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太宗的陵墓未解之谜 天下第一陵?

   2020-11-0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中国古代帝王陵寑文化中,帝王陵寑的建筑风格不外乎两种,一种是以秦汉时期的“封土起冢”为代表,封土堆积如山,故帝王陵又称山陵,如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汉武帝刘彻的茂陵;另一种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唐高宗李治与大周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类型的“因

中国古代帝王陵寑文化中,帝王陵寑的建筑风格不外乎两种,一种是以秦汉时期的“封土起冢”为代表,封土堆积如山,故帝王陵又称山陵,如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汉武帝刘彻的茂陵;另一种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唐高宗李治与大周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类型的“因山为陵”,这才是真正的“山陵”,防盗效果好。

前一种筑造方式就是在平地或山坡上挖出一个人造地宫来,堪舆术上称是“地走龙蛇”,这种方式亦为百姓人家采用;后一种则是将大山从半腰凿空,往下深挖,形成更为坚固的石质天然地宫,外表上整座山都成了陵寑,比封土堆更气派,风水指向“山含王气”。

清有“东西二陵”,明有“北京十三陵”,唐有“关中十八陵”。唐陵中,“封土起冢”、“因山为陵”这两种建筑形式同时存在,基本上承袭了秦汉时期帝王陵寑的特征。但国力强盛时期、有条件的帝王都把自己的寿宫选择在山中,因山为陵。“十八陵”中只有高祖李渊的献陵、敬宗李湛的庄陵、武宗李炎的端陵、僖宗李儇的靖陵是“封土起冢”。值得注意的是,李姓大唐帝王陵寑借用了600前刘姓汉家的风水,陵区在汉陵以北的北山山脉一带。据陕西文物部门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的系统调查,“十八陵”自乾县至蒲城,东西绵亘近300里,与大唐近300年的国运一样雄阔。

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位于今礼泉县境内的九嵕山,是李世民自己择定的。与秦陵所在的骊山一样,九嵕山也是一座名。从东看形似笔架,又称“笔架山”;近年又有人称之为“中国的富士山”,因从西南面看形如覆斗,形如日本富士山。在堪舆师眼里,此山风水妙不可言:席踞渭北,气掩关中,九梁拱举,一峰独秀。背依群山及泾水,前有群山环卫,开阔的关中平原和浩浩渭水互为映衬,确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但李世宗择选此处建陵,与他是“马上皇帝”有直接关系。李世民21时即随父亲李渊在太原起兵,多次在这一带埋兵布阵,降败对手,最后改天下姓李,李渊称帝大唐兴。后通过“玄武门兵变”,从父亲手里承继了皇位,终以“朕”自呼。

还一个原因是,九嵕山在秦汉时期就是有名的风景区,是历代帝王驰骋狩猎上佳之所,当了皇帝后的李世民经常到一带放松,自然更添了一层喜欢,把九嵕山看成归葬的绝好去处,死后也希望躺在如画风景里。

贞观10年(公元636年)长孙皇后死后,李世民即有意派堪舆师到九嵕山察看地理。李世民创造性地“因山为陵”史书上认为与长孙皇后有关,《旧唐书》记载,长孙皇后临死时嘱李世民因山而葬不需起坟,希望葬事从简。实际上,这种把大山凿空的葬法并不简单,虽然省了良田,但挖陵动用的人、财、物一点不少,工程甚至更为繁重。

唐朝皇家葬制是帝后同穴,即民间常见的夫妻葬在一个墓穴里,与西汉帝后同陵不同穴完全不一样。所以,李世民择址葬皇后,就是找自己的风水宝地。在定九嵕山陵址之前,李世民已派了堪舆师为他多处挑找吉壤,隋唐时期最为著名的善观天象的大师袁天罡,即为李世民卜选过陵址,据说走遍了关中。李世民最终还是心仪九嵕山。李渊的献陵陵址也是李世民给择定的,但李世民厚己薄父,虽然自称也是薄葬,实际上李渊的献陵才是真正的薄啊,陵寑的规模、陪葬品的数量远不能和昭陵相比。后来温韬掘开了昭陵,盗得了大量的宝物。有意思的是,李世民还很会做秀,在为长孙皇后亲撰的碑文称,“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奸盗息心,存没无累。”此地无银三百两,这话不说倒好,一说反而让温韬这类盗墓贼上了心。

帝王都是很贪心的,在死后也希望去阴间王国当皇帝。所以,要求归葬处格局要造得与生前的宫殿一样,有“寑”有“宫”,即此“陵寑”、“地宫”说法的由来。唐朝帝王陵寑一般都建有大型陵园,筑陵城,寑宫处于陵城的中心部位,南边建有献殿。陵城四边设四门,东、西、南、北分别取名“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主神道位于南边朱雀门中心线上。此外,还要功臣死后陪葬于周围。整个昭陵的规制就是这样,可以说是唐陵中的标准陵。

据记载,昭陵整个建筑布局仿长安城设计,“设计师”是中国古代著名画家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俩(阎家是绘画世家,阎立本绘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等,其父阎毗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大画家)。到公元649年,即贞观23年李世民去世,昭陵共营建了13年。由于四周有魏征、徐懋功这些功臣陪葬墓多达193座,当时形成了有两个长安城大小的宏大陵区,有“天下第一陵”之称,目前仍是中国最大、世界最大的单个帝王陵园,而不是后来的乾陵。

昭陵不仅风水好,文化含量也很高,如陵前的“昭陵六骏”,就有独特的文化韵味。据说李世民随父亲打天下时,先后骑过特勤骠、飒露紫、白蹄乌、青骓、什伐赤、拳毛騧等六匹战马,这些战马真可谓有汗马功劳。“马上皇帝”对它们念念不忘,特地请画师画了六骏图,又在昭陵前用青石给六匹马塑了像,此即闻名海外的“昭陵六骏”。后来“昭陵六骏”遭盗,遭破坏,成了一大历史遗憾,至今仍有两座塑像流失在美国。

乾陵位于今天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西安160里,与九嵕山、金粟山、嵯峨山、尧山等山脉遥相呼应。其风水和择扯情况我曾在以前的文章里大概聊过与昭陵陵址是李世民自选九嵕山不同,据说乾陵的择选是很专业的,由当时掌管大唐阴阳和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敲定。唐时人才很多,在社会上宫廷中都很活跃,李淳风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世界上第一个测定的人,传世作品有《推背图》、《甲子元历》,《乙已占》等。另外一位就是为李世民卜选过宝地的袁天罡,占卜高手,与李淳风一样,预测没有不准的,是当时的神人。用今天的话来,他们都是当时的学术权威、社会精英。李治为李世民第九子,长孙皇后所生,因李承乾被废得位,于公元649年登基。当了皇帝后不久,根据惯例,李治就派袁、李二人“旅游”看风景去了,为他选风水宝地。

据说,袁、李二人跑了不少地方。袁天罡来到关中后,一次于子时观天象,发现山间有一团紫气升起,直冲北斗。紫气出现是一种吉兆,顺着这团紫气,袁天罡找到了这块地方,并在地里埋了一枚铜钱作记。李淳风后来也找到了这个地方,但他从地理学的角度探求风水,发现梁山二峰东西相对,远观貌似女性的一双美乳;纵观全局,整个陵区所在就如一个熟睡之中的贵妇人,妙不可言,贵若天尊。李当时即以身影取子午,以碎石摆八卦,将定针插入算定的地方作记。李治得报后,便让舅舅长孙无忌前去察看,再作定夺。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长孙无忌寻到袁、李二人作记的地方时,惊得目瞪口呆,李淳风的定针正好插在袁天罡的方形铜钱眼中。

 
标签: 唐太宗 陵墓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李世民的第几个儿子当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李治继承皇位对吗
    李世民的第几个儿子当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
    1、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李治继承皇位。2、贞观二年(628年)六月庚寅,李治出生于长安东宫的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被封为晋王。贞观七年(633年),不到任所而接受并州都督之职。 唐太宗晚年,由于宠爱第四子魏王李泰,而导致太子李承乾与
  • 玄奘法师回忆 古印度国王是怎样评价唐太宗
    王曰:“尝闻………有秦王天子,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昔先代丧乱率土分崩,兵戈竞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平定海内,风教遐被,德泽远洽,殊方异域,慕化称臣,氓庶荷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兹久矣。盛德之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三次震怒缘何成就帝王佳话?
    明朝时坊间流传“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的”才子佳人故事,纯属话本戏说。俺今个儿给大家讲一出唐太宗三次龙颜大怒如何成就帝王佳话的史实。要说唐太宗李世民这个人还真是不简单,在他还是李二的时候,真的很二,他敢在他老爸李渊首鼠两端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坐实李
  • 唐朝第一“醋坛” 唐太宗拿她都束手无策!
    吃醋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是爱和关心的别样表现。潜意识里则是感情专属和害怕失去的一种保护。古龙曾说过:“世界上不吃饭的女人或许会有几个,而不吃醋的女人却没有一个。”吃醋是爱情的表现,捍卫主权的武器。所以,吃醋就像吸烟一样,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的
  • 唐太宗李世民自上而下如何看待济世安民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残暴,天下大乱。李世民劝父亲李渊起事,态度很积极坚决。而且他已经联络了裴寂、刘文静等人,对于起兵很有把握。刘文静是晋阳令,有人事脉络。他认为现在有许多避乱的人来到太原(李渊当时坐镇太原),“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
  • 唐太宗真是一代明君吗?晚年为何如此昏庸
    在书本上唐太宗李世民始终是皇帝中的楷模,他重用贤才,广施仁政,尤为着名的是善于纳谏——这种“从谏如流”的品质,现代高官都不容易具备,何况“家天下”的封建帝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已成为千秋功业的代名词。李世民,在史册里就是光辉灿烂的“正
    12-31 唐太宗
  • 唐太宗要怎么做才能避免玄武门带来的骂名?
    相传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这一年,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
    12-31 唐太宗
  • 武则天14岁即进唐太宗后宫 为何12年未获宠信?
    在中国历史上,临朝称制的女性并不少,但真正称帝并改国号的,只有唐朝的武则天一人。可你知道吗,就在武则天改元称帝的37年前,那时,她还是唐高宗后宫里的一名昭仪,在唐帝国江南地区,就有一名女子称帝。有传说称,武则天与她还有一段渊源。武则天称帝之
  • 唐太宗一件小事窥出武则天野心
    都知道一看是,武则天并不是当时的唐高宗的皇后,而是当时唐太宗的后宫“才人”,也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嫔妃。但是武媚娘历史的描述的是:唐太宗听说她仪容举止美,外貌出众,内涵修养皆为上乘,特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后世讹称武媚娘。但是
  • 南朝宋高祖刘裕 文治武功堪比唐太宗
    如果给中国所有的皇帝做一个排行榜,刘裕其实应该能排到前十名。后人对于这位南朝帝王知之甚少,实际上刘裕政绩颇大,除了夺晋登基外,刘裕本人几乎可以说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其能力并不比后世的唐太宗差。因此被誉为‘南朝第一帝王’大凡开国君王往往出身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