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妃墓地之谜 真的是死后千里归葬新疆吗?

   2020-11-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其中最具考古价值的资料是:棺木上的描金的阿拉伯文字,译成汉文是“以真主名义”。这一切帮助人们弄清了死者的信仰、年龄、性别、身份和生存年代。正如史料中所记载的容妃一样,她信仰伊斯兰教,死时五十多岁,穿戴妃子的衣冠,在乾隆五十三年入葬。曾经热播

其中最具考古价值的资料是:棺木上的描金的阿拉伯文字,译成汉文是“以真主名义”。这一切帮助人们弄清了死者的信仰、年龄、性别、身份和生存年代。正如史料中所记载的容妃一样,她信仰伊斯兰教,死时五十多岁,穿戴妃子的衣冠,在乾隆五十三年入葬。

曾经热播过的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第二部里,有一个重要人物:香妃。历史上确有香妃其人,但剧中有关香妃娘娘的故事情节是琼瑶女士根据剧情需要虚构的,里面的许多情节与正史完全不同。为尊重历史,使人们不至于被剧情或民间野史误导,笔者根据在新疆喀什香妃墓地、河北遵化旅游胜地清东陵等地的考证和在北京故宫档案馆查阅的有关香妃(容妃)的史料整理成此文,把围绕香妃娘娘发生的一些真实事情讲述给读者。

入皇宫,备受乾隆宠

香妃生于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本名贾姆丽孜木(又叫伊帕尔汗),为新疆伊斯兰教的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世居叶尔羌,其族为和卓,故名和卓氏,是优素福·霍加第五代孙女。其父为回部第二十九世和卓。公元1758年(即乾隆二十三年),盘踞在喀什噶尔的大小和卓霍集占兄弟进行反清。乾隆皇帝命令定边将军兆惠进军叶尔羌。霍集占兄弟即出重兵把兆惠围困三十余日,形势十分危急。这时,不屈顺于霍集占兄弟,从叶尔羌迁往伊犁定居的香妃的胞兄图尔都跟随堂兄玛木特参加了她五叔额色尹的队伍,配合了清军作战,出击喀什噶尔。

叛军腹背受敌,只好分兵救援喀什噶尔。兆惠乘机反攻,大获全胜。次年叛乱平息后,定边将军兆惠被召回京,同时额色尹与图尔都、玛木特等也被召入京。漂亮聪颖、能歌善舞、天性活泼的香妃,一直深受其六叔额色尹的喜欢,便把她作为家属一同带到京城。乾隆念额色尹、图尔都等有功,加封为辅国公与台吉,赏赐定居京城。

香妃最初几次入宫,并未引起乾隆皇帝的注意。直到1760年6月19日,皇宫内举行赏赐鲜荔枝宴席,乾隆从席前走过时,忽闻一股浓郁的令人陶醉的芳香,便停住脚,问众臣:“这香气从哪而来?”当时站在席旁还未入座的图尔都听到皇上发问,便作答:“回皇上,是妹伊帕尔罕身上散逸出的自然香气。”乾隆很吃惊,于是打量着图尔都身后的香妃,见她着一身维吾尔族服装,高高的身材,不仅显得饱满而又成熟,而且温柔迷人。越是靠近于她,香气越是浓郁,乾隆大喜,当即当着众臣和妃嫔们的面,册封香妃为贵人。入夜,乾隆便与香妃举杯共饮,同枕入眠。当时香妃27岁,乾隆50岁。来自西域南疆的香妃,由于生于和卓家庭,自身保养极好,加上那股陶醉、迷人的体内芬香,确令乾隆销魂夺魄。从此以后,香妃一生备受乾隆宠爱。不到两年,便由贵人册封为嫔。

在乾隆第四次下江南时,同行的六位妃嫔中就有容妃(香妃),跟随皇帝游览苏州、杭州、西湖等名胜。一路上,乾隆按伊斯兰教风俗赏给香妃的饭菜就有八十多个品种。乾隆皇帝十分尊重香妃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宫中有一名维吾尔族厨师专为香妃做饭,香妃还长期穿着维吾尔族服装。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乾隆又册封容嫔为容妃(容妃即香妃,这一点,早被一些学者们证实了,在此不多赘述),并特地为她缝制了清廷朝服、朝冠、吉服。住在宫外的图尔都、额色尹、玛木特及其妻室等,也都未改换服装。乾隆三十六年二月,皇后已死数年,因为乾隆皇帝不再立皇后,香妃在宫中的地位逐年上升,俨然就是皇后了。

薄命女,魂归故里难如愿

自古红颜多薄命。公元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2月,香妃在皇宫里不幸染上风寒而患病。病情越来越重,到四月,便气息奄奄,乾隆很是着急,日夜派人专门守候,御医换了一个又一个,也无法把香妃的病治好。香妃知道自己在世时间不多了,便把后事安排得很有条理。她把几十年在宫中所积存的物品,分赠给各位妃嫔和佣人,将额色尹、图尔都的妻子,以及她的姐姐、妹妹和侄儿们均列了赠物清单。

到4月19日,香妃弥留之际,两眸潮红,嘴巴嗫嚅了好一阵子,未能说出话来,好像还有什么未了却的心愿,不愿撒手人寰。愁容满面的乾隆一直坐在香妃的病榻旁,见香妃欲讲不能,便把着她的手说:“爱妃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呢?讲出来,朕当尽量满足你。”香妃闻言,眼泪簌簌而出,沉思半晌,非常吃力地才断断续续地吐了7个字:“臣妾愿魂归故里。”说完便香消玉殒。乾隆当即心痛得差点昏倒着地。此时香妃享年55岁,一生无子嗣,在宫中陪伴了乾隆28个春秋。

却说乾隆老年失去香妃,很是伤心,多日未理朝政。想着香妃生前的种种好处,有心满足她的遗愿,拟将其遗体按伊斯兰的礼节送回喀什安葬。但这是有悖于大清祖传皇规的。按规定,清朝后妃只能葬于皇家东陵后妃园寝中,绝不准许迁回本人原籍。乾隆为了达到既不犯皇规,又有心满足香妃这个伊斯兰教穆斯林生前的要求,日夜苦思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即依照香妃生前的体型、面貌、身高等,雇用木雕名匠,用檀香木雕刻出香妃本人形像,使之与真人惟妙惟肖,然后全身裹以八宝花绫,只留出脸部以便香妃家人观瞻以为真身后即葬于墓穴中,以达以假乱真之目的。

这一切都在环环相扣的绝密状态下进行,知道真情的不过十来名承办人,国史、宫廷史册上不准留有记录。那时,被册封为韩国公长住京城的香妃胞兄图尔都也刚好去世,乾隆便下令将他们兄妹俩一真一假的遗体同时迁葬回喀什。图尔都的遗孀苏黛香奉命率车队护送灵柩回新疆。一行人马朝行夜宿,历尽艰险,费时五月,终于到达目的地。苏黛香立即请来伊斯兰教大阿訇念经主持葬礼。香妃的亲人们揭开遮面白纱,查验了香妃和她兄图尔都遗体面容,确认无误后即行下葬入穴。如今在喀什的墓葬大厅里,还陈列着当年送香妃兄妹回喀什的灵轿。当人们目睹这历史遗物时,确实相信香妃是葬在这里了。

保尊严,知情人遭杀戳

乾隆自从想出安葬香妃这个绝妙的办法后,觉得还是不能放心,宫廷人多口杂,加上护送灵柩回新疆的120人组成的庞大车队,路途遥远,护送时间长达五个多月,难免不露马脚。万一走漏了风声,这不仅有失大清脸面,又有损皇帝尊严。于是,乾隆向定边驻新疆的大将军兆惠下了一道密旨。话说苏黛香办完迁葬大事,本想留居在喀什婆家生活,以尽媳妇孝道。谁知接到皇上御旨,令其速带原队人马返京,接受皇上赏赐。皇上御旨,不敢违抗,苏黛香只好带着原队人马原路返回。

此时,已是秋风阵阵的十月,就在这队人马行至新疆奇台县北沙窝的戈壁滩,突然发现四周尘土飞扬,一大队骑兵不知从何处成包围状飞驰而来。不由分说,提刀就砍。弱女子苏黛香与女仆、卫兵、轿夫、马夫、骆驼手等120余人全部惨遭杀害!在这次大屠杀中,有一名卫兵,见厄运已到,断定已是死路一条,趁混乱之际,便拿刀朝自己的脖子上割了一刀,把鲜血染满全身,然后倒地装死。奇迹般地幸免于难。他脱掉朝廷卫服,隐姓埋名,一路乞讨,逃回内地,偷度残生。直到衰老临终前,才向亲人们说明这一悲惨遭遇,留下了历史实情。

香妃墓,两处墓穴辨真伪

新疆的香妃墓位于喀什噶尔城5公里的浩罕村。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塞。这是一座伊斯兰教的墓园,始建公元1640年,是香妃曾祖父阿吉·穆罕默德·优素福·霍加的墓地。后来他的家族以及香妃等也随葬在这里。因为香妃的名气大,逐渐把这个家族墓地也叫香妃墓了。香妃墓以土坯为胎,外用绿色和紫色琉璃瓦方砖包砌,建筑宏伟,富丽堂皇。跨进陵墓,高大宽敞的厅堂里,筑有约60厘米高的平台,平台上的墓丘分为大、中、小三种,共计72座。墓体均呈上小下大的半长椭圆形,墓表面及地面用正方形蓝色瓷砖铺砌,有些台阶的表面以黄、蓝砖贴面,看上去晶莹素洁,闪闪发亮。整个墓园由陵墓、大礼拜寺、经堂、小礼拜寺和竹楼等几大部分组成,宏伟肃穆,在造型、装饰、色调等各方面与陵墓主体浑然一体,成为独具维吾尔族的古建筑之一。香妃的坟丘,就在平台的东北角上。坟墓并不高大显眼,但却一直是吸引游人的所在。

现在,我们再到清东陵看一下,在那层峦叠翠的河北省唐山市昌瑞山下,也埋葬着香妃,她的墓坐落在裕妃园寝之中。这座园寝始于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当初叫妃衙门,后来因为埋进了一位皇贵妃而命名为纯皇贵妃园寝。这里的建筑完全按着清朝的规制,在妃园寝的殿宇、明楼、燎炉、墙头上都遍布绿色琉璃瓦。在陵寝园里有着星罗棋布的宝顶,宝顶下面分别埋葬着乾隆的三十六位妃嫔,香妃就是其中的一个。

她的墓穴在明东部第二排第一号。香妃死于公元1788年4月19日,同年9月25日葬于地宫。这与新疆香妃墓的入葬时间不相上下,一个死者,却有两处墓穴,确实使人难辨真伪。随着岁月的流逝,社会的变革,新疆的香妃墓几经修葺,愈加壮观,而东陵的香妃墓久经风霜变得更加残破。

加上盗墓匪徒盗掘,更加速了墓园的倒塌。1979年10月,东陵的容妃墓前,台阶条石断裂沉陷,文物工作者入地宫考察,发现地宫内有巨大的石门,门上有整体红铜管扇,整个地宫为拱券式石结构。棺床上,东西向斜放着一具红漆棺木,棺南侧被盗陵匪徒用利器破成一个大方孔,棺内已被洗动一空。

在清理棺床时,在泥灰浆中发现了一具头骨和大量衣服和织绣残片,还有各色宝石;花白头发,扎有辫绳的长辫子;朝服与朝冠残片;带有少数民族的八宝花绫;带有江苏江宁织造人名的妆花衣料及其它物品。其中最具考古价值的资料是:棺木上的描金的阿拉伯文字,译成汉文是“以真主名义”。这一切帮助人们弄清了死者的信仰、年龄、性别、身份和生存年代。正如史料中所记载的容妃一样,她信仰伊斯兰教,死时五十多岁,穿戴妃子的衣冠,在乾隆五十三年入葬。

 
标签: 香妃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揭秘香妃究竟多漂亮能让乾隆如此宠爱
    “液池南岸嫌其远,构以层楼居路中。州载画图朝夕似,新正吟咏昔日同。”这是清朝乾隆皇帝在他八十高龄时提笔写的一首怀旧诗中的前四句。这时恰逢香妃死后的第三年,从诗中不难看出,这位中国历史上最高寿的皇帝对他最宠爱的来自异域的嫔妃的一腔怀恋之情。雍
    12-31 乾隆香妃
  • 香妃的秘密 真有身怀异香的人类存在吗?
    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回族女子,依靠自己的美艳容貌与身怀异香在乾隆帝的一众妃子当中脱颖而出,深得乾隆的宠爱----香妃。因她身上有一股奇香,所以维吾尔族人亲切地称她为伊帕尔罕。伊帕尔:乃麝香之意。她的婚姻就是一个传奇的联姻,香妃的哥哥封图而都为
    12-30 香妃
  • 香妃自带体香之谜 是否真的体有异香?
    为什么香妃之风久刮不衰?为什么香妃之名越叫越响?其实就在于她是一个扑朔迷离的人物,在她身上有许多难解之谜,如名称之谜、画像之谜、婚姻之谜、死亡之谜,等等,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和兴趣。名称之谜“香妃”之名早在清朝末年的一些私人著述中就已出现了。据
    12-27 香妃
  • 清宫秘史 香妃名为“香”并非身上有香味
    乾隆最宠爱的妃子是香妃,香妃所住的宝月楼,现如今已经西长安街的中南海正门——新华门。在清朝的时候,宝月楼还是红墙之内一栋上下各七间的两层小楼。袁世凯在窃取大总统职务后,便以中南海为总统府,将宝月楼改为了大门。宝月楼建成于清朝乾隆二十三年。《
    12-27 香妃
  • 乾隆皇帝为何还对已婚的香妃如此痴迷?
    香妃在进宫前本已嫁给了新疆喀什附近的一位维吾尔人首领为王后,可惜她的丈夫被清朝的军队所杀,整个部落也因战败被驱散,至于她本人,则被作为最昂贵的战利品贡献给了乾隆皇帝。那乾隆为何对香妃如此痴迷呢?想必香妃身上肯定有一种非同凡响的少妇风韵。乾隆
    12-25 乾隆香妃
  • 百年女尸不腐仍散发浓郁香味 疑似乾隆的香妃
    正常情况下,尸体一般入土半月不到就会腐烂,为何有些尸体经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之久仍然不腐,有的甚至栩栩如生呢?让我们一探究竟,砀山香女尸......2001年3月,在砀山城西关梨园小区建筑工地,一辆挖土机作业时,在4米多深的地下突然发现一座清
    12-24 乾隆香妃
  • 香妃进宫前已婚 乾隆皇帝为何还对香妃如此痴迷
    香妃在进宫前本已嫁给了新疆喀什附近的一位维吾尔人首领为王后,可惜她的丈夫被清朝的军队所杀,整个部落也因战败被驱散,至于她本人,则被作为最昂贵的战利品贡献给了乾隆皇帝。那乾隆为何对香妃如此痴迷呢?想必香妃身上肯定有一种非同凡响的少妇风韵。乾隆
    12-24 乾隆香妃
  • 香妃传奇 历史中究竟多漂亮能让乾隆如此宠爱
    “液池南岸嫌其远,构以层楼居路中。州载画图朝夕似,新正吟咏昔日同。”这是清朝乾隆皇帝在他八十高龄时提笔写的一首怀旧诗中的前四句。这时恰逢香妃死后的第三年,从诗中不难看出,这位中国历史上最高寿的皇帝对他最宠爱的来自异域的嫔妃的一腔怀恋之情。雍
    12-23 乾隆香妃
  • 乾隆时期传奇宠妃香妃娘娘是回族人?
    香妃是一个乾隆时期的传奇人物,关于她的传说有很多,大多都是美丽动人的,她也是乾隆皇帝众多妃子中唯一的一名回妃,历史上的香妃究竟是什么样的呢?香妃在历史上,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原型是乾隆皇帝的容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根据清史的记载,乾隆有
  • 揭秘开清朝香妃的谜团 历史是否真有其人
    从这个门进去就是香妃浴室建筑带有土耳其风格,曾展出香妃画像———故宫百年大修“试点工程”武英殿已于今年8月底竣工,并将于10月故宫80周年院庆期间向公众开放。武英殿内,有一个“谜”迄今未解,它就是———浴德堂。民间传说,浴德堂是乾隆皇帝为香
    12-18 清朝香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