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宰相公孙衍简介 公孙衍为什么叫犀首

   2020-09-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公孙衍原是秦国宰相,深得秦惠王的信任和器重,帮助秦国攻魏,并收复河西,但是由于公孙衍没有经受诱惑被魏王收买,之后张仪将公孙衍排挤出了秦国,无奈只能转而投向魏国,但是不久又呆不下去只能投靠韩国,其一生仕途就这样兜兜转转,最终因为官场勾心斗角而

公孙衍原是秦国宰相,深得秦惠王的信任和器重,帮助秦国攻魏,并收复河西,但是由于公孙衍没有经受诱惑被魏王收买,之后张仪将公孙衍排挤出了秦国,无奈只能转而投向魏国,但是不久又呆不下去只能投靠韩国,其一生仕途就这样兜兜转转,最终因为官场勾心斗角而死。

秦国宰相公孙衍简介

公孙衍又被人称之为犀首,出生年月不详,生于陕西华阴,是个地道的陕西人,所处时代是战国时期,其主要工作是做一个纵横家,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外交官,公孙衍的政治主张是合纵抗秦国,公孙衍本人也是合纵派的先驱。公孙衍自工作以来,先后在秦韩魏这三个国家工作过。

公元前333年,公孙衍来到了秦国,那时候秦惠王执政,公孙衍在朝中担任秦国最高官职,手握军政大权。之后公孙衍离开秦国来到了魏国,在魏国公孙衍遇见了同行陈轸,陈轸献计策于公孙衍,赢得了魏王的信任,把魏国的相爷拉下了台,不仅如此还赢得了燕王赵王的信任和赏识,此后公孙衍就当上了三国之相,手握军权,有着很大的权利。

说到公孙衍就不得不说到张仪,这两人是死对头,公孙衍政治主张是合纵,而张仪的政治主张是连横。公元前318年,公孙衍合纵成功,联盟其他5国攻击秦国,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从公孙衍的角度上他已经成功了,因为他已经将他的政治主张合纵发挥了作用。

《大秦帝国》公孙衍剧照

公孙衍在任职秦国宰相期间,助秦破魏,拿下了河西这个重要的战略地位。此后公孙衍被魏王收买,心已经靠向魏国了给秦惠王出了一招误国之策,那时候张仪出现一招制胜,让秦惠王如梦初醒。此后,公孙衍在秦国无立足之地只能前往了魏国,在魏国担任将军一职。魏国此时已经不行了,所以公孙衍就开始了他的合纵大计,但是都没有成功,最终只能前往韩国当相国,但是结局都是合纵没有成功最终死在勾心斗角中。

公孙衍为什么叫犀首

犀首主要是形容犀牛角,这是一种非常珍贵且难得的东西,一层意思是说明公孙衍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公孙衍不仅具战略眼光更是运筹帷幄,一张巧嘴走遍天下,其合纵之际最终没有成功,但是却也没有失败一说。另外一层意思是公孙衍曾经干过一个职务就是以犀首相称的,所以就以这个职位来称呼公孙衍,犀首就是这样而来的。

扩展阅读:

公孙衍是连横还是合纵?

答:公孙衍是合纵,而且还是其倡始着,有人会提出苏秦,关于张仪苏秦公孙衍这三个人的关系很容易让人混淆,张仪苏秦这两个人很是有名,但是实际上这两人并没有什么关系,两人差了一代,张仪死了以后苏秦才开始展露头角,所以这两人一生都没有过交集。而和张仪有过交集的就是公孙衍,那么张仪是连横的代表人物,那么与之同时代抗衡的合纵代表就是公孙衍了,史书中就是这么记载的。

关于秦国宰相公孙衍简介,公孙衍为什么叫犀首我们已经介绍完毕了,公孙衍是一个有才有能有德的人物,合纵攻秦让5个国家联盟攻秦,更能体现公孙衍的能力和魄力,其人就如犀首一样珍贵难得。

 
标签: 宰相 公孙衍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宰相和丞相一样吗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
    宰相和丞相一样吗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
    1、丞相一定是宰相,宰相不一定是丞相。比如在朱元璋废除丞相前,皇帝身边重要的官职都可以称为宰相。胡惟庸案后,丞相职位虽然被废除,但是朱元璋设立内阁大学士来辅佐皇帝,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职位。2、明朝灭亡后,清朝走进历史的舞台。清朝沿用了明朝
  •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系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系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
    1、性质不同: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2、特点不同:丞相只有一个人;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
  • 宰相称谓的来历 宰相称谓的由来
    宰相称谓的来历 宰相称谓的由来
    1、“宰相”之称源于西周时期的“太宰”和战国及其以后的“相国”与“相”。2、“宰”原指奴隶主的家务总管,“相”字古意为辅佐。两字结合,就有“百官之长”的含义。相对于朝廷来说,前者当为国家的政务总管,后者则是国君下的文官之长。于是,人们便将国
  • 宰相是个什么官 宰相是多大的官
    宰相是个什么官 宰相是多大的官
    1、宰相的职位是君主的最高幕僚,百官的首长。2、在我国君主专制时期,宰相的权力很大,仅次于天子,宰相的职责是辅佐皇帝,总揽政务。宰相是联结君主制和官僚制的中心环节,参与国家重大事项的决策,总管军、政、财等权力。3、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
  • 宰相的权力有多大 古代宰相的权力有多大
    宰相的权力有多大 古代宰相的权力有多大
    1、宰相的权力与职责主要有:参决军国大政方针,是宰相最重要的职权。关于皇帝、皇后及太子的废立等大事,均得与宰相共同议定。择百官,进贤能。对百官的考核与奖惩之权。 2、在我国封建时代,宰相是中央政府的首脑,是封建国家最高行政管理负责人。宰相的
  • 宰相刘墉的后代 宰相刘墉有儿子吗
    宰相刘墉的后代 宰相刘墉有儿子吗
    1、刘墉自己没有儿子,从刘绂煜(即刘墉的九叔)的第六个儿子处过继了次子刘锡朋为自己的儿子。刘锡朋有两个儿子,长子刘光海,次子刘耀海。2、刘墉有一个侄儿,名字叫刘镮之。刘镮之有两个儿子,长子刘喜海,次子刘华海。刘喜海后来也官至尚书。3、从刘统
  • 比宰相大一级是什么官 比宰相大一级的官位是啥
    比宰相大一级是什么官 比宰相大一级的官位是啥
    1、比宰相大的只有皇帝。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官员的一种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2、史传商代有伊尹为相,周代周公为太宰,皆为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太宰与相就合称为宰相。宰
  • 宰相制最早创设于哪一朝代 宰相制起源的朝代简介
    宰相制最早创设于哪一朝代 宰相制起源的朝代简
    1、丞相作为官称,始于秦国,后来也被他国采用。2、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宰相制度的普遍实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时,便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秦朝的宰相仍沿袭统一前的叫法,称“丞相”。秦朝开始实行一相制
  • 明朝有宰相吗 明朝有没有宰相
    明朝有宰相吗 明朝有没有宰相
    1、明朝初期曾设置过宰相,李善长,胡惟庸算是最后两位宰相的人,但是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就以胡惟庸谋反为罪名,将胡惟庸诛九族,九族中有前一任宰相李善长。同时废除宰相制,将宰相的权力分配给六部。让六部直接为皇帝负责。2、清朝时也不设宰相,但
  • 房玄龄是哪个朝代的宰相 房玄龄属于什么朝代的人
    房玄龄是哪个朝代的宰相 房玄龄属于什么朝代的
    1、房玄龄是唐朝人。2、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唐初齐州人,房彦谦之子。3、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4、武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