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牛顿为什么被称为“近代物理学之父”

   2020-12-2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谈起牛顿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牛顿与苹果的故事了。牛顿是剑桥大学的学生,相传在一六六五年到一六六六年之间剑桥大学由于黑热病的流行导致学校被迫停课。所有的学生只能离开学校返还家乡,当然牛顿也不例外。牛顿雕像牛顿与苹果的故事就是发生在他在家学习的这

谈起牛顿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牛顿与苹果的故事了。牛顿是剑桥大学的学生,相传在一六六五年到一六六六年之间剑桥大学由于黑热病的流行导致学校被迫停课。所有的学生只能离开学校返还家乡,当然牛顿也不例外。

牛顿雕像

牛顿与苹果的故事就是发生在他在家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有一天牛顿照往常一样靠在一颗苹果树下学习,专心致志的牛顿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到无比幸福快乐。突然树上掉下了一颗苹果正巧砸在了牛顿的脑袋上,这着实吓了牛顿一跳。众所周知,牛顿是一个热爱学习、酷爱思考的孩子,于是苹果落地这件事情一下子就启发了这位“问题少年”。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呢?是什么东西把它来下来的呢?对!苹果一定是被地球引力拉下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想法如泉水般涌出他的心头。就是这个契机,牛顿展开了对于力学的研究,并且最终他不负众望终于完成了万有引力的推导阐述,让人们在对力学领域方面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其实关于牛顿与苹果的故事近来有许多“倒牛顿”历史学家提出了争议,他们认为这个故事并不是事实。他们认为“万有引力”这一伟大力学理论是由历史上许多人逐步探索出来的,这一研究成果不应该只是由牛顿一人独占。可是纵观历史,正是一个苹果的落地引发了一个坐在树下少年的思考,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

牛顿是什么之父

记得初中课上,小编的老师问过一个搞笑的问题,问“牛顿是谁的爸爸”,我们都愣了,不是物理课吗,怎么还研究起历史了。后来,我们才知道,老师问的原来是“牛顿是什么之父”,这还真是个巧妙又棘手的问题。下面小编带你一起探索这个问题。

牛顿雕像

牛顿一生辉煌,在物理学、天文、力学、神学等方面都有所涉猎,所以他荣获了很多殊荣和称号,例如说牛顿是“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以及“近代物理学之父”。

关于第一种说法是因为他仅在力学方面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牛顿在毕业后尚未工作留校,就在此时他研究了许多的书籍,并运用其知识发现了众多力学理论,这些规律被众人认定成定律。关于牛顿的第二种说法说与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原因是牛顿都以有理论依据的操作和方式为基础进行科学实验的,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学发展,以至于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都有所影响。关于牛顿是什么之父第三种说法,对牛顿赞誉极佳。这种说法与其说是一种称呼,不如说是一种赞誉。因为他在力学方面的成就,使得其引领了物理学研究进程。

总结三种牛顿是什么之父的说法,各有各的道理。但三种说法字面不同,但实质相同。无论是物理学还是科学的方面的说法都是在赞誉牛顿人生中的成果,我们看到这些成果,在发出赞叹的同时也深受其蒙泽。

牛顿为什么研究神学

牛顿是1642年生人,死于1727年,也就是说牛顿享年85岁。他辉煌的一生,怎么就只有早年有成就呢?原因就是他晚年的时候研究神学,信神而非科学,以至于他晚年销声匿迹,甚至在科学领域里都犯下大错。那么牛顿为什么研究神学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牛顿画像

艾萨克·牛顿是出了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他当时研究了物理天文之类的科目,但他当时研究到了最深沉的地步,必然对研究给予一定的信仰。牛顿就机缘巧合的抓住了神学这个盾牌,大肆研究了起来。

在无神论者看来,神学与科学必然有着冲突。但是牛顿这个永远处于叛逆期长不大的“孩子”,就是想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研究出来有无神论,推翻西方教会一统天下的事实。所以他硬要用自己的研究把别人说服,早在研究苹果砸落地面时,牛顿就是凭借着自己的意念和执拗的行动研究出了万有引力,此时他有以同样的想法研究起了神学。就这样,牛顿研究神学,完全是凭借着他的一腔热血,所以牛顿为什么研究神学这个疑问就不攻而破了。

在这里小编说一句,牛人真是有才任性啊,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但是,牛顿为什么研究神学以及研究神学的失败还真给现代科学家们都给予了警钟。研究领域高深莫测,只有真正抓住机遇,以正确的研究方式才能成功。

牛顿的成就

牛顿的成就几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在物理界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新纪元,所以牛顿被称为“近代物理学之父”。尽管他的性格不讨喜,但是牛顿的成就无人敢否认。英国的女王都亲自授予他爵位,长年代理英国皇家学院院长。所以牛顿作为一个科学家,日子过得是不错。

牛顿画像

牛顿的成就咱们细细说来,在力学方面,牛顿发现的力学定律完全适用于所有力学现象,牛顿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牛顿力学;还有著名的万有引力,就是那颗苹果掉到他头上而产生的学说,几乎解释了整个宇宙;在光学方面,牛顿的成就在那个简单易操作的三棱镜实验,直接解释了白光其实是彩虹色,而牛顿从现象看到本质,创立了微粒说;在数学方面,牛顿建立二项式定理,从而创造了微积分学说,如今微积分成了大学的一门课程;最后,在天文学方面,牛顿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利用行星定律解释潮汐现象。这些内容都是牛顿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但是我们一样不可否认牛顿的天才。

牛顿在晚年的时候因为在物理学上的研究瓶颈,遇到很多无法解释的事情,所以他转向了神学研究,甚至创立出“神的第一推动力”学说。同样,牛顿也通过演算破解《圣经密码》,预言世界末日。虽然现在看来是无稽之谈,但也只能算是牛顿失败的成就。

 
标签: 物理学家 牛顿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物理学家吴健雄 以中国人身份参与曼哈顿计划
    吴健雄到达美国加州旧金山,原本计划一周后就继续东行,到密执安大学去入学,不料这一停留,竟使她改变计划安排,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了下来。伯克利分校当时聚集了一批年轻而又具顶尖水准的物理学家,如发明和建造回旋加速器的劳伦斯,还有后来被称为“原
    11-21 物理学家
  • 美籍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的个人生活怎么样
    家庭吴健雄出生在江南小镇江苏太仓浏河镇。乃父吴仲裔先生是位思想开明有远见卓识的达观人士。他早年就读于著名的上海南洋公学(上海、西安交大前身),因不满校方禁止新思想的传播,参予闹学潮的行列。学潮之后,毅然退学,转入以倡导“学术自由、兼容并蓄”
    10-20 物理学家
  • 卢瑟福 是法拉第之后世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卢瑟福是新西兰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出生在1871年8月30日,在1937年10月19日去世,是世界闻名的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在整个物理学术界,卢瑟福是公认的继法拉第之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这为卢瑟福简介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卢瑟福的
    09-04 物理学家
  • 物理学家华伦海特发明水银温度计的故事
    华伦海特哪国人?华伦海特出生于但泽,也就是现在的格但斯克,所以华伦海特是波兰人。华伦海特能够成为有名的物理学家,这和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华伦海特在小的时候就遭遇了父母意外身亡的命运,这个残酷的事实迫使华伦海特不得不开始学习经商。在阿
    08-28 物理学家
  •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睡眠时间 爱因斯坦智商是多少
    作为20世纪最负盛名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生活中的一切都受到后人的狂热探索,人们急不可待的想知道爱因斯坦的一切生活细节,包括爱因斯坦睡眠时间,但是爱因斯坦在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是一个正常人,虽然他的智商超群天赋过人,但是睡眠时间是和普通人完全
  • 美籍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有着怎样的人物影响
    吴健雄(Chien-shiungWu)(1912.5.31-1997.2.16),生于江苏省苏州太仓浏河镇,美籍华人,著名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世界物理女王、原子弹之母、原子核物理的女王、中国居里夫人、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最伟
    08-12 物理学家
  • 物理学家费米建立了人类第一台可操控核反应堆
    恩利克·费米,他是美籍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教授,还是1938年物理诺贝尔奖得主。据了解,费米领导小组曾在芝加哥大学StaggField建立了人类第一台可操控核反应堆,也是因为这样,人类开始迈入原子能时代。另外关
    08-06 物理学家
  • 物理学家牛顿疯了到底是因为中毒还是刺激过度
    牛顿是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牛顿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
  • 物理学家华伦海特的卓越成就有哪些?他是哪国人
    华伦海特简介是这样的:华伦海特,波兰著名的物理学家。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于是被迫由他的保护人送出去学习经商。他曾经在德国、英国、瑞典等国家边旅游边学习,也拜访过很多科学家和一些科学仪器的制造者。在1717年移居荷兰后,成为了仪器制作专家。他
    07-20 物理学家
  • 美籍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科学研究吴健雄为世界现代物理学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她在博士在读期间就参加了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解决了连锁反应无法延续的重大难题,被人们称为“原子弹之母”。她还验证了著名的“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和“β衰变中矢量流守恒定律”,并
    07-17 物理学家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