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新婚前夜为何非要母亲“陪睡”?

   2020-07-0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林语堂是我国优秀的作家,他一生中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丰富了我国文坛的内容。但凡是有才华的人,都会有一些特别的癖好。在林语堂结婚的前夜,一定要自己的母亲陪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以前提过我爱我们坂仔村里的赖柏英。小时候儿,我们一齐捉鲦鱼,捉

林语堂是我国优秀的作家,他一生中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丰富了我国文坛的内容。但凡是有才华的人,都会有一些特别的癖好。在林语堂结婚的前夜,一定要自己的母亲陪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以前提过我爱我们坂仔村里的赖柏英。小时候儿,我们一齐捉鲦鱼,捉螯虾,我记得她蹲在小溪里等着蝴蝶落在她的头发上,然后轻轻的走开,居然不会把蝴蝶惊走。我们长大之后,她看见我从上海圣约翰大学返回故乡。我们俩都认为我俩相配非常理想。她的母亲是我母亲的教女。她已经成长,有点儿偏瘦,所以我们叫她“橄榄”。

“橄榄”是一个遇事自作主张的女孩子,生的鹅蛋脸儿,目似沉思状。我是急切于追求新知识,而她则坚持要孝顺祖父。这位祖父双目失明,需要她伺候,片刻不能离。她知道在Chiangchiu什么都有,最好的水果、鱼、瓜,美丽迷人的山。后来,长衫儿流行了,我姐姐曾经看见她穿着时兴的衣裳,非常讨人喜欢。我记得她平常做事时总是穿黑色的衣裳,到了礼拜天,她穿浅蓝的,看来好迷人。

她祖父眼睛没瞎时,她总是早晨出去,在一夜落雨之后去看看稻田里的水有多么深。我们俩彼此十分相爱。她对我的爱非常纯正,并不是贪图什么,但是我俩终因情况所迫,不得已而分离。后来,我远到北平,她嫁了坂仔本地的一个商人。

我这个青年,家虽贫,而我自己则大有前途,我妻子则是个富有银行家之女。她比起我来,是高高在上的。幸而她不是在富有之家娇纵抚养之下长大的。依照旧传统,女孩子是为男子的需要而教养的;女孩子要学会烹饪,洗衣裳,缝纫,事实上,要教养她能做普通的家事,以便长大后嫁到丈夫家有过日子的本领。除去偶尔的拜神祭祀到坟茔寺庙之外,她们是不到前院,不在大庭广众之间出现的。

对女孩子的这种歧视,因而达成一个显着的结果,就是使她们成了贤妻良母。而男孩子则娇生惯养,纵容坏了,结果,缺乏进取奋斗的意志,很少有什么成就。

我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回家之后,我常到一个至交的家里,因为我非常爱这个朋友的妹妹C。他们家与后来我的妻子是邻居。我也与后来成为我妻子的那位小姐的哥哥相交甚善。我应邀到他们家去吃饭。在吃饭之时,我知道有一双眼睛在某处向我张望。后来我妻子告诉我,当时她是在数我吃几碗饭。另外我知道的,我路途中穿的那脏衬衣是拿到她家去洗的,却从来没人把我向她介绍过。

在大学二年级时,我曾接着三次走上礼堂的讲台去领三种奖章,这件事曾在圣约翰大学和玛利女校传为美谈。那时我这位将来的妻子还没进圣玛利,但是一定听见人说这件事。我由上海回家后,正和那同学的妹妹C相恋,她生得确是其美无比,但是我俩的相爱终归无用,因为我这位女友的父亲正打算从一个有名望之家为他女儿物色一个金龟婿,而且当时即将成功了。

在那种时代,男女的婚姻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的。我们结婚之后,我一直记得,每逢我们提到当年婚事的经过,她就那样得意地哧哧而笑。我们的孩子们都知道。我妻子当年没有身在上海,但是同意嫁给我,这件事一直使她少女的芳心觉得安慰高兴。她母亲向她说:“语堂是个牧师的儿子,但是家里没有钱。”她坚定而得意的回答说:“穷有什么关系?”

我姐姐在学校认得她,曾经告诉我她将来必然是个极贤德的妻子,我深表同意。

我的婚礼是在民国八年,蜜月是到哈佛去旅行。婚礼是在一个英国的圣公会举行的。

我要到新娘家去“迎亲”,依照风俗应当如此。新娘家端上龙眼茶来,原是作为象征之用,但是我全都吃不下去。举行婚礼时,我和伴郎谈笑甚欢,因为婚礼也不过是个形式而已。为了表示我对婚礼的轻视,后来在上海时,我取得妻子的同意,把婚书付之一炬。我说:“把婚书烧了吧,因为婚书只是离婚时才用得着。”诚然!诚然!

我必须把新婚的前夜的情形说出来。新婚的前夜,我要我母亲和我同睡。我和母亲极为亲密。那是我能与母亲同睡的最后一夜。我有一个习惯玩母亲的奶,一直玩到十岁。就因为有那种无法言明的愿望,我才愿睡在她身边。那时我还是个处男。

原来林语堂竟有恋母情结,这可能也是对母亲依赖的一种表现。结婚之后就要负担起作为一个丈夫的责任,所以在结婚前夕,想多体验一下,做孩子的无忧无虑的感觉。也许文人天生就是感性的,所以才会有这般想法。

 
标签: 林语堂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林则徐死因之谜 林语堂称其死于新疆戍所
    《信仰之旅》是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成的众多著述之一,书中谈及林则徐之死,谓“林则徐被充军新疆死于戍所”(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p22,胡簪云译),这话后半句错了。查《清史稿》、《广东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有关林则徐的记载,均无死于新
  • 林语堂的爱情 与妻子偕老却一直牵挂初恋
    对于林语堂的爱情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的矛盾,一方面佩服廖翠凤的坚持一方面也对林语堂一生都记挂着自己的初恋情人感到疑惑。在林语堂的爱情故事中有两个人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两个人在一起才能算得上是林语堂的爱情,两个中缺少了任何一个都不能算作是林语堂的爱
    10-14 林语堂
  • 林语堂跨越一生的三角恋 林语堂与陈锦端的爱情
    民国大师们的婚姻多有不如意之处。最典型的就是胡适,这暂且不叙。一代文学巨匠林语堂,也逃不过这个怪圈。虽然他们深深相爱,但才子佳人的故事没有能够在林语堂身上上演。尽管如此,林语堂,与他跨越一生所爱的人,陈锦端,以及林的妻子廖翠凤,他们之间爱的
    10-07 林语堂
  • 鲁迅和林语堂闹翻原因探究:竟然因为一条蚊帐?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曾与鲁迅并肩战斗过的学者林语堂在美国纽约挥笔写下了悼念文章《鲁迅之死》,言辞深切,令人动容。鲁迅与林语堂二人曾一度是志同道合的伙伴,但后来却十分高调地闹不和,究竟是什么原因?1924年11月,《语
  • 体现林语堂幽默的故事有哪些?对林语堂的评价
    林语堂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他的幽默不仅仅表现在他所写的文章中还表现在他的为人处世上,有非常多林语堂的故事都表现出了林语堂的幽默。他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就算自己对某件事非常不满也不会直接说出来,因为他知道这样非常伤人的自尊心,所以他常常用一
    07-26 林语堂
  • 林语堂、鲁迅曾在日记中互指对方为“神经病”
    后来的研究者普遍认为,“南云楼风波”之后,鲁、林二人形同水火,正式决裂。1929年8月28日鲁迅日记:“席将终,林语堂语含讥刺。直斥之,彼亦争持,鄙相悉现”。同日林语堂日记:“此人已成神经病”。那么,二人当天究竟发生了什么?有多大仇多大恨,
  • 美国赛珍珠的中国情 赛珍珠和林语堂的关系?
    赛珍珠是不是中国作家?不是,她是美国作家。但赛珍珠和中国的渊源很深。赛珍珠没满周岁的时候就被她的传教士父母带到中国。除了回美国上大学,赛珍珠的前半生一直居住在中国。赛珍珠的父亲在江苏镇江的乡村传教,因此她很熟悉中国的乡村文化。后来赛珍珠与金
    04-01 林语堂
  • 林则徐死因成迷 林语堂称其死于新疆戍所无根据
    《信仰之旅》是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成的众多著述之一,书中谈及林则徐之死,谓“林则徐被充军新疆死于戍所”(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P22,胡簪云译),这话后半句错了。查《清史稿》、《广东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有关林则徐的记载,均无死于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