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传奇宠妃香妃娘娘是回族人?

   2020-12-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香妃是一个乾隆时期的传奇人物,关于她的传说有很多,大多都是美丽动人的,她也是乾隆皇帝众多妃子中唯一的一名回妃,历史上的香妃究竟是什么样的呢?香妃在历史上,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原型是乾隆皇帝的容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根据清史的记载,乾隆有

香妃是一个乾隆时期的传奇人物,关于她的传说有很多,大多都是美丽动人的,她也是乾隆皇帝众多妃子中唯一的一名回妃,历史上的香妃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香妃在历史上,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原型是乾隆皇帝的容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根据清史的记载,乾隆有且仅有一名回妃,也就是容妃,因此很有可能香妃的故事就是出自于容妃。

容妃的父亲是回族的一个首领,在整个清朝的历史上,回族是反抗满清统治是最激烈的一个民族。在乾隆时期,回疆也发生了一次叛乱,乾隆派遣大军南下镇压。清军在额色尹、图尔都的帮助下,成功镇压了叛乱。这时,乾隆皇帝已经意识到和回疆结盟的重要性,因此他向额色尹等人提出了和亲的要求。额色尹正是香妃的五叔,他和香妃的父亲阿里和卓商量之后,就决定把香妃送进皇宫。

由于香妃的独特性,很快就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宠幸,她的地位也随之上身,被封为容妃。容妃总是身边带着一把刀,似乎想要刺杀乾隆,她的行为十分可疑,让宫中的人一度以为容妃是回疆潜入皇宫刺杀乾隆帝的刺客。但是容妃始终没有做出过激的举动,而乾隆对他的荣宠也与日俱增。在乾隆的皇后和皇贵妃相继去世以后,容妃已经成为了当时后宫中地位比较高的一个妃子,乾隆在出席国宴的时候,经常会带上容妃。

历史上的香妃于公元1788年5月24日去世,享年54岁。她去世的时候,乾隆皇帝十分悲痛,还亲自为他撰写了一片悼文,用以纪念容妃。

香妃戎装像

如图是一幅女子着戎装的画像,据传画中的人物为乾隆皇帝的宠妃香妃娘娘。图中的女子身着欧式铠甲,容貌俊美,英姿飒爽,因此后人将此图命名为香妃戎装像。

关于香妃戎装像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原本此图被保存在承德的避暑山庄内,在民国时期,由于举办故宫物品陈列展,将此图运到了北平。这幅图上仅有一名女子身着欧式铠甲的形象,并无落款和印签,因此图中的人物究竟是谁,现在谁也说不清楚。当时此图被运到北京之后,某一位大官见到此图后,信口说道,这画中的人物大概就是香妃了吧。孰不料,这位大官的信口一说,竟被旁边的工作人员记录了下来,因此,这图直到至今都以香妃戎装图命名。

后来,有人传说这图是意大利的画家郎世宁一时兴起的游戏之作所作。但是郎世宁是清代圆明园的西洋画家,他的画作都被收录于《国朝院画录》和《石渠宝笈》之中。然而有学者查看了这两部画集之后,发现此图并没有在其中。而且,郎世宁在清代皇宫之中,只不过是一位画家,他能有那么大的胆子让乾隆皇帝的宠妃穿上铠甲,画一幅游戏之作吗?

当代著名的文物专家,清史研究专家朱家溍曾专门写过一篇《“香妃戎装像”定名的由来》的文章,加以否定画上的人物即香妃的说法。那么图中的人物不是香妃,究竟是谁呢?由于此图缺少相关的资料记载,画中的女子身份究竟何人,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

香妃复原图

香妃复原图是由中国刑警学院人相复原专家赵成文制作的,他先后恢复过辛追夫人和楼兰新娘两位古代美女,成形后的香妃容貌酷似影星李冰冰,令人啧啧称奇。

香妃是一位数百年前的传奇人物,据说她出生时满身异香,后被乾隆皇帝纳为了妃子。但是她到了北京之后没几年,就由于水土不服而去世了。关于香妃的墓址有三个,其中最为著名的在喀什市,另外在河北清东陵和北京陶然亭同样各有一个香妃墓。虽然喀什市的香妃墓规模较大,但根据史学家的考证,实际上香妃被埋葬在清东陵。因为根据中国古代的制度,妃子必须陪葬在帝王的寝陵之侧。因此,赵成文的香妃复原图是根据清东陵出土的香妃头骨而制成的。

赵成文根据头骨的形状和特点,制作了19条标线条,再根据得出的数据,确定了香妃的五官大小和位置,在根据人体解剖学和法医人类学原理,在标本库里找到了合适的样本,再将这些样本一一组成而成,这样香妃的形象就出现在电脑面前了。

香妃去世的年龄是个谜,因此这幅香妃复原图,复原的是香妃三十岁左右的年龄。复原后的香妃样貌,竟然和现在著名的影星李冰冰有些相似。李冰冰得到这个消息后,对此置之一笑。李冰冰饰演过多部古装电视剧,容貌颇有古韵遗风,这次和香妃的容貌出奇地匹配,想必也不令人惊讶了。

同时,人们对香妃复原图也提出了异议,究竟赵成文制作的复原图,还原度有多高,已经不得而知。香妃的朝服像如今已经不知所踪,如果可以找回香妃朝服图,或许可以和复原图相比一下,进而得知香妃娘娘的本来面貌。

香妃墓

香妃墓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以东5公里左右的浩罕村,是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建筑,传说是清代香妃娘娘埋葬的墓穴。

香妃墓看上去像是一座大型的伊斯兰风格的宫殿,高约40米,占地面积2公顷,由门楼、大小礼拜室、教经堂、主墓室和家族墓室等组成。在这些建筑结构中,最高的是门楼,达到约40米高,主体墓穴也将近26米高。据说此处埋葬的是乾隆皇帝的妃子香妃。在主墓室内,停放的是香妃娘娘的遗体,另外还有香妃家族上下五代人的墓穴,此处共计埋葬了72人,大小墓室达到58个。

香妃是一个民间传说中的乾隆妃子,原名叫做买木热·艾孜姆,据说她的身体上,与生俱来就带有一股异香,由于她长得极其美貌,被乾隆皇帝选为了妃子。但是香妃到达北京没有多久之后,就因为水土不服而去世,乾隆皇帝极其伤心,就下令让124人一起抬着香妃的尸体回到她的故乡。因此,香妃就在此处安葬。

但是这只不过是传说而已,根据有关的历史学家考证,香妃的遗体其实被埋葬在清东陵的裕妃园寝内。那么香妃墓里的主人到底是谁呢?事实上,这座墓是阿帕克霍加,他是香妃的先祖,也是曾经的叶尔羌的国王,这片墓室,实际上就是阿帕克霍加家族的寝陵。但是由于香妃娘娘的美丽传说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他们一致认为此处即是香妃娘娘的埋骨之地,因此前来此地观光的游客,至今络绎不绝。

 
标签: 回族 乾隆 香妃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回族圣纪节 回族人的圣纪节是怎样的一个节日
    中国回族穆斯林是过圣纪节的主体民族。但各地回族穆斯林在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上也存在巨大差异。西南地区穆斯林圣纪节日这天首先要集体到清真寺诵经、赞圣、听讲先知穆罕默德生平事迹,然后宴请各方穆斯林同胞分享节日圣餐。而华东地区的一些穆斯林则习惯先一天
    12-26 回族
  • 揭秘回族穆斯林葬礼有哪些特殊的风俗习惯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约有40万人,信仰伊期兰教。回族人死了叫“归真”。即“回到真主那里”之意。人死了,家属不能过度悲伤,更不能捶胸顿足,嚎啕大哭。也不能给死者下跪磕头,只能下礼(俯着单腿曲跪)。安葬死者,不用棺材,实行软葬。
    12-19 回族葬礼
  • 临夏回族自治州名优特产是什么
    油炸馃馃油炸馃馃是临夏回族的面点之一。以面粉为主料,辅以糖、食用颜料,捏成型后,经食用油烹炸而成。河州包子河州包子是临夏特产,面皮好、馅子考究,有包子、合子、角馍之分。以牛羊肉和韭菜或胡萝卜或白萝卜混合剁碎搅匀为馅,装笼蒸熟,盛入盘中,淋以
    11-27 回族
  • 为什么有人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竟是回族人?
    按:常有人考究朱元璋是回族、明朝皇帝全家都是回族。先不说就算是回族又如何,先就事论事看看有没有这个可能性。据说:“明太祖原是回回;建文帝的出走,系赴天方朝觐。”小编读书少,你们可不要骗我!这里有一篇反对意见:最近突然有了这么一个说法,言之凿
  • 回族历史 回族在天文方面有何成就
    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 在天文学方面,元朝时,回族天文学家将西域和阿拉伯天文学介绍到中国,为元朝中国天文历算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公元1267年,以杰出的回族天文学家扎马鲁丁为代表的中国天文学家在北京建立了观象台,他们从西域带回了大批的“回回书
    10-05 回族
  • 朱元璋真的是回族皇帝吗?这种说法有何依据
    在回族群众的口碑中,朱元璋是一个受到称颂的皇帝,似乎由于朱元璋的个人作用,回族在明代初年很受重视,产生了许多显贵人物,给本民族争了光。与此相联系,回民民间传说中,常遇春、冯胜、胡大海、蓝玉等明朝开国名臣都被说成是回族,甚而至于连朱元璋、马皇
    10-05 朱元璋
  • 抗战英烈金方昌 誓死不投降日寇的回族小勇士
    金方昌(1921―1940)回族,山东聊城人。1935年考入聊城省立第三中学。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投入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11月随兄到山西抗战,赴山西抗日民族革命大学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0-02 回族
  • 壮烈!抗战回族烈士誓死保护机枪被日军烧焦
    刘震寰话语铿锵激昂:“小鬼子占我国土,烧我教堂,掠我财产,杀我同胞,令我们蒙辱含羞做亡国奴。穆斯林兄弟们,拿起刀枪吧,用战斗保国卫家,一直打到日寇降服日,再脱征衣解战袍!”回民支队:英勇善战杀日寇宁津县杜集镇魏家庵村村民做梦也不曾想到,因为
    08-28 回族
  • 揭秘回族的习俗中人们为什么不吃猪肉?
    事实上对穆斯林而言,不仅不养猪、不食其肉,还要在生活习性方面杜绝污秽、肮脏、贪婪、懒散、愚蠢等猪及其与之相似的动物所具有的恶习,象以上这些恶习,《古兰经》……事实上对穆斯林而言,不仅不养猪、不食其肉,还要在生活习性方面杜绝污秽、肮脏、贪婪、
    08-26 回族猪肉
  • 古尔邦节简介 回族的古尔邦节是怎样来的
    “古尔邦”,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献牲节”、“忠孝节”、“尔德节”。宁夏南部山区等地的回族称为“大尔德”,云南等地的回族称为“小尔德”,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这个节日属于穆斯林朝觐功课的仪
    08-22 回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