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董仲舒简介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故事

   2020-10-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董仲舒是当时有名的思想家、大学者。董仲舒从小就好学,所以有着丰富的学识,后来开课教学之后,很多人都慕名来学习,因此他的学生遍布天下,对于当时的朝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和汉武帝的交流之中董仲舒提出了名传千古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简介

董仲舒是当时有名的思想家、大学者。董仲舒从小就好学,所以有着丰富的学识,后来开课教学之后,很多人都慕名来学习,因此他的学生遍布天下,对于当时的朝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和汉武帝的交流之中董仲舒提出了名传千古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简介

董仲舒是汉朝有名的思想政治家,他出生在一个有着丰富的藏书的地主家中,所以董仲舒从小就博览群书,有着很高的学识,逐渐的董仲舒的名声传了出去,董仲舒就趁势招了很多的学生,因为董仲舒学问高深,讲学讲的好,所以他的很多学生都成了官员,而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到了汉景帝的时候,董仲舒被汉景帝封为博士,专门负责传授学问。

董仲舒被封为博士之后,他就到处开坛讲学,他的学生越来越多,因为一门心思都放在了教学上所以董仲舒一直都没能回家,因为这样因公废私的举动,董仲舒受到了当时学子的敬佩,很多人都尊他为老师。

后来汉武帝继位之后,大肆招贤,董仲舒也成为了汉武帝的座上宾,汉武帝向董仲舒提出了有名的“天人三策”。董仲舒一展所学,系统的阐述了如何更好的巩固皇帝的统治、论述了君权与神权的联系,并向着汉武帝提出了很多有实用价值的意见。汉武帝非常满意,就把他派到了刘非那儿去当宰相,刘非是一个残暴的人,但是因为董仲舒是当时有名的大儒,在文人学子之中有着很高的声望,所以刘非对于董仲舒还是比较尊重的,不敢对他有什么怠慢,董仲舒在刘非手下当了六年的王相,在董仲舒的规劝下,刘非放弃了篡权争霸的想法,好好的治理自己的领地,一直风调雨顺。

后来董仲舒因此上奏宣扬他天人合一的学说,在奏章中大谈灾难,所以触怒了汉武帝,虽然最后因为德高望重免于一死,但是却丢了官位,之后董仲舒就专心于做学问、教学著书,虽然他已经离开了朝堂,但是每次有大事的时候还是会有人来向他请教,所以可以说董仲舒对于当时的朝廷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故事

董仲舒从小就出生在一个藏书丰富的大家庭中,他从小就聪明好学,在年少的时候,董仲舒常常一读起书来就废寝忘食,他的父亲一面高兴儿子好学,但是也担心着董仲舒会太过劳累,就决定在董仲舒的书房边上修建一个花园。

一开始花园刚开始修建,引来了很多的飞鸟蝴蝶,所以很多人都去那儿玩耍,董仲舒的姐姐也常常邀请董仲舒一起玩,但是董仲舒只是专心读书,头都不抬一下,后来花园建好了很多人夸赞这花园漂亮,但是董仲舒就是不去玩,只是一门心思的读书,就连中秋节的夜晚,大家都在花园中赏月的时候,董仲舒都没去,还在和老师一起研究学问。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有名的大儒,他常年研究各家学说,对于儒家学说有着很高的造诣,而且他常常公开讲学有着很多的学生门徒,所以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尊重,就连朝廷也十分重视他的意见,他一心钻研学问,所以不喜玩乐,才会有这么一个三年都不看园子一眼的故事。

 
标签: 董仲舒 思想家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有哪些发展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做了什么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有哪些发展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
    1、董仲舒背离原始儒家的四项原则,从君权神授的神秘主义宗教哲学出发,以为天子代天执政,提出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以德教为主,德行并用的主张。这些特点,不仅满足了西汉社会对理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它的上述构想正呵护中国传统社会以宗法
  •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哪些建议?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以达到思想的统一。把儒学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确立了儒家学说在封建统治中的正统地位,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02-27
  • 汉代儒学的疯狂扩展 两汉董仲舒学派和王充学派
    西汉的董仲舒和王充反映了两汉时期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点。董仲舒认为天和人息息相关,要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儒学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儒墨道法四家,最开始得宠的是法家,结果造成了秦朝速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最起码不能全用法家。墨
  •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高考”路上的董仲舒
    又到高考季。不管你是否喜欢,这种以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我国已实行两千年之久。公元前178年11月,这天,原本朗丽的天空突然阴沉下来,阴风四起、愁云密布。正在处理国事的汉文帝急忙来到室外,但见天空一轮红日已被“天狗”吃掉大半。深信这
    12-02 董仲舒
  • 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具体的思想主张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战国阴阳五行家邹衍认为,历史中的朝代更替是由于五德运行产生的影响。按照邹衍的学说,每个朝代必须与五德之一相连,因此,这个朝代就应当遵循这五德之
    12-01 董仲舒
  • 探秘 真是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
    一直以来,我们对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说,深信不疑。那么真实的历史究竟是这样的吗?是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口号吗?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是汉朝时候的著名政策。独尊儒术到今天,依旧是我们历史课上的重点。然而,独尊儒术的阴谋是什
    11-18 董仲舒
  •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事件介绍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西汉政权刚刚建立的时候,国家因为多年战乱而十分贫困,于是统治者都崇拜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这样就是想让老百姓安于现状,不要急于有所作为。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强盛,又想要平
    09-27 董仲舒
  • 董仲舒不受汉武帝重用真相 大而无当 光说不练
    他说了话,谈了看法,大概都是些大而无当的东西,没有采用价值。时间长了,他的影响和作用渐渐淡去,没有人再拿他当回事。本来,秦汉时期的儒生,就有光说不练的毛病,仲舒先生无疑强化了这个毛病。自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以来,作官就成了读书人的一种信念
  • 董仲舒为何会想用神秘主义来制约皇帝的​皇权​
    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从董仲舒开始的,可是董仲舒在思想史上一般被称作新儒家。新儒家和传统儒家的主要区别就是要和秦制兼容,不能反对秦制。但是也不能说,董仲舒就完全放弃了儒家的这些东西,他实际上也还是想对皇权有所制约的。那“革命”不能讲
    08-24 董仲舒
  • 历史疑云: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吗
    西汉初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政策的核心是罢黜诸子百家,只允许通晓儒家学说的人做官,以此来统一思想,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这一政策指导下,汉朝在太学设立五经取士,用儒家经典来教育贵族子弟。选拔官吏,也以
    08-02 董仲舒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