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望之与萧何是关系?他为何要处死清官赵广汉

   2020-10-0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萧望之,又叫萧长倩,是西汉开国丞相萧何的第七代后人,东海兰陵人,就是现在的山东兰陵县人,后来又迁徙到杜陵,就是现在的西安东南部。最高曾经做到大鸿胪、太傅等职。萧望之的家族从其爷爷辈开始,就脱离了朝廷官场,开始以田产为业,到了萧望之这一代,由

萧望之,又叫萧长倩,是西汉开国丞相萧何的第七代后人,东海兰陵人,就是现在的山东兰陵县人,后来又迁徙到杜陵,就是现在的西安东南部。最高曾经做到大鸿胪、太傅等职。萧望之的家族从其爷爷辈开始,就脱离了朝廷官场,开始以田产为业,到了萧望之这一代,由于萧望之从小聪明,而且还非常的好学。当时的兰陵萧氏,已经渐渐的开始成为一个大族了,萧望之的长辈看到萧望之非常的好学,就想给他谋一个好的出路。

在汉宣帝时期,萧望之曾被丙吉推荐给大将军霍光。当时的霍光是宣帝时期的第一权臣,连宣帝见到他都礼让三分,霍光本人也非常的倨傲。萧望之最看不起的就是这种目中目人的人,所以没有受到霍光的重用,霍光将他放在一个衙门内做一个相当于看大门的官,每次看到萧望之,都会上前去羞辱他一番。后来,萧望之被当时的丞相魏相看中,收为门生。霍光死后,霍家的权势开始衰败,萧望之由于才学出众,被宣帝重用,任命他教导太子(即后来的汉元帝)读书。萧望之在教导太子读书期间,经常利用儒家的经典学说来当作教材。他也曾多次在当时的皇家图书馆召集诸多大儒,共同研究注解儒家的经典学说。汉元帝即位之后,萧望之由于是其在太子时期的老师,所以颇受元帝的信任,担任辅佐朝政的重任,也受到皇帝和众多大臣的尊重。元帝的地位坐稳之后,开始宠信馋臣,对萧望之失去了信任。最后,萧望之被元帝身边宦官诬告下狱,悲愤的萧望之与狱中自杀身亡。

赵广汉,有着“古代十大清官之一”的美称,可是却做了政治的牺牲品,被萧望之和丞相魏相联合参奏,后来被皇帝赐死。萧望之也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那么他为什么会和别人合作,整死一个千古清官呢?这要从赵广汉说起。赵广汉初任京兆尹的时候,京城帝都非常混乱,当时的帝都豪绅贵族很多,纨绔子弟目无法纪者居多,京都治安很难管理。赵广汉初一上任就得罪了当时最大的权贵霍光,霍光当时为三朝元老,地位尊重,位高权重,连皇帝都要让他三分。赵广汉对于京城的治理非常有心得,将京城治理的非常好,所以深的皇帝的信任。霍光虽然权势彪炳,但是也不敢在明面里和皇帝过不去,再加上赵广汉在京城百姓的心中,威望很高。霍光死后,他的家族就倒了一半,赵广汉也开始对霍光的后人下手,后来被霍光的女儿,当时的皇后所怨恨,这才有所收敛。

赵广汉在皇帝的面前更加的受到重用和信任,导致他的信心也变得更加的膨胀,有点目中无人的意思。赵广汉在一次查案的时候,得罪了当时的丞相魏相和司直萧望之。他怕被魏相报复,就开始罗列罪名,试图凭借着自己的一己之力,扳倒当时的一朝宰相和司直萧望之这两大高官。不得不说,他的想法有点天真,赵广汉的自大给他带了灭顶之灾,萧望之和魏相的反击,是萧望之所承受不了的,无奈赵广汉只得接受命运,被皇帝腰斩于市。

萧何死后,留下了三个儿子,分别为萧禄、萧同、萧延,后来只有萧延的后代人丁兴旺,萧望之就是萧延一脉的后代。萧延在萧何死后,被封为赞定侯,萧延死后留下四个儿子,萧望之是最小的儿子萧彪的后代。萧彪只留下一个儿子萧章,萧章四十岁就死去,只留下了一个儿子萧皓,到了萧皓这一代,萧氏的为官之路就断绝了,萧氏族人后来就以田为业,成为了一方乡绅。萧皓死后也只留下了一个儿子萧仰,就是萧望之的父亲,萧望之也是萧仰的唯一一个儿子。萧望之是萧氏真正的三代单传之子,从小受到了数不尽的关爱。

萧何的后代到了萧望之的爷爷那一辈,已经开始有了一点的没落,萧何的时代早已过去,萧氏在朝廷之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他的爷爷为了家族的生存,只好在家族的聚居地,以田业为生,安心的做了一个地方乡绅,直到萧望之的父亲这一代,萧家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来自于田产。现在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萧何和萧望之没有任何关系,这些人认为早在秦始皇时期,兰陵萧氏就已经初具规模了,而萧何并不是出身于兰陵萧氏,他只是一个姓萧的普通人罢了。而且,有些史学家对于萧望之族谱之中的先祖的姓名,也存在着很大的缺点。

萧望之墓,为汉代古墓,位于现在的山东临沂市苍山县兰陵镇。2006年12月萧望之墓被立为临沂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来经过政府的开发建设,萧望之陵园逐渐建立起来,形成了现在占地9600平方米的萧望之陵园。萧望之墓旁边有着三个石墩,这三个石墩将墓分为三个部分,萧望之墓东西约120米,南北约80米,占地总共9600平方米。萧望之的墓前立着萧望之的后代,即马来西亚的拿督萧家法捐献的碑亭、墓碑、记事碑和保护标志碑各一座。萧望之墓南,东西各30米处有两座墓冢,每座墓约80米见方。萧望之墓20世纪50年代,出土文物有圆瓦当、半瓦当、石兽、陶楼等。现在的萧望之墓,经县政府实施保护性修葺开发项目,已建成萧望之陵园,重现萧望之墓昔时的壮观景象。

萧望之,汉相萧何的六世孙,苍山兰陵人也,是西汉宣帝、元帝倚重的大臣,经学家。李白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中赞颂的“兰陵美酒”相传就是萧氏家酿。兰陵萧氏是山东大族,历数百年而不衰,据说萧万长也是兰陵萧氏后人。兰陵萧氏,是古时的一大贵族,相传萧望之就是出自兰陵萧氏的,而萧望之的墓也在现在的兰陵地区。传言,萧望之在被人污蔑入狱之后,心中非常德不忿,最终自杀于狱中,时年67岁。萧望之死后,兰陵萧氏就将他的尸体运回兰陵进行安葬,这才有了现在的萧望之墓。

 
标签: 萧何 清官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揭秘刘邦为何要将功臣萧何下狱治罪?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
    12-31 刘邦萧何
  • 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是谁?刘邦丞相萧何结局如何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刘邦当上皇帝,分封异姓王,封萧何为丞相。直至刘邦死,萧何都是宰相。刘邦分型了异姓王以后,觉得异姓王权力太大,就费尽心机夺回异姓王手中的权利。异姓王反叛谋反逃跑等等诸多
  • 萧何超群能力 为何甘心追随刘邦?
    从始至终,萧何都死心塌地跟着刘邦,沛县起兵的不只刘邦一个人,随后的反秦势力中,各地英杰也不少,但萧何独携家带口追随刘邦,为什么呢?刘邦的魅力就不说了,当然,很多史书讲刘邦不怎么务正业,但其实仔细看刘邦年轻的经历,却非一般人,更非人们惯常理解
    12-27 刘邦萧何
  • 萧何贪污腐败 汉高祖刘邦知道后为何不怒反悦
    萧何是汉初三杰之一,为刘邦的左膀右臂,大汉的开国元勋之一。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
  •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萧何为什么要追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
    12-26 萧何韩信
  • 成也萧何败萧何 汉朝功臣萧何是怎么死的?
    萧何怎么死的?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
    12-24 汉朝萧何
  • 萧何为什么要帮助汉高祖刘邦杀掉韩信?
    刘邦做为中国历史上最无情的两个开国皇帝之一,最大的罪状应该就在杀韩信这件事上。不过在杀韩信这件事上有一个人被历史忽略了,他就是韩信的哥们和同事萧何!历史上众多“好好先生”未必都是好人,他们所信奉的中庸哲学,讲究“不偏不倚、左右逢源”,为了保
  • 汉高祖刘邦为何对萧何从不动粗?
    萧何这个人早年是刘邦的上司,刘邦在泗水亭做亭长的时候,萧何就是县里的秘书,而且因为精通法律,是县令的好帮手。那个时候大家都看不起无赖出身的刘邦,只有萧何对刘邦好些。秦始皇三十五年,亭长刘邦去首都咸阳服徭役一年。有所交际往来沛县属吏纷纷前来送
  • 如何取得君王信任 萧何用自污法获多疑刘邦信任
    盟誓法属于古代的“法治思维”,即便跟君王办事,也得“先小人后君子”,重合同,讲信用,这里面是很有点西方的“契约精神”的。可惜的是,一般人没胆量与君王讨价还价,所以这个方法用的人也不多。还有一种取得君王信任的办法,就是“自污法”。战国末期,秦
  • 萧何为啥那么死心塌地跟着刘邦打天下?
    萧何年轻时就当上了沛县的主吏,而刘邦当时只是一个小亭长。但我们所知的历史,从始至终,萧何都死心塌地跟着刘邦,沛县起兵的不只刘邦一个人,随后的反秦势力中,各地英杰也不少,但萧何独携家带口追随刘邦,为什么呢?刘邦的魅力就不说了,当然,很多史书讲
    12-19 刘邦萧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