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霆为何会直闯卧室痛斥张学良?又说了些啥

   2020-07-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张学良与杨宇霆之间的分歧,一则是个人成见,因为他们之前分属不同的派系,矛盾很深;二则是在对待易帜的问题上,杨宇霆反对换旗,他认为国民党无力伸手关外,不换旗可保持主动,易帜了反而进退失据,与其如此,不如闭关自守,暂作壁上观,万一因易帜而刺激了

张学良与杨宇霆之间的分歧,一则是个人成见,因为他们之前分属不同的派系,矛盾很深;二则是在对待易帜的问题上,杨宇霆反对换旗,他认为国民党无力伸手关外,不换旗可保持主动,易帜了反而进退失据,与其如此,不如闭关自守,暂作壁上观,万一因易帜而刺激了日本人,东三省将永无宁日。东北尚未易帜之时,关内各方均派代表前往沈阳争取,其中唐生智派刘兴、白崇禧派叶琪先后到沈阳,但他们都是先去见杨宇霆,而杨宇霆也公然表示,关外之事我可作主,张学良只是小孩子。

数日后,张学良见到了刘兴,竟不知他是唐生智所派代表,当张学良问为何不来见他时,刘兴以“已见到杨督办并面陈一切”作答。张学良听后大怒,次日即在会上问杨宇霆是否已和刘兴、叶琪见面,杨宇霆承认此事并声称可以分开行事,张学良走中央路线,他与地方派系联络。张学良反问道:“如果中央失败怎么办?”杨宇霆无以为答。事实上,杨宇霆的这种做法已隐然有分庭抗礼、自立为王之势,这是张学良所不能容忍的。张学良虽然辈分小,年纪不大,但毕竟是东北保安司令,新一代的“东北王”,杨宇霆对长官的这种态度,在任何时代恐怕都是不能容忍的。

“皇姑屯事件”后,杨宇霆扮演了一个危险的角色,他既不满意张学良,可又在张学良下边任事;他既轻视张学良,但又不得不为他效力。在张作霖的时代,杨宇霆自命诸葛,但张作霖死后,张学良却不是那个扶不起的“刘阿斗”,何况两人之前的恩怨已非一两年的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张学良和杨宇霆之间的利害冲突也是日积月累,一言难尽。杨宇霆既不能善处,张学良也不能容忍,张杨矛盾一触即发。

在张作霖时代,杨宇霆屡屡得宠,但张学良当政后却被排除在外,张学良也曾明确说,杨宇霆的落选,一是因为他是老帅的老臣,地位很高,无适当的位置;二是对他确有戒心。中国有句古话叫“主少国疑”,意思是“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惧不安”,对刚刚上位的张学良来说,内有杨宇霆这样尾大不掉的长辈元老,外有日本军阀的各种压迫,如果他不及时“立威”,恐怕难以建立对东北的有效统治。

在此情势下,杨宇霆既有取死之道,张学良也有必杀之心。由此,杨宇霆血溅老虎厅,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标签: 张学良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当李宗仁下令释放张学良时陈诚为什么不执行
    1949年1月23日,东北有两个团体,联合向李宗仁发出快邮代电,要求释放张学良。同一天,中国自由民主行动委员会和人权保障委员会等四个团体也向李宗仁致电,要求释放张学良。这些呼吁,对李宗仁颇有触动。前不久,电视剧《少帅》热播,让人们重温了张学
  • 东北易帜原因 张学良东北易帜真是出于爱国吗
    1928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被暗杀后,其子张学良立返沈阳,受到张作相等宿将拥护,继任东三省保安司令兼奉天保安司令,成为东北政治、军事和社会集团主帅,主掌东北兵权。同年7月1日,张学良向国民革命军宣告停战,表明不会干涉“重新统一”的任务
    12-29 张学良
  • 张学良身边有11位美女 娶赵四全因宋美龄?
    张学良晚年曾写过一首诗:“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尽英雄。我虽并非英雄汉。唯有好色似英雄。”年轻时代的张学良。确实是个多情种,他曾自诩:“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张学良的女朋友很多,其实。他并没有怎么追过女人。大多是女人追他,在这方面。张
  • 趣闻:张学良枪毙土匪张学良 溥仪撞见皇太极
    少帅张学良毙了土匪张学良1934年,溥仪当了日本的儿皇帝。在东北地区,大家忙着抗日,爱国的将领层出不穷。而祖国的另一边,本为东北人的张学良却担任了“剿匪”副司令,中国共产党一边抗日、一边却要应付蒋介石的围剿,处境极为艰难。这一年10月,中国
  • 晚年张学良感叹 有个人不死日本就不敢发动918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该事变直接导致东北三省沦陷,无数百姓惨遭日寇铁蹄践踏。1981年,在“九一八”50周年之际,当初的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回忆往事时,曾经对历史做了一个惊人的假设,他说,如果当时有一位将领在,
    12-28 张学良
  • 张作霖未留遗嘱 东北军所选继承人非张学良?
    对于继位者,张作霖生前未留任何遗嘱。围绕这个宝座的归属,东北军政内部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小诸葛”杨宇霆主持会议,公布了所谓的“遗嘱”,但“东北军总司令”却不是张学良。名单上的人选究竟是谁,张学良又是如何最终上位的?东北的平静绝非偶然,它缘自
  • 美男子张学良和墨索里尼竟然有一段情?
    1931年,时任国民政府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在一次例行的外交会议上认识了20岁的艾达·墨索里尼。艾达是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的长女,丈夫则是当时意大利驻华大使齐亚诺。新婚燕尔的艾达为了能守护在丈夫身边来到中国,可让她绝望的是,刚到不久,
    12-27 张学良
  • 张学良是怎样经历自己一生的?张学良生平简介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陆军一级上将,汉族,祖籍辽宁海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人称“少帅”,奉系军
    12-26 张学良
  • 张学良晚年不回大陆的几大原因 张学良在台湾
    张学良为何至死都不回大陆?1991年春天,被蒋介石幽禁半个多世纪的张学良先生,得以赴美国探亲访友。1993年起他又再次前往美国,并且获得了永久居住的权利,多年以来就梦想回祖国大陆探望亲友与重返故土的张学良,终于获得了人身自由。可是,张学良为
  • 斯大林如何从张学良手中强占了黑瞎子岛
    1929年7月,张学良决心夺回“中东路”,不惜与苏联开展,斯大林派“远东军魂”布留赫尔出战,大败张学良,撤退时顺手占据了黑瞎子岛,这一占就是79年。斯大林派“远东军魂”击败张学良,撤退时留下军队,驻扎黑瞎子岛在斯大林和蒋经国的谈判中,除了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