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师湘西到上海参加淞沪抗战 4天即损失2500人

   2020-05-1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我老娘今年95岁,鹤发童颜、思路清晰,每每说起从前的故事,老人家总有唠不完的叨叨,特别对‘昭和年世’日本鬼子侵华犯下的种种兽行,更是义愤填膺。”嘉善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王永强曾发表过一篇名为《小镇轶事》的连载文章,在引言中这样说。“昭和年世

“我老娘今年95岁,鹤发童颜、思路清晰,每每说起从前的故事,老人家总有唠不完的叨叨,特别对‘昭和年世’日本鬼子侵华犯下的种种兽行,更是义愤填膺。”嘉善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王永强曾发表过一篇名为《小镇轶事》的连载文章,在引言中这样说。

“昭和年世”,是抗战时期沦陷区被迫使用的日本天皇年号,而嘉善是当时浙江省的第一个沦陷区。

1937年8月9日,日军在上海蓄意滋事挑衅;13日,淞沪会战爆发。由于嘉善特殊的地理和战略位置,从8月至11月,遭到了敌机多次强烈轰炸。11月5日清晨,日军多个师团在金山卫一线强行登陆,嘉善告急。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军政部第三战区命令第10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调集预备11师41团、109师、128师、暂编13旅1团、62师368团等部队官兵15570余人,从11月8日到14日,在枫泾至嘉善县城一线阻击日军进犯。这一仗,创下了淞沪大撤退的阻击战之最。

“那一场仗,打得真是艰苦啊!”在王永强母亲的记忆里,嘉善抗日阻击战打了七天七夜,无比壮烈,尤其是128师等将士们表现出来的骁勇和顽强,让当地老百姓刻骨铭心。

一颗颗炮弹落下来

老百姓仓皇逃命

128师的将士们大多来自湖南省凤凰县,而师长顾家齐这个名字在嘉善当地家喻户晓。

“仗打得有多惨烈!那时候的凤凰城里几乎家家挂白幡、户户戴孝帕。”嘉善县博物馆馆长顾国强带记者来到抗日嘉善阻击战纪念碑。这个碑由嘉善县人民政府立于1997年11月8日,镌石纪事,以告慰英魂。

如今,纪念碑两旁的松柏已高耸而立,一片葱郁。碑上镌刻的7个头戴军帽、神态迥异的战士头像:或怒目圆睁,或皱眉咬唇,或神情坚毅,似乎在和我们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王永强的母亲记得,日军第一次来轰炸是在一个天气晴好的上午,那时她还不到17岁,“我姆妈(当地方言)到东墙门去晒衣服,忽然听到头顶上有‘呼呼呼’的响声,抬头一看,有一架飞机贴着近地面飞过去,她还叫了一声:‘飞机怎么飞得这么低!’”

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不一会儿,远处就传来了闷闷的轰隆声,日军的飞机往嘉善城里投下炸弹,一颗颗炮弹落下来,整个地面都在摇动,满城燃起冲天大火。

一时间,大家人心惶惶,一对对逃难的人背起大包小包、拖儿携女四处奔散。“大家都说要想活命,就得逃过苏嘉铁路。”王永强母亲一家千辛万苦坐船逃到了桐乡乌镇乡下一个叫燕窝浜的小村庄。

血肉之躯对抗飞机大炮

双方武力对比悬殊

伴随空中轰炸的,还有日军的地面攻势。

嘉善地处沪杭线中心。为了截断沪杭铁路和苏嘉铁路,封堵上海守军的退路,阻击中国军队支援上海守军,并进犯南京,日军陆续从金山卫一线强行登陆,分三路推进,其中日军第18师团急趋嘉善,日军第114师团直指嘉兴,妄图控制这个战略要地。

想要争取时间,确保后方转移和淞沪战场上部队的撤退,必须在嘉善阻击进犯的敌人。当时驻守宁波的国军128师接到上级命令,立刻日夜兼程奔扑前线。

当时的任务是:阻击日军,坚守嘉善4天,以粉碎日军阴谋。

顾国强翻开《嘉善文史资料(第一辑)》,上面记载着:我方军队在驻守嘉善门户——枫泾镇外围阵地时,经过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弹尽援绝而失守,嘉善处于正面受敌。接下来几天,日军的增援部队越来越多,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我方阵地疯狂扑来。

据资料显示,当时,在防守才两个昼夜时,128师官兵的伤亡人数就已达到了600余人。而原因就是,双方的武器装备力量对比实在是太悬殊了!

128师师部副官唐国钧等人曾在记录这次战斗的文章中提到:“我军战士们大多用的是‘土械枪’(土枪)和‘风造枪’,其陈旧程度,用顾家齐师长的话来形容,真是‘比道台衙门口的石狮子年龄还要老一点’。”

据该文回忆,此后,128师将部队转移到距原阵地前方五六百公尺处,趁日军进攻前的间隙时间,抓紧构筑新的掩蔽工事,利用掩体保存实力。

改变战略战术,打夜战、近战、白刃战

怎样减少牺牲?顾家齐下达指示:必须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充分发挥我方夜战、近战、白刃战的优势,才能克敌制胜。

在防守阵地的第三天拂晓,日军出动十多架飞机进行反复疯狂扫射,地面部队则以多行横队的形式,向128师的阵地涌来。

战士们坚守在掩体处,等到日军进入伏击圈内后,迅速直扑日军。128师的三湘战士们几乎个个是苗族青壮年,精悍善战,对白刃拼搏更是行家,他们以近战拼刺刀的办法,杀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由于地面近战双方距离过小,日军的飞机就不敢贸然投弹。这样一来,敌机只能在战场上空“嗡嗡”盘旋,虚张声势。

这样的战斗发生了一次又一次,每次都从白天相持到晚上,而我方一次次把敌人压了回去。日军吃过好几次与我方近战的苦头,一交火就逐渐显得胆怯想溜,但128师的战士们却紧咬住不放,步步紧逼,尽量把距离拉近。

坚守到第4天,师部决定进一步改变作战阵容,在离原阵地一定距离的后方和两侧,又构筑起新的掩蔽工体,并在当地老百姓的支援下,在原阵地上虚设了一些稻草人以迷惑敌人。敌人果然中计,在后来的其中一次战斗中我方因此占据上风。

经过多天激战,日军未能突破我方防线,坚守四天的任务已经完成,但因未接到司令部的撤退命令,128师依然继续坚守阵地。

“但敌人的大队兵力来了,他们绕过正面阵地,从后方包抄过来。来势凶猛、火力之密,都超过前几次。”顾国强说,128师腹背受敌,“当时顾家齐果断命令,退守嘉善火车站第二线,同时767团移至西侧,扼守嘉善西城门外的67号铁路桥,守住我方后路,并准备在那儿和敌军打一场恶战。”

67号铁路桥阻击战,战士鲜血染红河流

那一年,嘉善县凤桐乡庄联丰村村民胡爱法20岁,在日军打进来时他和家人本早已出门逃难。后来因为放心不下,他和舅舅在一天夜里又摇船回来了。

“港口已经封了出不去,67号铁路桥周围守满了中国军人,村里横港一带驻兵的房子里堆满了子弹和手榴弹。当时我们把船掉头从后面小港走,突然飞来了日本3架飞机,向守在铁路桥旁的中国军队扫射,还扔了炸弹。”

胡爱法看到的这一幕就是67号铁路桥阻击战,打得异常猛烈。“敌机飞得很低,连竹园里的竹梢也被飞机气流折断。铁路桥旁的士兵们马上散开隐蔽,用步枪、机枪回击敌人。他们有些俯倒在稻田里,有些把身体紧贴在铁路路基两边,但伤亡仍然很惨重。”

“紧贴铁路路基旁的战士一排排地死在路旁,但他们很勇敢,有些士兵虽然已经身亡,手里却还紧紧握着枪,他们脚的周围,子弹壳多得可以用簸箕来装。”

让同村村民章茂坤印象深刻的是村里的乌桥浜河,被鲜血染成了红色。“白天日军的飞机只是投炸弹、扫机枪,我们的战士就蹲在壕沟里打,到晚上就冲出来与敌军冲杀。战士们非常英勇,田野里到处是尸体,有我们的,也有敌人的,当时的场景真是惊天动地!”

终于,128师经过浴血鏖战,通过了67号铁路桥,奉令星夜撤回杭州临平休整。

“嘉善抗日阻击战一役,128师伤亡官兵近2500人,许多班排以上军官伤亡,还有人至今生死不明。”顾国强说,“虽然牺牲重大,但粉碎了日军阴谋,为后方部署及部队转移赢得了时间。”

 
标签: 苗族 海参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古代中国哪个朝代是苗族的 古代中国哪个朝代是苗族的介绍
    古代中国哪个朝代是苗族的 古代中国哪个朝代是
    1、根据史籍记载和传说,苗族先民殷周时代约在今湖北清江流域和湖南洞庭湖一带生息。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巴蜀、夜郎以及荆州都有苗族先民活动。2、苗族与南越原住居民与其有渊源,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500
  • 花垣苗族有何习俗?花垣苗族在节庆时会干啥
    花垣苗族节庆较多,除春节、春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与汉族相同的节日外,最具表性的有如下节庆:赶年场(调节)农历正月,各地苗民自行约定地点、日期赶场。是日,男女老少身着盛装聚会,各地艺人歌手、狮子龙灯云集,年场内人流如潮,异常热
    12-16 苗族
  • 苗族真实存在的活死人墓 活人埋入墓中祭祖
    活死人墓,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埋葬活人的墓,在贵州就存在着这样的活死人墓,村里的人不仅不反感,还会每年都去祭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活死人墓呢?原来这里还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在贵州镇宁县有一个叫蒙正的村落,村里的人每年都要去山上举行一次祭祀,所祭者非
    12-16 苗族
  • 苗族古老婚姻的“活化石” 神秘刻道揭秘
    刻道——又称为刻木,或称为苗族开亲歌,是施秉苗族酒歌的一种,因它的主要内容刻于圆形竹木之上,苗民们-持棒而歌,故有此称谓。它流传于黔东南施秉县的杨柳塘镇一带。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以前结亲嫁女都要对唱开亲歌,如果答不出就要被罚酒。一个开
  • 揭开湘西赶尸人神秘面纱 如传说的苗族巫术
    赶尸人,一个身穿道袍的法师通过以一种特殊巫术引领尸体行走为职业的人。在我国,湘西赶尸人十分著名,也是当地的土著习俗之一。苗族的巫术属于楚巫文化!苗族的巫术分黑和白两种。“湘西赶尸”术是一种是巫楚文化的一种,属于白巫术,也是流行在湘西一带的一
    11-03 苗族
  • 湖南苗族“吊脚楼”是什么样的?“吊脚楼”简介
    湘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其传统民居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朴素的地方文化特色,这里的传统民居不拘一格,最能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湘西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是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为了适应周围环境,合理利用地形条件和生存空间的必然结果。同时由于深受巴蜀文
    10-09 苗族
  • 施洞苗寨的姊妹节是怎样过的?苗族姊妹节
    施洞地区吃姊妹饭活动十分热闹,每年农历三月,当节日临近的时候,远近的苗族村寨都忙碌起来,准备迎接和参加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活动。施洞地区每年农历三月十三日至十六日过姊妹节,程序俗成不变。农历三月十三日,各村寨的姊妹们都上山去采撷南烛木叶、姊
    09-22 苗族
  • 古代封建社会苗族人多受到欺压原因是什么
    在历史上,苗族之所以女性身上银饰多,相传一是因为战争逃亡携带不便做成银饰,其次关乎自然山水虫鱼鸟兽,苗族本就是一个被驱赶的民族。自古以来,苗、瑶、侗、土家等原住民族,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是这里的最早的主人。在土家族的语言里,土家族自
    09-20 苗族
  • 震惊!死婴复活 苗族蛊术竟如此神奇
    血婴蛊,相似于降头术里的养小鬼,但比降头术中的残忍许多。首先,要有一个一出生便夭折的婴儿,但哪里会有那么多一出生就夭折的婴儿呢?不可思议,一些不怀好意者,是如何让婴儿一出生就“夭折”其次,有了婴儿之后,要一个未满十五的处女,用她的血,来喂养
    09-13
  • 古代封建社会苗族人多受到欺压
    在历史上,苗族之所以女性身上银饰多,相传一是因为战争逃亡携带不便做成银饰,其次关乎自然山水虫鱼鸟兽,苗族本就是一个被驱赶的民族。自古以来,苗、瑶、侗、土家等原住民族,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是这里的最早的主人。在土家族的语言里,土家族自
    08-05 苗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