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文皇太后的高规格葬礼 豪华超过皇帝!

   2020-06-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在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都有个传统,对于去世之人,最好的结局莫过于落叶归根入土为安。但是在清朝的历史上,却有这样的一件怪事,一个人生前的时候给子孙说了一句话,结果直接导致她死后灵棺无法入土,只能赤裸裸的摆在那里整整38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都有个传统,对于去世之人,最好的结局莫过于落叶归根入土为安。但是在清朝的历史上,却有这样的一件怪事,一个人生前的时候给子孙说了一句话,结果直接导致她死后灵棺无法入土,只能赤裸裸的摆在那里整整38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今天,咱们就来看个明白。清朝最豪华的葬礼是在什么时候?有人会说起清末的慈禧,其实不然,清朝最豪华的葬礼出现在康熙年间。这样豪华的葬礼,竟然不是为一位皇帝举行的,而是为一个太后,严格来说,应该是太皇太后,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康熙的奶奶——孝庄太皇太后!

孝庄这个人对大清王朝是做出过一定贡献的,她生了开国皇帝福临(之前的不是皇帝,是大汗),又稳住了野心勃勃的多尔衮,还辅佐了康熙半朝江山,不得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女人,别人都这么给她客观评价。对于当事人康熙而言,或许就更是如此。

1687年是个普普通通的年份,这一年并没有发生什么特殊的大事件,但是有一件事情,却成了康熙的大事儿。康熙打小就敬重有加的皇祖母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前一年的时候,孝庄中风,右半身全部瘫痪,身为孙子的康熙以16天前往探望皇祖母三十多次的节奏打破了一个属于皇帝的世界纪录。简直到了不离不弃的地步。

隔幔静候,席地危坐。那时候除了上朝,康熙不愿见任何大臣,一闻太皇太后声息,即趋至榻前。甚至于在年末,竟然步行去往天坛,长跪不起,诵读祝文。(下附祝文部分内容)臣仰承天佑,奉事祖母太皇太后,高年荷庇,藉得安康。今者,旦夕可虑。臣夙夜靡宁,寝食捐废,虔治药饵,遍问方医,罔克奏效,五内忧灼……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罔极之恩,毕生难报……为此匍伏坛下,仰祈洪佑,不胜恳祷之至。

但是,所有这些,依然无法留住自己的皇祖母,农历1687年十二月二十五,孝庄太皇太后病逝。皇祖母病逝之后,康熙伤心过度,做了几件特别破例的事情。

第一件、割辫

按大清祖宗机制,只有皇帝驾崩,子女才可割辫,皇后,太后都是没有资格的,更别说是太后了。可康熙就割辫了,孙子为祖母丧而割辫。

第二件、便是长期停灵了

孝庄去世时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按照当时规定,是不能等到第二年再入土的,可是康熙还是这样做了。

第三件、即使停灵过年

那作为皇帝除夕和初一是必须回到自己的寝宫准备上朝的,然后康熙还是没有回去,守在灵前陪着皇祖母遗体过了年。

第四件、有点超乎寻常了

在清朝初年是比较节俭的,皇帝去世都不会大操大办,然而孝庄的八是忌辰祭按四时大祭礼进行的,这个规格是超过皇帝的。

就从这四件事儿,便可以看出这个孝庄太后在自己的孙子眼中是多么不一般。

然而事情还不算完。麻烦的还在后头。这年也过了,辫子也割了,大祭也大祭了,人死不能复生,该入土为安了吧。可是,偏偏问题就出在这里,这个康熙就是不知道该把自己的皇祖母葬在哪里?

因为孝庄下嫁过多尔衮,所以她生前留有遗训:死后不和皇太极合葬,而在遵化孝陵近地安厝的遗嘱。前者祖母留有遗训,而后者不符合祖宗礼制,那到底葬在哪里呢?

康熙愁了。无奈,只好召集礼部群臣,共同商讨孝庄安葬事宜。最后讨论的结果是,这件事情比较复杂,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

不过呢,可以在遵化附近建一座叫安奉殿的宫殿,把孝庄的灵棺就停放在殿中,用一点土稍微遮盖一下。这就等于孝庄死后并没有下葬,而是停灵。

这次停灵,就是整整38年。雍正元年(1723)八月初九日,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陈允恭上书皇帝,建议为孝庄文皇后早日择地建陵,入土为安。

雍正准了,并下旨将安奉殿改为昭西陵,1725年,孝庄文皇后终入土为安。

 
标签: 葬礼 孝庄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雍正儿子的怪癖 酷爱给自己办葬礼吃供品
    弘昼为清世宗雍正第五子。雍正十一年(1733 )封为和亲王,乾隆三十五年(1770)薨。弘昼五世孙溥良为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进士,六世孙毓隆为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恩科进士,八世孙启功为著名书法家、国画大师。乾隆当上了皇帝后,
    12-21 雍正葬礼
  • 揭秘回族穆斯林葬礼有哪些特殊的风俗习惯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约有40万人,信仰伊期兰教。回族人死了叫“归真”。即“回到真主那里”之意。人死了,家属不能过度悲伤,更不能捶胸顿足,嚎啕大哭。也不能给死者下跪磕头,只能下礼(俯着单腿曲跪)。安葬死者,不用棺材,实行软葬。
    12-19 回族葬礼
  • 阿尔卑斯山“冰人”奥茨或拥有体面葬礼
    科学家研究认为,世界上保存得最完好的古代干尸之一、著名的阿尔卑斯山“冰人”奥茨,可能有过一个体面的葬礼,而不是在受伤逃亡的途中孤独地死去。下面我们就来听听科学家具体是怎么说的吧。“冰人”奥茨是1991年在意大利和奥地利两国交界处的阿尔卑斯山
    12-10 葬礼
  • 外国记者曝慈禧太后葬礼上的恐怖画面太震撼了
    题记:在为慈禧太后送葬的浩浩荡荡的队伍中,出现了大批的纸将纸兵,纸轿纸马,大小如真,如不细看,还真分辨不出。这些纸人将在阴间伺候慈禧太后。其纸人之多,规模之大,空前绝后,令人震惊!慈禧的陵墓位于河北省遵化的清东陵。北京到清东陵有75英里的路
  • 爱德华七世是什么样的人?爱德华七世葬礼的意义
    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是一位特别受人民爱戴的君主,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社会领袖。他是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的长子,他小时候就被封为了嘉德骑士、切斯特伯爵、康沃尔公爵、罗特塞公爵、都柏林伯爵等等公爵。但是他对读书似乎从来都不感兴趣,他也不是一块
    12-02 葬礼
  • 唐继尧主政云南14年 死后几年葬礼规格升为国葬
    提到唐继尧,人们就会想到护国战争,然而他在主政云南的14年期间,做了很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爱戴。那么,他在云南都做了些什么事呢?唐继尧曾经担任过8省联军总司令!唐继尧(1883—1927年),又名荣昌,字蓂赓, 汉族,云南会泽人。滇军创始人
    11-25 葬礼
  • 从乾隆最爱的皇后的葬礼就得知清朝灭亡原因
    虽说清朝有“康乾盛世”,康熙和乾隆也是清朝最为出名的俩个皇帝。可是,不少人还是认为,清朝其实就是亡于乾隆的,乾隆把自己老爹和爷爷辛辛苦苦造就的盛世给败了。一个朝代,一个盛世最后会灭亡,其实从很多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而今天,野史君就从乾隆最喜
  • 中国丧葬礼仪 丧服为何是白色的?
    百善孝为先,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底蕴丰富的国家,而在这些礼仪当中,孝道是最为重视的。提到孝道就不得不说守孝。我们都知道守孝要穿丧服,那丧服是从何时起开始是白色的呢?小编在文中告诉你答案。中国历史上传统丧服也用白色。在中国人的葬礼上,死者的亲属
    11-19 葬礼
  • 古灵精怪的曹丕 曾在王粲葬礼上组织大家学驴叫
    说起曹丕,让人立即想到的一定是他逼老弟曹植作了一首《七步诗》。也正因为这首《七步诗》,曹丕让不少中国儿童痛恨不已:“你说你想杀老弟就杀吧,干嘛要逼人家写诗呢,结果老弟没杀成,倒是让我们多了一首必背古诗!”就因为欺负老弟曹植这事,曹丕被国人鄙
  • 乾隆皇后乌喇那拉氏的葬礼为何如此寒酸
    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乾隆第四次南巡,皇后乌喇那拉氏和一众妃子都在随行之列。南巡之初,一切正常,途中乾隆还为乌喇那拉氏庆祝了她的48岁生日。闰二月十八日,南巡队伍来到了杭州,在美丽的蕉石鸣琴(清西湖十八景之一)处吃早餐。当时,乾隆还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