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要把李严廖立魏延踢出朋友圈

   2020-07-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诸葛亮是三国蜀汉的丞相,刘备死后,诸葛亮经常拉黑刘备昔日的大臣。即使刘备曾经的重臣李严廖立和魏延,也遭到诸葛亮的拉黑。那么诸葛亮为何要拉黑李严廖立与魏延:其一,为自己主宰蜀汉扫平障碍。诸葛亮在刘备手下,官职不过军师中郎将,即使后期做了丞相,

诸葛亮是三国蜀汉的丞相,刘备死后,诸葛亮经常拉黑刘备昔日的大臣。即使刘备曾经的重臣李严廖立和魏延,也遭到诸葛亮的拉黑。那么诸葛亮为何要拉黑李严廖立与魏延:

其一,为自己主宰蜀汉扫平障碍。诸葛亮在刘备手下,官职不过军师中郎将,即使后期做了丞相,也没有开府。刘备对诸葛亮的才干,其实是有所保留的。前期诸葛亮的工作主要是监督粮草,类似于西汉萧何的职务。即使最著名的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虽然被任命为托孤老臣,不过当时还有一个,那就是李严,可见刘备对诸葛亮并不完全相信,或者是让别人和他抗衡。刘备是一个很会用人的君主,他清楚的知道,把国家交给一个人手里的弊病,何况自己儿子的智商完全不是朝中大臣的对手。

其二,寻找缺点。人都是有错误与缺点。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就算是圣人,也会犯错。诸葛亮往往抓住别人的只言片语,或者不利言行,给对方来个下马威。李严最后因为粮草一事,被废为庶民,《三国志李严传》上是这样记载的:“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

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乃废平为民,徒梓潼郡。”不过这似乎说不通,李严是何许人也?《李严传》上的记载是:“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可见,刘备是很器重李严的,李严被拉黑完全是内斗的结果。李严不属于诸葛亮一党,李严是刘璋手下,被刘璋的父亲刘焉带进西川的,诸葛亮是荆州势力,诸葛亮的亲信马谡失了街亭,李严被抓住把柄,督办军草不利,所以才把拉黑。不是李严没能力,而是对诸葛亮一家做大有怨言。

其三,廖立被拉黑,完全是文字狱。廖立这个人很有才能,当时人把他和庞统齐名。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占据了荆州,他开始细心的查访人才,这个时候诸葛亮说:“找两个人就够用了,一个是庞统,一个是廖立。别人都白扯。”可惜后来,廖立被人弹劾,而最主要的居然是以言获罪。罪名是:其一,先帝刘备时,曾发生过战略错误,主要是轻启战端,徒然造成重大损失。言下之意是,要接受这个教训,不应该贸然“北伐”。其二,批评诸葛亮使用提拔官员发生偏差,使用了一批德寡才拙的庸俗人物。其三,应该体恤民众不堪承受的负担,再不能像王连那样剥夺搜刮百姓了。后来证明这几点廖立说的都没错,廖立是个直性子,可能语言有些太尖刻,不过看问题很是一针见血。诸葛亮是当时政策的制定者,自然不能接受。

其四,魏延是刘备昔日最为信赖的名将之一,尤其是任他为汉中太守。可惜刘备死后,诸葛亮因为魏延的军事思想与自己意见相左而怀忿,最终把魏延排除出领导人。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是,诸葛亮看到魏延脑后有反骨,料定魏延必反,所以留下遗嘱让人杀之。事实上,诸葛亮北伐,魏延曾献计子午谷奇谋,遭到诸葛亮拒绝。魏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这让诸葛亮很恼火,所以才有后来的被拉黑事件。

诸葛亮是杰出的外交家,当初出使东吴,促成孙刘军事联盟,大败曹操,这是诸葛亮的长处;诸葛亮治理蜀国,严明法纪,内政肃然,也是长处。不过治下人才凋敝,不善于发现人才,未必是其长处;另外统领大军,连年北伐无功而返,损兵折将,亦是短处。诸葛亮本是萧何一类的人物,可惜却竭力要做张良韩信的活,而且容不得不同意见的人,有时显得小肚鸡肠,焉能不败?

 
标签: 李严 诸葛亮 魏延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揭秘诸葛亮是如何废掉托孤重臣李严的
    同年冬天,二次北伐开始,蜀军围陈仓,但是由于军粮耗尽再次无功而返。次年的建兴七年(229),三次北伐开始,诸葛亮遣大将陈式攻魏之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军迎战,诸葛亮出建威,郭淮退军,亮取二郡。至此,后主诏诸葛亮复丞相职。然而这数次北伐
  • 诸葛亮离间计贬李严 背后到底有何阴谋?
    李严是刘备的托孤重臣,但在第三次北伐中因造诸葛亮的谣被贬为平民,那么历史对于这次造谣依据是什么呢——读《三国志·蜀书》的一点疑问李严,又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原为刘璋手下。刘备入蜀时,曾在绵竹与刘备抗衡。后降于刘备。刘备死时,托孤于诸葛亮
  • 解密李严与诸葛亮谁才是刘备真正的托孤对象
    现在网络上说起刘备托孤之事,不少网友都会谈论起诸葛亮斗争李严,烛影斧声强调荆州派系矛盾,彷佛误会李严为诸葛亮上司,曲解刘备重用李严胜于诸葛亮。然而仔细分析诸葛亮与李严官职高低,娓娓道来彼此的主从关系,再从刘备临终遗嘱的安排,李严实在没有立场
  • 李严和诸葛亮关系如何 李严因何罪被斩
    新三国李严在新版电视剧《三国》中,李严这一人物形象大体上还是遵从了历史上的真是形象。原是刘璋手下,在绵竹投降刘备,刘备临终前接受托孤遗命,最后也是因为在诸葛亮出岐山时运粮不力获罪被贬为庶民。只是其中有了很多细节上的描写和刻画。建安十八年,刘
  • 诸葛亮为什么要把李严废为平民?李严被废之迷
    三国时期,蜀国内部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身为刘备托孤重臣的李严,被诸葛亮上表废为庶人。这件事在蜀国内部影响很大。也成为当代许多历史学家和学者们所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那么,李严究竟是为什么被诸葛亮废为庶人,这其中的原因究竟如何呢?我对这个问题谈
  • 刘备托孤对象李严为何会被排挤在权力中心之外?
    三国时,由于蜀汉未置史官,因而没有留下任何官方的文书档案。陈寿撰写《三国志》时,对魏、吴的资料颇感顺手,分别撰写了30卷和20卷;对蜀,则因资料欠缺而只撰写了15卷。简洁的文字记载后来虽经裴松之作了大量的注释,仍常有语焉不详的感觉。读《三国
  • 李严深受刘备信任诸葛亮称其堪比陆逊最终背叛
    李严出场是在《三国演义》第六十四回。当时刘备已攻下雒城,刘璋派遣妻弟费观镇守绵竹。临行前,费观保举了一人一同领兵前往,这个人便是李严。书中交代,李严字正方,荆州南阳人。李严来到绵竹后,正逢刘备大军兵临城下。李严被伏兵团团包围,缴械投降。李严
  • 不识时务的典型李严 以纵横见长的他却想主政
    李严,幽州人,原名让坤,在刘守光手下做刺史,后来做了庄宗的客省使(中央负责外交接待的官员)。李严为人聪明机敏,多才多艺,弓马娴熟,知书识礼,能言善辩。同光三年(925年),李严出使前蜀,向皇帝王衍述说后唐的丰功伟绩,音辞清亮,蜀人为之震动。
    11-07 李严
  • 历史诸葛亮如何施计清除了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
    诸葛亮为什么直到死才把政权还给刘禅呢?大概有如下原因。第一,诸葛亮的确是任重而道远,刘备战败而死,不仅仅是丢了一个荆州那么点代价。蜀国自刘备死后,人心不安,士兵数量急剧下降。这都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不安定因素。诸葛亮的《出师表》里谈到:“先帝知
  • 揭秘李严和诸葛亮的真实关系
    三国李严李严,字正方,三国时期南阳人,后改名为李平。李严早年为郡守中的小官,因为能干而被人称道。荆州刘表调李严前往各处任职,后又被刘璋任为成都县令,皆是以才干被人称赞。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李严率军投降刘备,成了刘备的将军,为成都的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