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两次发动宫廷政变的大臣 下场真的很惨

   2020-06-0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相对于春秋战国的其他国家而言,秦国是一个很少发生宫廷政变的国家。在六百多年的秦国历史上,仅仅发生过四次宫廷政变,其中有两次是同一批人发动的。然而,这些人的下场却是极其的悲惨。秦宁公是秦襄公的重孙子,秦襄公因为拥护周平王继位,而被周平王正式册

相对于春秋战国的其他国家而言,秦国是一个很少发生宫廷政变的国家。在六百多年的秦国历史上,仅仅发生过四次宫廷政变,其中有两次是同一批人发动的。

然而,这些人的下场却是极其的悲惨。

秦宁公是秦襄公的重孙子,秦襄公因为拥护周平王继位,而被周平王正式册封为诸侯,秦国正式建立。

秦宁公继位十二年后去世,留下了三个未成年的儿子。

原本,秦宁公在去世之前,已经立了长子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秦武公),可执掌秦国大权的大庶长弗忌(人如其名),一点儿也不忌讳秦国国君家族的颜面,竟然联合朝中大臣三父(人名)等人,发动了宫廷政变,废黜了太子,改立了太子的弟弟出子为新一任秦国国君。

然而,没想到他们竟然打错了如意算盘——这位新上任的国君,虽然年纪不大,却一点儿也不给他们面子,常常让他们感到焦头烂额。

于是,一怒之下,这几个人竟然又一次发动了宫廷政变——他们杀死了国君出子,把原本被他们废黜的太子,重新扶到了国君的位子上。

这位国君,就是秦武公。

此时,距离他被废黜已经有六年时间了。在这六年里,他每天都是在担惊受怕中度过的。因为他深知宫廷斗争的残酷性,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够活多久,不知道自己哪一天就会不明不白地死在自己亲弟弟和大臣三父等人的手中。

在那六年里,每一天都很有可能会是他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天。而这种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折磨,并不是常人所能够忍受下来的。

然而,他忍受了下来,只是为了活命,为了将来的复仇。

为此,他忍辱负重,经历了各种磨难。

然而,作为一个有仇必报的人,秦武公上任之初并没有急于行动,因为他深知自己现在的实力和影响,还不足以挑战三父等人的权威,自己必须继续忍耐。

六年的时间自己都忍耐了,又何必急于这一时呢?

在隐忍了三年之后,秦武公决定对那些人下手了。因为,自己在这三年里,已经明里暗里地培植了大量自己的势力,已经足够和他们摊牌了。

于是,秦武公在朝堂上对他们动手了,且借口也很站得住脚——这些人都是乱臣贼子,当年竟然敢私自废黜先君选定的太子,而后竟然又再次杀死国君,当当是改千刀万剐。

于是,三父等人不仅自己丢了脑袋,就连他们的家人也一起被处死——灭三族。

当年你们举止间就剥夺了我当国君的资格,如今我就剥夺掉你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资格。放心,你们是不会孤单的,黄泉路上有你们所有的家人去陪伴你们。

 
标签: 政变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盘点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七大宫廷政变
    政变在历史上几乎是每朝每代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因为一朝皇帝只能有一个,他们往往拥有无尚的荣耀和至上的权力,所以一职位时时刻刻被无数人所觊觎,然而导致了无数血雨腥风的政变。一、西汉“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又称作七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汉初期景帝前
    12-31 政变
  • 他的人生竟与唐太宗神似 弑兄杀弟逼父政变
    “唐太宗”李世民的人生经历颇有被人诟病之处,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因为“玄武门之变”中弑兄杀弟、让手下提着刀威胁老爹,以“非法”手段夺取皇位,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作为一位有为之君的历史地位。在朝鲜历史上,也有一位“太宗”,这位“太宗”是李氏朝鲜的第
  • 曹操本是忠诚曾拒绝参与对汉灵帝的政变
    公元188年,朝廷人事进行了重大调整。朝廷选拔一些清流名臣,比如刘焉、刘虞出任州牧、刺史,前往益州和幽州平定变乱。但是,些许的改良无法改变全局的颓势,经历了黄巾之乱的重创之后,东汉王朝已经日暮西山,气息奄奄。本年的六月,有位叫做王芬的官员,
  • 永乐帝的夺权之路 只是因一块西瓜引发的政变?
    建文帝即位之时,难以胜任对叔父辈藩王的驾驭,尤其是活跃于北部边境的燕王,为巩固南京政权的稳固,即位仅两个月后,便断然削藩。他采纳黄子澄的建议,由于顾忌燕王的军事实力,决定先断其羽翼,而且首当其冲的就是燕王一母同胞的兄弟周王。以此为开端,建文
  • 朝鲜甲申政变是为了脱离中国附属地位独立自主吗
    一场政变毫无疑问必然是流血的,1884年12月4日,朝鲜发生甲申政变。一场政变的发生必然与他的背景息息相关,今天探讨一下甲申政变背景。甲申政变背景主要分为两个流派:开化党和守旧派。何谓开化党:19世纪末,朝鲜王朝的封建统治风雨摇摆的,名族危
    12-26 政变
  • 二二六兵变 日本皇道派法西斯军官的一场政变
    日本军内皇道派法西斯青年军官发动的一次政变。1932年5月15日,日本法西斯少壮派军人曾袭击首相官邻和警视厅等地方,击毙首相犬养毅,要求成立军人内阁未成。此时法西斯势力进一步扩展。参加“二·二六”事变的日本军人1936年2月26日,日本法西
    12-26 政变
  • 一场未遂的政变 胡汉民在918后曾密谋联合反蒋
    阎锡山生前不仅注意保存自己的档案,而且还专门设立机构,截收民国时期的各方电报,因此,台北“国史馆”所存阎锡山档案内容极为丰富,可以说是研究民国史的一座尚待开发的矿藏。在台湾期间,曾浏览过阎锡山档案的部分内容,兹就30年代一项南北联合打倒蒋介
    12-25 政变
  • 让武则天走下政坛的神龙政变是怎么回事
    神龙政变是怎么一回事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的武则天女皇专政时期,但是最后因为一场证明,女皇的儿子李氏重新夺得了皇位。这场政变也被称为神龙政变。神龙政变是怎么一回事,它的具体发生和结局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条件。武则天剧照武则天作为李唐时期的皇后已
  • 什么是神龙政变?历史上哪个朝代发生的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又称神龙革命、五王政变,是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逼迫女帝武则天退位,使唐朝中宗复辟的事件。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
    12-21 唐朝政变
  • 哪位唐代公主曾欲政变并预谋毒杀皇帝
    唐朝有名的女性众多,除了武则天、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外,安乐公主也颇为有名,其故事也屡屡出现在电视剧之中。在电视剧《大明宫词》中李冰冰就饰演安乐公主一角。安乐公主寓意安乐,可她最终却不得安乐,惨遭杀害,还落了个“勃逆宫人”的称号。近日,长安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