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爱民是鬼话 大兴土木不比隋炀帝差

   2020-10-1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一直以来,唐太宗都被誉为明君,常常拿来和隋炀帝比较,以表明他勤政爱民,他的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更是广为流传。不过,细究历史,不难发现唐太宗的勤政爱民多数时候都是装出来的。在唐太宗内心,老百姓必须经常役使,用他的话就是:“百姓无事则骄逸

一直以来,唐太宗都被誉为明君,常常拿来和隋炀帝比较,以表明他勤政爱民,他的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更是广为流传。

不过,细究历史,不难发现唐太宗的勤政爱民多数时候都是装出来的。在唐太宗内心,老百姓必须经常役使,用他的话就是:“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所以一定不能让老百姓闲着。

为了实现不让老百姓闲着的目标,唐太宗公开下令,对那些自残身体以避免服徭役的人要判刑,而且必须继续服徭役。

古代社会,服徭役是民众的巨大负担,首先离家遥远,其次四季无休,再次经常需要自备粮食。因为远途跋涉服徭役,役夫家里的农业生产被严重耽搁,一旦遇到饥荒,这些家庭就毫无应对之策。

早在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唐太宗就承认自己大兴土木,这离隋亡尚且不久。到了执政中后期,唐太宗兴修土木更盛,他在位期间,兴修了诸如乾阳殿、洛阳宫、永安宫,飞山宫、襄城宫、翠教宫、玉华宫,九成宫和北阙等大批宫殿,即便是比较小的襄城宫,动用役工就达一百九十万,那些修建精巧的宫殿,所需役工恐怕是千万级别了。

而唐初政府所掌握的户籍人口,不过三百多万户,要修建如此庞大的土木工程,必然从全国征调劳动力。史书记载,役工从“去京二千里内”征调,而且这些被征调的人,还必须自备粮食,只有服役期满,仍然留下服役的人,官方才给他们粮食。换句话说,给唐太宗修宫殿,不但没酬劳,还必须自备干粮,役工的付出可想而知。

但即便这样,唐太宗也没给役工政策上的优惠,史书记载“丁既役尽,赋调不减。”意思是,役工即便服完了徭役,该交给政府的钱物也一分不能少。

在唐太宗的折腾下,民间出现了“一人就役,举家便废”的惨状,当时就有人指责他“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不过这并没什么用,唐太宗照样我行我素,最后还通过篡改史书成了千古明君。

 
标签: 唐太宗 隋炀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李世民的第几个儿子当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李治继承皇位对吗
    李世民的第几个儿子当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
    1、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李治继承皇位。2、贞观二年(628年)六月庚寅,李治出生于长安东宫的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被封为晋王。贞观七年(633年),不到任所而接受并州都督之职。 唐太宗晚年,由于宠爱第四子魏王李泰,而导致太子李承乾与
  • 玄奘法师回忆 古印度国王是怎样评价唐太宗
    王曰:“尝闻………有秦王天子,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昔先代丧乱率土分崩,兵戈竞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平定海内,风教遐被,德泽远洽,殊方异域,慕化称臣,氓庶荷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兹久矣。盛德之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三次震怒缘何成就帝王佳话?
    明朝时坊间流传“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的”才子佳人故事,纯属话本戏说。俺今个儿给大家讲一出唐太宗三次龙颜大怒如何成就帝王佳话的史实。要说唐太宗李世民这个人还真是不简单,在他还是李二的时候,真的很二,他敢在他老爸李渊首鼠两端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坐实李
  • 唐朝第一“醋坛” 唐太宗拿她都束手无策!
    吃醋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是爱和关心的别样表现。潜意识里则是感情专属和害怕失去的一种保护。古龙曾说过:“世界上不吃饭的女人或许会有几个,而不吃醋的女人却没有一个。”吃醋是爱情的表现,捍卫主权的武器。所以,吃醋就像吸烟一样,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的
  • 唐太宗李世民自上而下如何看待济世安民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残暴,天下大乱。李世民劝父亲李渊起事,态度很积极坚决。而且他已经联络了裴寂、刘文静等人,对于起兵很有把握。刘文静是晋阳令,有人事脉络。他认为现在有许多避乱的人来到太原(李渊当时坐镇太原),“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
  • 唐太宗真是一代明君吗?晚年为何如此昏庸
    在书本上唐太宗李世民始终是皇帝中的楷模,他重用贤才,广施仁政,尤为着名的是善于纳谏——这种“从谏如流”的品质,现代高官都不容易具备,何况“家天下”的封建帝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已成为千秋功业的代名词。李世民,在史册里就是光辉灿烂的“正
    12-31 唐太宗
  • 唐太宗要怎么做才能避免玄武门带来的骂名?
    相传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这一年,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
    12-31 唐太宗
  • 武则天14岁即进唐太宗后宫 为何12年未获宠信?
    在中国历史上,临朝称制的女性并不少,但真正称帝并改国号的,只有唐朝的武则天一人。可你知道吗,就在武则天改元称帝的37年前,那时,她还是唐高宗后宫里的一名昭仪,在唐帝国江南地区,就有一名女子称帝。有传说称,武则天与她还有一段渊源。武则天称帝之
  • 唐太宗一件小事窥出武则天野心
    都知道一看是,武则天并不是当时的唐高宗的皇后,而是当时唐太宗的后宫“才人”,也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嫔妃。但是武媚娘历史的描述的是:唐太宗听说她仪容举止美,外貌出众,内涵修养皆为上乘,特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后世讹称武媚娘。但是
  • 南朝宋高祖刘裕 文治武功堪比唐太宗
    如果给中国所有的皇帝做一个排行榜,刘裕其实应该能排到前十名。后人对于这位南朝帝王知之甚少,实际上刘裕政绩颇大,除了夺晋登基外,刘裕本人几乎可以说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其能力并不比后世的唐太宗差。因此被誉为‘南朝第一帝王’大凡开国君王往往出身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