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中国古代咋搞计划生育?

   2020-04-0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众所周知,计划生育是我国现在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减轻了社会与国家的压力。那么,古代人是否也像我们一样,实行过计划生育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国历代人均寿命:夏代:18岁,秦代:20

众所周知,计划生育是我国现在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减轻了社会与国家的压力。那么,古代人是否也像我们一样,实行过计划生育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国历代人均寿命:

夏代:18岁,秦代:20岁,东汉:22岁,唐朝:27岁,宋朝:30岁,清代:33岁。

建国后1949年:35.0岁,1957年:57.0岁,1981年:68.0岁,1999年:70.8岁,2000年:71.8岁。

以上一组数据说明,封建社会时期人的寿命是很短的。中国的人口在清朝前差不多都维持在5000万左右,这还是在没有战争的所谓太平盛世的时代,只有到了清末中国的人口数字才过亿。由此可知,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人口,相比领土而言,确实有些过少了。因此,增加人口反而是当时民族延续的历史使命。而且古代的人素来有“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思想。只要条件允许,就会可劲儿生。况且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足够的人口就很难生存。据史书记载,唐朝时人均可耕地曾达到30几亩,少的时候也有十七八亩。耕地这么多,而生产工具却很落后,因此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是绝对不行的。不过,并不是人越多越好,在我国古代,也出现过人口过多的时期。

在《明会要》中有这样的记载,万历六年,中国的人口数量为6069.2万,在此之后有些人主张控制人口增长。40多年后,《太平广记钞》刻本发行。文学家冯梦龙在评纂此书时,于《仙部·古元之》记载的神国人和邻邦通婚,欲生育“二男二女”处加眉批道:“若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以食之?”“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可以长久。”

汪梅村在其所着的人口学专着《乙丙日记》中认为:人口“万不容过多”!他反对早婚,对“求子孙多”的传统观念持批评态度。他在1855年到1856年间提出“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思想,是提出降低人口出生率的第一人。汪梅村降低人口出生律的办法是,在第一胎后“施送断胎冷药”。他还主张晚婚,提出“定三十而娶,二十五而嫁”。他认为,若“生女两个,生男三个”,都要加重交税以惩戒。

韩非子也有自己的人口论思想:“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初唐着名白话诗僧王梵志有这么一首诗:“富人少男女,穷汉生一群。身上无衣挂,长头草里蹲。到大耶没忽,直似饱糠牲。长大充兵仆,未解起家门。积代不得富,号曰穷汉村。”从贫富的角度论说了人口问题,明确指出一家人生活的好坏,直接与子女多少有关。他在另一首诗中又写道:“续续生出来,世间无处坐。若不急抽脚,眼看塞天破。”他主张“生儿不用多,一个胜十个”。他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人。

明代初期进行人口“普查”,洪武二十六年,全国人口为6054多万人,比元朝增加700余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增长特别快。到清朝乾隆年间,全国人口突破3亿大关。康熙、雍正担心的局面终于出现了:“将来户口日增,何以为业?”乾隆忧心忡忡地说:“朕查上年各省奏报民数,较之康熙年间计增10余倍,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

乾隆帝令各级官吏奏明人口增长的原因。进士洪亮吉写《治平篇》、《生计篇》,全面分析人口增长与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洪亮吉这样写道:“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士者十倍于前而佣书教授之馆不加增”,后果“甚可虑”。他建议开辟土地,进行人口迁徙,并且减轻赋税,厉行节约,使物尽其用,禁止土地兼并,以求封建制度下的民人“平等”。

由此我们可知,人口过多的情景也在古代出现过,而古代的一些思想家也都对人口的控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而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时至今日,地球上的人口已经超过了60亿,给地球母亲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因此,为了使人类能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控制人口增长势在必行。

 
标签: 计划生育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满清为何能灭蒙古族?对其实行计划生育
    从历史的边角料中,可以找到满清时期朝廷如何毁灭强大的蒙古族,主要的手段便是阻止蒙古族的正常繁衍,类似计划生育。自建国起,满清以史为鉴,大喊满蒙一家口号分化汉族和蒙古族。实行满蒙结盟,乃是整个清代的国策,清廷根据蒙古封建主原来地位的高低和对其
  • 太平天国计划生育制度 夫妻每月只能同房一天
    太平天国是我国近代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而且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特例,例如以西方宗教名义组织势力,是我国官方认定的“中国农民起义”且是“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然而这个政权在历史上却存在着非常大的争议,如郭廷以就在《太平天国的极权统
  • 古代的皇帝们为啥都不计划生育?
    多子是中国传统观念中有福气的象征,在民间,子孙满堂、多子多福是人们最朴素的愿望,但这到了明争暗斗的第一家庭,却往往成了血雨腥风的来源。一切只是因为,皇帝的宝座只有一个,在这些兄弟中,最终只有一个人可以登上权力的巅峰,皇帝的儿子自是再多也不愁
    11-12 计划生育
  • 趣闻 古代皇帝们为啥都不计划生育?
    多子多福一直都是中国人的思想,儿女多了不但家庭热闹,更是老年儿孙满堂,幸福美满。但随着人口增多,社会压力增大,如今的中国开始倡导计划生育。对此,我们不禁疑惑,为何古代的皇帝们没有计划生育这回事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古代如何避孕常识,不妨
    08-12 计划生育
  • 明朝首辅申时行真提出过“计划生育”理论吗
    申时行(1535年-1614年),字汝默,号瑶泉,中国长洲(今吴县)人。明朝嘉靖年间首辅。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年),申姓富商之子。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状元,授修撰,回归申姓。善真、行、草书,受张居正提拔。历官礼部右侍郎、吏部
  • 中国古代是如何计划生育的?古代有计划生育吗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公众的印象中,“计划生育”就是少生孩子,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计划生育的概念是人类有计划地调节自身生殖行为的行为,既包括“减产”,也可以“增产”。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实行的是鼓励国民生育的“计生”
    06-01 计划生育
  • 满清为了不让蒙古扩大 竟变相对其计划生育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会认为清朝时候满族跟蒙古人关系特别好,亲如一个民族似的。非也,其实满清一直非常提防着蒙古人的。清朝时政府对内蒙古地区实行特殊管理。一方面以联姻来笼络蒙古各部首领,以宗室女外嫁各部首领及其子、侄。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实行分而治之
    05-21 计划生育
  • 古代也搞计划生育吗?生男孩奖励一条狗
    《国语·越语》中记载:“生丈夫,二壶酒,—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翻译过来就是,如果生的是男孩子,奖品是两壶好酒、一条狗;如果生的是女孩,奖品是两壶好酒,一头小猪。这也许是中国古代有关计划生育政策最早的记载了。而且不光是这些,里面还详细
  • 满清为何能灭蒙古族?竟是对其实行计划生育
    从历史的边角料中,可以找到满清时期朝廷如何毁灭强大的蒙古族,主要的手段便是阻止蒙古族的正常繁衍,类似计划生育。自建国起,满清以史为鉴,大喊满蒙一家口号分化汉族和蒙古族。实行满蒙结盟,乃是整个清代的国策,清廷根据蒙古封建主原来地位的高低和对其
  • 真相 明朝灭亡是由于皇族子孙不执行计划生育之
    明朝之所以后期出现财政赤字,虽然是由于兵革之兴,军费开支庞大,但更多的是由于皇族子孙坚持不执行计划生育之故。到明末,明朝宗室达100万之多,明朝的皇族是真的不需要干活的(这个真不干活),而且拿的绝对是副处级以上干部的待遇(而明朝官员俸禄之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