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奸刘瑾之死 凌迟3357刀割三天 观众买他肉吃

   2020-11-0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石景山模式口大街东段路北,有座神秘的庙宇:承恩寺。承恩寺动工兴建于正德五年春,建成于正德八年秋天。寺庙的山门额上“敕赐承恩寺”五个大字,是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手笔。传说这座庙是太监刘瑾在唐代古刹的基础上建成的。刘瑾作恶多端,最后被凌迟处死了。他

石景山模式口大街东段路北,有座神秘的庙宇:承恩寺。

承恩寺动工兴建于正德五年春,建成于正德八年秋天。寺庙的山门额上“敕赐承恩寺”五个大字,是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手笔。传说这座庙是太监刘瑾在唐代古刹的基础上建成的。

刘瑾作恶多端,最后被凌迟处死了。他的罪名是“谋反”。正德五年,正是刘瑾倒台的那一年。立于正德十年的李东阳《承恩寺记略》碑文说:“都城之西山……奇踪巨丽甲于天下,释刹道观往往各得其胜。乃于金山之西、香山之南,有山名曰翠微,有新刹一区,额曰承恩,……溷于氓居,践于樵苏,闭而不发者久矣。”细究其文,皇帝敕建的寺庙,刚建成两年,怎么就会“溷于氓居,践于樵苏”?会不会由于刘瑾的倒台才“闭而不发”的?

承恩寺的建筑结构很神秘。进了承恩寺山门即天王殿,天王殿东西两侧,有倒转向房各三间;角房上面起阁处,设钟鼓二楼。这种奇特的布局在北京地区的寺庙中是独一无二的。尤为奇特的是,寺庙的四角各有一个高大的石砌碉楼。与海淀境内的实心碉楼所不同的是,这四座碉楼有门有窗有楼梯,人可出入,碉楼顶层有瞭望孔,碉楼底部有地下室,四个碉楼之间有地道相通。庙的中后院,有一个宽阔的操场。此庙分为东西两部,西半部礼佛,而东半部却供的是中国古代的战神——关公。

承恩寺的功能也很神秘。自古以来,承恩寺虽有僧人住持,却有“三不”之说:不受香火,不做道场,不开庙。总之一句话:此寺庙不是一个宗教活动场所。不是宗教场所,那是什么场所呢?笔者以为,是军事机关。进一步说,应该是一个团营的营地。模式口是明代由西山进入北京平原的一个重要通道,在这里驻扎一支部队是非常必要的。

团营,始自明朝景泰初年。明成祖时期,京师的军队分为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土木之变后,三大营丧失殆尽。景泰元年,兵部尚书于谦从三大营中选精兵十五万,分十营集中团练,称为团营。英宗复辟后废除了团营,成化年间恢复,增为十二团营。

刘瑾是陕西省兴平县人,本姓谈,六岁净身后,依刘姓太监而入宫,于是冒姓刘。孝宗在位时,他违犯宫中规矩,险些被处死,后由李广推荐,伏侍太子朱厚照。朱厚照当了皇帝,刘瑾等八个太监得到重用,被称之为八虎,其中最厉害的就是刘瑾,有口才、有胆识,人称“利嘴刘”。他平生最仰慕的人,就是明英宗时代的王振。他跟王振有相似之处:都是在皇帝年纪很小时就在皇帝身边,又是在皇帝少年时得到重用。刘瑾知道十五六岁的朱厚照喜欢什么。他向朱厚照奉上飞鹰、猎犬,让这个少年天子欣赏歌舞、角觝之戏,还带着换上便装的皇帝出宫游玩,把个年幼的朱厚照哄得心花怒放。有大臣上疏劝谏,朱厚照根本听不进去,反而更加重用刘瑾,让他掌管权力最大的司礼监兼督京师团营。

团营跟刘瑾有何关系呢?正德初年总督团营的,就是刘瑾。

刘瑾很聪明。他常常在朱厚照玩儿得最开心、最陶醉的时候去请示事情,故意让朱厚照不耐烦:“去,别给我捣乱!什么事都问我,要你干吗的!”于是刘瑾就假借皇帝之命作威作福,甚至责打、诛杀大臣。他奏请在京郊设立皇庄三百余处,“畿内大扰”;他对皇帝说,各处镇守的太监都发了大财,得让他们每人给皇上进贡万金……

刘瑾干的坏事太多了。有个叫杨源的官,给皇帝上书说由于刘瑾作恶,天上的星象都发生变化了。这个杨源非但没有把刘瑾扳倒,后来反被刘瑾用廷杖打死了。还有一个叫许天锡的给事中,想上疏劾刘瑾,可是又怕不能成功,便揣着写好的奏折上吊自杀了!正德二年三月,刘瑾召集群臣跪在金水桥南,听他宣布“奸党”名单,五十多个忠心正直的大臣,被列为“奸党”,罢官撤职。他还要求六科官员“寅入酉出”——凌晨3时上班、下午5时下班,“使不得息,以困苦之”。这年夏天,有人在御道上张贴匿名帖子揭发刘瑾干的坏事。刘瑾非常恼怒,以皇帝的名义责令百官在奉天门下罚跪,追查写匿名帖的人。烈日炎炎之下晒一天,主事何釴、推官周臣和进士陆伸竟被晒死。太阳落山还没查出结果,刘瑾下令:把五品以下的官员全部下狱!由于刘瑾气焰薄天,朝中都把刘瑾叫“立的皇帝”,武宗是“坐的皇帝”。大臣给皇帝的奏折,要先用红色的帖子呈给刘瑾,称为“红本”,然后再上报通政司,称为“白本”。

刘瑾干的坏事太多了,连“八虎”里的太监对他都产生了不满。其中和刘瑾矛盾最为突出的是太监张永。大臣杨一清便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怂恿张永除掉刘瑾,并为他出谋划策。正德五年四月,安化王朱寘鐇以讨伐刘瑾为名起兵,张永奉命率兵前往征讨,出师得胜,活捉了朱寘鐇,平定了叛乱。张永在给皇帝的报捷奏疏中提出,要在八月十五举行向皇帝献俘的仪式。刘瑾要他推迟几天。因为刘瑾的哥哥死了,要在八月十五这天送葬。

京中传闻,说刘瑾要借举行葬礼的机会发动叛乱,还有消息说,张永回来以后刘瑾要逮捕他。张永得到消息,提前回京。献俘之后,武宗设宴慰劳张永。宴会结束,待刘瑾等人离宫,张永拿出朱寘鐇声讨刘瑾的文告给武宗看,并当面揭发刘瑾的17条罪状。已有醉意的武宗低头说:“刘瑾负我。”张永说:“这事不能迟缓。”趁着武宗的酒劲儿,张永等人敦促武宗下达了逮捕刘瑾的命令。张永等人连夜动手,捉住了刘瑾,并派人查封了刘瑾在京城内外的住宅。这件事发生的太突然了,以致满城官民镇骇,街巷喧嚣鼎沸,好几天才平静下来。

成为阶下囚的刘瑾装出一副可怜相来,向武宗求情。张永怕武宗心软饶恕刘瑾,极力鼓动武宗亲自去抄刘瑾的家。在刘瑾家里,武宗亲眼看见了刘瑾私刻的印玺、衮龙袍、玉带等违禁之物,还有大量衣甲、弓弩等兵器,在刘瑾常不离手的扇子里,发现藏有两把锋利的匕首。这下武宗相信了:“这个奴才果然要反!”

刘瑾被凌迟处死了。当时规定:凌迟要割3357刀,还不能让犯人中途死掉。刘瑾的行刑过程持续了三天。第一天先割357刀。许多受害人亲属花一钱买其一片肉,去祭奠死者,也有生吃刘瑾肉以泄愤的。

刘瑾被处死之日,也就是承恩寺动工之时。大概正是由于这样一场变故,承恩寺才在刚建成之后,就山门紧闭的吧。

 
标签: 凌迟 刘瑾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凌迟之刑什么?
    “凌迟之刑”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凌迟用于古代死刑犯,指处死人时将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是一种惩罚,即包含身体四肢的切割、分离。“凌迟”俨然化为中国刑罚系统中最典型的惩罚。
    02-23
  • 袁崇焕之死凌迟被割3543刀 万人哄抢其肉食用
    袁崇焕被整整刮了3543刀,大万人空巷盛况空前之下,大约有近万人抢到了崇焕之肉而生食之,并以此炫耀为能事。原题:《一个民族的痛:割在袁崇焕身上的3543刀》从感情上讲,在我心目中,袁崇焕是最值得宣扬的战神,以其文官出身(曾国藩也是,但是属于
  • 抗金义士邵云遭金人凌迟 怒责刽子手将其吓死
    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中原,占领了宋朝都城汴京,掳走了徽、钦二帝,迫使大宋的京城迁至临安。当时为抗金虏入侵,有许多人因守城战死而被史书载录,自宋高宗建炎以来,士大夫死得其所,为国捐躯者也不少,李彦仙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 王婆 水浒传最坏的女人 最后被凌迟处死
    谁是水浒传中最恶毒的女人?潘金莲?潘巧云?孙二娘?都不是,而是她,王婆。王婆,虚构人物。出现在《水浒传》和《金瓶梅》中。在两部作品中均为山东阳谷县人,家住紫石街武大郎家隔壁,在家开一个茶坊,并兼做媒婆、接生婆等工作。为西门庆设计勾引潘金莲,
  • 太平天国奇男子石达开:凌迟一百多刀未吭声
    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这是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与苗族同胞欢聚时的即席赋诗,此诗同时也抒发了他的鸿鹄之志。石达开文学才华极高,他应该算得上完美的人了。1847年,33岁的洪秀全和32岁的冯云山到贵县(广
  • 揭秘权倾朝野刘瑾被凌迟背后的秘密
    明朝自开内阁制以来,大太监权力扩大,很多司礼太监甚至在皇帝常年不临朝的情况下,实际把握着皇帝的特权。大太监刘瑾就曾经把持过朝政,推行各种奇葩法令,仕林震怒却无可奈何,然而最终却被凌迟处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正德五年八月,张永班师回朝,押着寘
    12-21 凌迟刘瑾
  • 揭秘曹端妃凌迟之死 史上最无辜惨死的宠妃
    明世宗妻曹端妃死的既凄惨又冤枉。通过《明世宗实录》和《明史》得知,明世宗妻曹端妃是曹察的女儿。曹端妃的父亲曹察曾经担任过福建三明知府等官职。曹端妃自幼聪慧乖巧,美貌过人,深得曹察夫妇的喜爱。曹端妃画像等到曹端妃长大后,她便进入皇宫常伴明世宗
    12-20 凌迟端妃
  • 江南首富沈万三被满门抄斩凌迟真相 沈万三传奇
    传说中的江南首富沈万三,他富得让朱元璋都垂涎,以至于招来杀身之祸,家破人亡。真是这样的吗?沈家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呢?真是因为太富有了吗?被民间拜为活财神的沈万三素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的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河流从镇中穿过,“咫尺
  • 明亡后崇祯儿子流浪江南做和尚 被康熙凌迟处死
    清兵入关后,各地明皇室上层人物被诛杀尽净,只有崇祯之子朱慈焕侥幸活了下来,并且活到了70多岁,才被凌迟处死。明朝灭亡那年,朱慈焕刚刚12岁,开始乱世飘零。他乞讨到了一户王姓乡绅家。王乡绅得知其身份,冒着风险收留他,给他改名王士元,让他与自己
  • 西方最残忍的刑罚之铜牛刑 比凌迟更加可怕!
    在历史上当权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惩罚反对自己的人,那是想尽了办法,也发明了众多令人发指的刑罚。中西文化不同,所发明的刑罚也不尽相同,不过目的基本一致——那就是让后人屈服在自己的权威之下,让违背自己想法的人受到惩罚。在我国古代什么打板子、车裂
    12-1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