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多少

   2020-03-3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多少在制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要考虑到与幼儿教育总目标的关系、与终身教育的关系,预防与干预的关系、社会发展变化与个人适应的关系。(1)体现幼儿教育总目标和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1996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地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多少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多少

在制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要考虑到与幼儿教育总目标的关系、与终身教育的关系,预防与干预的关系、社会发展变化与个人适应的关系。

(1)体现幼儿教育总目标和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

1996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地规定了幼儿园保育和数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体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盼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因此必须将其置于素质教育的系统中,并考虑它与健康教育、语言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各目标之间的联系。

(2)促进幼儿终身发展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它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将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其终身发展放到核心位置,既要符合幼儿现、实的需要,又要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融人终身教育理念的幼儿教育追求幼儿健康、真实、全面的可持续发展,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地成为人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初始阶段,同时也奠定人一生主观幸福的基础。

(3)从干预到预防

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包含了“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因此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不仅要考虑幼儿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问题的治疗以及对问题儿童的指导帮助,更重要的是预防,防止异常状态的产生和进一步发展。过去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多侧重在发现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后,再进行干预治疗,而现代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更侧重于预防,即防止心理问题行为的发生,变被动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当幼儿事先知道了死亡的科学概念,亲人意外亡故就不会对幼儿造成过重的打击。

(4)社会发展变化和个人适应的关系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必须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水平和未来的幸福感,同时,也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所处的环境也发生着很大程度上的改变,过去没有出现过的心理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因此,要因时制宜地调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标签: 儿童心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儿童心理学家发现: "散养"的孩子更有同情心
    儿童心理学家发现: "散养"的孩子更有同情心
    在英国《每日邮报》最新报道,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如果过分的溺爱孩子,会容易导致孩子缺乏同情心。特别是孩子和其他小伙伴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如果家长的随时陪伴左右会容易让孩子变成“自我陶醉者”。研究同时还指出,“散养”的孩子会更有具有
  • 9至10岁儿童心理特征 9至10岁儿童心理特征分析
    9至10岁儿童心理特征 9至10岁儿童心理特征分析
    9至10岁的儿童正是处在一个各方面成长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里,家长和老师应该多观察儿童的一举一动,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接下来分析下9至10岁儿童的心理特征。 开始从被动学习转变至主动学习9至10岁的孩子正处于儿童的后期阶段,孩子开始从被
  • 怎样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当代家庭的孩子,都是小公主、小皇帝,有父母宠着、爷爷奶奶惯着,若家长事事都顺着幼儿的心,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出来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就拿爱爱来说吧,爱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的妈妈教育理念是以鼓励为主,孩子不管范了什么样
    12-25 儿童心理
  • 厌学儿童的5个不良心理早知道
    1、推脱责任:这些儿童把简单的失败的原因推向外部,而不能客观地分析学习成绩不良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检查自我,吸取教训。他们常常把考试成绩不好归于老师讲课没有讲清,卷子印的不清楚,老师阅卷不公平等原因。其实他们的心里对失败的原因很清楚,只是不敢
    12-25 儿童心理
  • 儿童期心理卫生的防御重点
    1、做好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衔接工作。目前我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问题还没完全处理好,给孩子入学造成不少适应性困难。因此,学校和家庭应重视这个问题。家庭应给孩子做入学准备,进行入学教育;学校要布置吸引孩子的环境,和蔼可亲地欢迎新生。比如说,
    12-07 儿童心理
  • 家长育儿要懂的颜色心理学
    冷暖两色是人们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是对颜色的物质性印象,不同的颜色产生的心理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并且这些影响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作用,左右着我们的情绪,甚至部分色彩间接影响到人们的观念与信仰。如今这些颜色心理学还影响着孩子们的性格
    11-20 儿童心理
  • 幼儿入园适应及其心理指导
    “妈妈、妈妈,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我不要搭积木,不要和小朋友玩,呜呜……”随着哭声渐近,只见冰冰两只手紧紧拽住妈妈的衣角,整个人完全依附在妈妈身上,一动不动……每年新生入园时,教室里都哭声一片,有的高声喊叫,有的轻声啜泣,有的边哭边吸吮手指
    11-11 儿童心理
  • 厌学儿童的不良心理活动有哪些
    1、推脱责任:这些儿童把简单的失败的原因推向外部,而不能客观地分析学习成绩不良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检查自我,吸取教训。他们常常把考试成绩不好归于老师讲课没有讲清,卷子印的不清楚,老师阅卷不公平等原因。其实他们的心里对失败的原因很清楚,只是不敢
    10-08 儿童心理
  • 儿童都有哪些不健康的心理
    现代心理学表明: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德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因此,3-6岁的学前儿童是正处在心理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所以这一时期关
    09-29 儿童心理
  • 频繁搬家导致儿童心理受创
    科学家表示,搬家对儿童来说,意味着与原本的朋友失去联系并且突然被迫离开原本熟悉的环境。此外,当父母决定搬家时,孩子可能会感到自己的意见被忽略了。这些因素都会促使他们伤心哭泣甚至作出过激的自杀举动。据英国媒体报道,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搬家过于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