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被凌迟处死后的几大疑团 翼王宝剑之谜

   2020-10-3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翼王石达开(1831-1863年),可谓是太平天国将领中一位英武天纵的优秀将领,他的诗歌及文采也颇受称道。因太平天国高层领导内讧,石达开率军出走天京,后转战广西、湖南、云南等省,并于1865年5月进入四川境内的紫打地(今石棉县安顺场)。由于

翼王石达开(1831-1863年),可谓是太平天国将领中一位英武天纵的优秀将领,他的诗歌及文采也颇受称道。因太平天国高层领导内讧,石达开率军出走天京,后转战广西、湖南、云南等省,并于1865年5月进入四川境内的紫打地(今石棉县安顺场)。由于河水陡涨等原因,太平军被清军部队及民团、彝兵等团团围困于此,苦战月余而不得出围,最后全军覆没。石达开被俘后,被凌迟处死,时年55岁。在他身后,留下了至今都没能解开的众多谜团……

真假翼王之谜

安顺场,这个距四川省石棉县城十余公里的场镇,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1863年,石达开麾下的数万太平军将士在这里全军覆没,石达开被俘,于1863年6月25日在成都科甲巷被凌迟处死。1935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军在这里突破大渡河天险,一举粉碎了蒋介石妄想让红军做“石达开第二”的阴谋!

石达开英勇就义,临死前侃侃而谈,毫无怯懦,“枭杰之气溢于眉间”。石棉的百姓怀念他,至今当地人仍传说着“当年在成都赴死者不是石达开,而是他的替身马某”。那么石达开到哪里去了呢?老百姓说他上当地的大洪山修道去了,最后无疾而终。石棉县的大洪山上曾有一座由百姓自发修建的祖师庙,当地百姓相传,庙中那位耳阔口方的“祖师”颇有当年石达开的风范。

翼王窖藏之谜

长期以来,人们就流传着大渡河畔有翼王窖藏的故事。

1936年夏,刘湘从四川越西县(当时无石棉县)安顺场赖某处获得了有关石达开窖藏的情报,当年秋天便进行挖掘。为了对外界保密,刘湘下令组织了一个“宁属(四川西昌专区所属)森林矿产调查队”,配备武装,进入安顺场。这次“调查”由一个叫聂中阳的中校营长负责,参加挖掘的工兵有一千余人,窖藏地址在安顺场的上场尽头、松林小河畔高升客店后院的灶间。这处窖藏,系从山壁凿一洞穴,用石条砌门封固。挖掘人员初入其内时,只觉霉气袭人,令人头晕目眩。待霉气散去后,在洞穴中发现了尸骨残骸及零星的金玉饰物,另有金抹额、袖箭筒、护手、木刻等,大都残缺不全。

根据情报,窖藏共有三处。挖掘者开掘第二个洞穴时,发现穴内较为干燥,找到了零星杂陈的金、玉、银、铜、水晶、玛瑙等器物共十余件,均装箱后运往成都交由刘湘的夫人保管。正当“调查队”准备挖掘第三处洞穴时,风声传到了蒋介石的耳朵里,蒋立即下令停止挖掘,由国民党行政院及故宫古物保管委员会共同电令四川省政府:“禁止地方机关借任何名义擅自开采森林矿产及毁凿古迹文物。”因此,刘湘也就只好做罢。

1980年5月,一个当地农民在当年刘湘挖掘窖藏附近的松林小河里拾得一个9两重的银锭;2000年8月,人们又在安顺场的一户农民家中发现了一把太平军的军刀,照片登在《雅安日报》上。然而,到底有无翼王窖藏,第三处窖藏在哪里?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翼王宝剑之谜

石棉县县志办公室在修志时,了解到一个情况:当年翼王携其宰辅曾仕和、黄再忠、韦普成及幼子石定忠在被押赴凉桥清军大营途中,遗失了随身佩剑。以后这柄宝剑“阴差阳错”,竟被安顺场绅士赖林学获得。这柄宝剑长二尺四寸,可卷舒,寒气逼人,削铁如泥;六寸长的剑柄嵌着金珠,沉香木的剑鞘饰着紫金魔铜,方圆数十里的人们纷纷前来观剑。赖林学查考诸多史籍。方知此剑名叫“雄精如意”,乃翼王心爱的佩剑之一。赖林学将其视为传家之宝,后来交到他的儿子赖进学手里。民国十三年,赖进学因战乱举家迁往雅安避难,不慎将宝剑遗失。这柄剑最后一次露面是解放初在成都举办的一次展览会上,从此杳无音讯。

石达开的佩剑不知去向,而石达开留下的八把镶珠嵌玉、价值不菲的椅子却被四川的一位大地主刘文彩收藏。据称,这八把椅子是天王洪秀全赏给太平天国八位大王的厚礼,也是曾国藩属下的名将鲍超在与石达开血战后获得的战利品,上个世纪30年代流入四川,现藏于四川大邑县刘氏庄园珍宝馆内。

翼王兵败之谜

1863年5月,面对清军、土司、彝兵的团团包围,石达开英雄末路,最后被俘,几个皇娘投江自尽,部分太平军逃入深山,在民间隐姓埋名,活了下来。但剩下的几千残兵却被川督骆秉章骗到今汉源大树堡的一个祠堂内,清军杀害了两千余青壮后,遣散了老弱病残及新兵四千余人,现在大渡河两岸及小凉山一带仍有太平军后裔。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蒋介石闻讯极为震怒,他调兵遣将,在大渡河畔布防并严密封锁,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他扬言,要让“朱毛红军”在这里成为“石达开第二”,言之凿凿,凶焰逼人。

大渡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

在红军到达安顺场后,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件,那便是毛泽东夜访老秀才的故事。

1935年5月23日夜,毛泽东突然想起了一个人来,那便是当年英武天纵、曾使湘军首领曾国藩闻风丧胆的一代名将石达开。他为何在此虎落平阳,全军覆没呢?当得知当年曾亲睹石达开失败全过程的前清秀才、时年83岁的宋大顺还健在时,毛泽东决定亲自和老人家摆谈摆谈。

夜里,两位警卫员提着灯笼前去邀请宋大顺。老秀才来后,毛主席为宋大顺端茶倒水,并和蔼地问:“老人家,您看到过翼王,他是怎样在此失陷落马的呢?”老人家沉思片刻,说:“我这里有一本当地名士许亮儒写的《擒石野史》,您可以拿去看看。当年千户王应元为迷惑石达开,将晒席裹成筒,用墨染黑,做了上百个,石达开以为是大炮,军队不敢动。后来大渡河的河水猛涨,松林小河也洪水与泥石俱下,他只好对天长叹:‘天亡我也!’”

毛主席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微笑了一下,又向老人询问了其他许多情况,最后让警卫员将老人家送回。应该说强渡大渡河的作战方案,其中就参考了宋大顺提供的资料。

实际上,当年阻断太平军数万将士的松林小河是通往甘孜州泸定方向的一条小河,为何太平军会被这条几十米宽的山沟小河困厄于安顺场而全军覆没呢,难道真是天亡石达开?当然,这也还是一个谜。

 
标签: 凌迟 石达开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凌迟之刑什么?
    “凌迟之刑”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凌迟用于古代死刑犯,指处死人时将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是一种惩罚,即包含身体四肢的切割、分离。“凌迟”俨然化为中国刑罚系统中最典型的惩罚。
    02-23
  • 袁崇焕之死凌迟被割3543刀 万人哄抢其肉食用
    袁崇焕被整整刮了3543刀,大万人空巷盛况空前之下,大约有近万人抢到了崇焕之肉而生食之,并以此炫耀为能事。原题:《一个民族的痛:割在袁崇焕身上的3543刀》从感情上讲,在我心目中,袁崇焕是最值得宣扬的战神,以其文官出身(曾国藩也是,但是属于
  • 抗金义士邵云遭金人凌迟 怒责刽子手将其吓死
    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中原,占领了宋朝都城汴京,掳走了徽、钦二帝,迫使大宋的京城迁至临安。当时为抗金虏入侵,有许多人因守城战死而被史书载录,自宋高宗建炎以来,士大夫死得其所,为国捐躯者也不少,李彦仙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 王婆 水浒传最坏的女人 最后被凌迟处死
    谁是水浒传中最恶毒的女人?潘金莲?潘巧云?孙二娘?都不是,而是她,王婆。王婆,虚构人物。出现在《水浒传》和《金瓶梅》中。在两部作品中均为山东阳谷县人,家住紫石街武大郎家隔壁,在家开一个茶坊,并兼做媒婆、接生婆等工作。为西门庆设计勾引潘金莲,
  • 太平天国奇男子石达开:凌迟一百多刀未吭声
    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这是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与苗族同胞欢聚时的即席赋诗,此诗同时也抒发了他的鸿鹄之志。石达开文学才华极高,他应该算得上完美的人了。1847年,33岁的洪秀全和32岁的冯云山到贵县(广
  • 揭秘权倾朝野刘瑾被凌迟背后的秘密
    明朝自开内阁制以来,大太监权力扩大,很多司礼太监甚至在皇帝常年不临朝的情况下,实际把握着皇帝的特权。大太监刘瑾就曾经把持过朝政,推行各种奇葩法令,仕林震怒却无可奈何,然而最终却被凌迟处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正德五年八月,张永班师回朝,押着寘
    12-21 凌迟刘瑾
  • 揭秘曹端妃凌迟之死 史上最无辜惨死的宠妃
    明世宗妻曹端妃死的既凄惨又冤枉。通过《明世宗实录》和《明史》得知,明世宗妻曹端妃是曹察的女儿。曹端妃的父亲曹察曾经担任过福建三明知府等官职。曹端妃自幼聪慧乖巧,美貌过人,深得曹察夫妇的喜爱。曹端妃画像等到曹端妃长大后,她便进入皇宫常伴明世宗
    12-20 凌迟端妃
  • 江南首富沈万三被满门抄斩凌迟真相 沈万三传奇
    传说中的江南首富沈万三,他富得让朱元璋都垂涎,以至于招来杀身之祸,家破人亡。真是这样的吗?沈家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呢?真是因为太富有了吗?被民间拜为活财神的沈万三素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的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河流从镇中穿过,“咫尺
  • 明亡后崇祯儿子流浪江南做和尚 被康熙凌迟处死
    清兵入关后,各地明皇室上层人物被诛杀尽净,只有崇祯之子朱慈焕侥幸活了下来,并且活到了70多岁,才被凌迟处死。明朝灭亡那年,朱慈焕刚刚12岁,开始乱世飘零。他乞讨到了一户王姓乡绅家。王乡绅得知其身份,冒着风险收留他,给他改名王士元,让他与自己
  • 西方最残忍的刑罚之铜牛刑 比凌迟更加可怕!
    在历史上当权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惩罚反对自己的人,那是想尽了办法,也发明了众多令人发指的刑罚。中西文化不同,所发明的刑罚也不尽相同,不过目的基本一致——那就是让后人屈服在自己的权威之下,让违背自己想法的人受到惩罚。在我国古代什么打板子、车裂
    12-1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