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家拉瓦锡的老婆是谁 拉瓦锡与法国大革命关系

   2020-05-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提起著名的化学家拉瓦锡,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可对于拉瓦锡的老婆,也是不少人好奇的对象。这位美丽的女子名字叫做玛丽·波尔兹,她不仅是位温柔而且贤惠的妻子,还是拉瓦锡同事的女儿,拉瓦锡的这位同事,也即玛丽的父亲,也有着多重的身份,他同时还是金

提起著名的化学家拉瓦锡,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可对于拉瓦锡的老婆,也是不少人好奇的对象。这位美丽的女子名字叫做玛丽·波尔兹,她不仅是位温柔而且贤惠的妻子,还是拉瓦锡同事的女儿,拉瓦锡的这位同事,也即玛丽的父亲,也有着多重的身份,他同时还是金融家和议会律师,所以说,玛丽本人也算是比较标准的富家小姐了。

拉瓦锡与老婆图片

虽然拉瓦锡的老婆玛丽·波尔兹的母亲去世的早,但因为从小就在修道院接受比较正规而且传统的教育,使得玛丽拥有着才华和不一般的才气,也成为拉瓦锡事业上的好帮手,这是拉瓦锡的福分,在科学界也是非常少见的。

两人在结婚之后,拉瓦锡突然对化学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因为家里的条件也比较宽裕,所以拉瓦锡的妻子也跟随丈夫一起做实验,并慢慢对科研产生了兴趣,同时,她本人也很下意识地去接触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还利用自己的翻译才华为拉瓦锡翻译了很多相关的文献,成为拉瓦锡事业上的贤内助,

而拉瓦锡的妻子,这样一位美丽而多才的女子,最终却也落得与自己丈夫分离的境地。当时,因为大革命的爆发,拉瓦锡与其他几个税务官一起被送上了断头台,玛丽·波尔兹也几乎一无所有了,后来她又再嫁了,但仍然保存着对拉瓦锡的爱,包括姓氏也没有改变。

化学家拉瓦锡与法国大革命

拉瓦锡1743年出生于法国一个贵族家庭,他是一个贵族,同时更是一名科学家,准确的说是一名化学家。由于家人的缘故,大学期间,他主修律师,但本人对自然科学更感兴趣,因此经常花时间和精力研究这方面的知识,最终取得辉煌的成就。然而,令人惋惜的是,拉瓦锡与法国大革命扯上联系,断送了他的一生。

拉瓦锡图片

所谓法国大革命,相信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此次事件开端为巴黎起义,起因众多。直接原因是1788年春的旱灾,旱灾使大量田地荒芜,粮食减产,于是大量宰杀牲畜以充当食物并减少粮食开销,结果使许多以粪便为肥料的田地没有了粪便来源,加剧了粮食的缺乏。还有之后的冰雹等自然灾害使下层人民生活穷困,相反的,税收却在增加,被压迫的第三级人民在同时期思想启蒙运动的启发下开始反抗君主专制,他们痛斥那些给他们增加负担的统治阶级,而拉瓦锡就是其中一人。拉瓦锡与法国大革命到底有怎样的联系,不仅仅是上面的原因。或许是为科研经费筹措的需要,也或许是个人私心,贪图财富利益,拉瓦锡加入法国征收税务的机构,成为一名包税官,主管国内许多重商业的税务,成为革命爆发后人民打击的对象。不仅如此,在革命爆发至结束的五年间,法国内部动荡不安,多次更换领导者,为了争取主导权,他们互相攻击,拉对方下马,拉瓦锡就是得罪了其中一段时期的主导人之一,而被弹劾,最终被送上断头台。说到这里,拉瓦锡与法国大革命的联系就更加清晰了,他的所作所为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革命的发展,而革命的发展同时导致了他的死亡。

拉瓦锡为何会被送上断头台

拉瓦锡本是一名化学家,为人类的生活创造了很多的方便,本应该受万人敬仰,流芳百世,如何却被送上了断头台,连死都如此不堪。要解释这个问题,在这里必须提到拉瓦锡的身世背景和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发生的事了。

拉瓦锡图片

当然,关于拉瓦锡为什么会被送上断头台的答案有多种版本,这里主要介绍的是被大众接受的回答。拉瓦锡出生于贵族家庭,母亲去世后更是得到一大笔遗产,他不懂穷苦百姓的生活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导致他在后来成为一名包税官后压榨百姓,各种严重的税收加剧了人民生活的贫苦,下层人民对他十分痛恨,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给了别人杀他的理由。

当然仅仅如此也不足与造成他的死亡,他的死还与他得罪的人有关,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国内动荡不安,领导阶级不断更换,其中一段时期,他曾经排挤批判的人当上了领导阶层的重要人物,此时的拉瓦锡只能任人宰割。

当然,也有人站出来说话,提出拉瓦锡的功劳,希望可以保他的性命,让他继续为科学做贡献,然而在那个年代的法国,科学是不被重视的,所以他的一切功劳抵不过当时的黑暗统治下的私人恩怨。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拉瓦锡为什么被送上断头台了吧,拉瓦锡有一颗天才的脑袋,却也会有糊涂的时候,如果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上,估计不会有如此下场。

怎么评价拉瓦锡的死

拉瓦锡被称之为在十八世纪当中最具有贡献的现代化学家。但是拉瓦锡并不是一直都受到人民的尊重。在1789年这个法国重要的历史时期,拉瓦锡被当时法国普通群众推翻贵族的战争为牺牲品而结束了宝贵的生命。那么在现代是如何评价拉瓦锡之死的?

拉瓦锡图片

拉瓦锡在临死之前希望能把自己的研究整理成册,但是最终以“法国革命不需要你这样的学者”为由拒绝了,这直接造成了拉瓦锡死后许多珍贵的研究成果付之一炬。法国大革命时比较有名的马拉医生不仅仅认为拉瓦锡的研究成果是“泛善可陈”,还以拉瓦锡贵族身份让他受到法国群众的指责。

受到有心人的操作以及当时法国人民的不理解,拉瓦锡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牺牲者,拉瓦锡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因为被诬告在烟草里面掺加水分这一毫无与科学有关的原因而处以绞刑。当时的法国人民认为拉瓦锡的死是对皇族统治的推翻,殊不知拉瓦锡的死是阻碍了当时法国科学的进步,让法国的科学研究一度停滞不前。

拉瓦锡在临死之前仍然做着人体的分离实验,为人体分离之后能够存活多久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数据。在科学上问如何评价拉瓦锡之死的话,回答一定是法国近代科学上的一大损失,拉瓦锡的逝去意味着一块科学瑰宝的陨落,并不是当时法国的暴力革命所认为的对贵族的推翻。

化学家拉瓦锡的故事

拉瓦锡是一位法国的贵族,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化学家,由于其在化学上的成就,拉瓦锡至今仍被人们所尊敬,可见科学的魅力是巨大的,下面就来介绍几则拉瓦锡的故事。

拉瓦锡图片

断头台上的故事,在1794年5月8日,51岁的拉瓦锡因为一个指控——在士兵的烟草中掺水,而被送上了断头台,其实当时的拉瓦锡在科学界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在化学方面的成就也是非常大的。可是面对这项错误的指控,只要能够让其活下来,能够继续做实验,他甘愿只做一名药剂师,可是就是这样的要求也没有被批准。

眨眼睛的故事,在拉瓦锡被行刑前,他还想着试验,也就是身首分离的人,大脑多长时间才能死亡,他与刽子手商量,在他身首分离的时候,他努力的眨眼睛,看看到底多长时间大脑才能真正的死亡,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拉瓦锡作为一名科学家在面对死亡时的豁达以及对科学的严谨。

氧气的故事,拉瓦锡的故事中有一个关于氧气的故事,当时流行着“燃素学说”,可是对于这一学说的正确性拉瓦锡一直持怀疑态度。他做了一个试验,发明了钟罩,从中得出了空气也参与到燃烧的过程中了,这一发现,打破了“燃素学说”这一错误的思想。

拉瓦锡的故事一生中有许多,大多都是关于研究方面的,从这些故事中,可以让大家感受到拉瓦锡思想的光芒以及人格的魅力。

 
标签: 化学家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神人葛洪究竟是一个医生化学家还是修仙者?
    葛洪,作为一个时代中都有名的人,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医生、化学家、修仙者?对于他来说,修道、炼丹、救死扶伤自然是生活中的家常便饭。除了这些,他甚至还能领兵打仗。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堪称大家的葛大师的一身。他的身世勉强算一个官二代,但
    11-30 化学家
  • 抗战英烈杨裕民:弃笔抗日的著名化学家病逝太行
    杨裕民生于1889年。1938年参加领导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任冀东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政治部主任。1939年奉朱德总司令电召,赴八路军总部搞军工。同年7月21日,在跟随总部进行反日军“扫荡”途中病逝,时年50岁。“吾侪与敌决战之期至矣,吾愤累年
    09-16 化学家
  • 化学家诺贝尔都经历过哪些事?他是如何成功的
    诺贝尔,他这一生的贡献多多,他的称呼也是很多的。但是大家最想知道的就是诺贝尔是什么学家。诺贝尔是一名伟大的化学家,工程师,也是一个发明家,他更加是一个企业家。看到这些关于诺贝尔的词语,就知道了他这个人是很有水平的。那么,诺贝尔是什么学家呢?
    07-29 化学家
  • 东晋的道教学者葛洪 中国古代最早的化学家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他是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的炼丹家,还是一位有名的医学家。他是三国时期方士葛玄的侄孙,世人都称他为小仙翁。葛洪曾经受封做过关内侯,后来受其师傅遁世思想的影响隐居在罗浮山炼丹。葛洪是中国古代东晋时期非常有名气的医生,是预
  • 如何评价拉瓦锡之死 化学家拉瓦锡的老婆
    拉瓦锡被称之为在十八世纪当中最具有贡献的现代化学家。但是拉瓦锡并不是一直都受到人民的尊重。在1789年这个法国重要的历史时期,拉瓦锡被当时法国普通群众推翻贵族的战争为牺牲品而结束了宝贵的生命。那么在现代是如何评价拉瓦锡之死的?拉瓦锡图片拉瓦
    06-08 化学家
  • 东晋葛洪简介 中国古代最早的“化学家”
    葛洪自号抱朴子,更著有《抱朴子》一书。他对文章和美学论论述就在《抱朴子》这本书中体现了。虽然比较零散,但是其中的价值是容不得我们忽视的。抱朴是一个道教的术语,出自《老子》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抱朴的意思就是道家的思想追求中的保持本真,怀
  • 诺奖化学家领衔一战毒气战 一战化学武器的由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的战争。战争期间,交战双方的化学家研究了3000多种化学物质,希望研制出最具杀伤力的化学武器,因此有人把一战称为“化学家的战争”。有趣的是,德国和法国各有一位“诺贝尔级别”的科学家领军本国的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