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解读 清代隆裕太后神秘死亡之谜

   2020-11-2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随着袁世凯时代的终结,溥仪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溥仪年仅六岁就成了亡国之君。按说清朝亡国与中国历史上很多王朝的亡国不一样,它跟中华民国有个交易:清皇室放弃国家政权,中华民国允许溥仪保留皇帝的地位和待遇。所以,别看溥仪退位了,依然是合法的

随着袁世凯时代的终结,溥仪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溥仪年仅六岁就成了亡国之君。按说清朝亡国与中国历史上很多王朝的亡国不一样,它跟中华民国有个交易:清皇室放弃国家政权,中华民国允许溥仪保留皇帝的地位和待遇。所以,别看溥仪退位了,依然是合法的君主,但这个“君主”当得真不是滋味。溥仪晚年回忆,此时的紫禁城中充满了压抑的气氛,每天清晨,他给隆裕太后请安,经常看到太后在擦眼泪;太监也是个个唉声叹气;来到书房,师傅愁眉苦脸,讲起课来有气无力…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溥仪退位不久,他名分上的母亲隆裕太后抑郁而死,这给他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深宫凄凉,太后之死

隆裕二十一岁的时候,由姑妈慈禧太后一手包办,嫁给了比她小三岁的表弟光绪皇帝做皇后。慈禧当年进宫的时候身份低微,即使后来垂帘听政,大权独揽,按规矩娘家也享受不到“皇亲国戚”的待遇,这是她一生的恨事,所以,她让自己的侄女成为皇后,本是抬举娘家的一番好意,但这一举动反而给两个年轻人造成了终身的痛苦并间接地影响了帝国的命运。光绪帝不喜欢这个皇后,从不跟她亲近,入宫之初,还偶尔搞些恶作剧捉弄皇后一番,后来干脆懒得理她了。再后来,皇帝跟太后闹矛盾,她成了双方的出气筒。作为一个女人,得不到丈夫和婆婆的欢心,真是最痛苦的一件事儿了。皇后本来长得就不美丽,长期压抑的生活使她显得更为苍老,看上去面容消瘦、肤色晦暗、有些驼背,不短的脸型写满了忧伤。她整天陪在慈禧太后身边,大气不敢出,对太监也很和善。

戊戌政变之后,光绪皇帝被软禁在中南海的瀛台,隆裕一度前来做伴儿,夫妻双方有了难得的接触,但光绪情绪低落,心情激动,对她非打即骂。有一次把她心爱的头饰给砸了,然后,按着她的脑袋往墙上撞,直到把她打得鼻青脸肿方才罢休,所以,她搬到另一间屋子独居。

后来,她养了很多蚕,看着蚕宝宝破茧而出,十分兴奋,感觉生活有了些乐趣。光绪也经常来看蚕,觉得很新奇,逐渐不打她了,但夫妻关系依然不融洽。光绪帝活着,她守活寡;光绪帝死了,她升格为太后,但慈禧把权力交给了载沣,又把她晾在了一边儿。

作为一个女人,隆裕太后的遭遇令人同情,但不能说她没有政治野心。慈禧太后去世之后,受气的媳妇熬成了婆,二十年陪伴慈禧,耳濡目染,自然也想效法,所以,载沣监国期间,隆裕不时对载沣指手画脚。但她一没才干、二没见识、三没手段,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这些小家子气的办法,偶尔用几次还行,常用就不灵了,所以,连懦弱的载沣也不怕她。

不过,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隆裕太后终于找到了机会,她撤掉了载沣的监国摄政王头衔。当然,这事儿既有来自袁世凯的压力,心力交瘁的载沣也确实提出了“辞职”,但对于这一变更国家体制的重大人事变动,她未跟任何人商量,立即拍板同意,把载沣一撸到底。

她可能以为这是她垂帘听政的大好时机,但载沣一退,袁世凯更无忌惮,而隆裕太后自己也面临着无法应付的局面,直到最后亲自签发了《退位诏书》,宣告了大清亡国。她自感对上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对下愧对幼小的溥仪,真是万箭穿心,从此成天以泪洗面。

民国建立之后,她领着溥仪过起了关门帝王的生活,但即使在宫中她也面临着四面楚歌的困境:以载沣为首的满族亲贵恨她卖国,断绝了来往;宫内同治、光绪的妃子根本不拿她这位太后当回事儿,更是趁机排挤;加上她考虑到皇室已经失去了国家政权,为了节省开支,搞了一次裁员,结果连太监也愤愤不平。隆裕太后有苦说不出,终于积郁成疾。

旧历新年过得凄惨无比,紫禁城中没有了花团锦簇、人来人往的景象,按例应该由溥仪出面宴请一下王公,吃一顿皇家的团圆饭,并接受王公的朝贺,但王公们装聋作哑,闭门不出。转过年来,隆裕太后过生日,王公同样不理不睬,连一句“生日快乐”的空话都懒得说,更别说送“生日礼物”了。隆裕太后急火攻心,病情顿时恶化。

凌晨,隆裕太后陷入垂危状态,内务府大臣世续赶来照料。当时,隆裕身边只有两三个宫女在抹眼泪,七岁的溥仪在一旁哈欠连连。根据《清稗类钞》记载,隆裕看到世续,吃力地说:“孤儿寡母,千古伤心,睹宫宇之荒凉,不知魂归何所!”然后,隆裕又拉着溥仪的小手,流着眼泪说:“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而国亡,而母死,茫然不知。

 
标签: 隆裕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光绪帝不和隆裕皇后圆房是对慈禧太后的反抗?
    隆裕皇后是清朝光绪帝的皇后,是由慈禧太后为光绪帝钦定的正妻,但是光绪帝一点也不喜欢这位比自己大三岁的皇后,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隆裕皇后长的一点也不好看,甚至还不如光绪帝长的好看,据说隆裕性格怯懦,也不善于逢迎,说到底就是一个比较笨的人,不会
  • 隆裕太后与慈禧太后关系怎样?与光绪关系怎样
    隆裕太后全名叶赫那拉。静芬,慈禧太后全名叶赫那拉·杏贞,两个人之间同为叶赫那拉族人,而且隆裕太后还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她的父亲是慈禧太后的弟弟。隆裕太后之所以能够嫁给光绪帝,成为正宫皇后,正是因为慈禧太后的指婚。两人既然是姑侄,是血缘上的近
  • 大清帝国最后的谢幕者隆裕太后怎么死的
    1912年2月22日,紫禁城还未走出冬季的阴霾。在乾清宫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上,隆裕太后亲手颁布退位诏书,宣布清帝退位,标志着绵延中国历史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烟消云散,大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国运正式完结。外人或许很难想象,在隆裕太后拟退位诏书前
    12-29 隆裕
  • 详述中国最后一个皇太后 隆裕皇后的辛酸哀愁
    30岁的年龄,却老成60岁的容颜,隆裕皇后的一生,没有亲情爱情友情,在悲苦凄惨中郁郁而终。或许很多人都说隆裕皇后生性懦弱、缺乏文史研究的价值、更抨击她只能与珍妃争风吃醋,对她的评价始终是贬大于褒。其实隆裕太后虽然身份尊贵、可命运多舛、是满清
  • 清末隆裕太后大婚经过的太和门竟是个赝品
    公元1889年正月二十七日凌晨,寒风刺骨,枯木待萌,四野阒然,寒星冷月悬于天中,如水曦光披于大地,大地万物仍然在沉睡之中,狗吠鸡鸣偶有响起。用万籁俱寂形容一点不为过,可是在大清的京城——北京,此刻却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整个四九城灯火通明,高
  • 清末最后的勋贵集团 铁良成为隆裕太后的支柱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相继去世后,年仅三岁的宣统皇帝登基。随着袁世凯下野,北洋系遭到打压,一群年轻的满洲亲贵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权力,掌握了大清帝国最后三年的政治命脉。现在,几乎所有的强力部门都掌握在了皇亲国戚们的手中,似乎谁也挡不住他们抓权的
  • 晚清末代皇后隆裕太后究竟怎么死的
    隆裕太后怎么死的晚清末代皇后隆裕太后是怎么死的?据历史档案记载,隆裕太后叶赫那拉氏于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死于紫禁城内的长春宫,死因为长期抑郁,积劳成疾,享年四十六岁。隆裕太后病逝后,中华民国政府以国丧规格为其办理后事,将隆裕遗体安葬于崇陵,与
  • 慈禧为何包办 隆裕与光绪的婚姻
    隆裕皇后是清朝光绪帝的皇后,是由慈禧太后为光绪帝钦定的正妻,但是光绪帝一点也不喜欢这位比自己大三岁的皇后,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隆裕皇后长的一点也不好看,甚至还不如光绪帝长的好看,据说隆裕性格怯懦,也不善于逢迎,说到底就是一个比较笨的人,不会
  • “女中尧舜”隆裕太后 千古帝制收场人
    颁布退位诏书,让隆裕皇后成为大时代中的点睛之笔,也让她获得了死后哀荣。如果说1911年的焦点人物是孙中山和袁世凯,那么,一纸诏书,让隆裕太后成为了1912年最受关注的人物。1913年2月22日凌晨,隆裕太后病逝于长春宫,她是末代皇帝溥仪名义
    12-10 太后隆裕
  • 隆裕太后未曾与光绪同房只因其长相丑陋吗
    照片中的这位清装女人就是光绪的皇后隆裕,我们看这位隆裕太后看起来还是非常端庄的,容貌虽然说不上非常的漂亮,但是一眼看去却让人觉得这个人性格比较柔软,看起来非常谦恭的样子,没有飞扬跋扈的气场,可能这与其抑郁的生活状态有关吧,1888年隆裕太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