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水下考古新发现之水下文化遗址

   2020-11-2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从2010年南海水下考古新闻发布会获悉,作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重点项目之一的南海水下考古项目。经过35天的海上作业,水下考古队在中国南海西沙群岛附近海域新发现水下文化遗存32处,并首次在南海海域发现元代青花瓷器。水下考古队初步完成对本岛沿

从2010年南海水下考古新闻发布会获悉,作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重点项目之一的南海水下考古项目。

经过35天的海上作业,水下考古队在中国南海西沙群岛附近海域新发现水下文化遗存32处,并首次在南海海域发现元代青花瓷器。水下考古队初步完成对本岛沿海、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发现的水下文化遗存登录,据统计,迄今已发现南海古代文化遗存和水下文化遗存83处。

本次水下考古队由来自北京、海南、福建、上海等地的20余名专业水下考古队员组成,海上作业行程600多海里。主要围绕永乐群岛的华光礁、北礁、盘石屿、永乐环礁进行考古作业,补充调查了宣德群岛的七连屿、浪花礁。经过一个多月的远海调查,共调查水下文化遗存42处,其中复查10处,新发现32处。在这42处水下文化遗存中,沉船遗址14处,遗物点27处、线索地点1处,完成西沙群岛海域和本岛沿海海域的全面覆盖。

通过本次考古调查发现,古代航海遗存年代跨度较大。北宋晚期直清代晚期均有发现,以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元代、明代中期、明代晚期、清代中晚期几个阶段的遗存尤为集中。其中,14处沉船遗址中,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2处,元代2处,明代中期1处,明代晚期3处,清代中晚期4处。其他20余处遗物点中,元代、明代晚期的遗存最为丰富。

采集的标本主要有瓷器、碇石、建筑构件、铜钱等各类遗物。其瓷器标本窑口丰富,特征鲜明,著名的有龙泉窑、景德镇窑、德化窑、漳州窑,此外还有潮州窑、西村窑、奇石窑、闽清窑、南安窑、磁灶窑、漳浦窑、安溪窑、华安窑等闽广地区窑场的产品。其中,碇石标本的采集是研究古代航海技术的重要资料,此次共采集了7件碇石。

调查还发现了多处建筑构件沉没遗存。其石质建筑构件带有极其明显的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石构件的形制多样,有条石、石柱、花板以及瑞兽、人物类刻石,艺术性讲究,将可能显示出中国古代侨民向海外输出传统建筑文化、艺术以及伦理价值观等大量历史信息。

此外,在3处铜钱遗存点还采集到“皇宋通宝”、“熙宁元宝”、“熙宁重宝”、“元丰通宝”、“崇宁重宝”、“元祐通宝”、“天圣元宝”、“洪武通宝”、“永乐通宝”等年号的铜钱,将可能更加直观的反映中国古代货币的海外流通信息。

此外,本次考古调查还首次在南海海域确认元代青花瓷器。在西沙群岛海域的多个地点发现碗、杯、瓶、罐等元代青花瓷器船货。其青花纹样丰富,有鸳鸯莲池纹、缠枝菊纹、莲瓣纹等,线条简约流畅,为典型的元青花风格,丰富了北宋以来各个时期海外贸易情况的认识,弥补了元代船货在南海实物史料的不足。

据2010西沙水下考古队副队长黎吉龙表示,通过本次考古调查,已经初步完成了对本岛沿海、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发现的水下文化遗存登录,据统计迄今已发现南海古代文化遗存和水下文化遗存83处。

但同时他也表示通过调查发现西沙海域水下文化遗存的盗掘情况依然严重,一些岛礁盗坑密布,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依然面临盗掘者的严酷威胁。

他呼吁加强各沿海口岸的监管和审查制度建立,加强规范海上作业者的行为准则,建立相关的机构的联动机制和法规建设,运用科技手段实现海上大遗址的远程监测。

 
标签: 考古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考古新发现 故宫宫墙600年矮了90厘米
    宫墙600年矮了90厘米故宫博物院即将迎来建院90华诞。您知道这个宏伟的建筑群始建之初是什么样子么?您能想象从来没有大拆大建过的宫墙600年矮了大约90厘米么?这些信息其实都被宫墙内的72万平方米土地铭记着,今年,这座博物院将首次公开这些秘
    12-29 考古
  • 图坦卡蒙法老墓中有什么宝贝?震惊考古界
    图坦卡蒙是古埃及第18王朝的法老。他原来的名字叫“图坦卡吞”,意思是“阿吞”的形象,后改为图坦卡蒙,意思是“阿蒙”的形象。因图坦卡蒙9岁君临天下而被世人知晓。但是死时仅仅19岁。人们认为图坦卡蒙是幸运的,因为在已经掘遍了的帝王谷里面,只有图
    12-29 考古法老
  • 考古最新发现 东至出土直立人头骨化石
    在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东至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华龙洞遗址发掘成果发布会”上,众多知名考古学家共同揭开了“东至直立人”的神秘面纱,这是我省境内发现的第三处古人类化石地点。华龙洞旧石器遗址位于东至县尧渡镇
    12-29 化石考古
  • 考古谜团 法老咒语为何会屡屡应验
    古埃及金字塔自发现以来就充满了种种神秘元素,其中法老的咒语就是其中一项甚为恐怖的诅咒。曾经最早参与挖掘图坦卡蒙法老墓的多名考古学家就因此而不得善终。同样法老诅咒也多次应验杀死了许多打搅法老长眠的入侵者。法老诅咒为何屡屡应验?这中间隐藏着什么
    12-27 法老考古
  • 西班牙考古学家发现欧洲迄今最大恐龙化石
    据福克斯新闻消息,通过对这一新发现的蜥脚类动物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测它生前体重约在40-48吨之间。这一发现刊载在《科学》上。这一新发现的恐龙物种被命名为Turiasaurusriodevensis,约1亿5000万年前的侏罗纪后期,曾在西班
  • 2000年古墓女尸开口说话 考古队落荒而逃!
    2008年江西桂林挖出了一个墓,这个墓距离今天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在墓里有四口棺材,其中有三口棺材里的尸体已经腐烂到只剩下了牙床,可是有一口棺材却有些特殊。打开这口棺材后,发现棺材中有一具鲜活美丽的尸体,而且这个尸体泡在褐色的液体中,就
    12-24 考古古墓
  • 兵马俑考古 秦始皇灵感可能来自古希腊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自从重见天日以来,让全人类为之惊叹。兵马俑的修造虽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这一形式首次避免了之前“人殉”的残忍方式,大幅减少了帝王墓葬的人员死伤。虽然兵马俑为秦朝独创,但最近考古学家却发现,秦始皇之
  • 郑州小学工地挖出墓群 操场变身考古墓园
    郑州一小学工地惊现平民墓群【中原经济网讯】10月30日,郑州市中原区文化宫路外国语西侧正在施工开发建设的小学教学楼工地,挖出近百个长方形墓坑和白骨,挖出的一些出土盆罐瓷器已被相关文物鉴定部门人员运走调查研究。在文化宫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北约2
    12-23 考古古墓
  • 最早的国都被中国考古队发现了 简直屌爆了!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局等联合主办的“陶寺遗址与陶寺文化”暨《襄汾陶寺——1978—1985年发掘报告》出版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专家和学者认为,陶寺遗址与文献记载的尧都有相当高的契合度,陶寺遗址及陶寺文化,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12-22 考古
  • 秦皇陵里到底有什么奥妙 最新考古成果告诉你真
    中国人最好奇的一件事,可能就是秦皇陵里有什么秘密了。作为中国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秦皇陵从其修建开始就有很多是非。皇陵的设计者是当时秦朝的丞相李斯,后来的大将章邯负责监工。据说,修建皇陵共征集了72万人力,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接近80万,而那
    12-21 考古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