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宰相范质生平简介 北宋宰相范质是怎么死的

   2020-04-0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范质(911年—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人。五代后周时期至北宋初年宰相。自幼好学,九岁能文,十三岁诵五经,博学多闻。后唐长兴四年(933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后周太祖郭威自邺起兵入京,范质为避战祸,藏匿民间,后来被太祖找到,时值严冬,

范质(911年—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人。五代后周时期至北宋初年宰相。

自幼好学,九岁能文,十三岁诵五经,博学多闻。后唐长兴四年(933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后周太祖郭威自邺起兵入京,范质为避战祸,藏匿民间,后来被太祖找到,时值严冬,郭威脱下外袍给范质披上。封范质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周显德四年(957年),范质上书朝廷,建议重修法令,编定后周的《显德刑律统类》。宋代第一部法典《宋刑统》直接来源于此法典。

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病危,临终托孤,命范质为顾命大臣,辅佐七岁的恭帝柴宗训。封为萧国公。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忽传北汉、契丹联兵南下,令赵匡胤统帅禁军北上。初三赵匡胤陈桥兵变还京,范质率王溥、魏仁浦责问赵匡胤,帐前罗彦环拔剑厉声:“三军无主,众将议立检点为天子,再有异言者斩!”王溥面如土色,被迫拥立赵为天子。曾举荐赵普、吕庆余、窦仪等栋梁之臣。宋乾德元年(963年),封范质为鲁国公。乾德二年(964年)正月,与王溥、魏仁浦同日罢相。是年(964年)九月,去世,临终时“戒其后勿请谥立碑,自悔深矣”。朝廷追赠其为中书令。著有《范鲁公集》、《五代通录》等。

北宋宰相范质生平简介

步入仕途

范质的父亲范守遇,任郑州防御判官。范质出生那天傍晚,他的母亲梦见神仙授给她一支五色笔。范质自幼聪明好学,九岁能诗文,十三岁攻读诗经,十四岁开始招生收徒做教师。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考中进士,被任为忠武军节度使推官,后迁升封丘令。

后晋天福年间,用文章游说宰相桑维翰,桑维翰很器重他,即上奏封他为监察御史。到了桑维翰出京师去镇守相州,历任泰宁节度使、晋昌节度使时,桑维翰都请求朝廷让范质给他当从事。桑维翰第二次任宰相时,范质迁升为主客员外郎、直史馆。一年多后,召范质入朝任翰林学士,加任比部郎中、知制诰。

契丹侵扰边境,石重贵命刘知远等十五位将领出征。当天夜晚,范质在朝中值班,石重贵命令召诸位学士来起草诏令,范质说:“宫城已经关闭,如再召人恐怕事机泄露。”范质单独起草诏令进送石重贵,文词事理都很优秀,当时即受称道。后汉初,加封范质为中书舍人、户部侍郎。

郭威征伐叛乱,每次朝廷派遣使者下诏处理军事,都符合机宜。郭威问使者是谁起草的诏令,使者答称是范质。周祖叹道:“真是宰相之材啊!”

佐命后周

郭威从邺地起兵攻向皇宫,京城纷乱,范质藏匿民间,郭威派人到处寻找,后来找到,非常高兴,当时正下大雪,郭威解下自己的袍衣让给范质穿。并命令范质起草太后诰命及商议迎湘阴公礼节,范质急速起草,很合郭威心意。于是郭威告诉太后,任命范质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

后周广顺初年(951年),郭威加拜他为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第二天,兼任参知枢密院事。郊祀完后,升迁官位左仆射、门下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跟随郭威征伐高平回来,加官司徒、弘文馆大学士。

显德三年(956年),范质进入朝廷做官,还能常常手不释卷,有人慰劳他时,范质说:“有擅长相术的人,说我今后位登宰相。如果真是这样,不学习哪来权术处理政事。”后来跟随柴荣征伐淮南,诏令多由他起草,吴中文士们没有不惊服的。范质每次下制敕,从未不合律令,命令刺史县令,一定以户口版籍为头等政事。朝廷每次派遣使者视察民田,巡视狱讼,范质都接见他们,向他们陈述天子忧虑勤政的意图,然后派遣他们。柴荣当初征伐淮南,驻扎在寿、濠二地,锐意攻取,还准备到扬州。范质认为军队征战太久,与王溥泣谏,柴荣才放弃这个念头。到柴荣第二次到扬州,窦仪因事得怒于世宗,不知将定何罪。范质入宫求见,柴荣知道他是来救窦仪的,站起来避开他。范质上前说:“窦仪是近臣,过错很小不应当诛杀。”于是摘下官帽叩头泣,说:“臣位在宰相,难道能让人主暴怒,致使近臣就死吗?请求宽赦窦仪的罪过。”柴荣怒意才消解,回到座位,马上遣使者赦免窦仪。

显德四年(957年)夏天,范质跟随柴荣征伐寿州回来,增加封爵食邑。范质提出因为法律条例繁冗,轻重没有依据,官吏得以因缘为奸。柴荣特命他详细审定法律,这就是《刑统》。

显德六年(959年)夏天,柴荣北征,范质因病留在京师,柴荣赐给他钱百万用来就医买药。到柴荣平定关南,到达瀛州时,范质在路的左边迎见。军队回到京师,柴荣任用枢密使魏仁浦为宰相,任命范质与王溥一同为参知枢密院事。柴荣病重,范质入宫接受临终遗命。柴宗训即位,加封范质开府仪同三司,封为萧国公。

报效宋朝

赵匡胤北征至陈桥兵变还都(在《宋史》与《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中记载的是:俄而将士拥质等俱至,并非质率王溥等见赵匡胤,这里完全是两个意思),此时范质正在楼中吃饭,赵匡胤一到,率领王溥、魏仁浦来拜见。赵匡胤对他呜咽哭泣,陈述拥戴被逼之状。范质等还未对答,军校罗彦环举刀对范质比划着说:“我们没有主上,今天必须得到一个天子。”赵匡胤叱骂罗彦环。范质走下殿廷,握住王溥的手说:“仓促遣将,是我们的罪啊!”指甲掐得王溥的手几乎出血了。又当面质问赵匡胤说:“先帝世宗包养太尉您就像儿子一样,现在他遗体未寒,您怎么就这样做?”在一旁的赵匡胤之弟赵匡义泪流满面。但范质知道大势已去,便说:“事已至此,就不要太仓促了,自古帝王有禅让之礼,现在可以举行了。”因而详细陈述,又说:“太尉既然通过礼仪接受禅让,就应该侍奉太后如母,赡养少主如子,千万不要辜负先帝旧恩。”赵匡胤挥涕许诺,然后在范质、王溥等百官的拥戴下登基,宋太祖也因此对范质甚为敬重,继续以他为宰相。

宋初,加官兼侍中,罢参知枢密一职。不久病了,赵匡胤征伐泽、潞二地,到他的宅第,赐给他黄金器二百两、银器一千两、绢二千匹、钱二百万。赵匡胤刚即位,诸事谦逊自抑,至于藩镇亲戚还没有封建,幕府宾客佐僚没有官位。范质因此上奏说:“自古帝王开创基业,都分封子弟,树立屏障,宗族亲戚一旦兴隆,国家就可长久巩固。我看皇弟泰宁军节度使赵光义,自从在军队中任职,特别有将才,树立为藩镇后,尤其积累起名望;嘉州防御使赵光美,雄俊老成,注重修养好行善,好声誉日有所闻。乞求一并颁发封册,赐给爵位。皇子皇女虽然还是婴儿的,也请下诏让有关部门可以推行恩封之制,这是我的愿望。臣又听说当宰相的,应当推举贤能之人,来辅佐天子。我认为端明殿学士吕余庆、枢密副使赵普精通治国之道,事从霸府,时间很久,看他们的公忠之志,很可倚靠利用。请求授给他们朝廷要职,使他们的才能得以申展。”赵匡胤很赞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原先,宰相朝见天子商议重大政事,皇帝必定命令宰相坐下来面议,皇帝从从容容赐茶后告退,唐朝及五代还遵照这个制度。到了范质等人畏惮赵匡胤英明睿智,每次议事都具写公文进呈,向赵匡胤陈述说:“这样才算臣子们禀承圣意之方,免除妄庸的过失。”赵匡胤采纳了这个意见。从此奏御越来越多,开始废除坐论的旧礼。

乾德初年(963年),赵匡胤将在圜丘祭天,任命范质为大礼使。范质与卤簿使张昭、仪仗使刘温叟讨论旧的典章制度,审定《南郊行礼图》呈上。赵匡胤特别嘉奖他们。从此礼仪制度开始完备,范质自己作了序。

范质是怎么死的

礼仪完毕后,进封范质为鲁国公,范质向赵匡胤呈表再三推辞,赵匡胤不允许。

乾德二年(964年)正月,罢官任太子太傅。九月,范质死去,终年五十四岁。

范质临终前,告诫他的儿子范昱不要向朝廷请赐谥号,不要刻墓碑。太祖听到这件事,为之感到悲痛而罢朝。追赠中书令,送绢五百匹,粟、麦各一百石,给范家办丧事。

 
标签: 宰相 宋朝 北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宰相和丞相一样吗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
    宰相和丞相一样吗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
    1、丞相一定是宰相,宰相不一定是丞相。比如在朱元璋废除丞相前,皇帝身边重要的官职都可以称为宰相。胡惟庸案后,丞相职位虽然被废除,但是朱元璋设立内阁大学士来辅佐皇帝,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职位。2、明朝灭亡后,清朝走进历史的舞台。清朝沿用了明朝
  •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系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系 宰相和丞相的区别和联
    1、性质不同: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2、特点不同:丞相只有一个人;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
  • 宰相称谓的来历 宰相称谓的由来
    宰相称谓的来历 宰相称谓的由来
    1、“宰相”之称源于西周时期的“太宰”和战国及其以后的“相国”与“相”。2、“宰”原指奴隶主的家务总管,“相”字古意为辅佐。两字结合,就有“百官之长”的含义。相对于朝廷来说,前者当为国家的政务总管,后者则是国君下的文官之长。于是,人们便将国
  • 宰相是个什么官 宰相是多大的官
    宰相是个什么官 宰相是多大的官
    1、宰相的职位是君主的最高幕僚,百官的首长。2、在我国君主专制时期,宰相的权力很大,仅次于天子,宰相的职责是辅佐皇帝,总揽政务。宰相是联结君主制和官僚制的中心环节,参与国家重大事项的决策,总管军、政、财等权力。3、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
  • 宰相的权力有多大 古代宰相的权力有多大
    宰相的权力有多大 古代宰相的权力有多大
    1、宰相的权力与职责主要有:参决军国大政方针,是宰相最重要的职权。关于皇帝、皇后及太子的废立等大事,均得与宰相共同议定。择百官,进贤能。对百官的考核与奖惩之权。 2、在我国封建时代,宰相是中央政府的首脑,是封建国家最高行政管理负责人。宰相的
  • 宰相刘墉的后代 宰相刘墉有儿子吗
    宰相刘墉的后代 宰相刘墉有儿子吗
    1、刘墉自己没有儿子,从刘绂煜(即刘墉的九叔)的第六个儿子处过继了次子刘锡朋为自己的儿子。刘锡朋有两个儿子,长子刘光海,次子刘耀海。2、刘墉有一个侄儿,名字叫刘镮之。刘镮之有两个儿子,长子刘喜海,次子刘华海。刘喜海后来也官至尚书。3、从刘统
  • 比宰相大一级是什么官 比宰相大一级的官位是啥
    比宰相大一级是什么官 比宰相大一级的官位是啥
    1、比宰相大的只有皇帝。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官员的一种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2、史传商代有伊尹为相,周代周公为太宰,皆为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太宰与相就合称为宰相。宰
  • 宰相制最早创设于哪一朝代 宰相制起源的朝代简介
    宰相制最早创设于哪一朝代 宰相制起源的朝代简
    1、丞相作为官称,始于秦国,后来也被他国采用。2、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宰相制度的普遍实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时,便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秦朝的宰相仍沿袭统一前的叫法,称“丞相”。秦朝开始实行一相制
  • 明朝有宰相吗 明朝有没有宰相
    明朝有宰相吗 明朝有没有宰相
    1、明朝初期曾设置过宰相,李善长,胡惟庸算是最后两位宰相的人,但是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就以胡惟庸谋反为罪名,将胡惟庸诛九族,九族中有前一任宰相李善长。同时废除宰相制,将宰相的权力分配给六部。让六部直接为皇帝负责。2、清朝时也不设宰相,但
  • 房玄龄是哪个朝代的宰相 房玄龄属于什么朝代的人
    房玄龄是哪个朝代的宰相 房玄龄属于什么朝代的
    1、房玄龄是唐朝人。2、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唐初齐州人,房彦谦之子。3、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4、武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