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我们的政治主张

   2020-03-2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原载《努力周报》第2期1922年5月14日,《东方杂志》第19卷第8号1922年4月25日我们为供给大家一个讨论的底子起见,先提出我们对于中国政治的主张,要求大家的批评,讨论,或赞助。(一)政治改革的目标我们以为现在不谈政治则已,若谈政治,

原载《努力周报》第2期1922年5月14日,《东方杂志》第19卷第8号1922年4月25日

我们为供给大家一个讨论的底子起见,先提出我们对于中国政治的主张,要求大家的批评,讨论,或赞助。

(一)政治改革的目标我们以为现在不谈政治则已,若谈政治,应该有一个切实的,明了的,人人都能了解的目标。我们以为国内的优秀分子,无论他们理想中的政治组织是什么(全民政治主义也罢,基尔特社会主义也罢,无政府主义也罢),现在都应该平心降格的公认“好政府”一个目标,作为现在改革中国政治的最低限度的要求。我们应该同心协力的拿这共同目标来向国中的恶势力作战。

(二)“好政府”的至少涵义我们所谓“好政府”,在消极的方面是要有正当的机关可以监督防止一切营私舞弊的不法官吏。在积极的方面是两点:

(1)充分运用政治的机关为社会全体谋充分的福利。

(2)充分容纳个人的自由,爱护个性的发展。

(三)政治改革的三个基本原则我们对于今后政治的改革,有三个基本的要求:

第一,我们要求一个“宪政的政府”,因为这是使政治上轨道的第一步。

第二,我们要求一个“公开的政府”,包括财政的公开与公开考试式的用人,等等。因为我们深信“公开”(publicity)是打破一切黑幕的惟一武器。

第三,我们要求一种“有计划的政治”,因为我们深信中国的大病在于无计划的飘泊,因为我们深信计划是效率的源头,因为我们深信一个平庸的计划胜于无计划的瞎摸索。

(四)政治改革的惟一下手工夫我们深信中国所以败坏到这步田地,虽然有种种原因,但“好人自命清高”确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好人笼着手,恶人背着走。”因此,我们深信,今日政治改革的第一步在于好人须要有奋斗的精神。凡是社会上优秀分子,应该为自卫计,为社会国家计,出来和恶势力奋斗。我们应该回想,民国初元的新气象岂不是因为国中优秀分子加入政治运动的效果吗?当时的旧官僚很多跑到青岛、天津、上海去拿出钱来做生意,不想出来做官了。听说那时的曹汝霖,每天在家关起门来研究宪法!后来好人渐渐的厌倦政治了,跑的跑了,退隐的退隐了。于是曹汝霖丢下他的宪法书本,开门出来了;于是青岛、天津、上海的旧官僚也就一个一个的跑回来做参政咨议总长次长了。民国五六年以来,好人袖手看着中国分裂,看着讨伐西南,看着安福部的成立与猖獗,看着蒙古的失掉,看着山东的卖掉,看着军阀的横行,看着国家破产丢脸到这步田地!——够了!罪魁祸首的好人现在可以起来了!做好人是不够的,须要做奋斗的好人;消极的舆论是不够的,须要有决战的舆论。这是政治改革的第一步下手工夫。

(五)我们对于现在的政治问题的意见我们既已表示我们的几项普通的主张了,现在我们提出我们的具体主张,供大家的讨论。

第一,我们深信南北问题若不解决,一切裁兵,国会,宪法,财政等等问题,都无从下手。但我们不承认南北的统一是可以用武力做到的。我们主张,由南北两方早日开始正式议和。一切暗地的勾结,都不是我们国民应该承认的。我们要求一种公开的,可以代表民意的南北和会。暗中的勾结与排挤是可耻的,对于同胞讲和并不是可耻的。

第二,我们深信南北没有不可和解的问题。但像前三年的分赃和会是我们不能承认的。我们应该顶备一种决战的舆论做这个和会的监督。我们对于议和的条件,也有几个要求:

(1)南北协商召集民国六年解散的国会,因为这是解决国会问题的最简易的方法。

(2)和会应责成国会克期完成宪法。

(3)和会应协商一个裁兵的办法,议定后双方限期实行。

(4)和会一切会议都应该公开。

第三,我们对于裁兵问题,提出下列的主张:

(1)规定分期裁去的兵队,克期实行。

(2)裁废虚额,缺额不准补。

(3)绝对的不准招募新兵。

(4)筹划裁撤之兵的安置办法。

第四,我们主张裁兵之外,还应该有一个“裁官”的办法。我们深信现在官吏实在太多了,国民负担不起。我们主张:

(1)严定中央与各省的官制,严定各机关的员数。如中央各部,大部若干人(如交通部),中部若干人(如农商部),小部若干人(如教育部)。

(2)废止一切咨议顾问等等“干薪”的官吏。各机关各省的外国顾问,除极少数必需的专家之外,一律裁撤。

(3)参酌外国的“文官考试法”,规定“考试任官”与“非考试任官”的范围与升级办法。凡属于“考试任官”的,非经考试,不得委任。

第五,我们主张现在的选举制度有急行改良的必要。我们主张:

(1)废止现行的复选制,采用直接选举制。

(2)严定选举舞弊的法律,应参考西洋各国的选举舞弊法(CorruptPracticeLaws),详定细目,明定科罚,切实执行。

(3)大大的减少国会与省议会的议员额数。

第六,我们对于财政的问题,先提出两个简单的主张:

(1)彻底的会计公开。

(2)根据国家的收入,统筹国家的支出。

以上是我们对于中国政治的几个主张。我们很诚恳的提出,很诚恳的请求全国的人的考虑,批评,或赞助与宣传。

民国十一年四月十三日

提议人 职业

蔡元培 国立北京大学校长

王宠惠 国立北京大学教员

罗文干 国立北京大学教员

汤尔和 医学博士

陶知行 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科主任

王伯秋 国立东南大学政法经济科主任

梁漱溟 国立北京大学教员

李大钊 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

陶孟和 国立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

朱经农 国立北京大学教授

张慰慈 国立北京大学教员

高一涵 国立北京大学教员

徐宝璜 国立北京大学教授

王征 美国新银行团秘书

丁文江 前地质调查所所长

胡适 国立北京大学教务长

附白:一切赞成与反对的言论,我们都很欢迎。请寄到努力周报社,或寄给提议人。

 
标签: 胡适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揭秘胡适一生中的三骂蒋介石
    1929年胡适一骂蒋介石:明定自己的职权,不得越权侵官国民党当局对待胡适的态度就是另一种样子了。在“人权运动”中,当胡适对国民党提出尖锐的批评,甚至指名道姓地责骂蒋介石时,国民党内当然也是群情激愤,尤其一些中下层党徒更是咬牙切齿,纷纷呈请“
  • 胡适晚年读书不要命 经抢救保命后坐病床上看报
    胡适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其文风格隽永,自成一家,影响极大。胡适视读书为毕生最大乐趣,他几乎是天天都读书,一天不读就难受。胡适很小就与书结下不解之缘。少年时代受梁启超的影响极为深刻,他最爱看梁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
    12-17 胡适
  • 民国北大学生有权赶老师 胡适险被扫地出门
    一九一七年秋季的一天,北京大学西斋丙字十二号宿舍里,后来成了著名历史学家的顾颉刚,与后来当过北京大学代理校长的傅斯年正在商谈,是不是要将一个叫胡适的新教授从北大哲学系的课堂上赶走。两人虽住在同一宿舍,却不是一个系的,顾是哲学系,傅是中文系。
    12-10 民国胡适
  • 鲁迅酒楼轶事 “酒半即归”是他与胡适纷争开端
    鲁迅在京期间,几乎尝遍京城著名餐馆,著名的“八大楼”和“八大居”,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他的足迹。这份与北方美食结下的不解之缘,让离开北京后的他也一直念念不忘北方美食。当时鲁迅住在北京的西城,吃饭就近,经常去西四牌楼路西的同和居,这也是北京著名
    12-06 鲁迅胡适
  • 陆小曼与胡适的秘密恋情 胡适和陆小曼有关系吗
    轰轰烈烈徐志摩与陆小曼之恋是许多人熟知的,他们邂逅、相恋、结合而后诀别,他们经历了一对情人所能经历的一切欢喜与悲哀。如果说爱情有着排他性,那么情爱呢?在徐志摩、陆小曼的情爱旧事里,从零星资料的整合中,我们可以看到的,这或许并非只是两个人的激
  • 晚年陶希圣谄媚逢迎 胡适骂其“荒谬绝伦”
    蒋介石去世后,陶希圣(上图)在纪念蒋介石的文章中有“不杀之恩,愧无以报”的话。支持第一次连任到1954年5月20日,蒋介石的任期将到,为谋求连任总统,他想借重胡适的声望,为其连任造势,并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1953年1月16日晚,蒋介石宴
    12-02 胡适
  • 名人也要过圣诞 胡适和蒋介石如何过圣诞节的?
    圣诞节是晚清才传入中国社会的,当时曾被称为外国的“冬至”,一开始盛行于通商口岸的租界内,与一般中国人没什么关系。后来,加入教会的中国人多了,华人也开始参与到了圣诞节的宗教活动中。1919年12月26日,《申报》刊出了《虹口救主堂举行朝觐礼拜
  • 胡适轶事:被当时的北大学生傅斯年逼得汗流夹背
    1916年,傅斯年(字孟真)与同学好友顾颉刚于北京大学预科卒业,继而升入本科,傅入国文门,顾入哲学门。1917年9月,放洋七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成归来,在与家乡姑娘江冬秀完婚之前,年仅27岁的胡适受蔡元培之聘,出任北京大学哲学门教授,主讲
    11-29 胡适
  • “民国第一红娘”胡适 曾主持过150多场婚礼
    胡适有“民国第一红娘”之誉,由其促成的有情眷属数不胜数。他喜欢看到青年人相恋、结合,并主持过150多次婚礼。这150多次证婚,从目前已知的记载来看,大多为胡适同辈友人、晚辈学者,成就的多是学界伉俪;婚礼地点也大多为中国国内。而有一桩胡适在美
    11-24 民国胡适
  • 胡适任驻美大使经济困顿 为省钱一度把烟戒了
    1938—1942年,胡适担任驻美大使,为中国的抗战寻求美国朝野的支持。在书信和日记中,他多次提到过这一时期的生活情况,其中就包括个人的收支情况。对他这一期间的个人收支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也许会有助于更多地了解胡适的个人品质。胡适是一个精
    11-14 胡适省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