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爱杀功臣 为啥这个萧何却能独善其身?

   2020-09-2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韩信、彭越、英布等功臣一一惨死,不但武将们个个心惊肉跳,就是文官们也心怀疑虑。与韩信并列三杰的萧何虽然眼下圣眷日隆,但是他的内心深处,也不觉害怕起来。(事实上,后来果然萧何也被刘邦送入了大牢)萧何隐藏在心中的疑惧,被一个名叫召平的门客点破。

韩信、彭越、英布等功臣一一惨死,不但武将们个个心惊肉跳,就是文官们也心怀疑虑。与韩信并列三杰的萧何虽然眼下圣眷日隆,但是他的内心深处,也不觉害怕起来。

(事实上,后来果然萧何也被刘邦送入了大牢)

萧何隐藏在心中的疑惧,被一个名叫召平的门客点破。

当时萧何协助吕后杀害了韩信,论功行赏,刘邦拜丞相萧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并特别加赐一名都尉、五百士兵作为相国卫队。萧何因此在府中摆酒席庆贺,正当宾客道贺,喜气盈庭之际,召平却身着素衣白履,昂然进来吊丧。

萧何大怒,这召平本是秦朝的东陵侯,秦亡后改行种瓜,因他的瓜味极甘美, “东陵瓜”名扬关中,萧何入关的时候,闻名将他招至幕下。

召平一语惊人:“相国,你大祸临头了!”

召平的话触动萧何心中疑虑,他把召平请到内室详谈。召平告诉萧何:“皇上在外征战奔波,而相国安卧后方,没有战功却得以加封食邑、赐卫队,公不见淮阴侯韩信的下场吗?皇上恐怕已经有怀疑相国之心了!”

召平给萧何出了两条主意,一是表示谦让,退还封邑、卫队。二是捐出家中私财弥补国家军费之不足。萧何依计行事,刘邦很欣慰,对萧何勉励有加。

不久英布谋反,皇帝再次亲征,萧何依旧留守,但是与往日不同,这一次刘邦的使者来得很勤,而且反复问这个问题:“相国在做什么呢?”

萧何心中明白,皇帝对他已经不放心了,于是他工作更加卖力,并且拿出更多财产劳军。但这时却有个门客说:“相国这样做,适得其反,恐怕离灭族不远了!”

萧何忙询问原因,门客说:“相国功劳显著、位极人臣,还能更上一步么?况且相国久在关中,民心依附。皇上是担心你倾动关中啊!”

这位门客劝萧何买田地、放高利贷自污,以安君心。萧何照办,等到刘邦班师回朝,老百姓遮拦道路,上书投诉相国低价强买“田宅数千万”。刘邦哈哈大笑,把萧何叫过来,把老百姓的投诉信给他说:“你自己给百姓一个交代如何?”

刘邦表面上责怪萧何,实则心中大喜,但是萧何却理解错误,结果祸从口出。他居然来了个为民请愿:“长安一带耕地狭小,可是陛下的上林苑中却有许多闲置空地,不如把这些荒地分给百姓去耕种,收了庄稼留下禾杆还可以喂养上林苑中的禽兽。”

一语逆龙鳞,刘邦当即火了:“相国收了多少贿赂,居然想要夺走朕的园子!”萧何想要解释,皇帝哪里听得进,一怒之下,萧相国成了阶下囚。

萧何在监狱里呆了好几天也不得释放,想想韩信、英布的下场,刘邦这把屠刀,为终于挥向了自己,全不念我萧何劳苦功高,这刘三麻子果然心狠手辣!

不过萧何的命数未尽,有个姓王的卫尉,乘刘邦心情好的时候问了一句:“萧相国犯了什么大罪?”

“当年李斯做秦朝丞相,将善政归于皇帝,有恶政则归咎自己。现在萧何做大汉的相国,居然收受贿赂,要求开放上林苑给百姓耕种,这分明是想取悦于民、博取好名声,朕倒成了百姓眼中的恶人了!”

于是王卫尉为萧何作无罪辩护,他提出三点理由:一:为民请命是丞相的职责,怎么能说是收受贿赂呢?二:萧何要造反,当年镇守关中,有的是机会,何必等到现在?三:秦朝短促而亡国,李斯那一点小仁小智,何足仿效?

刘邦听了有点不高兴,但仔细想想王卫尉的话还是有些道理,于是赦免萧何,官复原职。

萧何大难不死,喜出望外。这个为汉朝江山鞠躬尽瘁的老人,蓬头赤足,穿着破烂的囚衣去向君主谢恩,刘邦看着他狼狈的样子,也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安慰他说:“相国是对的,朕之所以囚禁相国,是要让百姓知道你的贤能和朕的过失啊!”

这话说得实在言不由衷,但保住性命的萧何哪里还能计较皇帝的过错。从此萧何更加谨慎,终于安于相位,直到惠帝时代。

 
标签: 萧何 功臣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揭秘刘邦为何要将功臣萧何下狱治罪?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
    12-31 刘邦萧何
  • 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是谁?刘邦丞相萧何结局如何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刘邦当上皇帝,分封异姓王,封萧何为丞相。直至刘邦死,萧何都是宰相。刘邦分型了异姓王以后,觉得异姓王权力太大,就费尽心机夺回异姓王手中的权利。异姓王反叛谋反逃跑等等诸多
  • 萧何超群能力 为何甘心追随刘邦?
    从始至终,萧何都死心塌地跟着刘邦,沛县起兵的不只刘邦一个人,随后的反秦势力中,各地英杰也不少,但萧何独携家带口追随刘邦,为什么呢?刘邦的魅力就不说了,当然,很多史书讲刘邦不怎么务正业,但其实仔细看刘邦年轻的经历,却非一般人,更非人们惯常理解
    12-27 刘邦萧何
  • 萧何贪污腐败 汉高祖刘邦知道后为何不怒反悦
    萧何是汉初三杰之一,为刘邦的左膀右臂,大汉的开国元勋之一。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
  •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萧何为什么要追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
    12-26 萧何韩信
  • 成也萧何败萧何 汉朝功臣萧何是怎么死的?
    萧何怎么死的?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
    12-24 汉朝萧何
  • 萧何为什么要帮助汉高祖刘邦杀掉韩信?
    刘邦做为中国历史上最无情的两个开国皇帝之一,最大的罪状应该就在杀韩信这件事上。不过在杀韩信这件事上有一个人被历史忽略了,他就是韩信的哥们和同事萧何!历史上众多“好好先生”未必都是好人,他们所信奉的中庸哲学,讲究“不偏不倚、左右逢源”,为了保
  • 汉高祖刘邦为何对萧何从不动粗?
    萧何这个人早年是刘邦的上司,刘邦在泗水亭做亭长的时候,萧何就是县里的秘书,而且因为精通法律,是县令的好帮手。那个时候大家都看不起无赖出身的刘邦,只有萧何对刘邦好些。秦始皇三十五年,亭长刘邦去首都咸阳服徭役一年。有所交际往来沛县属吏纷纷前来送
  • 如何取得君王信任 萧何用自污法获多疑刘邦信任
    盟誓法属于古代的“法治思维”,即便跟君王办事,也得“先小人后君子”,重合同,讲信用,这里面是很有点西方的“契约精神”的。可惜的是,一般人没胆量与君王讨价还价,所以这个方法用的人也不多。还有一种取得君王信任的办法,就是“自污法”。战国末期,秦
  • 萧何为啥那么死心塌地跟着刘邦打天下?
    萧何年轻时就当上了沛县的主吏,而刘邦当时只是一个小亭长。但我们所知的历史,从始至终,萧何都死心塌地跟着刘邦,沛县起兵的不只刘邦一个人,随后的反秦势力中,各地英杰也不少,但萧何独携家带口追随刘邦,为什么呢?刘邦的魅力就不说了,当然,很多史书讲
    12-19 刘邦萧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