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皇帝”阎锡山早年在山西怎么“玩政治”?

   2020-08-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双穗奖章”是阎锡山在山西任督军兼省长时设立的奖章之一。阎设立这些奖章,并采取其他的激励措施,一个重要的目的,便是为其能够迅速执掌军政大权、巩固统治,进而“逐鹿中原”服务。1917年7月,在段祺瑞的积极支持下,黎元洪任命阎锡山为山西省省长,

“双穗奖章”是阎锡山在山西任督军兼省长时设立的奖章之一。阎设立这些奖章,并采取其他的激励措施,一个重要的目的,便是为其能够迅速执掌军政大权、巩固统治,进而“逐鹿中原”服务。

1917年7月,在段祺瑞的积极支持下,黎元洪任命阎锡山为山西省省长,后又兼任督军。当时“一战”正酣,国内军阀混战。出于对时局的考虑,1917年开始,阎锡山在山西提出了“保境安民”的口号。即,对外,实行自立自治、不加干预的态度,声言晋军不出山西一步,但有来侵者,则惟力是视;对内,则实行“用民政治”与“六政三事”等独创的政治措施。

所谓“用民政治”,以“民德、民智、民财”为施政大纲。“六政”,即除“三弊”(蓄长发、缠足、吸鸦片和金丹)和兴“三利”(兴水利、种树木、养蚕植桑);“三事”,即造林、植棉、发展牧畜。

为了保证“六政三事”的实施,阎锡山专设了“六政考核处”,并将诸多事项一一细化。如“六政”中开发水利资源一项,就包括了开渠、凿井、修筑蓄水池。植树则限令每人必须种植数株,还提倡道路两旁种树成荫,规定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等等。

双穗奖章

对于“六政三事”的成果,阎锡山在向北洋政府的一份报告称,“开渠、凿井、筑蓄水池能浇地12万多亩,种桑树4200多株,产茧130多万斤,种树1000万株;1918年即被破获贩运、吸售烟土、吗啡、金丹共4000起”。

与此同时,阎锡山还推行以编村为施政单位的“村本政治”。颁行了《山西督军兼省长阎告谕人民八条》,并汇编成册,取名《人民须知》,作为各县、村的训练教材和学校课本。阎锡山经常到各地巡视,甚至仔细询问各村“六政三事”的执行情况。

对于有成绩的地方,阎往往采取多种形式给予奖励。例如他曾经把执行他的政令较好的太谷下庄村命名为“模范村”,向该村村长颁发“双穗奖章”一枚,授其一块刻有“功在桑梓”四字的牌匾以示嘉奖。

阎锡山一系列施政措施的推行,除了确有治理一方的主观愿望外,不可否认隐含着不满足于山西一省地盘的心思。他的“用民政治”,旨在“把山西的政治、思想、文化、教育、行政、经济、司法等各个方面,统统纳入到军事轨道上来”。“村本政治”,则“为推行他的政令铺平道路”。

据统计,这些措施最大的益处还是阎锡山的军事力量疾速增强。阎主晋后,军费开支从原来的700万猛增至2000万。

 
标签: 阎锡山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山西军阀阎锡山的治晋日记 可媲美曾国藩家书
    阎锡山经历中国近代政坛上的风风雨雨,三十多年几经沉浮,始终不倒。蒋介石称阎他是“晋文公”之类的人物。“中原大战”失利后,阎锡山蛰居大连闭门“做学问”,反思自己从政的经验得失,因而诞生了“只记理”的日记,在此后的岁月里,“记理”成了他的习惯。
  • 山西新军简介 共产党与阎锡山合作产生的新军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简称决死队,又称新军,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阎锡山合作在山西组织的一支新军。给当地的抗日工作起到了不小作用。 决死队下设四个纵队: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第三纵队、第四纵队决死队——1936年12月,薄一波着手训练1
    12-23 阎锡山
  • 阎锡山为山西作出了哪些贡献?
    说到过去的山西,始终绕不过一个人,此公便是掌权山西三十八载的阎锡山先生!外省人称阎老西,有人说他特小气,请客吃饭,一盘豆芽,一盘花生豆。修建的窄轨铁路,蒋介石和日军的火车也没办法开进来,人们谈论阎锡山时的关健词,不到翁、保守守、旧机者、军阀
    12-13 阎锡山
  • 宁愿在山西战死也绝不流亡于异乡的阎锡山
    全国最会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是哪的人?那不用说了,肯定是山西人,山西人会理财名遍天下。那说到山西你会想到谁?不知道您各位会给出什么答案,反正对中国近现代史敏感的小编第一反应,当然是那个山西大军阀,阎锡山啊!山西人,不仅精打细算,而且非常重视传
    12-10 阎锡山
  • 蒋介石警告阎锡山 若敢投日剿共我亲帅中共灭你
    1941年夏,蒋介石决定派徐永昌往二战区“视察”。8月25日,回到重庆的徐永昌向蒋介石汇报了以下几点:一是阎“通倭之事实防万一”,当在我抗战御共失败后;二是晋对中央误会甚,排除之方惟有不妨害其政权;三是阎“恶共恶到极点,日盼中央除共”。8月
  • 玩转山西的阎锡山怎么把日本鬼子忽悠得团团转?
    阎锡山,山西人,外号阎老西儿。统治山西三十八年,是名符其实的地方军阀。在抗战之前,阎锡山在山西的治理还是不错的。山西经常被评为模仿省份。而且阎锡山也不参与老蒋的事情。以德服人不打仗,所以山西也过了些太平日子。抗战暴发之后,阎锡山统治的山西成
    11-27 阎锡山
  • 中原大战阎锡山为何败给蒋介石 爱钱如命
    国民党军阀中,阎锡山最吝啬,几乎到了一毛不拔、爱钱如命的地步。1930年初,阎锡山决定和冯玉祥联手反蒋。为了取得军阀石友三的支持,这年3月,他派参谋长周玳赴河南新乡去拉拢石友三。周玳临行前,阎锡山笑着对他说:“周参谋长,石友三这个人见钱眼开
  • 国民党上将阎锡山是如何一招独霸山西数十年?
    吴佩孚的同学王兆中前来依附,吴给了他个上校副官。王不满足,称自己“文武兼资尤富于政治常识”,申请去河南当县长。昊批示:豫民何辜?然后原件发还。此公居然不识时务,又梦想着当旅长,请示说:“愿提一旅之师讨平两广,将来报捷洛阳,解甲归田,以种树自
    10-31 阎锡山
  • 一代军阀阎老西阎锡山名录 唯有教育不能省钱!
    被人戏称为“阎老西”的阎锡山其实是中国近代史上很有影响的风云人物。他从1912年出任山西督军,到1949年离开山西,主政山西30多年,一度把山西建设成了民国时期全国的模范省。从当时全国看,“同侪之中鲜有出其右者”。阎氏一向以小气抠门精于算计
  • 阎锡山的另一面 依靠有限财力迅速发展地方经济
    抗战初期,太原是国统区内抗日氛围最浓烈的一座城市,是一盏抗日明灯。可以说,这盏灯是阎锡山和共产党共同点亮的。当然,燃料就是当时弥漫在山西沟沟岭岭间特有的浓厚的民族抗日气氛。虽然,这盏灯后来燃成了熊熊烈火,把阎锡山烧得焦头烂额,但我们不能否认
    10-06 阎锡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