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化石见证地球史前生命大爆发

   2020-03-0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沃尔科特的研究发现为所谓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CambrianExplosion)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被称为古生物学和地质学上的一大悬案,在寒武纪(距今约5.42亿年前至4.9亿年前)的化石记录中,地球上突然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结

沃尔科特的研究发现为所谓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CambrianExplosion)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被称为古生物学和地质学上的一大悬案,在寒武纪(距今约5.42亿年前至4.9亿年前)的化石记录中,地球上突然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结构复杂的动物。虽然伯吉斯页岩中以前从未记录过如此规模的复杂动物,但古生物学家对三叶虫和寒武纪其他动物的存在并不陌生,这让查尔斯-达尔文困惑不已。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对科学家提出的挑战是,在达尔文所处的年代及其以后多年,在寒武纪岩层以下年代更久远的岩层中,并没有发现动物化石。对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说,这是一个极为的不安事实,因为在化石记录中,结构简单的动物形式应该在结构复杂的动物形式之前出现。

如今,这个曾经令人不安的化石记录空白期其实是一个让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颇感兴趣的时期。地质学家甚至以地质时间表做出了他们自己的划分。距今6.35亿年前至5.42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Ediacaranperiod)是一百多年来被命名的第一个新地质时期。此外,地质学家提出了一些饶有兴趣的理论,用于解释埃迪卡拉纪期间地球气候和化学状况的急剧变化怎样为动物进化创造条件。

发现这些最古老动物生命的第一个重大进展出现在1946年,南澳大利亚地质学家雷金纳德-斯普里格(ReginaldSprigg)正在阿德莱德以北数百英里的弗林德斯山脉埃迪卡拉山检查几座老煤矿。他突然在附近一些暴露在外的岩石表面上发现了几个直径4英寸(约合10厘米)的圆盘状印记。斯普里格认为那是像水母或水母近亲之类的软体生物的化石残骸。

可是,当斯普里格将化石证据拿给古生物学界的权威看时,他们却认为这是岩石风华留下的印记。那一年的晚些时候,斯普里格又发现了其称为“狄更逊水母”(Dickinsonia)的叶状体,这次他确信这种几何形状印记只有活的生物才能留下。“狄更逊水母”化石的突然出现及其所处的年代都让斯普里格兴奋不已,他认为这些化石的年代应该处于寒武纪初期,这令其成为迄今发现的最为古老的动物形式。

与此同时,加拿大纽芬兰阿瓦隆半岛错误点(Mistakenpoint)、纳米比亚南部、俄罗斯白海以及五大洲其他30多个地方也都发现了相同年代生命形式的岩层。这些生命形式形态各异,有圆盘状、叶状、管状、树枝状和纺锤状,它们在全球的分布表明埃迪卡拉纪的生命是复杂和多样的。

古生物学领域的“罗夏测验”

然而,此类化石的发现又提出了诸多新的疑问。许多埃迪卡拉纪生物与现代生命形式极不一样,破解这些生命形式所属及其生存方式继续考验着古生物学家的智慧。美国哈佛大学的安德鲁-科诺尔(AndrewKnoll)教授将埃迪卡拉纪生物形象地比喻为古生物学领域的“罗夏测验”,因为不同的科学家常常对同样的化石做出截然不同的解读。

科学家发现了多种身体左右对称的埃迪卡拉纪动物,包括金伯拉虫(Kimberella)——这可能是一种软体动物。已知数百种金伯拉虫的年代可以追溯至距今大约5.55亿年前,比伯吉斯页岩时期动物早了5000万年。埃迪卡拉纪化石记录由此将这些动物的来源追溯至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以前。但是,这种解释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疑问,即经过了25亿年的进化——微生物生命在此期间统治了地球——那个时期为何出现了更大、更复杂的生命形式?

《物种起源》出版几周后,在一片批评声中,达尔文在寄给他的朋友、地质学家查尔斯-莱尔的信中又多写了几句话:“我们的祖先是在水里呼吸的动物,有一个鱼鳔、一条游泳用的尾巴以及不完美的头骨,毋庸置疑还是雌雄同体!这就是人类的家系。”埃迪卡拉纪生物化石告诉我们,达尔文过于“慷慨”了。我们最早的动物祖先可能没有头、没有尾、没有性器官,像门垫一样在海底一动不动。

前寒武纪动物化石证据

在达尔文所处的年代及其以后多年,在寒武纪岩层以下年代更久远的岩层中,并没有发现动物化石。对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说,这是一个极为的不安事实,因为在化石记录中,结构简单的动物形式应该在结构复杂的动物形式之前出现。

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在地球上最偏远的一些地方寻找动物化石证据:澳大利亚内地、纳米比亚沙漠、纽芬兰海岸和俄罗斯远北地区,但我们现在拥有了来自前寒武纪时期的化石记录。发现这些化石的岩层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原始世界:海洋中到处是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包括原始动物,这对于达尔文来说,肯定是个好消息。

 
标签: 化石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考古最新发现 东至出土直立人头骨化石
    在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东至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华龙洞遗址发掘成果发布会”上,众多知名考古学家共同揭开了“东至直立人”的神秘面纱,这是我省境内发现的第三处古人类化石地点。华龙洞旧石器遗址位于东至县尧渡镇
    12-29 化石考古
  • 3亿年前海洋生物化石 “塔里怪物”身份曝光
    近日,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鱼类化石,据科学家研究发现折化石已经有了3亿年的历史了,这块鱼类化石被称为“塔里怪物”这种神秘生物来历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带你看考古学家的重大发现。科学家发现一种神秘海洋生物化石标本,认为这种3亿年前海洋生物身体末端长
    12-27 化石
  • 西班牙考古学家发现欧洲迄今最大恐龙化石
    据福克斯新闻消息,通过对这一新发现的蜥脚类动物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测它生前体重约在40-48吨之间。这一发现刊载在《科学》上。这一新发现的恐龙物种被命名为Turiasaurusriodevensis,约1亿5000万年前的侏罗纪后期,曾在西班
  • 揭秘西班牙现距今1160万年古老熊猫祖先化石
    据媒体报道,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古生物学家在西班牙发现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大熊猫祖先化石,其中包括颚骨和牙齿化石,距今1160万年。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长着黑白两色毛发。它们是熊类家族成
    12-14 化石
  • 鱼儿为什么也能飞翔?古化石揭开谜团
    代飞鱼以能够借助类似于翅膀一样的长鱼鳍跳出水面在空中滑翔而闻名,但我们尚不清楚现代飞鱼如何形成了这种滑翔能力,因为这些鱼类进化环节的化石有所缺失。现在一种新发现的灭绝飞鱼物种已经让这些飞鱼如何进化出滑翔能力真相大白,而且也能够让我们了解现代
    12-13 化石
  • 古人类化石证实人类170万年前或已患有癌症
    医学界普遍认为,令现代人闻之色变的癌症是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引致,但科学家最近在一块于南非出土、有逾170万历史的古人类脚骨化石上,发现癌症的痕迹,或颠覆现代人对癌症起源的认知。南非金山大学(University of theWitwate
    12-11 癌症化石
  • 揭秘恐龙祖先化石被发现 有助研究演化历史
    科学家发现了生存在灭绝事件过后一千万年时期的恐龙祖先化石,对它们的研究或许可以为恐龙的发展演化历史提供新的见解。科学家发现了生存在灭绝事件过后一千万年时期的恐龙祖先化石,对它们的研究或许可以为恐龙的发展演化历史提供新的见解。科学家在坦桑尼亚
    12-06 化石
  • 解密中华龙鸟奥秘 化石可证其长羽毛
    如中华龙鸟只是背部从头到尾长着细丝状的毛,毛的特征和中华龙鸟相近的是北票龙;原始祖鸟的尾部长着真正的羽毛;顾氏小盗龙头部、颈部和躯干部覆盖着绒状羽毛,四肢及尾后部发育的是非常长的羽状羽毛……事实真的如此吗?《侏罗纪公园》上映,1996年第一
    12-04 化石
  • 揭秘千万年前恐龙化石中出现人类脚印之谜
    关于恐龙大家一定都很感兴趣,从世界各地所拍的关于恐龙的影片就可看出,如《侏罗纪公园》。最近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关于恐龙的新的发现,他们这些天一直在研究几十年前出土的一些恐龙化石,在这里有个惊人的发现,化石的骨架旁边居然有人类的足迹,科学家们不
    11-30 化石
  • 探索史上两大失踪之谜 北京人化石与扎汉宫
    北京猿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约50千米的房山区周口店村西部的龙骨山上。远在60万年前,古人类就生活在这里,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他们的印迹。他们创造了旧石器时代文化,至今还能找到他们使用过的工具。1987年还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中
    11-25 化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