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为何向皇帝推荐自己的政敌做宰相?

   2020-09-2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三国曹丕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不过这话也不完全对,诸君请看北宋的欧阳修就曾把三个和自己政见不同的人积极地向皇帝举荐希望朝廷重用他们,这三个人就是吕公著、司马光和王安石。嘉祐六年,欧阳修任参知政事,宋仁宗要他举荐三个可任宰相的人,他便推荐上

三国曹丕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不过这话也不完全对,诸君请看北宋的欧阳修就曾把三个和自己政见不同的人积极地向皇帝举荐希望朝廷重用他们,这三个人就是吕公著、司马光和王安石。

嘉祐六年,欧阳修任参知政事,宋仁宗要他举荐三个可任宰相的人,他便推荐上述三个人。当年范仲淹搞“庆历新政”时,欧阳修等人支持范仲淹变法,被指为搞朋党。欧阳修因而作《朋党论》,承认君子也要有朋党,否则斗不过小人,触动了仁宗的敏感神经,宋初的家法之一就是严禁臣下结党营私,再加上反改革声浪极大,仁宗就收了变革的心愿,将范仲淹等人一律贬到地方。吕公著的父亲吕夷简再度为相,也曾打击过欧阳修。欧阳修早年对吕夷简的作法并不赞成,甚至多有讥讽之意。不过谈到吕公著却很有好感,当时欧阳修是颍州的知州,很器重比他小11岁的吕公著,结为讲学之友。欧阳修推荐王安石、吕公著两人为谏官,称公著是夷简之子,“器识深远,沉静寡言,富贵不染其心,利害不移其守”。又说吕公著“心乐闲退,淡于世事,然所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者也”。欧阳修出使契丹,契丹主问及中国有学行之士,欧阳修第一个提到的是吕公著。

说到和司马光的矛盾,当时也是显而易见的。仁宗皇帝没有子嗣,将太宗曾孙、濮安懿王赵允让之子赵宗实过继为子,赐名曙,这就是英宗。对于英宗该如何称呼自己的亲生父亲,大家议见不统一,宰相韩琦、副宰相欧阳修认为应该称父亲,而司马光认为应该按儒家的宗法制度称伯父,这就是有名的“濮议”。在这个问题上,司马光和欧阳修之间有过激烈的交锋,可是欧阳修照样推荐司马光,治平四年(1067),英宗崩,神宗继位,欧阳修又向新皇帝力荐司马光,盛称他“德性淳正,学术通明……臣忝在政府,详知其事,不敢不奏。”此便是昔贤之用心,以公平心待人。

不仅对吕夷简、司马光是这样,对王安石也是如此。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他从小喜好读书,天赋极高,记忆力超强,有过目不忘之才。写文章不加思索,动笔如飞,见过他文章的人,莫不交口称赞,服其精妙。王安石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年方弱冠即以天下为已任,立志做一番大事业。他的朋友曾巩将王安石的文章拿去推荐给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读后大为赞叹,四处宣扬王安石才华出众。王安石早从曾巩那里听过欧阳修对他的好评,但直到嘉佑初年才登门拜访。欧阳修对他的姗姗来迟并不介意,“倒屣相迎”,延之于广座之中。后又有《赠王介甫》诗:“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这位翰林学士,以一代文宗之尊,竟对当时一名默默无闻的后生晚辈以李白、韩愈期许,实在难能可贵。有了文坛领袖的推崇,王安石很快便名满天下。不仅如此,欧阳修还在朝廷力荐当今可为宰相者三人,王安石便为其中一位。王安石任相时,欧阳修撰文表示祝贺。后来王安石执意变法,欧阳修虽然是反对者之一,但二人终生诗文赠答,书信往来,维持着深厚的个人友谊。欧阳修死后,在众多的祭奠文章中,感情最深、写得最好的,还算王安石的《祭欧阳文忠公文》。

可见天下事,只要不存私心,掌握权力的,一旦把公事放在第一位,想到的不是车子、票子、婊子,做的自然是公允之事,如果趁机收受别人的钱财,看重别人后面的权势,而不是德能勤绩,自然肯定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比起古人,我们做得更好,只要肯用心。

 
标签: 欧阳修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宋朝著名诗人梅尧臣简介 欧阳修唯一佩服的文人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故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
  • 历史上是如何评价北宋文学家和政治家欧阳修的?
    欧阳修是北宋大文学家和政治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在北宋的文坛上和政治上都极负盛名。欧阳修自幼勤奋好学,天圣七年二甲进士十七名,从此步入仕途,后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相比于在政治上的成就,欧
  • 租房在两宋城市较流行 北宋文魁欧阳修曾住公租
    《水浒传》里,武大赁房,石秀租住旅社房子,鲁达和宋江租民房。这是宋代无房产者的三条出路,第四条出路则是租官房。租房在两宋城市比较流行。北宋初,大多数官员没房,包括宰相和枢密使,得租房住。北宋中期,开封和其他一二线城市,人口密集,地盘太小,城
  • 揭秘范镇能步入仕途全靠欧阳修岳父的赏识
    北宋范镇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早年和薛奎相识,得到了他的赏识,被聘为幕宾。之后薛奎入朝,把范镇也一起带到了京城。到了京城,范镇的文章马上就得到了当时京城的名士的赞赏。不久,他就中了进士,任主薄。因为才能出众和正直的性格,被升到了知谏院当
    12-05 欧阳修
  • 《新五代史》的作者 由大文豪欧阳修负责编纂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它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
  • 欧阳修苦读 带你详细了解欧阳修的逸闻趣事
    欧阳修苦读,欧阳修苦读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故事呢?我们知道欧阳修在四岁的时候家境非常的平凡,因此就有了欧阳修苦读这样的一个故事,一起来看一下欧阳修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逸闻趣事,让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欧阳修这个人物。原文译文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
    11-21 欧阳修
  • 欧阳修被贬是怎么回事 欧阳修陵园地点环境介绍
    欧阳修被贬的故事通过他的诗句被后人深深地记住,表达了一代诗人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的心情,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欧阳修被贬。欧阳修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仕途并不一帆风顺。他三次被贬,但是三次都顽强的度过。他非常赏识范仲淹的才学和政治观点,主动写
    11-11 欧阳修
  • 北宋欧阳修曾因绯闻被贬 被指有“不伦之情”
    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一生坎坷,在许多地方留下宦迹,其中就包括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正定原名真定,北宋时期是河北西路首府。庆历年间,欧阳修曾经奉使河北西路都转运使,相当于河北西路的“省长”。欧阳修曾尖刻抨击朝廷用人政策,这些正义之言,
  • 欧阳修简介 北宋政治家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生
    欧阳修简介: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
  • 利用超级风流绯闻 是政敌击败欧阳修的杀手锏
    大宋王朝到了宋仁宗时代,已有了不少积弊,譬如,冗官冗员开始显现,贫富差距开始拉大,社会矛盾逐渐突出了。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与欧阳修交往颇深的范仲淹着手呼吁改革,他把社会问题归咎为腐败,而欧阳修看得更深刻,认为冗官冗员才是根本问题。最
    10-27 欧阳修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