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英雄榜比干简介 比干是怎么死的?

   2020-11-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比干,子姓,沫邑(今河南淇县)人,商代帝王太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的叔叔,官少师(丞相)。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商王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商纣王)。从政40多年,主张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终年(公元前1063年)

比干,子姓,沫邑(今河南淇县)人,商代帝王太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的叔叔,官少师(丞相)。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商王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商纣王)。从政40多年,主张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终年(公元前1063年)63岁。比干是商朝贵族商王太丁之子,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干从政40多年,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商末帝辛(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滥用重刑,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纣问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遂杀比干剖视其心,终年64岁。

明代著名作家许仲琳的代表作《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比干为不世出的贤人,有一颗“七窍玲珑心”,也就是一颗天生有七个洞的珍奇心脏,后忠臣比干因直谏纣王,而开罪于纣王、妲己。比干接连三天三夜不离宫廷的摘星楼,斥责妲己祸乱天下,并要纣王改过自新,以振朝纲,再加上曾经因火烧狐狸洞遭妲己(九尾狐化身)记恨,他对纣王说:“不修先王的典法,而用妇言,大祸不远矣!”。鹿台完工后,纣王听信妲己妖言,欲会见仙姬、仙子,妲己心生一计,于十五日夜请轩辕坟内众妖狐变成仙子、神仙、仙姬来鹿台赴宴,享受天子九龙宴席,迷惑纣王。席上,狐狸骚臭难闻。功夫浅薄的妖狐竟露出了尾巴,宴席上的纣王叔比干看得十分真切,宴后将此情告知武成王黄飞虎。经查,众妖狐都是轩辕坟内的狐狸精,比干便与武成王黄飞虎领兵堵塞妖狐洞穴,放火将狐狸尽行烧死。比干还拣未烧焦的狐狸皮制成一件袄袍,严冬时献于纣王,以惑妲己之心,使其不能安与君前。妲己见袄袍尽是其子孙皮毛制成,心如刀割,深恨比干,誓挖其心。一番思索之后,妲己找来雉鸡精胡喜媚,两人决心共同设计害死比干。

忽有一日,纣王正与妲己以及新纳妖妇胡喜媚(雉鸡精)共进早餐,忽见妲己口吐鲜血,昏迷不醒。喜媚道是妲己旧病复发,常有心痛之疾,一发即死。冀州有一医士张元,用药最妙,有玲珑心一片煎汤吃下,此疾即愈,纣王便要传旨宣冀州医士张元,喜媚对纣王说朝歌到冀州路途遥远,并推算说在朝歌惟有丞相比干是玲珑七窍之心,可借一片食之,纣王信以为真,即命人急召比干。

比干闻之,既怒且惊,由于先前姜子牙离开朝歌时,曾去相府辞行,见比干气色晦暗,知其日后必有大难,便送比干一张神符,叮嘱在危急时化灰冲服,可保无虞。比干入朝前知己必难,便服饮姜子牙所留符水,比干来到鹿台下候旨。

纣王听到比干来到,对比干说妲己心痛之疾,惟玲珑心可愈,听说皇叔有玲珑心,乞借一片作汤,治疾若愈,此功莫大焉。比干怒奏:“心者一身之主,隐于肺内,坐六叶两耳之中,百恶无侵,一侵即死。心正,手足正;心不正,则手足不正。吾心有伤,岂有生路!老臣虽死不措,只是社稷丘墟,贤能尽绝。今昏君听新纳妖妇之言,赐吾摘心之祸;只怕比干在,江山在;比干存,社稷存!”

纣王曰:“皇叔之言差矣!总只借心一片,无伤于事,何必多言?”比干厉声大叫道:“昏君!你是酒色昏迷,糊涂狗彘!心去一片,吾即死矣!比干不犯剜心之罪,如何无辜遭此非殃!”望太庙大拜八拜,泣曰:“成汤先王,岂知殷受断送成汤二十八世天下!非臣之不忠耳!”遂解带现躯,将剑往脐中刺入,将腹剖开,其血不流,比干将手入腹内,摘心而出,望下一掷,掩袍不语,面似淡金,径下鹿台去了。

比干一言不发,骑马飞奔跑了好几里路,忽然听见一妇人大叫卖无心菜,比干勒马即问:“人若是无心如何?”妇人回答:“人若无心即死!”比干登时大叫一声血如泉涌,一命鸣呼。原来当年姜子牙留下简帖,上书符印,将符烧灰入水,服于腹中,护其五脏,故能乘马出北门耳。见卖无心菜的,比干问其因由,妇人言“人无心即死”,若是回道“人无心还活”,比干亦可不死。比干取心,下鹿台,上马回家,血不出者,乃姜子牙符水玄妙之功。

后来,姜子牙助周灭纣成功,奉元始天尊的法旨封神,比干被追封为北斗七星中心的天权宫“文曲星君”。也有传说,因为比干心被挖空后成了无心之人,正是因为无心无向,办事公道,所以被后人奉为“文财神”。

 
标签: 比干 英雄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窍玲珑心的比干与空心菜的传说是怎么来的
    比干,子姓,沫邑人(今卫辉市北)。生于殷武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125年夏历四月初四日),卒于公元前1063年。比干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为殷商贵族商王太丁之子,名干。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
  • 比干资料介绍 比干是财神吗 比干的坐骑是什么
    比干是谁这人我第一次知道他,是在《封神榜》里,还是港剧。那时候的比干在剧中绝对是正面人物,那视死如归,勇敢进谏的身影还挺帅的。在剧中,比干是一个有着七巧玲珑心的人儿。但是自古君王最不喜欢听的就是大臣在自己耳边瞎叨叨,并且说的还都是些不好听的
    12-10 比干
  • 比干与空心菜之间关系的传说是怎么来的
    比干,子姓,沫邑人(今卫辉市北)。生于殷武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125年夏历四月初四日),卒于公元前1063年。比干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为殷商贵族商王太丁之子,名干。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
  • 被妲己挖心而死是误传!比干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影视作品中,比干是一个为人为官正直无私的人,但说到比干怎么死的?在影视中,往往被描述成被苏妲己挖心致死。但比干真的是被妲己挖心而死吗?往往历史的描述大多被现在的编剧偷换概念,真实的比干确实是皇叔但是做事有些古板。这跟他的死有一定的关系。周
    11-10 妲己比干
  • 姜子牙救的了砍柴的武吉 为啥救不了丞相比干
    姜子牙在封神演义里绝对是最闪亮的主角,有强大的阐教集团做后盾,又有除商立周的尚方宝剑,还拿了三教共议的无字天书在手。杀一个人或救一个人对他来说易如反掌,但为什么救不活忠心耿耿的比干呢?姜子牙奉命下山显摆身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违背天命用道家法术
  • 历史上的比干是怎么被封上神的?
    比干是《封神演义》里一个角色,他是纣王身边的忠诚,用自己的一片忠心对待着殷商。在中国真实的历史中,确实有比干这个人,当时他是丞相,被世人称为国神,虽然他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是他的资料一直被保存着。那么国神比干的简介是什么,他曾被封为了
    10-01 比干
  • 比干的“七窍玲珑心”竟是他自己挖的吗?
    比干是什么神比干在封神的时候,被封成了“文曲星”。后世被尊为文财神。其实在历史上,“文曲星”这个称呼给过了很多人。除了比干之外,小时候划粥吃刻苦学习的范仲淹,刚正不阿脸像黑炭一样的包拯,义正言辞宁死不屈的文天祥,混血血统大小身世坎坷却又聪明
    09-28 比干
  • 比干简介 商朝时期商纣王的叔父少师比干生平
    比干,子姓,沫邑人(今卫辉市北)。生于殷武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125年夏历四月初四日),卒于公元前1063年。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为殷商贵族商王太丁之子,名干。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
  • 文财神比干的“七窍玲珑心”竟是自己挖的?
    比干在封神的时候,被封成了“文曲星”。后世被尊为文财神。其实在历史上,“文曲星”这个称呼给过了很多人。除了比干之外,小时候划粥吃刻苦学习的范仲淹,刚正不阿脸像黑炭一样的包拯,义正言辞宁死不屈的文天祥,混血血统大小身世坎坷却又聪明伶俐的许仕林
    07-30 比干
  • 商纣王叔父比干的故事 比干空有一副好心肠
    王朝将灭,再有本事的文官武将也无能为力。朝代末期,文官中不缺乏仁人志士,他们满怀救国的信念,提出自己的建议,可往往不被最高统治者采纳,更受同僚的诽谤、排挤和迫害;建议即使采纳了,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因为王朝的根基动摇了,很难恢复平衡,以致不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