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是哪国人?他为什么在鲁国魏国楚国三国当官?

   2020-12-2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著名的吴起变法的组织者吴起是卫国左氏人,卫国在战国各诸侯强国中并不是一个大国,也不是一个强国。卫国是周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它的第一任国君便是周文王的嫡九子康叔封。在周朝的各诸侯国中,卫国虽小而弱,却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卫国之所以能够在

著名的吴起变法的组织者吴起是卫国左氏人,卫国在战国各诸侯强国中并不是一个大国,也不是一个强国。卫国是周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它的第一任国君便是周文王的嫡九子康叔封。在周朝的各诸侯国中,卫国虽小而弱,却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

卫国之所以能够在列强丛生的环境中生存下来,靠的是外交,卫国的君主们知道自己不能保全国家,选择了示弱的方式,臣服于周边的大国、强国,相应的卫国就能够受到大国的保护。吴起在卫国降生,而且还是一个千金富足之家。家境殷实的吴起是家里最聪明也最有主见的孩子,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有很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但是,吴起并不喜欢经商,他的志向并不在追求钱财方面。如今是乱世时代,他心中向往的是功名名利,是为国家为人民,而不是为了小家。

为了做官,吴起花了很多钱,最终他什么官也没有当上,还因此败光了家里的万千家底。一贫如洗的吴起回到家乡,受到了很多人的嘲笑。心中又气又怨的吴起一下子就杀掉了所有嘲笑过他的人,但是他的家里面还有老母亲要赡养,怎么办呢?面对老母亲和自己的抱负,吴起选择了抱负。如今吴起杀了人,还是好几十人,卫国国法会严惩他,他只能离开卫国才能活下来。和母亲辞别的时候,吴起咬着自己的胳膊坚定的说:“母亲,吴起如果当不上卿相,就永远不回卫国!”说完他就拜别了母亲。

离开了卫国以后,吴起想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就拜了儒家曾申为师,学习儒术。曾申是儒家曾参的儿子,对于孝道看得特别重要,谁能想到吴起在老母亲去世的时候居然宁死都不回去送终呢?于是曾申大发雷霆,指着吴起大骂,指责吴起没有孝道,要和吴起断绝师生关系。离开了曾申后,吴起觉得自己已经学习到了儒术,现在他对兵法比较感兴趣,就来到了鲁国,并且在鲁国季孙氏门下学习兵法。

公元前412年,齐宣公攻打鲁国莒县和安阳,鲁缪公希望鲁国能有一名指挥士兵的将领。吴起在鲁国学习兵法已经有几年了,已经学成,是时候出师了。于是吴起就请示鲁缪公,自己可以带兵出战。鲁缪公心中有疑虑,不敢答应吴起。吴起为了向鲁缪公表示自己对齐国绝不会有偏颇,还杀掉了自己的齐人妻子。最终鲁缪公还是任用吴起为将,大败齐军。可是回国后,吴起却被鲁国群臣中伤,他们认为吴起没有人性,为了名利连妻子也可以随意杀掉,不会对鲁国忠心。鲁缪公对吴起又起疑心,免去了吴起的官职。刚好吴起的主公季孙氏因为懈怠宾客被杀害了,有人就劝说吴起,让他赶紧离开鲁国,要不然下一个死的人就是吴起了。吴起听了以后觉得有道理,便离开鲁国到了魏国。

到魏国以后,吴起没有闲着,他利用各种方式,见到了魏文侯,得到了魏文侯的器重,并被魏文侯委以重任,攻打秦国。魏文侯曾问李俚,吴起是个怎样的人,李俚认为吴起贪慕功名又好色,但是能力是一等一的好。在担任将领的时候,吴起很有一套,那就是对待下属像对待亲人一般,没有阶级意识,不以身份高低压迫他人,对待士兵们也很亲切,甚至为士兵允吸毒疮。但是,魏文侯之后的魏武侯却疑心吴起,还中了公叔痤的计,逼走了吴起。

吴起在鲁国和魏国都不得志,被君王所怀疑,就来到了楚国。楚国地大物博,吴起为楚悼王提出了变法图强的办法。但是,楚悼王死后,吴起也被杀死了。

吴起的一生都在各个国家之间辗转,不是他想要离开某一个国家,而是那个国家容不下他。可能这就是大家都嫉妒吴起的能力,忌惮吴起的功劳,所以都想将吴起赶走吧!吴起心里是有抱负的,当初离开母亲就曾许下诺言,他是重信用的人,一定会终身都奔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的。

 
标签: 吴起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吴起的功过论 吴起的军事思想是什么?
    吴起是集兵、法、儒三家思想于一身的战国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技多不压身,吴起到底是如何将三者联系起来的,他的军事思想是怎么样的?由于集中了三种不同的学术体系,吴起的军事思想较为灵活和全面,在《吴子兵法》中,主要描述了吴起的军事思想的细节。
    12-31 吴起
  • 吴起的生平简介 吴起是哪个国家的人他有什么事
    说到春秋战国除却五霸,有一个人不得不提,这人就是吴起。品读春秋怎么能少了吴起,这个人治军比肩孙武,治国又不输商鞅,但是始终没有二人那么有名,反而很多人不理解吴起,因为他分裂的人格,他得一生饱受争议。在《史记》里,太史公将孙武与吴起放在一起作
    12-28 吴起
  • 战国名将吴起一生三国服务为何仍不得善终?
    吴起的一生上战场打过仗,战无不胜;也出任过宰相,实施变法。不管是军事还是政治,都有他大展拳脚的地方,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精通儒学和兵法,却为了名利杀妻,母丧不奔,但是又对士兵很好,然而他对士兵好又让士兵的母亲恐惧。吴起的发迹之路抛弃了亲
    12-25 战国三国
  • 吴起变法有多牛逼?让楚国一年内迅速崛起变强
    公元前382年,吴起正式担任令尹后,楚国朝中一下子炸开了锅。这小子,初来乍到(刚到楚国满一年),何德何能,大王竟给他封这么大的官。面对满朝的流言蜚语,楚王不为所动,他郑重的告诉吴起:楚国的军政,就此托付给令尹您了。吴起也毫不谦让,一上任,就
    12-07 吴起
  • 史上最卑劣和凶残的求职 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我国历史上的军事家代表,战国年间的政治改革家,与孙子并称为孙吴,位列唐、宋武庙内,他的政治、领导才能与军事思想均对后世造成巨大的影响,且在历史上占据极大的地位。吴起,战国时期卫国人,原本家庭是有千金家产的富裕家庭,但是由于早年间其仕途
    12-04 吴起求职
  • 吴起为当将军杀老婆表忠心 是被黑还是事实如此
    通常认为,吴起是一个有才无德的人物。没人否认他的才华,但品德上的致命缺陷却又让他备受争议,最匪夷所思的便是“杀妻求将”一事。然而,吴起真是一个杀妻狂魔吗?《史记》记载,案件发生在鲁国。这一年,齐国再次攻打鲁国。鲁国国君本打算启用吴起为将,然
    11-30 吴起
  • 吴起是战国的“兵圣” 却甘愿为君王殉葬
    吴起谋兵谋国,却终究谋不好这一生。身后评价众说纷纭, 鲁国人说他猜忌残忍、杀妻求荣。魏文王认为他廉洁公正、深得人心。说他是个武夫?他曾经师从孔子高徒曽参之子曾申,算是孟子的师叔。背井离乡吴起,山东人,家境不错,自认为比较有才干,到处云游谋求
  • 吴起离开魏国为什么要哭?楚国为什么要刺杀吴起
    吴起在鲁国、魏国、楚国三个国家都当过官,但是只有离开魏国的时候,吴起流下了眼泪,他为什么要哭呢?在鲁、魏、楚三国中,魏国是吴起待的时间最长的国家,也是他的功劳影响最大的国家。可以说,吴起一生的大部分的功业都在魏国建立,而且也为后世带来了很大
    11-21 吴起
  • 吴起之死临死前如何为自己报杀身之仇
    吴起,我国历史上的军事家代表,战国年间的政治改革家,与孙子并称为孙吴,他的政治、领导才能与军事思想均对后世造成巨大的影响,且在历史上占据极大的地位。但是世人对于吴起的评价却褒贬不一,那么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从总体上来看,吴起是一名文物双全
    11-20 吴起
  • 战国楚国的吴起奇迹:一年变法就让楚国崛起
    公元前382年,吴起正式担任令尹后,楚国朝中一下子炸开了锅。这小子,初来乍到(刚到楚国满一年),何德何能,大王竟给他封这么大的官。面对满朝的流言蜚语,楚王不为所动,他郑重的告诉吴起:楚国的军政,就此托付给令尹您了。吴起也毫不谦让,一上任,就
    11-17 战国吴起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