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监刘瑾:中国历史上被凌迟三千多刀的“皇帝”

   2020-09-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刘瑾,明史上最有名的太监之一,人称“立地皇帝”。公元1505年,太子朱厚照即位,是为明武宗。刘瑾在武宗做太子的时候就备受宠信,武宗当上皇帝之后对他更是宠信有加,再加上明武宗是一个喜欢享乐之人,所以逐渐疏远了那些朝中重臣,专门宠信刘瑾、马永成

刘瑾,明史上最有名的太监之一,人称“立地皇帝”。公元1505年,太子朱厚照即位,是为明武宗。刘瑾在武宗做太子的时候就备受宠信,武宗当上皇帝之后对他更是宠信有加,再加上明武宗是一个喜欢享乐之人,所以逐渐疏远了那些朝中重臣,专门宠信刘瑾、马永成、高凤等八位宦官。这八位宦官刚一得势便开始欺上瞒下,任意妄为,成为祸国殃民的“八虎”。

凶狠狡诈的刘瑾是“八虎”之首。刘瑾专搞一些声色犬马的勾当,赢得明武宗的喜爱。而胸无大志、只知享乐的明武宗对大臣们费尽心机书写的奏折,更是看都不看,只在上面写上 “闻知”二字,就再无回音。慢慢地,刘瑾被升为内官监,总督团营,控制了兵权,为后来的专权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朝中的忠臣们十分担心国家的现状,整日地忧心忡忡,于是内阁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等人就多次进谏,但皇帝都是置之不理。大臣们继续上书进谏,恳请皇帝惩治这些奸佞小人,武宗也曾被他们说动过,同意把刘瑾等“八虎”处死。但这一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刘瑾的耳中,刘瑾慌忙进宫,向明武宗表达自己的忠心,竟使皇上改变了初衷,反而更加亲信刘瑾等人。见此事态,朝中重臣刘健、谢迁等一大批忠臣愤然辞官,朝中此时是更加黑暗,完全被刘瑾等人操控于手。

朝中的正义之士不愿看到朝政就这样被几名宦官把持着,于是冒死进行直谏,他们引经据典,向皇上列举了历朝历代宦官专权的例子,希望能让皇上有所察觉刘瑾等人的野心。还没等皇上定夺,大权在握的刘瑾就把53位反对者都列入奸党名单,制造了明朝一大冤案。他们之中大多数人被逮捕入狱,并施以酷刑。刘瑾还独出心裁地制造出新的刑具。明律规定套在犯人脖子上“枷”,最重不得超过13公斤,而刘瑾发明的枷竟然重达75公斤,不少官员当场就被枷死。

在刘瑾的威逼下,许多正直的官员有的辞官归隐,有的缄默不语,也有一些人敢于继续上书揭发刘瑾的滔天罪行。为了彻底地威慑百官,独揽大权,刘瑾在早已存在的特务机构东、西厂的前提下,又请示皇帝设立了内行厂,并且由他亲自管理主持。内行厂里的刑罚尤其惨烈,朝野之中,人人动辄得咎。刘瑾还下令驱赶在京的外地人口,强行焚烧死人尸体……一时之间,京师内外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公元 1508年,有人以匿名的方式向武宗告发刘瑾,昏庸无道的武宗竟然把信交给刘瑾。气急败坏的刘瑾矫诏让百官在酷夏之时整日跪在奉天门外,逼迫写信人自首。百官之中有多人因渴而昏倒,并有三人当场渴死,余怒未息的刘瑾把五品以下的三百余官员全部关进狱中。

正德五年(1510)初,安化王以诛杀刘瑾为名,举兵造反,至此武宗再也不能坐视不理了。他重新起用了都御史杨一清、太监张永为总管,讨伐叛军。杨一清因不依顺于刘瑾而多次受到刘瑾的迫害,辞职后还被刘瑾诬告而入狱。张永则也因刘瑾在宫中专横跋扈而与其多有过节。杨一清认为,只有像张永那样可能随意接近皇帝的人才可能相机劝谏皇帝铲除刘瑾。因此,杨一清晓以大义力劝张永,让他在皇上面前多多进谏,以铲除朝中刘瑾这颗毒瘤,张永被杨一清说动。张、杨二人率兵征讨,平定了宁夏叛军。平叛中杨、张二人对刘瑾劣迹掌握得一清二楚,对刘瑾贪赃贿赂的行为更是十分不满,于是在返京后立即向武宗揭发刘瑾罪状,说他有谋逆的举动。武宗听后大怒,当夜就把刘瑾逮捕入狱,第二天就开始查抄刘瑾的家产,查抄的数额之大,令京城舆论哗然。

正德五年八月二十九日,刘瑾在午门被凌迟三千多刀处死。围观受刑者人山人海,百姓们欢声雷动。许多群众花高价买刘瑾之肉设案祭奠亡灵,以解心头之恨。从此,这个奸佞之臣,“立地皇帝”永远从世上消失了。

 
标签: 凌迟 刘瑾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凌迟之刑什么?
    “凌迟之刑”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凌迟用于古代死刑犯,指处死人时将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是一种惩罚,即包含身体四肢的切割、分离。“凌迟”俨然化为中国刑罚系统中最典型的惩罚。
    02-23
  • 袁崇焕之死凌迟被割3543刀 万人哄抢其肉食用
    袁崇焕被整整刮了3543刀,大万人空巷盛况空前之下,大约有近万人抢到了崇焕之肉而生食之,并以此炫耀为能事。原题:《一个民族的痛:割在袁崇焕身上的3543刀》从感情上讲,在我心目中,袁崇焕是最值得宣扬的战神,以其文官出身(曾国藩也是,但是属于
  • 抗金义士邵云遭金人凌迟 怒责刽子手将其吓死
    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中原,占领了宋朝都城汴京,掳走了徽、钦二帝,迫使大宋的京城迁至临安。当时为抗金虏入侵,有许多人因守城战死而被史书载录,自宋高宗建炎以来,士大夫死得其所,为国捐躯者也不少,李彦仙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 王婆 水浒传最坏的女人 最后被凌迟处死
    谁是水浒传中最恶毒的女人?潘金莲?潘巧云?孙二娘?都不是,而是她,王婆。王婆,虚构人物。出现在《水浒传》和《金瓶梅》中。在两部作品中均为山东阳谷县人,家住紫石街武大郎家隔壁,在家开一个茶坊,并兼做媒婆、接生婆等工作。为西门庆设计勾引潘金莲,
  • 太平天国奇男子石达开:凌迟一百多刀未吭声
    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这是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与苗族同胞欢聚时的即席赋诗,此诗同时也抒发了他的鸿鹄之志。石达开文学才华极高,他应该算得上完美的人了。1847年,33岁的洪秀全和32岁的冯云山到贵县(广
  • 揭秘权倾朝野刘瑾被凌迟背后的秘密
    明朝自开内阁制以来,大太监权力扩大,很多司礼太监甚至在皇帝常年不临朝的情况下,实际把握着皇帝的特权。大太监刘瑾就曾经把持过朝政,推行各种奇葩法令,仕林震怒却无可奈何,然而最终却被凌迟处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正德五年八月,张永班师回朝,押着寘
    12-21 凌迟刘瑾
  • 揭秘曹端妃凌迟之死 史上最无辜惨死的宠妃
    明世宗妻曹端妃死的既凄惨又冤枉。通过《明世宗实录》和《明史》得知,明世宗妻曹端妃是曹察的女儿。曹端妃的父亲曹察曾经担任过福建三明知府等官职。曹端妃自幼聪慧乖巧,美貌过人,深得曹察夫妇的喜爱。曹端妃画像等到曹端妃长大后,她便进入皇宫常伴明世宗
    12-20 凌迟端妃
  • 江南首富沈万三被满门抄斩凌迟真相 沈万三传奇
    传说中的江南首富沈万三,他富得让朱元璋都垂涎,以至于招来杀身之祸,家破人亡。真是这样的吗?沈家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呢?真是因为太富有了吗?被民间拜为活财神的沈万三素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的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河流从镇中穿过,“咫尺
  • 明亡后崇祯儿子流浪江南做和尚 被康熙凌迟处死
    清兵入关后,各地明皇室上层人物被诛杀尽净,只有崇祯之子朱慈焕侥幸活了下来,并且活到了70多岁,才被凌迟处死。明朝灭亡那年,朱慈焕刚刚12岁,开始乱世飘零。他乞讨到了一户王姓乡绅家。王乡绅得知其身份,冒着风险收留他,给他改名王士元,让他与自己
  • 西方最残忍的刑罚之铜牛刑 比凌迟更加可怕!
    在历史上当权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惩罚反对自己的人,那是想尽了办法,也发明了众多令人发指的刑罚。中西文化不同,所发明的刑罚也不尽相同,不过目的基本一致——那就是让后人屈服在自己的权威之下,让违背自己想法的人受到惩罚。在我国古代什么打板子、车裂
    12-1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