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后阎锡山留用日本兵 对解放军用毒气弹

   2020-04-1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每天上下班都能看到这些日本兵穿戴着护胸、护头的装备,手拿真刺刀对刺,就像在战场上作战一样,动真格,很残忍。”在96岁高龄的刘生的回忆里,60多年前的场景如今依然历历在目。居住在山西太原的刘生抗日战争期间曾在国民党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参谋处作

“每天上下班都能看到这些日本兵穿戴着护胸、护头的装备,手拿真刺刀对刺,就像在战场上作战一样,动真格,很残忍。”在96岁高龄的刘生的回忆里,60多年前的场景如今依然历历在目。

居住在山西太原的刘生抗日战争期间曾在国民党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参谋处作战科任中校参谋,1945年日本投降后,又在太原绥靖公署保安总司令部参谋处编训科担任科长。

刘生回忆的场景其实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残留在山西的日军活动实况。

山西大学历史系退休教授叶昌纲介绍,抗日战争胜利后,某些侵华日军仍然留恋“大东亚共荣圈”的迷梦,以种种形式继续残留在中国的北京、长春、青岛、上海、杭州、汉口以至海南岛等地。

叶昌纲说,残留山西的日军就是一个典型。因为日军认为山西无论在政治、经济,抑或地形、资源方面都具有脱离其他省区而独立的条件。他们认为,如果战后与控制山西的阎锡山势力相结合,把山西置于独立体制之下是完全可能的。

刘生介绍说,解放战争中,阎锡山著名的第十总队就是日本残留势力组成的队伍,规模相当于一个师,有3000人左右。

“这些士兵中有的是日本投降后没走的,有的是遣回日本后又重回太原的,有的还是从武汉跑过来的。他们都不愿意无条件投降。”刘生说,当时日本士兵都取了个中国名字,穿阎锡山部队的军装。

据《山西文史资料》记载,阎锡山对所留用的日本士兵,不但发双饷,而且后来一律晋升为少尉或中尉。

军国主义在精神上毒害了一批有一批的日本人,又对亚洲各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灾难性的侵害,帝国梦扭曲了人性,酿成了一场反人类的战争。即便在战争结束后,军国主义和法西斯遗毒仍戕害了众多战争中幸存的人们。

“感觉他们信仰武士道精神几近疯狂的程度。”刘生清楚地记得,有个中文名叫元全福的日本军官,在解放战争中战败,最后剖腹自杀。

刘生说:“我不确定这些日本士兵是否是迫于上级命令留下的,但我感觉他们是自愿的,你见到他们就会觉得他们从心里根本不接受投降的事实。”

据叶昌纲介绍,当时日伪山西省政府顾问辅佐官城野宏等人亲自出面运作了残留日军与阎锡山合作之事,而阎锡山则希望借助日军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然而,残留日军在解放战争中却屡吃败仗,在1948年6月解放军发动的晋中战役中,阎日混合军被歼达7万余人。再加上山西临汾和忻州两地被歼灭的,残留山西的日军死伤、被俘过半,几近覆灭。

叶昌纲说,然而剩余的力量依旧做垂死挣扎,甚至对解放太原的解放军使用了名为“联二苯”的毒气弹。但随着这场战役结束,城野宏等日本高层军官被俘,最后残留在山西的日军也彻底覆灭了。

在中国东北的黑龙江省虎林市有个虎头要塞,二战中被日本关东军吹嘘为“东方马其诺防线”。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军从收音机收听到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广播,但守卫要塞的日军指挥官却命令关掉收音机,继续垂死挣扎。8月26日下午3时30分,虎头日军守备队仅剩的53名官兵被苏联红军活捉。

这次战斗比二战结束的时间晚了11天。这11天,日军付出了2000余人的生命代价,也夺去了1000余名苏军官兵的生命。

虎头要塞的日军是主动负隅顽抗,而同在黑龙江的东宁要塞驻守日军则是被动继续战斗。东宁要塞研究员王宗仁介绍,由于苏军进攻切断了日军的联络通讯,东宁要塞日军并未接收到投降的消息。直到8月30日,残留日军方被苏联军队清剿完毕。最终在东宁牺牲的苏军为1500多人,日军死亡4000人。

战争是残酷的,军国主义迷梦和法西斯政权造成的危害更值得世人深思。

 
标签: 阎锡山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山西军阀阎锡山的治晋日记 可媲美曾国藩家书
    阎锡山经历中国近代政坛上的风风雨雨,三十多年几经沉浮,始终不倒。蒋介石称阎他是“晋文公”之类的人物。“中原大战”失利后,阎锡山蛰居大连闭门“做学问”,反思自己从政的经验得失,因而诞生了“只记理”的日记,在此后的岁月里,“记理”成了他的习惯。
  • 山西新军简介 共产党与阎锡山合作产生的新军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简称决死队,又称新军,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阎锡山合作在山西组织的一支新军。给当地的抗日工作起到了不小作用。 决死队下设四个纵队: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第三纵队、第四纵队决死队——1936年12月,薄一波着手训练1
    12-23 阎锡山
  • 阎锡山为山西作出了哪些贡献?
    说到过去的山西,始终绕不过一个人,此公便是掌权山西三十八载的阎锡山先生!外省人称阎老西,有人说他特小气,请客吃饭,一盘豆芽,一盘花生豆。修建的窄轨铁路,蒋介石和日军的火车也没办法开进来,人们谈论阎锡山时的关健词,不到翁、保守守、旧机者、军阀
    12-13 阎锡山
  • 宁愿在山西战死也绝不流亡于异乡的阎锡山
    全国最会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是哪的人?那不用说了,肯定是山西人,山西人会理财名遍天下。那说到山西你会想到谁?不知道您各位会给出什么答案,反正对中国近现代史敏感的小编第一反应,当然是那个山西大军阀,阎锡山啊!山西人,不仅精打细算,而且非常重视传
    12-10 阎锡山
  • 蒋介石警告阎锡山 若敢投日剿共我亲帅中共灭你
    1941年夏,蒋介石决定派徐永昌往二战区“视察”。8月25日,回到重庆的徐永昌向蒋介石汇报了以下几点:一是阎“通倭之事实防万一”,当在我抗战御共失败后;二是晋对中央误会甚,排除之方惟有不妨害其政权;三是阎“恶共恶到极点,日盼中央除共”。8月
  • 玩转山西的阎锡山怎么把日本鬼子忽悠得团团转?
    阎锡山,山西人,外号阎老西儿。统治山西三十八年,是名符其实的地方军阀。在抗战之前,阎锡山在山西的治理还是不错的。山西经常被评为模仿省份。而且阎锡山也不参与老蒋的事情。以德服人不打仗,所以山西也过了些太平日子。抗战暴发之后,阎锡山统治的山西成
    11-27 阎锡山
  • 中原大战阎锡山为何败给蒋介石 爱钱如命
    国民党军阀中,阎锡山最吝啬,几乎到了一毛不拔、爱钱如命的地步。1930年初,阎锡山决定和冯玉祥联手反蒋。为了取得军阀石友三的支持,这年3月,他派参谋长周玳赴河南新乡去拉拢石友三。周玳临行前,阎锡山笑着对他说:“周参谋长,石友三这个人见钱眼开
  • 国民党上将阎锡山是如何一招独霸山西数十年?
    吴佩孚的同学王兆中前来依附,吴给了他个上校副官。王不满足,称自己“文武兼资尤富于政治常识”,申请去河南当县长。昊批示:豫民何辜?然后原件发还。此公居然不识时务,又梦想着当旅长,请示说:“愿提一旅之师讨平两广,将来报捷洛阳,解甲归田,以种树自
    10-31 阎锡山
  • 一代军阀阎老西阎锡山名录 唯有教育不能省钱!
    被人戏称为“阎老西”的阎锡山其实是中国近代史上很有影响的风云人物。他从1912年出任山西督军,到1949年离开山西,主政山西30多年,一度把山西建设成了民国时期全国的模范省。从当时全国看,“同侪之中鲜有出其右者”。阎氏一向以小气抠门精于算计
  • 阎锡山的另一面 依靠有限财力迅速发展地方经济
    抗战初期,太原是国统区内抗日氛围最浓烈的一座城市,是一盏抗日明灯。可以说,这盏灯是阎锡山和共产党共同点亮的。当然,燃料就是当时弥漫在山西沟沟岭岭间特有的浓厚的民族抗日气氛。虽然,这盏灯后来燃成了熊熊烈火,把阎锡山烧得焦头烂额,但我们不能否认
    10-06 阎锡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