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 张巡嚼齿杀妾在人性角度非豪杰?

   2020-10-1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张巡祠座落在河南商丘古城南门外,是为了纪念“安史之乱”中为保卫睢阳而殉难的张巡、许远等人所建。安史之乱时,叛将围攻睢阳,张巡率领将士保卫睢阳,并和叛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使敌军遭受重创。可惜最终因没有后援,城破殉难,他为平息叛乱,保护江淮黎民

张巡祠座落在河南商丘古城南门外,是为了纪念“安史之乱”中为保卫睢阳而殉难的张巡、许远等人所建。安史之乱时,叛将围攻睢阳,张巡率领将士保卫睢阳,并和叛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使敌军遭受重创。可惜最终因没有后援,城破殉难,他为平息叛乱,保护江淮黎民立下了不朽的功

我们身体中有一个部分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那就是牙齿外面覆盖的牙釉质,这牙釉质虽然不厚,但却很硬,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俗话说“咬碎了牙齿和血吞”,如果一个人不是有深仇大恨,要把牙齿咬碎的话,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文章说,有一个典故叫“张巡嚼齿”,就说的是历史上一位义士和自己的牙齿过不去的事。

唐朝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气焰嚣张,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派大将尹子奇率十万大军进攻睢阳。当时守睢阳的就是御史中丞张巡,他见敌军来势凶猛,只好据城固守。在指挥作战时,张巡慷慨激昂,高喊口号以振奋士气,由于过于激愤,眼角瞪裂出血,牙齿咬得格格响,咬碎了不少。

由于没有外援,张巡的军队被叛军围困久了,粮草断绝,士兵们饿死得很多,眼看就撑不住了。

这时候张巡就推出了自己的小妾,对将士们说:“我们长期缺乏粮食,但忠义一点也没减少,我很遗憾不能割下自己的肉来让大家吃,难道舍不得一个小妾而坐看士卒受饥挨饿?”

台下的将士一下子炸了锅:“不能杀啊!”“杀了我们也不吃啊!”……

张巡可不管这么多,一狠心就把小妾剁了,煮了一大锅汤,逼着将士们吃下去。

试想一想,一个小妾能填饱那么多守城的将士的肚子吗?张巡这样做,是为了收买军心,还是鼓舞士气?

后来睢阳城陷落,张巡成了俘虏,被张巡手下射瞎了一只眼睛的敌军将领尹子奇,当然早就听说了“张巡嚼齿”的故事,他凑到张巡跟前,盯着他使劲瞧:“听说你每次作战都要瞪裂眼角,咬碎牙齿,费那么大劲干嘛?”

张巡说:“我想吞掉你们这些叛贼啊,可惜我力不从心!”尹子奇还有些半信半疑,就用大刀把他的嘴撬开,只见里面果然只剩下三四颗牙了。

张巡接下来还大骂尹子奇是猪狗,胸怀还算大度的尹子奇并不生气,相反,还被他的忠义所感化,决定好好对待他,但手下人不停来劝告:“您就别费心机了,这人忠义耿耿,肯定不能为您所用,再加上他又得军心,不可久留啊!”尹子奇这才动了杀心。

关于张巡杀妾犒赏士兵、坚固军心这一段,韩愈先生却独持不同意见,他专门写文章进行考辩,说张巡杀死爱妾与事实不符,实际上是张巡的妾见情势危急而自杀。

韩愈先生未免有些美化张巡,一个能够将一口的牙齿咬碎的人,心肠一定比牙齿还要硬,在男尊女卑的社会,在生死存亡的时刻,环境逼人异化,张巡杀小妾,应该是铁板钉钉的事。

鲁迅先生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从人性角度来看,张巡算不上真豪杰。

 
标签: 张巡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张巡智破令狐潮简介 唐朝张巡人物评价
    唐朝张巡是著名的朝中大臣,张巡生于公元708年,卒于公元757年,是山西永济人。张巡自幼饱读诗书,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干成一番大事业。张巡为人正直豪爽,喜欢结交有志之士,讨厌和庸俗目光短浅的人做朋友。公元741年,时年33岁的张巡参加科举考试,
    12-24 唐朝张巡
  • 唐朝张巡的是谁?张巡和许远是什么关系呢?
    唐朝张巡是著名的朝中大臣,张巡生于公元708年,卒于公元757年,是山西永济人。张巡自幼饱读诗书,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干成一番大事业。张巡为人正直豪爽,喜欢结交有志之士,讨厌和庸俗目光短浅的人做朋友。公元741年,时年33岁的张巡参加科举考试,
    12-22 唐朝张巡
  • 张巡以爱妾肉赏士卒 安史之乱究竟有多少人被吃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同中央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战争, 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因为唐玄宗晚年不管朝政引起。由于发起叛乱者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为主,故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张、许大获全胜,且收获车马牛羊。
    12-18 张巡
  • 张巡 他改变大唐历史却为守城池杀妾食肉留骂名
    张巡,唐玄宗开元末年进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唐朝名将,战败被俘遇害,谥号大都督、邓国公。张巡年轻时就博览群书,通晓兵法,作为开元年间的进士,本可以在朝为官,可他却说:“如今朝纲不振,为什么要在朝廷做官?”就因为这句话被杨国忠排挤出朝廷,到真
    12-16 唐朝张巡
  • 杀妾吃妾的朝代高官张巡为何被称为忠烈之士
    《新唐书》的传文,也只提杀妾食妾,不提食尽城中妇孺,大概是作者觉得,妾是自家人,杀也罢吃也罢,近于以私奉公,无可厚非。什么事是以任何借口都不能做的?或者,有没有无论如何也不能做的事?孟子说:“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可惜不曾
    12-15 张巡
  • 揭秘唐朝安史之乱中的血战 张巡死守睢阳
    黑压压的叛军似蝗虫扑向睢阳的城头,满地是横七竖八的尸首,断裂的战旗,及至接近城头,杀声震天的队列却疑惑的放慢了脚步,这个使他们付出惨重伤亡的小城,此时死一般的沉寂,隐约立起几个面有菜色的守军身影,吃力的拉开弓弦,摇晃了几下又倒了下去。公元7
    11-25 唐朝张巡
  • 食人肉充当军粮 张巡杀妾分肉吃人三万
    食人一般会出现在大灾或战乱之年,这是一个极其恐怖的现象。唐末曾有人杀掉自己的且与人分食这是怎么回事呢?唐至德二年(757年),安史之乱始作俑者安禄山被刺死后,他的儿子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军十三万南侵江淮屏障睢阳。当时,著名将领张巡与太守许远
    11-17 张巡
  • 张巡吃人死守睢阳拯救大唐帝国是大义还是大罪?
    一片死寂的睢阳城头,竟然飘出了肉香。睢阳城上仅存的士卒,每个人都冷冷的盯着城头的那锅肉。“都愣着干什么?过来吃!不吃,拿什么来打退明天安贼的进攻”。张巡嘶吼着。扯着脸上的伤痕,文弱的脸变得狰狞。还是没有动静,南霁云看着近似疯狂的张巡,这位开
  • 安史之乱张巡守睢阳时到底吃了多少人?
    张巡首先要保障的,是他的士兵,而不是睢阳百姓。对士兵的热爱,让他献出了爱妾,但要说他带头吃掉了三万百姓,这殊不足信。尹子奇率13万叛军,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月二十五日进攻睢阳。张巡得睢阳太守许远告急,旋率将士3000余赶赴睢阳。宁陵
  • 张巡借箭破敌:安史之乱中一次重要的以弱胜强
    唐玄宗一路西逃,但忠于朝廷的官员们却纷纷带领军民,奋起抵抗叛军。其中,最早起来打击叛军的,是平原(今山东平原)太守颜真卿和他的堂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颜真卿是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唐代初期的学者颜师古的后代。早在安禄山谋反朝廷的迹象越
    10-04 张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