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曾遇“年关难过” 为亚东图书馆筹款辗转上海

   2020-05-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1934年12月31日晚七点三刻,上海火车北站,张慰慈与亚东图书馆的汪原放、汪乃刚兄弟等人,正在迎接从南京赶来的胡适。胡适此行,原本是为南下香港大学接受名誉博士学位,这是他一生35个名誉学位中的第一个名誉学位。胡适一下火车便被接到新亚饭店用

1934年12月31日晚七点三刻,上海火车北站,张慰慈与亚东图书馆的汪原放、汪乃刚兄弟等人,正在迎接从南京赶来的胡适。胡适此行,原本是为南下香港大学接受名誉博士学位,这是他一生35个名誉学位中的第一个名誉学位。

胡适一下火车便被接到新亚饭店用早餐,张慰慈为其办理第二天一早的赴香港船票,汪原放兄弟则心急火燎地跟他谈亚东图书馆的银行欠款问题。因为财务年度结算时间已到,只有24小时的回旋余地,共计7400大洋的欠款如果不能了结,亚东将面临停业关门之祸。

胡适先是到银行家朋友徐新六处,当面托他将亚东欠兴业银行的2千元透支再转一期,又托他给陈光甫兄打电话,将欠上海银行的3千元透支再转一期。在办妥此事前后,他还接受张禹九与张肖梅女士的邀请,到国际大饭店吃午餐,共进午餐的有张仲述、余上沅、梅兰芳、冯幼伟、徐新六等一大帮名流名士。国际大饭店是当时上海最新式的大饭店,高21层,胡适等级用餐处在第14层,据徐新六介绍说:“这是世界最高的大厦——除了美国不算”。

但胡适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毕竟还有2400元的欠款问题无法解决。午餐后,胡适又迅即去找章士钊求助,可章坚称毫无办法。胡适只得来到温州路上的汪家,汪原放的老母见到胡适,禁不住老泪纵横,拉着他的手说:“适之哥和章伯伯总要救我们一家才好。我活到今日,不曾过过这种日子!”胡适在日记中写道:“她下泪了。我虽感动,实在想不出法子来。”

临走时,胡适给汪原放留下了两封信,信的具体内容虽不得而知,但大半也是与筹款清欠相关的办法与建议罢。为亚东清欠的事暂告一段落之后,胡适开始走马灯式的亮相上海朋友圈——王云五、李拔可、傅伟平、何柏丞、周昌寿、丁鼎南等老先生先行访晤。还借李拔可的汽车一用,特去见了蔡元培一面。

晚间,胡适又应梅兰芳之邀请,到英美烟草公司总经理沈昆山家中晚餐。但这顿晚餐与午餐相似,再次因亚东清欠之事而未能尽兴。

晚餐后,上海的达官贵人们正在以狂欢的姿态守候1935年新年的到来。在这个中国最繁华的都市舞池之中,胡适看到宋子文、顾维钧、陈光甫、李铭、夏小芳等,正觥筹交错、欢声四起。1934年的最后一夜,离1935年元旦还有几个小时,胡适在日记中慨叹道:“在那个狂乐的跳舞场上,谁也不感觉空前的经济大恐慌逼人而来,谁也不感觉国家的绝大危难即在眼前!”

胡适在百乐门没有逗留多久,即回到下榻的新亚饭店。亚东图书馆老板汪孟邹、汪原放、汪乃刚兄弟则早已在饭店候着了,这一帮曾在中国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中崭露头角的出版人、编辑、作者,在房间里密谈了许久,为渡过眼前的经济危机苦思对策。不知不觉间,胡适与汪家人“守岁”过了凌晨三点,迎来了1935年新年。

 
标签: 胡适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揭秘胡适一生中的三骂蒋介石
    1929年胡适一骂蒋介石:明定自己的职权,不得越权侵官国民党当局对待胡适的态度就是另一种样子了。在“人权运动”中,当胡适对国民党提出尖锐的批评,甚至指名道姓地责骂蒋介石时,国民党内当然也是群情激愤,尤其一些中下层党徒更是咬牙切齿,纷纷呈请“
  • 胡适晚年读书不要命 经抢救保命后坐病床上看报
    胡适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其文风格隽永,自成一家,影响极大。胡适视读书为毕生最大乐趣,他几乎是天天都读书,一天不读就难受。胡适很小就与书结下不解之缘。少年时代受梁启超的影响极为深刻,他最爱看梁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
    12-17 胡适
  • 民国北大学生有权赶老师 胡适险被扫地出门
    一九一七年秋季的一天,北京大学西斋丙字十二号宿舍里,后来成了著名历史学家的顾颉刚,与后来当过北京大学代理校长的傅斯年正在商谈,是不是要将一个叫胡适的新教授从北大哲学系的课堂上赶走。两人虽住在同一宿舍,却不是一个系的,顾是哲学系,傅是中文系。
    12-10 民国胡适
  • 鲁迅酒楼轶事 “酒半即归”是他与胡适纷争开端
    鲁迅在京期间,几乎尝遍京城著名餐馆,著名的“八大楼”和“八大居”,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他的足迹。这份与北方美食结下的不解之缘,让离开北京后的他也一直念念不忘北方美食。当时鲁迅住在北京的西城,吃饭就近,经常去西四牌楼路西的同和居,这也是北京著名
    12-06 鲁迅胡适
  • 陆小曼与胡适的秘密恋情 胡适和陆小曼有关系吗
    轰轰烈烈徐志摩与陆小曼之恋是许多人熟知的,他们邂逅、相恋、结合而后诀别,他们经历了一对情人所能经历的一切欢喜与悲哀。如果说爱情有着排他性,那么情爱呢?在徐志摩、陆小曼的情爱旧事里,从零星资料的整合中,我们可以看到的,这或许并非只是两个人的激
  • 晚年陶希圣谄媚逢迎 胡适骂其“荒谬绝伦”
    蒋介石去世后,陶希圣(上图)在纪念蒋介石的文章中有“不杀之恩,愧无以报”的话。支持第一次连任到1954年5月20日,蒋介石的任期将到,为谋求连任总统,他想借重胡适的声望,为其连任造势,并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1953年1月16日晚,蒋介石宴
    12-02 胡适
  • 名人也要过圣诞 胡适和蒋介石如何过圣诞节的?
    圣诞节是晚清才传入中国社会的,当时曾被称为外国的“冬至”,一开始盛行于通商口岸的租界内,与一般中国人没什么关系。后来,加入教会的中国人多了,华人也开始参与到了圣诞节的宗教活动中。1919年12月26日,《申报》刊出了《虹口救主堂举行朝觐礼拜
  • 胡适轶事:被当时的北大学生傅斯年逼得汗流夹背
    1916年,傅斯年(字孟真)与同学好友顾颉刚于北京大学预科卒业,继而升入本科,傅入国文门,顾入哲学门。1917年9月,放洋七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成归来,在与家乡姑娘江冬秀完婚之前,年仅27岁的胡适受蔡元培之聘,出任北京大学哲学门教授,主讲
    11-29 胡适
  • “民国第一红娘”胡适 曾主持过150多场婚礼
    胡适有“民国第一红娘”之誉,由其促成的有情眷属数不胜数。他喜欢看到青年人相恋、结合,并主持过150多次婚礼。这150多次证婚,从目前已知的记载来看,大多为胡适同辈友人、晚辈学者,成就的多是学界伉俪;婚礼地点也大多为中国国内。而有一桩胡适在美
    11-24 民国胡适
  • 胡适任驻美大使经济困顿 为省钱一度把烟戒了
    1938—1942年,胡适担任驻美大使,为中国的抗战寻求美国朝野的支持。在书信和日记中,他多次提到过这一时期的生活情况,其中就包括个人的收支情况。对他这一期间的个人收支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也许会有助于更多地了解胡适的个人品质。胡适是一个精
    11-14 胡适省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