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太平天国 洪秀全史上最腐败的落第秀才!

   2020-11-1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一个落第秀才何以能成为夜夜入洞房、时时有女人侍候的新郎,这要从这位秀才的发迹史说起。若问这位落第秀才是谁?他便是大名鼎鼎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其实,洪秀全的性格特征,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两样。他原名洪火秀,广东花县官禄布村人,出生于公元181

一个落第秀才何以能成为夜夜入洞房、时时有女人侍候的新郎,这要从这位秀才的发迹史说起。若问这位落第秀才是谁?他便是大名鼎鼎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

其实,洪秀全的性格特征,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两样。他原名洪火秀,广东花县官禄布村人,出生于公元1814年,也就是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洪家兄弟三个,洪秀全排行老三。洪秀全的父亲名叫洪镜扬,家中有地几亩,有牛数头,家道还算殷实,所以还有余钱给洪秀全读书考秀才。

说到考秀才这件事,实在是洪秀全心中永远的痛。小时候的洪秀全还算聪明过人,十三岁就通过县试当上童生,取得考秀才的资格。然而秀才这道小坎,梦寐以求走仕途之路的洪秀全愣是跨不过去,最后走上的造反之路。

现实总是残酷的,成千上万的读书人中,金榜题名的能有几个?洪秀全在最基础的考秀才这一关上,就狠狠跌了三个跟头。从十六岁那年开始,他接连考了三次,成绩是一次比一次差。最为可恨的是,每次初试,洪秀全的名次总在前十,但到院考复试的时候,却总是无一例外地名落孙山。

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初试名列前茅,复试给刷了下来,心中的愤懑当然可想而知。是天意弄人,还是洪秀全根本就没有什么才学?从洪秀全留下的诗词作品来看,可以说广州府的主考官还是比较公正的。什么“手提三尺定山河,四海民家共饮和”;什么“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什么“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等等,言语无不粗劣低俗,而后来洪秀全在天京留下大量的打油诗歌,读来更是让人叹为观之。

屡屡落第的洪秀全,对科举考试和大清王朝恨之入骨。他撕了那些圣贤书,满腔怒火地发誓,再也不考清朝试,再也不穿清朝服,老子以后要自己开科取士!然而让人惊奇的是,这一番豪言壮语并没有空谈,结果竟然他还真做到了。

打下天京后,洪秀全果然自己开科取士。只可惜,洪秀全因考不上秀才而恨上孔老夫子,所到之处砸孔庙,烧儒书,那些自小熟读孔孟之书的士子们,避之还唯恐不及,哪里还敢前来应考呢?没人应考,最后就强索那些读书人去应试,甚至逼出人命。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我国古代秀才四艺是指哪四艺 历史上秀才四艺是指哪四艺
    我国古代秀才四艺是指哪四艺 历史上秀才四艺是
    1、秀才四艺,是琴棋书画的合称,指中国古代的文人所推崇和要掌握的四门艺术,又被称为“文人四艺”,或“秀才 四艺”。2、秀才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为察举。元封四年(前
  • 秀才将军吴佩孚轶事 因附庸风雅要求参谋写诗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秀才出身,后投效北洋,并成为直系军阀首领曹锟的第一战将和智囊。吴善
  • 民间传奇传说 秀才气晕狐妖这是为何?
    明朝有一个姓罗的秀才,聪慧多才,年仅14岁就被一家私塾看重,聘为了私塾老师。可是,秀才家太穷,私塾先生也挣不了几个钱,尤其是他的母亲又病了,没钱抓药,就去庙里烧香祈求菩萨保佑,母亲康健,他能前途似锦。秀才从庙里回来的路上,迎面遇到了一个年轻
    12-18 秀才
  • 斧头帮帮主王亚樵 从落榜秀才到民国暗杀之王
    在周星驰电影中出现的斧头帮,在民国确有其事。这斧头帮的帮主,叫王亚樵。多数人对王亚樵有印象,恐怕是因为其富有传奇色彩的杀手生涯。不过,却很少人知道,王亚樵并非一开始就是个“兵”。相反,他原本是秀才,还是科举时代最后一届的“落榜生”。科举时代
    12-01 民国秀才
  • 北宋皇帝典范宋仁宗 竟能宽恕煽动造反的老秀才
    公元1063年黄历三月,54岁的宋仁宗去世了,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痛。《宋史》记载:“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当他的死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
  • 龙卷风过袁枚巧判“飞天女” 古诗劝回退婚酸秀
    龙卷风古来有之,据史料记载,历史上也曾发生过许多起,也有过人被卷跑的事件。可是因为人被卷跑,而打官司的却很罕见。清代著名的大诗人袁枚在做县令时就遇到过一起这样的棘手案子。据袁枚自己著的《随园诗话》卷四载:清乾隆七年(1742年)袁枚在应天府
    11-20 秀才
  • 揭秘清朝文人考秀才如何作弊
    现在,有人为了对付考试,想出各种各样的作弊手段。在古代,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于是,也有人希望走“捷径”。近日,宁波镇海发现了一件罕见的清代乡试作弊时用的物品——夹带。这件作弊物品其实就是一块宽40厘米、长60厘米的白绫。由
    11-16 清朝秀才
  • 史可法孙子在南京被破格录取为秀才 享政府补贴
    闲读清人阮葵生《茶余客话》,内有一文《史可法后裔》,记录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的孙子在南京被特别照顾录入县学,成为秀才,享受政府补贴、家境脱贫一事。此事不见其他书所载,读后心有所动,遂摘取清人笔记,撰成此文。史可法之死有多种说法史可法(1601
  • 骗子万里的“喜剧”结局 从穷秀才到真中书
    一般说来,“假作真时真亦假”,但有时也可能“假作真时假亦真”。明朝有个叫万里的假中书,就弄假成真,当了真中书。明朝时官员拜访要先“具帖”,帖子上写着名字和官衔,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名片。一天,浙江省江宁县的高翰林收到一个名帖,说是从京师回来的内
    10-21 秀才
  • 读书人为什么被称为秀才 古代秀才享受怎样待遇
    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现代也比喻知识量丰富的人。优异之才《管子·小匡》:“农之子常为农,朴野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尹知章注:“农人之子,有秀异之材
    10-08 秀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