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是偷渡客?混迹商队险被守边官兵射杀

   2020-11-2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阳关下耳目”烽燧北800米处,坐落着阳关遗址博物馆的阳关都尉府,一位身着古汉服的“都尉”正在里头书写“阳关关照”——汉代的通关文牒。要知道,正是这些通关文牒,衍生了中国古代的护照贩子,他们给后人留下一个有趣的汉语词汇:卖

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阳关下耳目”烽燧北800米处,坐落着阳关遗址博物馆的阳关都尉府,一位身着古汉服的“都尉”正在里头书写“阳关关照”——汉代的通关文牒。要知道,正是这些通关文牒,衍生了中国古代的护照贩子,他们给后人留下一个有趣的汉语词汇:卖关子。

《西游记》中的唐三藏实际是个“偷渡者”

以护照形式作为出入边塞关津的通行证件,在古代中国有近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出国护照和国内护照不相区分的做法,从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wWW.LSQN.Cn而在清代以前,护照、签证不分。外国人入境,如经批准,州府再给他发一张护照。

夏、商、西周时期的护照雏形称为“牙璋”和“圭璋”。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护照称为“封传”和“符节”。宋代护照又演变为“关引”、“符牌”,元代护照则以“公验”、“腰牌”为主,明代护照又出现了“文牒”、“关照”、“符牌”和“堪合”等形式。护照由石铜变竹木,由竹木变纸张,由手书变印刷,由文牒变本本。

关于护照,历史上一个传播甚广的故事是“伍子胥过昭关”。伍子胥逃避追杀,想脱楚入吴,因为没有通行证,在吴楚交界的昭关受阻,一夜忧急交加,头发尽白。

到唐代,“过所”制度更为严格,凡到各地进行贸易或其他活动的商人等都要持过所,否则便是非法通行,要受到缉拿。申请人万一丢失过所,就要被拘押扣留,查清身份后再酌情处理。无过所者将被视为“私度”,被查获就要治罪。

在护照研究专家范振水看来,中国唐代的出入境管理制度,接近1000年后的现代出入境、边检和海关查验制度。来自北非和西亚各国的商人,在唐境内外“安全、自由”地通行,与唐代国力的强盛和中外交通的活跃有关。

唐朝最有名的“私度”者,当属唐玄奘。历史上玄奘通西域,身上没有通行证件,一路混迹于商客队伍中,有数次几乎被中国守关的士兵射伤。

《西游记》中说,唐僧师徒一路行经西域各国,第一等要紧事是请官家在唐王签发的护照——通关文牒上,盖印押花。类似的“倒换通关文牒”情节与当下我们所说的签证——对方领事官员在持照人护照上面签字盖章的做法十分接近。

范振水认为,《西游记》里的描述反映的很可能是作者吴承恩所在的明代时期通行证的使用情况。如果他的猜测属实,中国的签证(批示)发明要比国际早300年。

“护照纠纷”打开国门

从古代到中世纪,西方各国之间交往很少,接受国是否允许入境,往往只凭边检人员的一句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注: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爆发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出入境人员既不要求持有护照,也不要求另附载签证。1706年,英国有了一纸护照,请求外国当局允许持照人自由通过。1862年奥斯曼帝国签证,是世界领事界公认的存世最早的实体签证。

但到了明清两代,大英帝国代表的工业时代开启的跨国界潮流与我国封闭的大门轰然相撞。我国多年来向外国人颁发“另纸护照”与西方各国间“自由通行”相抵触,“护照”纠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鸦片战争。

清道光十四年,英国首任驻广州领事律劳卑从澳门到广州赴任。根据清朝律令,外国人从澳门进广州须向澳门地方官员申请护照,但律劳卑不领护照,且以“平行款式”向两广总督卢坤投递书信,最终引发外交冲突。卢坤命令停止对英贸易,律劳卑则令兵船炮击虎门炮台,闯入黄埔。

六年后,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事实上,两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注:不平等条约是指在签订条约的国家多方中,一方(或多方)以武力或政治施压等手段,胁迫另外一方(或多方)签署的条约。],除了割地赔款,基本上都反映了马戛尔尼和律劳卑们的要求,核心在“自由通商,协议关税”。而《天津条约》约定“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外国传教士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等内容,外国人持本国发放的护照,经中国官员盖印,便可在中国内陆“自由、安全”通行。

1868年7月28日,美国卸任驻华公使蒲安臣代表清政府与美国订立《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款》,又称《中美续增条约》,条约主要内容包括两国人民可随时自由往来﹑游历﹑贸易或久居;两国人民均可入对方官学,并受优惠待遇。这为美国来华招揽大量华工开方便之门。1851年,加州已有2。5万名华人,1882年华人数目增加了4倍。但到了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的对美移民。

曾经,到美国去,还免签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尤其到了冷战时期,世界各国为了国家安全利益和政治的需要,普遍通过本国立法或行政措施建立健全本国的护照和签证制度。

1920年,美国正式开始使用签证,1952年之后,美国开始有国民出国旅行须持有护照的规定。

被裹挟在二战世界版图中的中国,护照和签证也随之进一步适应国际化的形势。1922年,中国出现了最早的本子护照,因军阀割据的混战,一纸护照仍然继续签发。这些本子护照多为16页,三年有效。因持照人途径国家多,译文多达八种(法、英、西、葡、俄等),光译文就占了护照8页。

1925年,由东三省交涉总署批转下发《发给入境签证办法》,废止向外国人颁发“另纸护照”的做法,改为在外国人护照上颁发签证。1930年,国民政府颁发《查验外国人入境护照规则》,要求入境外国人所持护照必须经中国驻外使领馆签证。

1946年,身为同盟国之一,中国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注: 简介1946年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的一个包括通商航海设领等内容的条约。简称《中美商约》。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後﹐国民党为了在内战中取得美国更大的支持和援助﹐於同年11月4日﹐由外交部长王世杰与]》,又称《中美条约》。根据条约规定,缔约此方之国民有在彼方“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与从事商业、工业等各种职业的权利等等。条约第二条第一款为:“……,并除其本国主管官厅所发给之(甲)有效护照,或(乙)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外,应无须申请或携带任何旅行文件。”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国人实现了今天不少中国人的梦想——到美国去,还免签。

 
标签: 唐僧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与唐僧结拜唐朝皇帝是谁 与唐僧结拜唐朝皇帝是哪一个
    与唐僧结拜唐朝皇帝是谁 与唐僧结拜唐朝皇帝是
    1、与唐僧结拜唐朝皇帝是唐太宗。2、唐太宗贞观十三年,唐太宗为取得大乘真经,遍求贤才,唐玄奘毛遂自荐在帝前施礼道:“贫僧不才,原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唐王大喜,上前将御手扶起,道:“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
  • 西游记女儿国王真爱唐僧吗?需求跟妖精没区别
    女人在这里成为世界的主宰女儿国,并不是《西游记》独有的想象。《山海经》中有女儿国的雏形,后来各种传说、中国故事里,也出现过类似的奇异国度。但是《西游记》中关于西梁女国的描述,读来确实尤为生动有趣。此地甚有风情:“农士工商皆女辈,渔樵耕牧尽红
  • 解读玄奘和唐僧有什么关系
    说起唐玄奘,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西游记》。《西游记》是吴承恩创作的一部伟大文学巨著,这是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的就是孙悟空等人保护师父唐僧去往西天拜佛求经,共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可能很多人都有
    12-18 玄奘唐僧
  •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是怎么样的
    真实的唐僧是怎么样的真实的唐僧,俗家名讳:陈祎,是唐代著名高僧,精通“经、论、律”三种,所以又被人称作“三藏法师”。唐僧少年时,家境贫寒,在净土寺中跟随长捷法师学习佛法,因为他爱好佛法,学习起来更加的刻苦,在13岁的时候,就在洛阳正式出家。
    12-18 唐僧
  • 妖精千方百计要捉住唐僧 真是因为他“帅”吗?
    唐僧本身是个和尚,可是为什么却频频遭到女妖怪的骚扰,她们这的是看中了他的色相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些女妖怪都身有妖术,找一两个小白脸还不是手到擒来,再说唐僧之所以长得好看,主要还是被他那三个奇形怪状的衬托出来的,放在平时一个没有头发的秃驴
    12-15 唐僧
  • 西游记里的谜团 妖怪抓到唐僧为何总是不吃?
    西游记妖怪抓到唐僧为何总不吃?唐僧在取经路上被妖怪抓住的次数很多,而这些抓住他的妖怪中,有不少是想要吃他的,但是最后却都没有吃成,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其原因何在?或许可以从黄风怪那里得到一些启示。首先,妖怪们抓到了唐僧
  • 唐僧为何不让孙悟空杀白骨精 以为是自己人?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里,有个“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孙悟空有火眼金睛,一眼便识破了白骨精。当他要去打杀妖怪的时候,唐僧却阻拦。唐僧身为大唐得道高僧,不会不懂得“妖为鬼蜮必成灾”的道理。那么,他为什么死活都不让孙悟空打杀白骨精呢?孙悟空“三打
  • 正史中唐僧颜值有多高 因相貌堂堂破格批准剃度
    影视剧里的唐僧来来往往、前赴后继,但甭管换了谁去演,基本都是一个模子扣出来的:英俊潇洒,温和正派,一心向佛,圣人风范。也难怪,关于唐僧,吴承恩笔下早已交代明白:“你看他——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好个妙龄聪俊风流子,堪
  • 唐僧取回的真经究竟有什么用?
    我们都知道唐僧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回真经,可是这真经的真正用途究竟是什么呢?是为了弘扬佛法,还是说仅仅是答应了唐太宗的个人目的。小编在文中跟大家详细分析一下。唐太宗办水陆法会,从本意上讲,并不是要宏扬佛法,而是要达到他个人的两个目的:1.超
    12-11 唐僧
  • 唐僧的取经队伍究竟有多少人?
    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全文,就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提醒小编还忘记一个白龙马。可是这些都是明面上的取经队伍,这暗中还有一些神仙参与到了取经队伍之中。那么唐僧取经的队伍究竟有多少人呢?如来佛祖有经书三藏
    12-10 唐僧
点击排行