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英宗硕德八剌简介 宫廷政变中被杀而亡的皇帝

   2020-09-3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1303—1323年),蒙古族,元朝第五代皇帝,蒙古帝国大汗。元仁宗嫡子。英宗自幼学习汉儒典籍,公元1316年立为皇太子,即位时年18岁,次年改元“至治”。公元1323年八月,元英宗、拜住自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

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1303—1323年),蒙古族,元朝第五代皇帝,蒙古帝国大汗。元仁宗嫡子。英宗自幼学习汉儒典籍,公元1316年立为皇太子,即位时年18岁,次年改元“至治”。公元1323年八月,元英宗、拜住自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返大都(今北京),途中驻营于南坡店(上都西南三十里)被铁失等刺杀,史称“南坡之变”、英宗死时只有20岁,在位四年,庙号英宗,谥号睿圣文孝皇帝,蒙古谥号格坚汗。

简介

元英宗(1303年—1323年),名硕德八剌,元仁宗长子,元朝第五代皇帝(1320年—1323年在位),蒙古语称格坚皇帝。早年从汉儒学习经史,延七年(1320年)即位,起用太常礼仪院使拜住为左丞相,与权臣右丞相铁木迭儿对抗。至治二年(1322年),铁木迭儿死,升拜住为右丞相,大力进行改革。发布《振举台纲制》,重用汉人儒臣,徵选人才;罢徽政院,裁减冗官,精简机构;行助役法,减轻徭役;颁行《大元通制》,加强法制。消除铁木迭儿余党,处死宣政院使八思吉思(铁木迭儿子)等,并追究其罪行。铁木迭儿余党、御史大夫铁失等阴谋发动政变。次年八月,元英宗、拜住自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返大都(今北京),途中驻营于南坡店(上都西南三十里),被铁失等刺杀。史称“南坡之变”。在位四年,庙号英宗。

生平

孛儿只斤·硕德八剌自幼受儒家教育,通汉族封建文化。延祐三年(1316)立为皇太子,七年即帝位。在位三年(1320年-1323年),时仁宗母答己太后任过去被仁宗罢黜的权臣铁木迭儿为右丞相,相互勾结,排除异己,权倾朝野。元英宗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立太祖功臣木华黎后裔拜住为左丞相,极力抑制答己、铁木迭儿一党的势力。至治二年(1322)八、九月,铁木迭儿、答己相继去世。十月,立拜住为右丞相,表示要励精求治、一新机务。此后数月,曾采取了一些改革性的措施:广泛起用汉族地主官员和儒士,如张珪、吴元珪、王约、吴澄等;发布《振举台纲制》,要求推举贤能,选拔人才;罢徽政院及冗官冗职,精简机构,节制财用,行助役法并减轻徭役;颁行《大元通制》,以加强法制,推行汉法;清除铁木迭儿余党,查处他们的贪赃枉法事件。这些措施遭到一部分保守的蒙古贵族反对。

英宗新政

元英宗硕德八剌至治二年(1322年)推行新政的政治改革。

延佑七年(1320年)正月,仁宗卒,前任丞相铁木迭儿复任中书右丞相,遂即纠集其党羽,对曾触犯过他的仁宗朝重臣大加杀戮,朝臣恐惧。三月,硕德八剌继帝位,是为元英宗。英宗刚毅而思有所作为,锐意于改革,仁宗母后答己对此不满。欲谋废立英宗事泄露后,英宗将后党尽加诛杀,极力抑制答己、铁木迭儿一党的势力。任命太祖功臣木华黎之后裔拜住为中书左丞相。至治二年(1322年)秋,答己及铁木迭儿相继病死,英宗专任拜住,表示要励精求治、锐意于改革。他首先召集了德高望重而颇有治国经验的前朝老臣,起复他们的官职,给予优厚的待遇,使他们议事中书;广泛起用汉族地主官员和儒士,如张圭、吴元圭、王约、吴澄等。其间主要改革措施有:推行助役法,民田百亩抽三,以岁入助役;颁行《大元通制》,以加强法制,督责国家政制法规,革除以往的政令不一、罪同异罚的混乱现象;发布《振举台纲制》,要求推举贤能,选拔人才;裁撤冗职,节省浮费,减免赋役,以舒农力。清除铁木迭儿余党,查处他们的贪赃枉法事件。当时天下为之风动,政治为之一新。但这些措施遭到一部分保守的蒙古贵族反对。

南坡之变

至治三年八月初,尚存的铁木迭儿余党、御史大夫铁失阴谋发动政变,密遣心腹去漠北,当月五日,元英宗、拜住由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启程返京,途中宿营于南坡店(上都西南三十里),被铁失等刺杀,史称“南坡之变”。

元英宗硕德八剌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很想在政治上大有作为。他其实并不柔懦,处事很有主见。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刚一去世,他就同答己在政事的处置上开始交锋。有一个叫乞失监的臣子,因为卖官鬻爵,被刑部按法律规定判处杖刑。答己却出面干预,叫改行笞刑。杖刑是元代“五刑”中的第四等刑,最少要打67板子;最多打到107板子。笞刑是第五等刑,最多只打57鞭子;最少的,打上7鞭子,表示一下惩戒之意就算了。英宗硕德八剌得知祖母要卖人情,立即加以制止。他对祖母说道:“法律的规定体现了天下的公意。迁就个人感情,随意调轻调重,那就不能在天下人面前维护法律的威信了。”他断然命令,维持原判,对乞失监执行杖刑。过了没有半个月,又有一个大臣,叫失列门,受了答己的指使,向硕德八剌提出要调整人事,撤一批人,任命一批人。硕德八剌马上驳回:“现在哪里是封新官的时候!先帝的旧臣,也不宜轻易变动。等到我正式即位,自然会同宗室亲王、元老大臣仔细商议。到时候,贤能者都可得到任用,奸邪者都要被罢免。”答己连着碰了几个不硬不软的钉子,气愤极了,恨恨地说:“我真不该养这个孙子!”

铁木迭儿为人阴险贪虐,被人们比作元世祖忽必烈时代的阿合马。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当年曾察知他的罪行,下诏将他逮捕审讯。他却躲到答己的亲信内侍家里避风。爱育黎拔力八达知道母亲在包庇他,好几天闷闷不乐,但也无可奈何,只有下道诏书,罢免他的宰相职位,将事情不了了之。爱育黎拔力八达死后第四天,答己就直接下令,恢复铁木迭儿的相位。他一重新上台,就以“违背太后旨意”、“接诏书时态度不恭敬”一类罪名,接连诬杀了好几个反对过他的正直大臣。

元英宗硕德八剌在太皇太后答己和权臣铁木迭儿的联合攻势下,一开始只能被动防守,以后就逐渐部署反击了。他任用大批汉族官僚和知识分子,罢免了一批依靠特权、窃踞要津的蒙古、色目官员。他任命有“蒙古儒者”之称的拜住为左丞相,以限制铁木迭儿的权力。

至治二年(1322年),答己、铁木迭儿都死掉了。元英宗顾德八剌下令追查铁木迭儿的贪污案,追夺其官爵、抄没其家财,并处死了一批追随铁木迭儿作恶多端的官员。

铁失是铁木迭儿的死党。他当过宣徽院使,这是一个负责皇室生活供给的官职。他以此为阶梯,受到答己的宠用,以后又兼任了皇室侍卫亲军的都指挥使和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的御史大夫。元英宗硕德八剌曾寄希望于他,对他说:“朕住在深宫,不能深入了解臣子们的行为和百姓的疾苦,要靠你们这些人当耳目。过去,铁木迭儿贪得无厌,你们都不予揭发。现在,他虽然死了,朕也要抄没他的家产,以对后来的人有所警诫。”铁失听了,心里有鬼,十分不安。

至治三年(1323年)秋天,元英宗硕德八剌从上都出发,准备回到大都去。上都一向是保守派蒙古贵族势力盘踞的据点;当年阿里不哥发动对元世祖忽必烈的叛乱,其根据地就在上都。铁失怕元英宗硕德八剌整顿朝政的利刃加到自己头上,决定利用上都的“地利”,先下手为强,除掉硕德八剌。那天晚上,元英宗硕德八剌住宿在上都以南30里的南坡店。铁失纠集了一批对他心怀怨恨的守旧贵族——其中就有铁木迭儿的儿子锁南——发动政变。他们冲进硕德八剌的住宿地,杀掉宰相拜住。铁失亲自闯进硕德八剌的幄殿,动手杀害了这位年仅21岁的皇帝。史称“南坡之变”。

权力之争

延佑七年(1320年)正月二十一日,仁宗去世。二十四日,大子硕德八刺奉皇太后答己之命罢免中书右丞相伯答沙,以铁木迭儿为中书右丞相。铁木迭儿复相后,立即着手报复政敌。他先是诬谄中书省参议韩若愚有罪,请求处以极刑。太子知道韩若寓冤枉,拒绝了这一请求,但慑于答己大后和铁木迭儿的淫威,不得不将韩若愚革职。二月,又先后把不依附于自己的中书平章赤斤铁木儿,御史大夫脱欢、中书平章李孟、兀伯都刺、阿礼海牙等罢官、夺爵、降职。四川行省平章赵世延曾弹劾过铁木迭儿。这时,铁木迭儿便唆使人诬告他有罪,同时又暗示他只要交出同党就可以得到高官厚禄。赵世延严辞拒绝。铁木迭儿便给他加上违背诏书、大不敬等罪名,拟处死刑。英宗明知冤枉,但也只敢说赵世延犯罪是在大赦之前,应该有所宽大。铁木迭儿要求追究当年和赵一起弹劾过自己的人。英宗仍以这些事发生在大赦之前,不应该追究来搪塞。铁木迭儿一再要求处死赵世延,英宗就是不同意。于是,负责审讯的官员为了讨好铁木迭儿,千方百计地折磨赵世延,企图使他因不堪凌辱而自杀。不料赵世延即不招供,也不自杀。铁木迭儿只好将他长期关押狱中。英宗救下了赵世延。

铁木迭儿在诛除政敌的同时,大批提拔亲信,把江浙行省左丞相哈律(一写黑驴)、陕西行省平章赵世荣提升为中书平章。他的党羽、宜徽院使失列门以答已太后的名义要求太子大规模更换朝臣。太子以先帝旧臣,岂宜轻动为理由加以拒绝。中书左丞张思明也劝铁木迭儿不要闹得人心惶惶,引起诸王、驸马们的不满。这样,铁木迭儿才稍加收敛。

三月十一日,太子硕德八刺即位,是为英宗。英宗一面和太后、铁木迭儿周旋,加封铁木迭儿为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师,甚至下诏禁止官员非议铁木迭儿。尊答己太后为太皇太后。一面积聚力量,提拔自己的亲信。四月十一日,英宗将木华黎后裔、安童之子、太常礼仪院使拜住提升为中书平章,以牵制铁木迭儿。拜住素来主张以儒学治天下,与英宗一拍即合,成为他的主要助手。以英宗、拜住为一方与太皇太后答己、铁木迭儿等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四月十三日,铁木迭儿请求禁止各大臣越级上奏,企图阻塞言路。英宗同意了这一要求。五月初三,铁木迭儿诬陷上都留守贺伯颜穿便服迎接诏书,以大不敬之罪处死,抄家。英宗仍不动声色,但在贺伯颜死后不到十天,便将拜住提升为中书左丞相,地位仅次于铁木迭儿。五月二十日,英宗又根据拜住的建议,以阴谋废立皇帝的罪名将阿散、哈律、脱忒脱、失列门等人处死并抄家,沉重打击了太皇太后、铁木迭儿这一派的势力。于是,铁木迭儿又一再要求处死赵世延,被英宗拒绝。至于铁木迭儿一再陷害拜住,英宗更是置之不理,反而对拜住更加信任。

至治二年(1322年)八月二十五日,铁木迭儿去世。九月二十二日,太皇太后答己去世。英宗真正掌握了大权。十月二十五日,英宗升任拜住为中书右丞相(元代尚右),并决定不再设左丞相,以示尊荣。英宗、拜住着手革除弊政,推行新政。

英宗新政的主要内容有减轻赋役,重农抑商,裁减冗官,启用儒臣等。

英宗在实行新政的时候处理了铁木迭儿专权乱政的罪行,却没有很好地清理铁木迭儿的党羽,导致了后来的政变。先是在至治二年(1322年)十二月,英宗下令处死铁木迭儿之子、宣徽院使八思吉思,罪状是贪赃枉法。接着,在至治三年(1323年)六月,下诏追夺铁木迭儿一切官爵,抄没家产,并将其罪状公布于大下。又以贪赃罪

罢免铁木迭儿之子知院旺丹。这些举动使铁木迭儿余党震恐不安,于是,铁木迭儿的义子,禁卫军将领铁失等人阴谋发动政变。

公元1323年八月,英宗从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北)起驾南返大都(今北京),驻跸离城30里的南坡。铁失等以阿速卫亲军为外应,发动政变,杀害了英宗和拜住等人。铁失等当夜驰往大都,收封省部印信,遣使奉玉玺至漠北晋王镇所。九月,也孙铁木儿在漠北即位,次年改元泰定。

 
标签: 政变 元英宗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盘点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七大宫廷政变
    政变在历史上几乎是每朝每代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因为一朝皇帝只能有一个,他们往往拥有无尚的荣耀和至上的权力,所以一职位时时刻刻被无数人所觊觎,然而导致了无数血雨腥风的政变。一、西汉“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又称作七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汉初期景帝前
    12-31 政变
  • 他的人生竟与唐太宗神似 弑兄杀弟逼父政变
    “唐太宗”李世民的人生经历颇有被人诟病之处,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因为“玄武门之变”中弑兄杀弟、让手下提着刀威胁老爹,以“非法”手段夺取皇位,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作为一位有为之君的历史地位。在朝鲜历史上,也有一位“太宗”,这位“太宗”是李氏朝鲜的第
  • 曹操本是忠诚曾拒绝参与对汉灵帝的政变
    公元188年,朝廷人事进行了重大调整。朝廷选拔一些清流名臣,比如刘焉、刘虞出任州牧、刺史,前往益州和幽州平定变乱。但是,些许的改良无法改变全局的颓势,经历了黄巾之乱的重创之后,东汉王朝已经日暮西山,气息奄奄。本年的六月,有位叫做王芬的官员,
  • 永乐帝的夺权之路 只是因一块西瓜引发的政变?
    建文帝即位之时,难以胜任对叔父辈藩王的驾驭,尤其是活跃于北部边境的燕王,为巩固南京政权的稳固,即位仅两个月后,便断然削藩。他采纳黄子澄的建议,由于顾忌燕王的军事实力,决定先断其羽翼,而且首当其冲的就是燕王一母同胞的兄弟周王。以此为开端,建文
  • 朝鲜甲申政变是为了脱离中国附属地位独立自主吗
    一场政变毫无疑问必然是流血的,1884年12月4日,朝鲜发生甲申政变。一场政变的发生必然与他的背景息息相关,今天探讨一下甲申政变背景。甲申政变背景主要分为两个流派:开化党和守旧派。何谓开化党:19世纪末,朝鲜王朝的封建统治风雨摇摆的,名族危
    12-26 政变
  • 二二六兵变 日本皇道派法西斯军官的一场政变
    日本军内皇道派法西斯青年军官发动的一次政变。1932年5月15日,日本法西斯少壮派军人曾袭击首相官邻和警视厅等地方,击毙首相犬养毅,要求成立军人内阁未成。此时法西斯势力进一步扩展。参加“二·二六”事变的日本军人1936年2月26日,日本法西
    12-26 政变
  • 一场未遂的政变 胡汉民在918后曾密谋联合反蒋
    阎锡山生前不仅注意保存自己的档案,而且还专门设立机构,截收民国时期的各方电报,因此,台北“国史馆”所存阎锡山档案内容极为丰富,可以说是研究民国史的一座尚待开发的矿藏。在台湾期间,曾浏览过阎锡山档案的部分内容,兹就30年代一项南北联合打倒蒋介
    12-25 政变
  • 让武则天走下政坛的神龙政变是怎么回事
    神龙政变是怎么一回事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的武则天女皇专政时期,但是最后因为一场证明,女皇的儿子李氏重新夺得了皇位。这场政变也被称为神龙政变。神龙政变是怎么一回事,它的具体发生和结局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条件。武则天剧照武则天作为李唐时期的皇后已
  • 什么是神龙政变?历史上哪个朝代发生的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又称神龙革命、五王政变,是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逼迫女帝武则天退位,使唐朝中宗复辟的事件。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
    12-21 唐朝政变
  • 哪位唐代公主曾欲政变并预谋毒杀皇帝
    唐朝有名的女性众多,除了武则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外,安乐公主也颇为有名,其故事也屡屡出现在电视剧之中。在电视剧《大明宫词》中李冰冰就饰演安乐公主一角。安乐公主寓意安乐,可她最终却不得安乐,惨遭杀害,还落了个“勃逆宫人”的称号。近日,长安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