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北洋军阀的直系教头冯国璋

   2020-04-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冯国璋于1859年1月7日 (清咸丰八年十二月初四)出生在直隶(今河北)河间县西史经村,因此被人们称作”冯诗经”。冯家原是村中大户,但到其父时,家道开始中落,他七岁入本村私塾读书,五年后又进入毛公书院读书。在堂叔冯甘棠的资助下,到保定莲池书

冯国璋于1859年1月7日 (清咸丰八年十二月初四)出生在直隶(今河北)河间县西史经村,因此被人们称作”冯诗经”。冯家原是村中大户,但到其父时,家道开始中落,他七岁入本村私塾读书,五年后又进入毛公书院读书。在堂叔冯甘棠的资助下,到保定莲池书院进修两年,因家境艰难,一年后辍学回家。为了找寻出路,冯国璋末告别父母妻子,只身去津投军,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1899年袁世凯的新建陆军改称武卫右军。同年,袁出任山东巡抚,冯国璋也随军入鲁,并奉命改编原旧军。冯国璋与袁世凯,既是僚属,又是师生。虽同生于1859年,冯国璋却以“门生”之礼事袁甚谨。北洋三杰,“龙”则王士珍,操权柄知进退;“虎”则段祺瑞,残于外霸于内;“狗”则冯国璋,善征战忠其主。袁世凯一次吃饭,吃到红烧大蹄膀,派人送了一碗给冯国璋,交待说:”大总统用饭时,想起这个菜冯将军也爱吃,所以送来让将军尝一尝。”冯感激涕零。

1901年,清政府擢升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冯国璋亦随之赴任。袁世凯野心很大.到达直隶后,便开始大规模地扩充北洋军。所谓北洋军是因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袁世凯编练新军而得名。袁世凯首先在保定设立编练北洋常备军的专门机构--军政司,该司分兵备、参谋、教练三处,冯国璋出任教练处总办。冯国璋竭力修明操法,制订章程和编练计划,从而把新旧军队的训练统一起来。使编练新军一时颇著成效。未几,清政府派冯国璋与满族官员铁良、凤山赴日本考察军事。归国后,冯国璋出任清政府练兵处军学司正使,同时督办北洋各武备学堂,兼任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和将弁学堂督办,因此北洋军阀集团中不少军官都是他的门生、故旧,为他后来充当直系军阀首领打下了基础。1909年,清政府令袁世凯“回籍养疴”,冯国璋仍任军咨使一职(相当于今日总参谋长),但他给清政府提交的一份份军制改革建议,却石沉大海。

武昌起义爆发,冯国璋奉命镇压,向袁世凯请示,袁指示:”慢慢行,等等看。”冯国璋攻克汉口后,部下把汉口大方地洗劫了一遍,一时屋毁人亡,野狗宵鸣。有记者问:”听说你们在汉口抢掠?有这等事没?”北洋士兵实诚地说:”有的有的,不抢我们就没得吃了。革命军到处受人欢迎,家家奉献食物;而我辈到来,老百姓坚壁清野,甚至用钱买东西都买不到,我们不抢怎么办?”冯国璋因镇压辛亥革命,被清朝封为二等男爵,冯激动地说:”想不到我一个穷小子,现在封了爵了。这实在是天恩高厚,我一定要给朝廷出力报效。”袁世凯宣布清帝逊位,冯国璋问:”逊位给谁?”袁说:”逊位给国民。”冯无语。

冯国璋在南京做总统,总统府不幸被火烧,冯竟痛哭失声。起初大家觉得稀奇,后来方知总统府中的鸦片烟一并被烧了。冯国璋对袁世凯说:”如果实行君主立宪,还得由大总统做皇帝,才最妥当。”袁故作惊愕,道:”我绝无此意,也绝不会这样做。”冯再劝,袁假装生气:”如果再有人迫我,我去出国到伦敦,再不问国事。”冯信以为真,到处宣扬袁不愿称帝。袁世凯称帝后,冯国璋气得破口大骂:”他那里把我们当自己人呢?他的做功倒真不坏!”袁世凯称帝,冯国璋与段祺瑞拜见,袁克定傲慢无礼,出门后,冯说:”我们纵然是老头子培养的,也总不能作上辈子的奴才,还要瞧下辈子的颜色!”

冯国璋当总统后,新任塞北关监督林摄进府见冯,冯问:”你从哪儿来的?”林说:”我久住京城。”老冯问:”你现在做什么事?”林答:”新被派塞北关监督,特来谢委。”老冯问:”谁派你去的?”林答:”总统。”老冯问:”哪个总统,是我吗?”林说:”明令都已经发表好几天啦!”冯说:”不错,那天我睡午觉了,有人拿命令请我盖印,大概就是你的事。”民国政府大部分时间靠举债度日。冯国璋当大总统时闹了一个大笑话,这就是“卖鱼事件”。据传,中南海的鱼是前代皇家所放养,一向不曾为人所捕捞。冯国璋入主中南海后,派人将湖中的鱼一网打尽。渔人饥饿竭海而渔,中有巨鲤一尾,重达四百多斤,是光绪帝生日时放生,背上系有免死金牌,亦遭此劫,售价三千。当时有人写了一个对子嘲讽说:“宰相东陵伐木,元首南海卖鱼!”

张勋复辟失败后,黎元洪不肯复职,段祺瑞拍电报邀请冯国璋,只有四个字:”四哥快来!”冯阅电大悦,遍示众人道:”你们看,芝泉这个粗人。”为了促进北洋内部的团结,冯国璋可谓煞费苦心。1916年8月3日,冯国璋登门拜访老同学段祺瑞和王士珍,北洋三杰齐聚一堂。三人促膝而坐,相谈甚欢。然而,理想毕竟不等同于现实。尽管从1885年入天津武备学堂开始,王、段、冯三人就已经有了同窗之谊,此后又都投身袁世凯门下,为北洋集团建功立业,成为声名远播的“北洋三杰”,但旗鼓相当的三个人却注定不能粘合到一块儿。1919年12月28日,冯国璋因伤寒在北京逝世。临终前,冯国璋遗言:“和平统一,身未及见,死有遗憾。”他至死仍不能释怀的依然是国家的和平统一

 
标签: 军阀 冯国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北洋最强军阀 揭秘近代史上击败日军的第一人
    光绪八年(1882 年),清廷的属国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朝鲜政局陷入动荡之中。王室危急之际,朝鲜国王李熙向清廷求助,清廷命令吴长庆部开赴朝鲜平乱,23 岁的袁世凯跟随吴长庆秣马厉兵,东渡朝鲜。进入朝鲜后,清军军纪散漫,常有扰民之事发生,吴
    12-30 军阀
  • 张作霖:一生认了四十多位干爹干妈的民国大军阀
    奉系,以奉天为中心,以东北三省为根据地,势力最强时到达长江流域。奉系的地域色彩最明显,也最团结。从袁世凯时代开始,东北军阀间虽然也有纷争,但基本都是自成体系,游离于中央政权。奉系的圈子以张作霖为中心。张为人爽快、大方、务实,对上一级的人物,
  • 民国大军阀张勋的人生最后几年是怎样度过的
    1、一妻十妾张勋有一妻十妾,妻名曹琴,曾为张勋守贫10年,被光绪帝皇后隆裕封为一品夫人,据说张勋“事之若母,家庭事无大小,俱一一问过曹夫人”。妾中之一邵雯是天津人,父母早丧,被弟弟骗到张家,卖了一笔钱,邵被张勋先奸后允,后来逢邵的弟弟来张家
  • 山西军阀阎锡山的治晋日记 可媲美曾国藩家书
    阎锡山经历中国近代政坛上的风风雨雨,三十多年几经沉浮,始终不倒。蒋介石称阎他是“晋文公”之类的人物。“中原大战”失利后,阎锡山蛰居大连闭门“做学问”,反思自己从政的经验得失,因而诞生了“只记理”的日记,在此后的岁月里,“记理”成了他的习惯。
  • 军阀白崇禧台湾暴毙 因何最终落得悲剧下场?
    1966年12月1日,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新“桂系”的第二号人物白崇禧在台北寓所突然暴毙。关于他的死因,外界传说甚多,而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李宗仁曾劝白崇禧不要去台湾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称“李白”,是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桂系”的中
  • 民国立法实行一夫一妻 军阀娶40房姨太太违法吗
    这些司法解释,可以说严重违背了“一夫一妻制”原则:男人纳妾不算重婚,属“与人通奸”行为,最多是道德问题。因此,民国的一夫一妻制实际上名存实亡。民国男人找小老婆相当自由,比古代男子更厉害。民国男人如果真的喜欢上了别的女人,可以与原配离婚,但不
    12-25 民国军阀
  • 大军阀吴佩孚一生妻妾无数为何没有子嗣
    吴佩孚一辈子很重夫妻之伦,在他闻名于世的“三不主义”——“不住租界、不积私财,不借外债”之外,又有“四不主义”,即加上一条“不娶妾”,然而他从15岁第一次结婚,直到66岁被日本特务害死,他竟身不由己,前后共娶了4位夫人,而且居然始终都无法获
  • 民国军阀们的姨太太中走出来的最美女记者
    说起来女记者早在清末民初就有了,但是直到抗战时期女记者在新闻工作中才形成不可轻视的强大阵容,涌现了一些优秀的女记者。开风气之先的上海,在抗战前女记者还是凤毛麟角,但抗战胜利后,上海各报纷纷延揽女记者,一时成为了上海滩上的一种时髦风尚。在当时
  • 北洋军阀是怎样形成的 北洋军阀形成的原因?
    清朝对太平天国的战争,使清统治阶级认识了两点:一是满籍军队绿营已腐化到不堪一战,不可依恃,而汉人的战争潜力是巨大的;二是由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对清廷的忠贞,使清廷的统治集团认为汉人仍可信赖。清末的垂危王朝能苟延数十年,便是由于这
    12-22 民国军阀
  • 妻子儿女多到用军队化管理的奇葩军阀究竟是谁
    古代皇帝号称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这已经不足为奇,比这多的、比这少的皇帝都大有人在。可是在号称共和、民主、文明的民国历史上,出现过这么一位主儿,妻子儿女竟然多到要按照部队的那一套管理模式来管理。此人叫做杨森。杨森,字子惠,原名淑泽,又名伯坚
    12-18 军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