓朱,母亲是偏房,后离家单过,母亲死后,由姓张的奶妈抚养,后来押给姓胡的学戏,十三岁跟胡老板逃回上海,以后又到北京陕西巷云吉班卖唱做生意。认识了蔡将军。

小凤仙与蔡锷的相识过程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种巧遇。辛亥革命的成果被野心家袁世凯窃取后,袁妄图复辟帝制当皇帝,一九一三年,袁将蔡锷调入北京,许以高官厚禄加以笼络,同时派亲信跟踪盯梢,限制蔡的行动。就在这时,蔡锷进一步认清袁世凯的真面目,为了摆脱袁的控制,只好表面装着拥袁称帝的姿态,生活上也经常出入京中八大胡同妓院,沉缅于酒色之中,用以麻痹袁的监视。据《小凤仙传》记载:”民国二年冬,蔡锷卸云南都督任,留居京邸,偶与友人狎游,过云吉班,独赏识凤仙,凤仙以伟视蔡,知其非寻常浮薄子也,由是蔡每三日必一至,至辄以夜半。”至于当蔡准备逃离北京,南下云南举反袁大旗的关键时刻,小凤仙有没有帮助他脱险?历来众说纷纭。

陶菊隐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一书对蔡锷脱离北京有这样一段描写:“从十月下旬起,他(蔡锷)就经常请病假,不久借着一个与小凤仙乘车出游的机会,十分机智地溜到了东车站。梁启超早已派家人曹福(天津人)买了两张三等票,在车站等候着,直到蔡上了车,曹福才悄悄地把一张车票塞在他的手里。他们两人在车中装做互不认识。火车到了天津站,曹福护送他到意租界会见梁,与梁会谈后,又护送他到日租界同仁医院预先定好的房间下榻。”此外,《邵阳日报》一九八四年九月十二日刊登贺舜田的文章,谈及曾鲲化为了帮助蔡锷摆脱袁世凯的软禁,精心策划了蔡锷逃离北京的方案。按照计划,蔡锷携小凤仙将密探引至中央公园(今北京中山公园)露天茶社。他同小凤仙面对面吸烟、饮茶,神情悠然自如。这时,跟踪而来的密探充作游客,坐在距蔡锷不远的茶桌上,盯视着蔡锷。少顷,蔡锷起身对小凤仙说:“我去脱手即来,你不要离开!"密探见蔡锷身穿短衫,口衔香烟去厕所,且留衣物在桌椅上便不在意。蔡锷绕过厕所,出了园门直奔府右街石板房二十号曾鲲化家里,......男扮女装,曾鲲化利用当时任交通总长职务之便,将蔡锷从崇文门火车站送上早已准备好的直达天津的专车,终于逃出北京。

[$HRgetPages$]

香港《大成》杂志刊载小凤仙回忆蔡锷逃出北京的经过:“有一天,老蔡郑重其事的对我说:‘我要走了,你想办法,让我从这里脱身。’我说:‘后儿个是掌班的生日,院子里来往的人多,是个机会。你在这里摆酒,不要请外客,你早点来,我们商里着布置一下。’到了那一天,姐妹们屋里都有客人摆酒捧场。我给老蔡找了一间北屋,他背向窗,面对穿衣镜,大衣、皮帽挂在衣架上,圆桌面上放着怀表,为的是可以算准钟点。老蔡坐在那里喝酒,可以从穿衣镜里看见侦缉队和外边的动静,我们还把窗上的纱帘去掉,换上纸卷帘,故意把它卷上去,这样,外边的人可以透过玻璃,看见屋里的动静。老蔡估计天津的车将要开行,就站起身往外走,假装解手,趁院中乱哄哄时,出了云吉班,直奔车站,他走时农帽仍挂在衣架上,怀表亦未拿走,侦缉队以为他小解就要回来的。老蔡到天津后,就到日租界公立医院,假装治病,等候轮船去云南。这时,袁世凯派人接蔡锷回去,公立医院的日本医生受蔡将军之托,回答说:‘此人病重,不能接见’。来人只好回去复命。一九一五年十二月十九日,蔡锷历经艰险曲折绕道日本、香港、越南到达昆明,站在护国运动的第一线,担负起推翻袁世凯的历史重任。

一九一六年十一月蔡锷不幸病逝。小凤仙的下落怎样?为许多人所关心。《民国通俗演义》说:小凤仙在京师得到蔡锷噩耗时,痛不欲生,自杀身亡。这种说法似不可信。羽军在《蔡铸死后的小凤仙》一文中谈到:一九一六年北京政府设灵堂隆重追悼蔡锷时,小凤仙也白马素车,全身孝服到灵堂致祭。《古今联语汇选》还收入一副小凤仙邮寄大会秘书处悼念蔡锷的挽联,内容是:“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这副挽联传说是小凤仙请他人代笔,到底执笔者是谁?人们至今不知道。

最后,关于小凤仙的归宿,虽有很多传闻,但根据香港《大成》杂志的透露,解放初期小凤仙在东北与一工人结婚,并得到了梅兰芳的帮助,在政府机关、学校里当过保健员,至于一九五一年以后的情况也就不得而知了。

 
标签: 蔡锷 小凤仙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蔡锷的老婆是谁?蔡锷有几个老婆
    蔡锷的老婆是谁?蔡锷有几个老婆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宝庆(即今邵阳市洞口县,一说蔡锷故居位于大祥区蔡锷乡蔡锷村)人,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
    12-22 蔡锷
  • 蔡锷将军夫人是怎样的人
    谈到蔡锷的情感故事,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第一反应想到就是将军与小凤仙之间的故事,然而事实上关于这二人之间的风流情事并没有极其确凿的证据,多为野史的传闻。此外蔡锷的生命却实实在在有过一位红颜,也就是他的妻子,两人感情十分好,下面就来走进这一位女子
    12-10 蔡锷
  • 蔡锷与小凤仙爱情故事 将军与名妓的传奇爱恋
    蔡锷是秀才出身的儒将,与那些纯粹寻欢作乐的侠客不同,他时常出入云吉班,却是教小凤仙识字看书,给她讲一些三国水浒的故事,以及做人为政的道理。蔡锷天生敦笃重情重义,小凤仙的插曲并没有影响他与妻子的感情。根据蔡锷长子说法,他的生母潘夫人告诉他,当
  • 民国战史:军神蔡锷3千人打败袁世凯10万大军
    事实是,蔡锷虽然有去八大胡同找小凤仙,但并不常去。据蔡锷长子蔡端先生回忆,其生母潘夫人给他讲过,有一次蔡锷陪家眷去看戏,开场前指着包厢里一年轻女子对潘夫人说:她就是小凤仙。从这个细节里至少可以得出两个信息:一、蔡锷看戏是和家人在一起而不是和
  • 蔡锷与小凤仙沉湎声色逃避袁世凯追杀
    “九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怜他忧患余生,萍水相逢成一梦;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小凤仙“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山青青,水碧碧,
  • 蔡锷后人:将军知音是夫人潘蕙英 非小凤仙
    对于蔡锷,大家最耳熟能详的是他与风尘女子小凤仙的一段故事,有人说他们是情人,有人说他们是知己,还有人说他们是同志,甚至在上世纪《知音》等影视作品播出后,有些人误以为小凤仙是蔡锷将军的夫人。到底真实的蔡锷将军是什么样,他与小凤仙的关系究竟怎样
  • 冯庸轶事:曾资助蔡锷将军的红颜知己小凤仙
    纪80年代的一部电影《知音》,将小凤仙与护国大将军蔡锷的浪漫故事演绎得如泣如诉。小凤仙在反袁英雄蔡锷面临人生困境之时,与其相遇,成为知音,并义无反顾地帮助蔡锷逃脱了袁世凯的控制。他们的际遇与命运,在国难民危的乱世中,显得格外深沉悠远,以至于
  • 小凤仙救过蔡锷?名妓小凤仙为何帮蔡锷逃走云南
    一提到妓女,好多人总是不屑一顾。认为妓女出卖自己的身体,何其肮脏?其实并非如此,有些妓女卖艺不卖身,而且做了一些常人做不了的事情,被认为是妓女中的佼佼者。比如小凤仙,当年就曾在袁大总统眼皮底下演戏,成功帮助蔡锷将军脱逃。民国初期,袁世凯篡夺
  • 谁暗杀与蔡锷齐名的吴禄贞?是私仇还是暗杀?
    吴禄贞是湖北云梦人,早年入湖北武备学堂学习,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赴日学习军事,加入兴中会,开始了反对清政府的革命生涯。二十八年归国,于清廷军界任职,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加紧活动,拟在北方发动起义,清廷对此有所察觉,特授予署理山西巡抚之职
    09-23 蔡锷
  • 常在八大胡同厮混名妓的蔡锷是民国国葬第一人?
    蔡锷(1882—1916),湖南宝庆(今邵阳市)人,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蔡锷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